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银镀金交龙纽“大清嗣天子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12-13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银镀金交龙纽“大清嗣天子宝”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银镀金交龙纽“大清嗣天子宝”
时代
门类 玺印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67063)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银镀金交龙纽“大清嗣天子宝”❖图片

银镀金交龙纽“大清嗣天子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金交龙纽“大清嗣天子宝”

银镀金交龙纽“大清嗣天子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金交龙纽“大清嗣天子宝”宝匣

银镀金交龙纽“大清嗣天子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金交龙纽“大清嗣天子宝”钤本

银镀金交龙纽“大清嗣天子宝”❖简介

大清嗣天子宝”,清早期,银镀金质,交龙纽方形玺,汉文篆书满文本字。面7.9厘米见方,通高7.6厘米,纽高5厘米。

乾隆帝钦定二十五宝之一,也是清代二十五宝之中唯一的一方镀金质宝玺。《交泰殿宝谱》记此宝为“以章继绳”之用,是皇位传接承递的象征。但实际上却很少使用,只在宫中殿堂内的御笔匾额上偶尔钤用。乾隆十三年(1748)诏改玺印中的满文本字为满文篆书时,该宝同样被乾隆帝认为是“先代相承,传为世守”的旧物而未被改刻。


相关知识科普


大清嗣天子宝

大清嗣天子宝,通高7.6cm,印面7.9×7.9cm。金质,交龙纽。据《交泰殿宝谱》,此宝作“以章继绳”之用。

交龙纽

帝后宝印的纽制之一。其纽形为两条相向的龙躯体合二为一。

钦定

凡皇帝亲自裁定的事项为钦定。

交泰殿

相关文章

  • 铜鼻纽“池阳家丞”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纽“池阳家丞”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纽“池阳 家丞”印,印面2.5×2.5厘米,通高2.5厘米。印铜铸,方形,鼻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池阳家丞”四字,印文方正挺拔,充满印面。此为东汉时侯国官印。...

    1634 池阳 家丞
  • 白玉螭纽“如如”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螭纽“如如”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如如”印,清雍正(乾隆为宝亲王时期),白玉质,螭纽长方玺。篆书。面宽1.3厘米,长1.9厘米,通高1.2厘米,纽高0.5厘米。如如,佛语,指真如常住,圆满而不凝滞之境界。《金刚经》:“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乾隆三十三年(1768)御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即钤此玺。...

    302 真如 金刚经
  • 铜鼻纽“灋丘左尉”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纽“灋丘左尉”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纽“灋丘 左尉”印,印面2.4×2.4厘米,通高1.1厘米。印铜铸,方形,鼻纽。印面有阴线十字界格及边栏。印文为秦篆字体,白文,两横行排列,右上起横读“灋丘左尉”四字。此为秦王朝官印。...

    259 灋丘 左尉
  • 齐国铜鼻钮“司马敀鉩”鉨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齐国铜鼻钮“司马敀鉩”鉨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司马敀鉩”鉨,战国·齐,印面2.3×2.2厘米,通高1.4厘米。鉨铜铸,鼻钮,鉨面有阴线边栏。鉨文为战国古文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此为战国时期齐国官鉨。“司马”为官名,《周礼·夏官》载:“立夏官司马,使帅其属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国。”此鉨署文“司马敀”,当是司马职官属下的敀,较为特殊。...

    1614 司马
  • 铜鼻纽“修武库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纽“修武库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纽“修武库印”,印面1.7×2.2厘米,通高0.9厘米。印铜铸,长方形,鼻纽。印面有阳线十字界格及边栏。印文为秦篆字体,白文,右上起交叉读“修武库印”四字。库为掌管武器及车的机构,其主管官吏称库啬夫。《秦律杂抄》即载“稟卒兵,不完善(缮),丞、库啬夫、……”。此为秦王朝库啬夫所用之官印。...

    759 修武
  • 白玉螭纽“学诗堂”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螭纽“学诗堂”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学诗堂”印,清乾隆,白玉质,螭纽长方形玺,汉文篆书。面宽2厘米,长3.2厘米,通高6.7厘米,纽高2.6厘米。  “学诗堂”位于紫禁城东六宫之一的景阳宫的后殿,是清代宫中一处十分重要的收贮书画图籍的地方,“学诗堂”的得名便与殿内所收藏的书画名迹有密切的关系。“学诗堂”里的“诗”,是指中国儒家经典“四书 五经”中的《诗经》。南宋初,宋高宗命宫廷画家马和之,以汉...

    1955 景阳宫 四书 五经 诗经 马和之 内府 实录
  • 韩国铜鼻钮“武遂大夫”鉨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韩国铜鼻钮“武遂大夫”鉨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武遂 大夫”鉨,战国·韩,印面1.3×1.3厘米,通高1.2厘米。鉨铜铸,鼻钮。鉨文为战国古文字体,朱文,右上起顺读。鉨文中的“大夫”二字作“大﹦”,是一种省文,常为相通两字的连写。“武遂”,战国时期韩国的地名,曾一度属秦国。《史记·秦本纪》载秦武王四年“拔宜阳,斩首六万。涉河,城武遂”。又《史记·韩世家》中记襄王“六年,秦复与我武遂。九年,秦复取我...

    1385 武遂 大夫 本纪
  • 魏国铜鼻钮“文桘西疆司寇”鉨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魏国铜鼻钮“文桘西疆司寇”鉨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文桘西疆司寇”鉨,战国·魏,印面1.6×1.6厘米,通高1.5厘米。鉨铜铸,鼻钮。鉨文为战国古文字体,朱文,右上起顺读。鉨文“文桘”读“文台”,《史记·魏世家》载:“无忌谓魏王曰:……从林乡军以至于今,秦七攻魏,五入囿中。边城尽拔,文台堕,垂都焚,……而国继以围。”此鉨为战国时期魏国文台所在苑囿之西部地区负责纠察等事务的司寇之官鉨。...

    1508 文桘 司寇
  • 燕国铜鼻钮“外司炉鍴”鉨“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燕国铜鼻钮“外司炉鍴”鉨“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外司炉鍴”鉨,战国·燕,鉨面5.1×1.4厘米,通高9.5厘米。鉨铜铸,鼻钮。鉨文为战国古文字体,朱文,右上起顺读。鉨文“外司『0542』”,即外司炉,是掌管铸造的职官。“炉”字与燕国货币明刀铭文“外炉”之“炉”字相同。“鍴”读为“瑞”,《周礼·春官·典瑞》中郑玄注:“瑞,节信也。”《说文》则释:“卩(节),瑞信也。”这种战国时期长柄长条形的官鉨目前...

    572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铜龟钮“材官将军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龟钮“材官将军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龟钮“材官将军章”,东晋,印面2.1×2.1厘米,通高2.3厘米。印铜铸,龟钮,印文为汉篆字体,凿刻白文,右上起顺读。从印文的文字风格与结构看,此印应属东晋时期的官印。材官将军,武官名,始见于西汉,掌兵事。曹魏、西晋置材官校尉,东晋复置材官将军,南朝宋、齐时隶起部尚书及领军将军,梁陈属少府卿,掌土木工程之事,战时亦领军。魏晋时期材官为中级武吏,晋世其位列六...

    1020 材官 尚书 少府
  • 青玉覆斗钮“河南王玺”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覆斗钮“河南王玺”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覆斗钮“河南王玺”,明,印面2.2×2.2厘米,通高1.9厘米。清宫旧藏。青玉质地,覆斗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河南王玺”四字。印身如覆盖斗形,斜面较宽,印材质粗。此印为明代托名楚汉之际封王玺印之作。印文中的“河南王”本为楚汉之际封王,名申阳。《史记·项羽 本纪》载:“瑕丘申阳者,张耳嬖臣也。先下河南[郡],迎楚河上,故立申阳为河南王,都雒...

    493 项羽 本纪
  • 寿山石“金石千秋”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金石千秋”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金石千秋”章,清,赵之琛篆刻,通高4.7厘米,印面边长2.5厘米。印寿山石制,方形,薄意侧款。印文篆书体,朱文,右上起顺读“金石千秋”四字。边款阴刻“赵之琛拟汉”。印面宽边栏,铁线朱文笔划硬折,愈显金石凌凌之气。“金石”喻坚固,此处亦指代碑铭,“千秋”喻经历久远。此四字见于明代王世贞《弇州四部稿》中“金石千秋重,松楸一字香”与“姓名琬琰四海,文字金石...

    1179 寿山石 赵之琛 薄意 阴刻 王世贞
  • 铜高鼻钮“唐安县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高鼻钮“唐安县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高鼻钮“唐安县之印”,唐,印面5.7×5.9厘米,通高3.6厘米。印铜铸,高鼻钮,朱文,印文部分出现重叠的笔画,右上起顺读“唐安县之印”。此印为县官署印。自南齐开始,官印印身明显变大,改用朱文,鼻钮加高,钮孔增大,印绶加粗。唐代地方行政区域的设置分“道(府)、州、县、乡、里”5级。其中县又分为京县、畿县、诸州县三类。京县有长安、万年、河南、洛阳、太原、晋阳...

    1643 唐安县 官署印 户口 中书省
  • 铜鼻钮吐火魔术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吐火魔术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吐火魔术图案印,西汉,印面1.3×1.3厘米,通高0.7厘米。印铜铸,印台3层,向上渐敛,鼻钮。印面凹铸图案,表现两人背向而坐,小臂弯曲,状似接物,各自鼓腮吹气,面前有一簇跳动的火焰。吐火是魔术之一种,最初由国外传入。《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载:“永宁元年,掸国王雍由调谴使者诣阙朝贺,献乐及幻人,能变化、吐火、自支解。”《西域传》引《魏略》:“大秦...

    1613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铜铸柄钮“秃都河卫指挥使司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铸柄钮“秃都河卫指挥使司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铸柄钮“秃都河卫指挥使司印”,印面7.3×7.2厘米,通高8.9厘米。印铜铸,柄钮。印面阳线宽边框内铸阳文叠篆书体印文,右上起顺读。印台有楷书刻款“秃都河卫指挥使司印。礼部造。永乐六年正月□日。义字八十一号”。明代卫所有京卫和外卫之分。此印为外卫中的秃都河卫指挥使司官署印。秃都河卫属奴尔干都指挥使司,为永乐六年(1408年)设立,治所在今吉林省蛟河市东北屯...

    1721 指挥 指挥使司 阳文 卫所 京卫 外卫 官署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