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乾隆款画珐琅开光山水花鸟图盖碗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乾隆款画珐琅开光山水花鸟图盖碗 |
时代 | |
门类 | 珐琅器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116785)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乾隆款画珐琅开光山水花鸟图盖碗❖图片
乾隆款画珐琅开光山水花鸟图盖碗❖简介
乾隆款画珐琅 开光山水花鸟图盖碗,清乾隆,通高26.9厘米,口径24.1厘米,底径11.2厘米。
盖碗圆形,上置铜鎏金錾花莲瓣纹钮和龙耳的盖,下配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的座。碗外壁一周做云头式开光八个,内分别彩绘花鸟图和胭脂红色山水图各四幅,相间排列,互为对称。光外满饰黄地缠枝花卉纹。碗外底以绿色珐琅为地,蓝色双线方框内书“乾隆年制”楷书款。
此碗既有鎏金的闪耀,又有山水花鸟图的清新,相互映衬,相得益彰,皇家品位尽显。
相关知识科普
画珐琅
金属胎珐琅工艺之一。作法是先在红铜胎上涂白珐琅,入窑烧结后,在其平滑的表面以各色珐琅料及金绘画图案,再经焙烧而成。这种工艺晚于錾胎和掐丝珐琅,是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在欧洲画珐琅工艺的影响下烧制成功的。
珐琅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琺瑯”,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料)同属硅酸盐类物质。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称“釉”;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称为“珐琅”。 金属胎珐琅器则依据在制作过程中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
开光
我国传统装饰技法之一。即为使器物上的装饰变化多样或突出某一形象,往往在器物的某一部位勾勒出某一形状(如扇形、蕉叶形、菱形、心形、桃形、圆形等)的空间,其内饰以图纹。
錾花
我国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用小锤敲击各种大小不同的金属錾子,在金属表面留下錾痕,形成各种不同的纹理,使单一的金属表面产生多层次的立体装饰效果。此种工艺始于春秋晚期,盛行于战国,至今依然为匠师们沿用。
蕉叶纹
装饰纹样的一种。一端尖锐,一端较宽,作蕉叶的形式。蕉是“芭蕉”的略称,蕉叶即芭蕉叶。
掐丝珐琅
俗称“景泰蓝”。以红铜作胎,将很细的铜扁丝掐成花纹后用药焊于器表,再以随类附彩的方法将珐琅釉料填进丝间,经焙烧、打磨、镀金而成。
胭脂红
亦称“蔷薇红”、“洋金红”、“玫瑰红”,为低温釉彩。包括釉和彩两种:一为浓艳的粉红釉,因色若胭脂而得名,始见于康熙晚期,雍正时用得较多,施釉较薄,色调鲜艳。另一种指绘画于粉彩器上的桃红色彩,多用于花卉图案上,绘工精致,笔触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