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青花缠枝莲纹如意耳扁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06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青花缠枝莲纹如意耳扁壶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青花缠枝莲纹如意耳扁壶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56802)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青花缠枝莲纹如意耳扁壶❖图片

青花缠枝莲纹如意耳扁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缠枝莲纹如意耳扁壶

青花缠枝莲纹如意耳扁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缠枝莲纹如意耳扁壶底部

青花缠枝莲纹如意耳扁壶❖简介

纹扁壶,清乾隆,高53厘米,口径7.5厘米,足径16×10厘米。

扁壶蒜头形口,短颈,口与肩之间对称置如意形耳,圆腹,腹壁的两侧各凸饰一个鼓钉,长方形圈足。内施白釉,外壁通体绘青花缠枝莲纹,辅以花卉、、梅花等边饰。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款。

这是一件清代乾隆时期烧造的宫廷用瓷,其造型、纹饰皆源于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官窑青花瓷器,表现了乾隆时期在陶瓷器皿制作方面尚古之风的兴盛。


相关知识科普


青花

瓷器釉彩之一,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因蓝花在釉下,所以青花属釉下彩。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成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缠枝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之一。所绘花朵系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枝叶相互缠绕,构成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的图案,统一中寓变化。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和缠枝宝相花等多种纹样。

缠枝莲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形式之一。其绘花朵上下周转,枝叶相互缠绕成图案形式,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等。以莲花为主题者,称缠枝莲。莲花是随佛教的传入而在中国的工艺品上流行开的。魏晋南北朝时佛教艺术在中国大为盛行,莲花便作为佛的象征而广泛出现在中国的工艺品上。南北朝时瓷器上的莲花瓣装饰十分普遍,成为这一时期瓷器装饰的标志性的纹样。此后,莲花就成为瓷器装饰中最普遍的纹样之一。

如意耳

瓷器耳的一种式样,因器耳为弯曲的如意形而得名。主要流行于明清两代景德镇窑的瓷器上。

花卉

古建筑彩画绘画的一种题材。清代中期之前多画绿叶子花卉,清代晚期画黑叶子花卉。

灵芝

蕈的一种。食用灵芝,有强筋骨、益精气的滋补作用。灵芝在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中具有吉祥长寿的寓意。灵芝的出现,预兆着国泰民安,世事昌达,所谓“圣人休祥,有五色神芝含秀而吐荣”(《神农本草》)。《瑞应图》也称:“芝英者,王者德仁而生。”灵芝图案多出现于各种材质的古代艺术品和建筑彩画中。

景德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原名新平,因地处昌江东南,故又名昌南镇,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改称景德镇,以皇帝年号名。景德镇地处群山环抱之中,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历史上曾以瓷、茶而闻名中外。瓷、茶并茂,工商辐辏,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曾与湖北的汉口镇、广东的佛山镇、河南的朱仙镇并称我国古代四大名镇。文献记载景德镇制瓷始于汉代,但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瓷窑遗址为五代时期。明、清以来,随着历朝皇帝在景德镇设御器(窑)厂,专门烧造宫廷用瓷,带动了民营瓷业的发展和繁荣,于是,天下至精至美之瓷器莫不出于景德镇,景德镇也因此博得“瓷都”之美誉。

御窑厂

明清两代的官窑,专门烧造宫廷用瓷,也包括朝廷对内外的赏赐和交换品。景德镇御窑厂始建于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初设时有窑20座,宣德年间增至58座。厂内分工计23作,以封建的超经济强制为前提,采用协作形式进行生产。由于御窑厂集中了优秀的制瓷工匠,并可以不计工本地提高质量和创新品种,客观上促进了制瓷技术的进步和整个瓷业的发展。

相关文章

  • 鲜红釉葵花式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鲜红釉葵花式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鲜红釉葵花式洗,高3.8厘米,口径15.9厘米,足径13厘米。洗通体作十瓣葵花式,敞口,浅身,腹壁近直,平底。通体施鲜红釉,釉面匀净,色鲜艳。口沿与腹壁花瓣出筋处显露洁白的胎色,与器身的红釉相映生辉。底施白釉,无款。纯红釉瓷器创始于元代晚期,至明永乐年间完全成熟。宣德红釉与永乐红釉齐名,釉层肥润,呈色鲜红,釉面多有桔皮纹,口沿有整齐的“灯草边”,红白分明。器...

    1910 鲜红釉 红釉 灯草边
  • 墨彩《耕织图》瓷板书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墨彩《耕织图》瓷板书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墨彩《耕织图》瓷板书,清乾隆。...

    474 耕织图
  • 五彩加金花鸟图八方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五彩加金花鸟图八方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五彩加金花鸟图八方花盆,清康熙,高32厘米,口径51.5厘米,底径35.6厘米。花盆通体呈八边方形、折沿、深腹、重底。通体以五彩加描金装饰。盆身四个主要面描绘花鸟图,分别为玉兰绶带、莲花鹭鸶、牡丹山雀、梅竹喜鹊;四个较窄的侧面均描绘灵芝、竹子。折沿上描绘桃树、云鹤纹,底边绘八朵垂云,垂云内各绘折枝花纹。口沿下署墨彩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横款。此花盆通常被用...

    1719 五彩 花盆 描金 灵芝 折枝
  • 青花飞龙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飞龙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飞龙炉,明正统,高27.5厘米,口径27.9厘米,足距28.3厘米。圆腹,3兽形足,腹部有对称两兽头耳,耳上部残缺。腹部青花绘有3条飞翔于云海之中的应龙,颇有气势。炉内与3足对应处有3个大钮。器底有一圆孔。此器造型古朴庄重,胎体坚致,画风豪放,青花呈色蓝中泛灰,代表了这一时期的艺术风格。...

    1613 青花
  • 三彩荷叶童子枕 - 河南博物院陶器
    三彩荷叶童子枕 - 河南博物院陶器

    三彩荷叶童子枕宋代(公元960-1279年) 高15厘米,纵33厘米,横16.5厘米 河南上蔡城关二郎台出土 枕面为荷叶形,其下是一童子伏卧于长方形托板之上。童子左侧躺卧,头顶有一绺长发,颈戴项圈,两只手腕均戴钏,右臂袒露,手握一束荷叶莲花,左肩披长衫,臂向前弯曲,用力支撑身体。童子赤足,着短裤,右膝向前拱曲,左后腿蹬作欲跃状。通体施黄、绿、白三彩。 (以上...

    774 陶器 三彩荷叶童子枕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三彩杯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杯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杯盘,唐,承盘:高3.1厘米,口径21.8厘米,足距14.2厘米。杯:高3.3厘米,口径6.5厘米,足径3.3厘米。杯盘由承盘、六个小杯和一个小罐组成。承盘为敞口,坦底,下承以三短足。盘内置小杯环绕中心小罐。盘外壁及杯、罐器身施黄、白、绿等色釉,釉色鲜亮亮丽,盘内无釉。此套杯盘应为饮具,是用来随葬的,是唐代现实生活细节的一个再现。这种样式的饮具在唐代颇为...

    950 明器 唐三彩 模制 大汶口文化 良渚文化 龙山文化
  • 宜兴窑子冶款紫砂提梁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子冶款紫砂提梁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子冶款紫砂提梁壶,清道光,通高12.6厘米,口径6.8厘米,底径7.3厘米。 壶扁圆形、短弯流、三叉交柄高提梁、卧足。圆盖,山影形钮。壶正面腹部镌刻楷书“山水之中作主人”七字,落款“子冶”。子冶即瞿应绍,字子冶,清道光时期制壶名家,是继陈曼生之后的又一壶艺书画家,他所制之壶时人称之为“三绝壶”——诗、书、画合绘于一壶。...

    1327 宜兴窑 提梁壶 瞿应绍 陈曼生
  • 三彩刻花兔纹小碟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刻花兔纹小碟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刻花兔纹小碟,辽,高3.1厘米,口径12.2厘米,底径7.5厘米。碟敞口,斜折沿,平底。外壁无釉。内壁施黄、绿、白三彩釉,并以刻花为饰。内底刻划坡地上兔子一只,饰有刻划的花草纹。小兔两耳竖起,作回首观望状,似在草丛间奔跑跳跃,自然生动。契丹族建立的辽代,国人以游牧、渔猎为生,本无陶瓷生产。随着与中原地区交往的不断深入,中原的陶瓷器和制瓷技术传入辽国,并逐...

    1912 刻花 造工
  • 珐琅彩婴戏纹双连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珐琅彩婴戏纹双连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珐琅彩 婴戏纹双连瓶,清乾隆,通高21.4厘米,口径9—5.2厘米,足径10—6厘米。瓶呈双连式、洗口、溜肩、肩以下收敛、近足处微外撇。瓶附双联盖,盖钮涂金彩,盖面用蓝、红、黄彩描绘垂叶纹。口、足均以淡绿彩描绘折枝菊纹。肩、圈足外墙皆以胭脂红地璎珞纹、磬纹装饰。腹部绘主题纹饰婴戏图,一面为四婴、三羊,寓意“三阳开泰”;另一面为九子嬉戏,其中一小童怀抱宝瓶,瓶...

    1905 珐琅彩 珐琅 婴戏纹 折枝 胭脂红 璎珞 璎珞纹 三阳开泰
  • 窑变双耳菊瓣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窑变双耳菊瓣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窑变双耳,清乾隆,高22.3厘米,口径18.2厘米,足径11.6厘米。尊通体菊瓣形,口外撇、粗长颈、平肩微弧、扁圆腹、圈足外撇。颈、肩部对称置双螭耳。内施,外施,除肩部有少量蓝色外,余皆为火焰红色。足内酱釉,印“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阴文篆书款。乾隆早期窑变釉保持着雍正时的“火焰青”特点,随后渐变为以红、蓝、月白各色交织成块状的斑片和条纹,乾隆晚期窑变釉中月...

    444 菊瓣尊 天蓝釉 蓝釉 阴文 月白 琢器
  • 定窑白釉刻划“尚食局”铭印花摩羯花卉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刻划“尚食局”铭印花摩羯花卉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刻划“尚食局”铭印花 摩羯 花卉纹盘,金,高4.2厘米,口径23.2厘米,足径8.7厘米。盘敞口,弧壁,圈足。内外施牙白色釉,口沿无釉,镶铜釦。盘内印花装饰,内底为摩羯纹,外围牡丹、荷花纹二层纹饰,口沿下印一周云头纹。外底竖刻行书体“尚食局”三字,是瓷器烧之前所刻定窑瓷器上的印花纹饰受定州缂丝图案的影响,印花工艺在金代达到鼎盛。“尚食局”是北朝以来服...

    230 定窑 印花 摩羯 花卉 缂丝 曲阳 龙纹 白瓷
  • 定窑白釉花口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花口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花口碗,北宋,高5.9厘米,口径19.2厘米,底径5.6厘米。碗呈六瓣花朵状,敞口,深弧腹,圈足。通体施白釉,釉层磨损严重。镶有铜(银?)釦。此碗内壁贴有六个标签,依逆时针顺序,内容如下。“签1:第三⊥○号(苏州码:第360号)[查](红章) [延](应为后写)签2:[热] (热河)第二九三○三号签3:故宫博物院点讫 所165[古](古物陈列所)签4...

    1520 定窑 古物陈列所 北平 行宫 避暑山庄 延禧宫文物库房 延禧宫
  • “懋勤殿”款龙纹印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懋勤殿”款龙纹印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懋勤殿”款印盒,清嘉庆,通高7.7厘米,口径22.5厘米,足径14.5厘米。清宫旧藏。印盒扁圆形、子母口、圈足。盖面及器壁淡描祥云纹为地,其上各绘两条金彩三爪行龙飞腾于云海之间。底足内施白釉,署青花篆书“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款。盒盖面正中金彩方框内署“懋勤殿”金彩三字。“懋勤殿”位于紫禁城内西庑,殿名取其懋学勤政之意,其中藏贮图书典籍。清沿明制,凡图书翰...

    756 龙纹 青花 行龙 乾清宫 朱砂
  • 三彩武官俑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武官俑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武官俑,唐,高70.5厘米。俑头戴,高鼻深目,八字胡须,着宽袍大衣,外罩,脚穿如意头云履,双拳相握,置于胸前。鹖冠施朱,冠、发、眉、眼、胡须施墨,唇红。此三彩武官俑神情庄重,釉色以褐、绿、白为主,色泽鲜艳流畅。鹖(hé 音合)为古书上说的一种善斗的鸟。唐朝时鹖冠中的鹖多为小雀状,头朝下,两翼匍匐。鹖冠流行于盛唐,至中唐以后则少见。此件展品由郑振铎先生捐献...

    496 鹖冠 裲裆
  • 青釉堆塑谷仓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堆塑谷仓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堆塑谷仓罐,三国吴,高46.4厘米,口径11.3厘米,底径13.5厘米。谷仓上半部堆塑多种饰物:有三层崇楼居中,一层两侧各有一条狗把门,楼檐之上有栖息的鸟和觅食的老鼠。崇楼两侧各立一亭,阙下有八位侍仆各执不同的乐器,正聚精会神地演奏乐曲。谷仓顶部堆塑五只相连的罐子,大罐居中,一鼠正从罐口爬出。四小罐分列大罐四角,周围簇拥着引颈觅食的雀鸟。谷仓的下半部为一完整的青...

    1997 青釉 谷仓 青瓷 塑贴 五种 明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