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三彩武官俑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08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三彩武官俑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三彩武官俑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44616)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三彩武官俑❖图片

三彩武官俑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武官俑❖简介

三彩武官俑,唐,高70.5厘米。

俑头戴,高鼻深目,八字胡须,着宽袍大衣,外罩,脚穿如意头云履,双拳相握,置于胸前。鹖冠施朱,冠、发、眉、眼、胡须施墨,唇红。

此三彩武官俑神情庄重,釉色以褐、绿、白为主,色泽鲜艳流畅。

鹖(hé 音合)为古书上说的一种善斗的鸟。唐朝时鹖冠中的鹖多为小雀状,头朝下,两翼匍匐。鹖冠流行于盛唐,至中唐以后则少见。

此件展品由郑振铎先生捐献。


相关知识科普


鹖冠

鹖为一种勇雉,鹖冠出现在汉朝,象征武士的勇敢。唐朝时鹖冠中的鹖多为小雀状,头朝下,两翼匍匐。鹖冠流行于盛唐,至中唐以后渐趋消亡。

裲裆

也称“两当”,古代服饰名称。分成前后两部分,其前当胸,其后当背。裲裆铠甲仿裲裆而来,前后各有一片,在肩上用扣带相连,以作防御护身之具。它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盛行于南北朝,为当时武官的主要服装。

相关文章

  • 彩绘青龙画像砖 - 河南博物院陶器
    彩绘青龙画像砖 - 河南博物院陶器

    彩绘青龙画像砖南朝(公元420-580年) 纵19厘米,横38厘米,厚6厘米 1958年河南邓县学庄出土 砖呈长方形,背面为绳纹,正面模印青龙图案。龙身卷曲呈S形,细颈蛇身,龙爪前伸,两角后甩,张口露齿,挺胸縮颈,张翅扬尾作疾驰状。龙身周围饰有花朵和X形云朵纹。画像原施红、黄、绿等彩。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

    812 陶器 彩绘青龙画像砖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梅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梅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天蓝釉紫红斑,元,通高39.3厘米,口径3.8厘米,足径7.2厘米。 瓶小口,圆唇,短颈,肩以下渐敛,圈足。盖为覆杯形,盖沿及盖内壁下半部无釉。灰白色胎。通体施天蓝釉,釉层棕眼较多,釉垂流现象明显。盖及瓶腹均涂抹紫红色斑。足根及底部无釉,盖、瓶无釉处均为酱褐色。此件梅瓶在天蓝色地釉上施紫红色斑块,犹如片片彩霞,爽心悦目。这种装饰完全出自工匠施釉时的随意涂洒,...

    1273 钧窑 天蓝釉 蓝釉 梅瓶
  • 三彩镇墓兽 - 河南博物院陶器
    三彩镇墓兽 - 河南博物院陶器

    三彩镇墓兽唐代(公元618-907年) 高69.3厘米 1991年河南孟津西山头唐墓M64出土 人面兽身,头顶有螺旋状独角,两耳直立,两翼外张,前腿柱立,蹲坐于底座上。周身施黄、绿、白三色釉。三彩镇墓兽是唐代墓葬中常见的陪葬品,为辟邪的猛兽,也是墓主人在冥世生活的守护神。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

    1871 陶器 三彩镇墓兽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越窑青釉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越窑青釉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越窑 青釉壶,高14.2厘米,口径6.1厘米,足径7.4厘米。壶撇口,短颈,溜肩,圆腹,椭圆形圈足。颈部一侧有八方形短流,另一侧为曲柄。壶身饰直线纹四条,将壶身分为四瓣形。壶内外施釉,釉色青中闪黄,晶莹透澈,釉面开有细小的纹片。1936年,此注子出土于绍兴元和五年(810年)墓,是有确切年代可考的器物,为鉴定唐代越窑器物的标准器,反映出9世纪初越窑器物的烧造...

    1930 越窑 青釉 注子
  • 黄地珐琅彩开光婴戏纹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珐琅彩开光婴戏纹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珐琅彩 开光 婴戏纹瓶,高16.1厘米,口径3.4厘米,足径4.5厘米。瓶直口、短颈、溜肩、圆腹、腹下收敛、瘦底、圈足。通体以黄地珐琅彩装饰。颈部和足上各绘焦叶纹一周。腹部三面开光,内绘婴戏图,开光间隔处绘花卉纹。足内绿地蓝料彩篆书“乾隆年制”四字款。此瓶造型精巧,纹饰层次清晰,画工精细,色彩搭配自然和谐,画面阴阳向背的效果突出,富有立体感。此器无论胎质...

    496 珐琅彩 珐琅 开光 婴戏纹 花卉 蓝料彩
  • 粉彩江山万代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江山万代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江山万代纹碗,清光绪,高6.5厘米,口径12.2厘米,足径4.9厘米。碗直口,弧腹,圈足。碗内光素。外壁以粉彩为饰,口沿描金及红线各一周,腹部主题图案绘海水江崖,以江水、山石表示江山,其上为六组不同色彩的飘带,每组飘带的中心都有描金“卍”字,寓意“江山万代”,此为光绪时期瓷器上常见的装饰题材。外底署青花“大清光绪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此碗分别用金彩、矾红...

    900 粉彩 描金 青花 矾红
  • 三彩武士俑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武士俑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武士俑,唐,高105厘米,宽44厘米。武士俑面部敷粉画彩,不施釉,颈下施黄、绿、白三色釉。头束发髻,二目圆睁,双眉浓重,大鼻头,鼻下胡须向两侧上翘,面相异常凶猛。身穿,胸前左右各有一圆护,肩覆披膊作龙首状。右手握拳上举,左手叉扶于腰际。足蹬高靴,直立于镂空座上。此件武士俑形神兼备,气宇轩昂之态显露无遗,精工制作,是一件上佳的艺术珍品。...

    1385 明光甲 镂空
  • 彩陶双连壶 - 河南博物院陶器
    彩陶双连壶 - 河南博物院陶器

    仰韶文化        1972年河南省郑州市大河村出土        高20厘米          以泥质红陶做成两壶并连状。连腹处有一圆孔相通,两壶体近于橄榄形,通体施红衣绘黑彩平行线条纹。...

    891 陶器 彩陶双连壶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红地粉彩松竹梅诗句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红地粉彩松竹梅诗句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红地粉彩松竹梅诗句盖罐,清同治,景德镇制。罐呈筒形,外壁通体施红釉,釉上绘松、竹、梅图案及太湖石一组。另一侧为诗句。此为蟋蟀罐,养贮、斗玩蟋蟀所用。罐内附隔板、过笼,长方形小食罐等,供蟋蟀饮食、爬行、玩乐。...

    1780 粉彩 盖罐 景德镇
  • 巩义窑白釉弦纹匜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巩义窑白釉弦纹匜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巩义窑白釉弦纹匜,唐,高8.5厘米,口径19.3厘米。匜撇口,折腰,腹部凸起弦纹一道,平底。口边一侧出槽形短流。胎体洁白。里外均施透明釉,釉层显现细碎开片。弦纹碗、弦纹匜是河南巩义窑常见的器形,造型仿唐代金银器,除白釉外,还有蓝釉品种。...

    1157 巩义窑 弦纹 开片 蓝釉
  • 窑变釉弦纹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窑变釉弦纹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窑变釉弦纹瓶,高25.3厘米,口径7厘米,足径11.7厘米。瓶撇口,细长颈,扁圆腹,腹下斜直收至底,圈足外撇。通体施窑变釉,有红、黄、蓝、月白等色,釉面光润。颈至肩凸起弦纹7道。足内施酱釉,阴文篆刻“雍正年制”双行四字款。此器造型端庄规整,色釉变化丰富,色泽绚丽明快,装饰效果鲜明,为雍正时的创新品种,乾隆以后延续烧制。...

    1712 弦纹 月白 阴文
  • 官窑粉青釉葵花式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官窑粉青釉葵花式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官窑粉青釉葵花式洗,高4.8厘米,口径18.7厘米,足径11.2厘米。洗呈八瓣葵花式,斜直壁,折底,圈足。通体施粉青釉,釉面开片,片纹交织如网。足底边无釉,露铁黑色胎。宋代官窑瓷器与汝、哥、钧窑瓷器一样,特别注重釉色之美。其凝厚的釉层系采取先素烧坯体、然后多次施釉的方法完成的,釉层厚度往往大于坯体的厚度。烧成过程中,选用优质木材作燃料,以保证窑内的温度和气氛...

    1907 粉青釉 青釉 开片 宋代官窑 钧窑 素烧 素面 弦纹
  • 青花八宝勾云纹高足盅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八宝勾云纹高足盅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 八宝勾云纹高足盅,清雍正,高8厘米,口径9厘米,足径3.8厘米。盅撇口,弧腹,外撇高足。盅里光素,外绘青花纹饰,分别为云托八宝、缠枝花。足内边沿署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款。这件高足盅是仿明成化款的同类器,其青花色调浅淡,图案轻描淡绘,线条纤细清晰,釉面乳白莹润,是仿明成化青花八宝高足盅的成功之作。...

    1934 青花 八宝 缠枝 成化青花
  • 大汶口文化白陶双系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大汶口文化白陶双系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陶双系壶,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高19厘米,口径8.8厘米,底径6厘米。壶口微撇,圆肩,腹以下内收,平底。胎较薄。此件器物造型特别,主要是肩、腹部一侧压成扁平状,在腹部中间一侧置两个圆系,两个圆系中间又有一个小乳钉装饰。据科学测试,大汶口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4000~前2200年。白陶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5000年。所用原料系纯度较高的陶土,成型后...

    797 双系 大汶口文化
  • 斗彩璎珞纹贲巴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斗彩璎珞纹贲巴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斗彩 璎珞纹贲巴壶,清康熙,通高23.2厘米,口径5厘米,足径9.1厘米。器型仿藏族银制贲巴壶形式,造型略如塔,口、流均有盖,新颖别致。壶直口曲流圆鼓腹下承覆钵形托圈足,足底沿外撇。通体以白色乳钉纹为界将纹饰分为不同的单元。用斗彩绘莲瓣纹、如意云纹、火云纹等,腹部兽面璎珞纹为主题图案。宗教题材出现在清代御窑瓷器上是当时国家宗教政策的反映,它不仅使藏文化风格得...

    803 斗彩 璎珞 璎珞纹 贲巴 莲瓣纹 内廷 御窑厂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