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青釉堆塑谷仓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03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青釉堆塑谷仓罐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青釉堆塑谷仓罐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044491)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青釉堆塑谷仓罐❖图片

青釉堆塑谷仓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堆塑谷仓罐

青釉堆塑谷仓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堆塑谷仓罐肩部龟驮碑

青釉堆塑谷仓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堆塑谷仓罐底部

青釉堆塑谷仓罐❖简介

青釉堆塑谷仓罐,三国吴,高46.4厘米,口径11.3厘米,底径13.5厘米。

谷仓上半部堆塑多种饰物:有三层崇楼居中,一层两侧各有一条狗把门,楼檐之上有栖息的鸟和觅食的老鼠。崇楼两侧各立一亭,阙下有八位侍仆各执不同的乐器,正聚精会神地演奏乐曲。谷仓顶部堆塑五只相连的罐子,大罐居中,一鼠正从罐口爬出。四小罐分列大罐四角,周围簇拥着引颈觅食的雀鸟。谷仓的下半部为一完整的青瓷罐形,罐肩部其余部位一龟驮碑,碑上刻“永安三年时富且洋(祥)宜公卿多子孙寿命长千意(亿)万岁未见英(殃)”24字。龟之周围塑贴人物及鹿、猪、龟、鱼等动物,其间还夹杂刻划狗、鱼、龙等纹饰,另有 “飞”、“鹿”、“句”、等字样。胎体呈灰白色。平底略内凹。通体施青釉,釉面不甚匀净。

此谷仓为20世纪30年代后期浙江绍兴三国墓出土。

该器以百鸟争食、欢庆丰收、牲畜满栏等题材的立体雕饰展现了1700多年前江南吴地庄园五谷丰登的场景,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此器用来随葬,称为“冥器”(又称“”),目的是祈望死者仍能保持生前的种种享受。


相关知识科普


青釉

瓷器釉色名。一种含铁量在1%—3%左右,经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呈现青绿色泽的釉,是中国最早的颜色釉。商周时期原始瓷器的青黄釉色是青釉的初级阶段。汉代已烧制出釉色纯正的青釉瓷器。至唐代日臻完美,被誉为“千峰翠色”。宋代的粉青、梅子青如同青玉,色泽与质感之美达到顶峰。明清之际,永乐朝的翠青、冬青(即东青),雍正朝的粉青、豆青等均色调匀净,苍翠欲滴,烧制水平已臻于炉火纯青的境界,出现了很多名贵品种。

谷仓

又称“魂瓶”、“堆塑瓶”,是三国、两晋时江南地区有代表性的随葬明器,由汉代的五联罐演变而来。1976年江苏吴县狮子山西晋墓出土了一件青釉谷仓,其器之龟驮碑上刻“元康出始宁,用此『0103』,宜子孙,作吏高,其乐无极”。可知六朝时,这种器物被称为“『0103』”(音灵)。《说文》云:“『0103』,瓦器也。”由于其形象与盛储五谷的粮仓有关,故江浙一带多称之为“谷仓”。

青瓷

即指成熟的青瓷器。因釉料中含有一定的铁元素,经高温烧制后,呈青绿色或青黄色,所以称为青瓷。成熟青瓷烧成于东汉时期,浙江是我国青瓷的发源地。东汉晚期窑址出土的青瓷。质地致密,透光性好,吸水率低,系用1260℃—1310℃高温烧成;器表通体施釉,胎釉结合牢固;釉层透明,莹润光泽,清流淡雅,秀丽美欢。这说明东汉时期的青瓷,已经具备了成熟瓷器的各种条件。从东汉起,历经六朝,唐宋以至明清各个时期,青瓷始终盛烧不衰。并涌现出各个朝代的名品佳作。

塑贴

亦称“堆塑”、“堆贴”。印出或塑出立体状的纹饰贴于器物坯体上的一种装饰技法。

“五种”

即五谷,泛指粮食作物。“五”是吉祥字眼,为众多之意,具体指哪五种谷物,说法不一。《周礼·夏官·职方式》注以黍、稷、菽、麦、稻为五种,《荀子》、《汉书》等典籍则以麻代稻。墓中随葬粮食或谷种是我国古代流行的丧葬习俗,是为了不使鬼魂饥馁。

明器

明器也称“冥器”、“盟器”,是中国古代为随葬而制造的器物。它包括各种礼器、日用器皿、兵器、工具等。始见于春秋战国时代,沿袭至明清以后。其质以陶、石、木、纸最为常见。

相关文章

  • 窑变釉弦纹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窑变釉弦纹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窑变釉弦纹瓶,高25.3厘米,口径7厘米,足径11.7厘米。瓶撇口,细长颈,扁圆腹,腹下斜直收至底,圈足外撇。通体施窑变釉,有红、黄、蓝、月白等色,釉面光润。颈至肩凸起弦纹7道。足内施酱釉,阴文篆刻“雍正年制”双行四字款。此器造型端庄规整,色釉变化丰富,色泽绚丽明快,装饰效果鲜明,为雍正时的创新品种,乾隆以后延续烧制。...

    1712 弦纹 月白 阴文
  • 黄地墨彩折枝花卉纹花盆、奁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墨彩折枝花卉纹花盆、奁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墨彩折枝 花卉纹花盆、奁,清光绪,盆高11.8厘米,口径17.2厘米,足径11.2厘米;奁高3.7厘米,口径17.1厘米,足径13.2厘米。盆板沿,直壁,圈足。足内红彩书“体和殿制”4字篆书款。盆内施白釉,底开两圆形小孔。外体以黄地墨彩为饰,口沿处墨彩描金绘元宝蝙蝠10组,间饰“寿”字纹。腹部绘芭蕉、牡丹及松树,布局规整。奁板沿,浅腹,圈足。内施白釉,无...

    762 折枝 花卉 花盆 体和殿 描金 刻花
  • 贵妇出游画像砖 - 河南博物院陶器
    贵妇出游画像砖 - 河南博物院陶器

    贵妇出游画像砖南朝(公元420-580年) 纵19厘米,横38厘米,厚6厘米 1958年河南邓县学庄出土 长方形砖,正面模印贵妇出游图案。画面四人皆着裹衣长裙,面左次列。前二人梳环形高髻,一人袖手婷立,一人手执纨扇,裙带飘动,迎风而立。后二为侍女,头梳丫髻,其中一侍女腋下挟一茵席。画面人物形象反映了南朝达官显贵崇尚浮华的风气,是研究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的珍贵实...

    665 陶器 贵妇出游画像砖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黄地粉彩蝴蝶八喜字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蝴蝶八喜字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蝴蝶八喜字纹盘,清同治,高5厘米,口径21.9厘米,足径13.4厘米。盘敞口微外撇、弧壁、圈足。足内署红彩“同治年制”四字楷书款。盘里为黄地粉彩蝴蝶纹,间四个“喜”字。喜字以红彩勾边,内填金彩,蝴蝶纹先以墨彩勾绘轮廓线,再以金彩描绘一遍,内填彩料。盘外壁绘白地粉彩折枝牡丹纹、西蕃莲、莲花纹三朵,以墨线勾边,内填彩料。             此器为同...

    1060 粉彩 折枝 蕃莲 景德镇
  • 青花庭院仕女图高足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庭院仕女图高足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庭院仕女图高足碗,明宣德,高10.3厘米,口径15.2厘米,足径4.4厘米。清宫旧藏。碗撇口,高足中空。外壁绘二仕女对坐赏画,衬以山水、花草、树木等,足柄绘山石树木。碗心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此器纹饰布局疏朗,场面开阔,意境清幽。宣德瓷器人物纹较少,所见者均文人士大夫的气息浓厚。此器纹饰绘仕女赏画情景,表现着一种恬静淡漠的格调。里心有青花楷...

    1028 青花 仕女 高足碗 大夫
  • 粉彩籁瓜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籁瓜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籁瓜纹碗,清嘉庆,高5.9厘米,口径11.0厘米,足径4.5厘米。清宫旧藏。碗内外及圈足以内均施白釉,自外壁向内壁以粉彩描绘过枝籁瓜、竹子。图案枝叶相属、不间断,俗称“过枝花”。碗内外图案空白处各绘一只蝴蝶。外底署青花篆体“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款。...

    649 粉彩 青花
  • 白釉玉壶春瓶 - 河南博物院瓷器
    白釉玉壶春瓶 - 河南博物院瓷器

    白釉玉壶春瓶,侈口,细长颈,鼓腹下垂,圈足。通体白釉,圈足露胎。这种瓶式又可称之为“胆式瓶”“长颈瓶”“鹅颈瓶”“鹅项瓶”等,虽素面无纹,但因为瓶式美好可爱,曲线转折自然流畅,成为自宋代至明清人们倍加珍视的瓶式。在宋代为世人所喜爱,不同窑厂如定窑、钧窑、耀州窑、龙泉窑、景德镇窑等竞相烧制,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元代及明清时期,这种瓶式都有延续,瓶式的整体都是敞口...

    1832 瓷器 白釉玉壶春瓶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马家窑文化彩陶弦纹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马家窑文化彩陶弦纹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彩陶 弦纹瓶,口径8厘米,足径6.5厘米,高21.5厘米。瓶陶质,敞口,束颈,鼓腹,腹下渐收,平底。器表光滑,上腹部彩绘弦纹六周,纹饰简洁明快,朴素大方,有很强的装饰性。此类弦纹是马家窑文化中马家窑类型彩陶的常见纹饰。...

    328 彩陶 弦纹 马家窑文化
  • 霁红釉胆式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霁红釉胆式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霁红釉,清雍正,高27.8厘米,口径3.5厘米,足径8厘米。瓶直口,细长颈,削肩,鼓腹,圈足。因形似悬胆,故名“胆式瓶”。通体施高温铜红釉,釉面匀净,色泽纯正。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圈。胆式瓶属于陈设用瓷,一般用于插花。这种器形创烧于宋代,当时、、均有烧造。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有“胆样银瓶玉样梅,北枝折得未全开。为冷落寞...

    1538 胆式瓶 青花 钧窑 哥窑 耀州窑
  • 钧窑天蓝窑变釉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天蓝窑变釉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天蓝窑变釉碗,元,高8.5厘米,口径18厘米,足径6.4厘米。碗敛口,深弧壁,圈足。内、外施天蓝色釉,底部无釉露胎。此碗周身釉色呈现出如火焰蓝光般色泽,鲜艳夺目。此种色彩为钧窑首创,最初是因为窑工对于着色剂呈色原理的无知,使得釉色在窑内发生自然变化,称为“窑变”。后来这种烧造技术被人为加以利用,形成独具特色的釉装饰。诗人曾用“夕阳紫翠忽成岚”来赞美此种千变万...

    388 钧窑
  • 东青釉八卦纹琮式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东青釉八卦纹琮式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八卦纹琮式瓶,清宣统,高27.6厘米,口径9.3厘米,足径10.6厘米。瓶仿造型,小口,方腹,圈足。通体施东青釉。外壁四面各凸起八卦纹。外底署楷书“大清宣统年制”双行六字款。此瓶从造型和色泽皆仿周代玉琮,古朴而雅致。...

    1649 东青釉 青釉 玉琮 青花
  • 定窑白釉花口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花口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花口碗,北宋,高5.9厘米,口径19.2厘米,底径5.6厘米。碗呈六瓣花朵状,敞口,深弧腹,圈足。通体施白釉,釉层磨损严重。镶有铜(银?)釦。此碗内壁贴有六个标签,依逆时针顺序,内容如下。“签1:第三⊥○号(苏州码:第360号)[查](红章) [延](应为后写)签2:[热] (热河)第二九三○三号签3:故宫博物院点讫 所165[古](古物陈列所)签4...

    1520 定窑 古物陈列所 北平 行宫 避暑山庄 延禧宫文物库房 延禧宫
  • 宜兴窑紫砂粉彩四季花鸟图委角笔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粉彩四季花鸟图委角笔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粉彩四季花鸟图委角 笔筒,清乾隆,高13.5厘米,口径12×12厘米,足径11×11厘米。笔筒呈方形、委角、直壁、平口。砂泥呈浅黄色。外壁四面以白、粉、黄、绿等色粉彩绘四季花鸟图:飞燕桃花、鹭鸶莲荷、双蜂戏菊、喜鹊登梅。笔筒色调丰富,制作技艺纯熟,所绘花树摇曳生姿,禽鸟等轻盈灵动,顾盼生辉。以紫砂胎施以粉彩的做法在清乾隆时期大量出现。...

    958 宜兴窑 委角 笔筒 粉彩
  • 白釉红绿彩瓷缸 - 河南博物院瓷器
    白釉红绿彩瓷缸 - 河南博物院瓷器

    白釉红绿彩瓷缸宋代(公元960-1279年) 高10厘米,口径11.5厘米 旧藏 整体呈筒状,敛口,腹下垂,圈足。内外施白釉不到底,外部绘红绿彩花叶纹。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s Resplendent  Antiquity:汉、英》,河南博物院、深圳市南山博物馆编,北...

    1043 瓷器 白釉红绿彩瓷缸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蓝地黄彩折枝花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蓝地黄彩折枝花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蓝地黄彩折枝花纹盘,清雍正,高6.8厘米,口径33.3厘米,足径21厘米。清宫旧藏。盘撇口、弧腹、圈足。内外壁做蓝地黄彩装饰。内底、内外壁均绘折枝花纹,花筋、叶脉采用印花技法。造型、纹饰均模仿明代嘉靖蓝地黄彩花卉纹盘。圈足内施白釉,足边闪火石红色。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1331 折枝 印花 花卉 火石红 火石 青花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