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仲柟父簋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仲柟父簋 |
时代 | |
门类 | 青铜器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155097)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仲柟父簋❖图片
仲柟父簋❖简介
仲柟父簋,通高25.5厘米,宽38.8厘米,重7.66kg。
此簋圆鼓腹,二兽耳,弇口,圈足下有三兽首足。器有盖,盖顶为圆形捉手。盖面与器腹均饰平行瓦棱纹,盖沿及器颈各饰窃曲纹带。
簋盖和器内均有铭文4行39字:
唯六月初吉,师汤父有
『0051』仲柟父作宝簋。用敢
饗孝于皇祖考,用祈眉寿,
其万年子子孙孙其永宝用。
大意为:记在六月第一个吉日,师汤父的下属官吏仲柟父自做宝簋,用来祭享死去的伟大父祖,以求长寿。仲柟父的后代子孙万年永宝用此簋。
相关知识科普
簋
簋(音鬼),古代盛食物的器具,自商代开始出现,延续到战国时期。《周礼·地官·舍人》:“凡祭祀,共簠『0025』”。古籍中多写作簋,而铜器自铭则常为『0025』。青铜簋器物造型形式多样,变化复杂,有圆体、方体,也有上圆下方者。早期的青铜簋跟陶簋一样无耳,后来才出现双耳、三耳或四耳簋。据《礼记·玉藻》记载和考古发现而知,簋常以偶数出现,如四簋与五鼎相配,六簋与七鼎相配。
首
剑茎末端圆形内凹的部位称作“首”。
窃曲纹
《吕氏春秋·适威》:“周鼎有窃曲(一作穷曲),状甚长,上下皆曲,以见极之败也。”总的特点是长带形,两端钩曲,始见于西周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