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错金几何纹带钩 - 故宫青铜器藏品

12-08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错金几何纹带钩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错金几何纹带钩
时代
门类 青铜器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44054)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错金几何纹带钩❖图片

错金几何纹带钩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错金几何纹带钩❖简介

错金 几何纹 带钩,战国后期,通长13厘米,宽0.4厘米,重0.02kg。

此带钩为琵琶形兽头带钩,通体饰错金几何纹图案,风格独特,装饰华丽,有很强的立体感。

战国时期铜带钩的式样较之以前大为增多,以此来满足贵族们的装饰需要。


相关知识科普


错金

古代金属的细工装饰技法之一,出现于春秋时期。因多用金银丝,故也称金银错或错金银。通常的做法是用金、银或铜等金属丝、片嵌入玉器或青铜器表面预先留好的凹槽中,形成图案或文字,然后用错石(磨石)错平磨光。

几何纹

青铜器上的几何纹饰是一些点、线、圈、角的集合。几何纹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纹饰。几何纹亦是青铜器上最早出现的纹饰形式,在春秋战国之际用作主体纹饰已屡见不鲜。

带钩

带钩是古人腰带一端的挂钩,在我国最早见于春秋时期,一直沿用至汉代,明清时重又出现。带钩的形状丰富多样,有动物形、琵琶形、棍形等,长短宽扁不一。

琵琶

也称“批把”,弦乐器。汉刘熙《释名·释乐器》曰:“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唐朝时有龟兹琵琶、五弦、忽雷等多种形制。多为半梨形,曲项,以拨子弹拨演奏。

相关文章

  • 卫始豆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卫始豆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卫始豆,通高17.4厘米,宽18.5厘米,重2.3kg。此豆敛口圜底,浅盘高足,隆盖圈握。盖顶饰瓦纹,盖沿与器腹均饰重环纹,足饰粗弦纹一周。盖与器同铭,均2行6字:卫始作『0231』霝簋。记卫始自做灵簋(此豆自铭为簋)。...

    461 重环纹 弦纹
  • 顶卣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顶卣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顶卣,通高27.5厘米,宽21.3厘米,重3kg。此卣为扁圆形体,盖顶隆起,折沿明显,圈形捉手。器身子母口,鼓腹,圈足有宽边。提梁两端之兽首似羊形,面饰蝉纹。盖与器身四面有较高的扉棱,盖面和器腹饰无地纹的分解式兽面纹,颈部饰相对回顾的卷尾夔龙纹,以浮雕兽首相隔。盖沿和圈足饰两两相对的四组以分尾夔纹组成的兽面纹。盖和器对铭,均4行17字:顶作母辛尊彝。顶赐妇『...

    1581 扉棱 地纹 兽面纹 夔龙 龙纹
  • 大良造鞅镦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大良造鞅镦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大良造鞅镦,战国后期,通高5.7厘米,宽2.4厘米,重0.08kg。镦圆筒状,平底,中空,有节,节下有相对的二穿孔。器身刻画铭文4行13字:十六年,大良造庶长鞅之造。雍囗。其大意是:记在十六年,大良造(“大良造”为官名)下庶长(“下庶长”为爵名)鞅(即史书所载“商鞅”)监造此镦。雍是铸造地或存放地。黽是人名。...

    1627
  • “连进三元”铜镜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连进三元”铜镜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连进三元”铜镜,清,直径5.3cm圆镜圆钮。环钮分列四字铭文,对读合为“连进三元”。铭文外是一周连珠纹,凸圈带外卷缘。古代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第一名,称“连中三元”或“连进三元”。作为铜镜的装饰内容,寓意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得中状元的美好愿望。...

    692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青铜器藏品
  • 齐国刀币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齐国刀币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齐国刀币通高约17厘米,重约40~55克 齐国是使用刀币的主要国家。齐国刀币通高约17厘米,重约40~55克,刀柄略带弯曲,刀身正面有“齐法化”“齐之法化”“安阳之法化”“节墨之法化”“齐返邦长法化”之类的钱文。 (文字来源于河南博物院编著的《中原藏珍品鉴  卷贰》(2014年)一书。)...

    478 青铜器 齐国刀币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四灵八卦镜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四灵八卦镜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四灵八卦镜,清代,铜质。...

    1565 四灵
  • 鲁侯爵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鲁侯爵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鲁侯爵,高20厘米,宽16.2厘米,重0.76kg。爵体略长而优美,流尾上翘,爵壁较直,无柱(唐兰先生认为:附柱,柱折后被磨平者。),鋬较小,饰有兽头,圆底,刀形足外撇。腹上下饰二层云雷纹带,中间隔以凸起的弦纹。尾部口壁内铸有铭文2行10字,是爵中铭文较长者。鲁侯作觝,『0052』甹,用尊臬盟。铭文大意:鲁侯做了这个爵,用来放置祭祀父亲的庙里的『0052』酒...

    609 云雷纹 雷纹 弦纹
  • 小臣『0011』方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小臣『0011』方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小臣 『0011』方鼎, 高29.6厘米,口径22.5×17厘米,重6.18kg。方唇,二直耳,长方形腹,四柱足。颈饰夔纹,以云雷纹为底饰,腹饰大兽面纹,每面两侧下部均饰一倒夔纹。器内壁铸铭文4行22字:王赐小臣『0011』(音午)渪积五年,『0011』用作享太子乙家祀尊。『0012』父乙。大意是:商王赏赐其近臣『0011』渪地五年的积贮。『0011』因此作...

    354 小臣 夔纹 云雷纹 雷纹 兽面纹
  • 大府盏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大府盏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大府 盏,通高14.4厘米,口径23.3厘米,重3.24kg。盏作半圆形,三兽足,双圈耳,足作虺形,虺首着地。器口上有铭文5字:大府之馈盏。铭文记此器是大府所用。此盏造型及体积均与青铜敦近似,当为盛食器。此盏为1933年安徽寿县朱家集出土。...

    1982 大府
  • “邓公”铜簋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邓公”铜簋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邓公”铜簋西周 通高21厘米,口径20厘米 1984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应国墓地出土 器上有盖,盖隆起,顶上有圆形捉手,器身敛口,鼓腹,腹上部两侧各有一个兽首衔环状耳,底部微圜,并有三个带兽面的长方形矮足。盖沿器口各饰窃曲纹一周。余饰瓦棱纹,圈足为斜角云纹。器盖对铭:“邓公作应嫚毗媵簋其永宝用”4行12字。 (文字内容源自于《群雄逐鹿——两周中原列国文物瑰宝》...

    912 青铜器 邓公铜簋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内向十六连弧三龙镜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 史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史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史鼎,商,通高18厘米,宽15.5厘米。侈口,折沿,口沿上有双立耳。深腹,腹下有三柱足。口沿下饰夔纹一周,以云雷纹为地。...

    1850
  • 兽面纹花觚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兽面纹花觚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兽面纹 花觚,清中期,高27.9厘米,口径15.7厘米。觚喇叭口,器身修长,圈足。颈、腹和足部均以雷纹为地纹,颈部饰蕉叶纹,腹部和圈足饰不同形式的兽面纹,兽面正中与两侧有扉棱装饰。器内上下贯通。商周时期的青铜觚是饮酒器,而此觚的外型虽与之相似,但未装底,说明不是实用器,只供陈设观赏。此觚的纹饰与商周青铜觚风格差别较大,雷纹相对松散,兽面纹图案化,具有典型的清...

    911 兽面纹 花觚 雷纹 地纹 蕉叶纹 扉棱
  • 青铜神兽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青铜神兽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青铜神兽春秋(前770-前476年) 通高48厘米 1990年河南省淅川徐家岭9号墓出土 主体为龙首、虎身、龟足,龙张口吐舌,犬齿犀利,龙首上以六条蜿蜒纠绕的小龙构成兽角,背部曲形架上立一同样形态的龙形奔兽,遍布全身的龙凤纹饰,由翠绿色的孔雀石镶嵌而成。 神兽造型诡异,充满神秘意味,是楚地浓厚巫风留存在青铜器上的远古信息,不仅表现出活泼的生命力量,而且给人以...

    1228 青铜器 青铜神兽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宽脊薄格剑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宽脊薄格剑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宽脊薄格剑春秋 通长40.8厘米,宽3.6厘米,首径3.5厘米 1988年河南省光山县黄季佗父墓出土 前锋尖锐,两从斜宽,且有锐刃,宽脊凸起,呈三棱状,薄菱形格,扁茎,首部为圆饼状,中空。通体素面无饰。 (文字内容源自于《群雄逐鹿——两周中原列国文物瑰宝》,河南博物院等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4月,ISBN 7-5347-3058-9。)...

    1779 青铜器 宽脊薄格剑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