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青龙纹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12-14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青龙纹砖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青龙纹砖
时代
门类 雕塑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18943)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青龙纹砖❖图片

青龙纹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青龙纹砖❖简介

龙纹砖,唐,高32厘米,长79.3厘米。

从新石器时期河南濮阳西水坡蚌塑人骑龙虎图案出现开始,这一题材一直成为与葬俗密切相关的内容而引人注目,特别是两汉至隋唐这一历史期间。若与人联系在一起,又包含升仙之内容。此砖龙纹线条流畅,有飞动之感,前部有一人,做前引状。湖北武昌唐墓出土。


相关知识科普


龙纹

陶瓷器装饰纹样之一种。明、清两代是陶瓷器以龙纹为装饰的全盛时期,主要采用釉上、釉下彩绘方法,亦有印花、刻划等工艺。龙的体态有较多变化,常见有云龙、戏珠龙、海水龙、螭龙、行龙、立龙、正面龙、侧面龙、夔龙等。

相关文章

  • 铜水月观音造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铜水月观音造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铜水月 观音 造像,高15厘米。该像眉间白毫相,头戴花蔓冠,宝缯于两侧垂肩而过,胸前饰缨络,左胸处雕刻人头样饰物。披帛绕过肩臂后,右手将其一端提起并垂吊于下,另一端顺左臂而垂下。像身着长裙,下摆覆座垂于足上。水中观音以磐石为座,呈游戏坐姿,左足垂蹬于石上,右足上曲支地,右臂搭放于右膝上,左手掌心撑地,神态安详宁静,犹如正观赏水中月影一般。水月观音为三十三观音...

    888 水月 观音 造像 眉间白毫相 白毫 宝缯 披帛 三十三观音
  • 陶立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立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女立俑,汉,高52厘米。灰陶,表面残留白色陶衣。女俑目视前方,头发中分,背后挽坠马髻,五官纤细,身着三层交领右衽曲裾长裙,腰部细线刻出腰带。底面可见歧头履的鞋底和曳地的裤腿。双手举至面前,一手空心握拳,一手掌心朝前张开,原手中应握有东西。身体扁平,面容写实,造型生动。...

    364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陶彩绘马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马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马,西汉,高45厘米,长42.8厘米。陶马直立,前足略向前倾,后足稍弓,含蓄待动。马脸瘦长,两颊扁平,眼睛直视前方双耳竖立,张口鼓鼻。颈上刻长鬃,身体精瘦,肌肉发达,四肢细长。西汉时期是汉朝同西北少数民族政权对峙的时期,由于战争的原因,对马的需求超过以往任何时候,人们对马的认识也达到空前的高度。...

    1588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石文吏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文吏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文吏像,隋,高134厘米,宽52厘米。此石像与故宫博物院所藏一件石武士像为一对,推测是墓室的门柱。此为文吏像,头戴幞头,身穿窄袖翻领胡服,腰中系带,双手交拱胸前。身前有一细长之物,不明其名称与作用。足下刻有虎形兽。东汉王充《论衡•乱龙》:“故今县官斩桃为人,立之户侧,画虎之形,著之门阑……刻划效象,冀以御凶。” 所谓门阑,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门柱。它起的作用...

    972 幞头 四神
  • 铁罗汉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铁罗汉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铁罗汉像,明弘治十年(1497年)造,高117厘米,宽74厘米。罗汉前额突出,长眉,眉间有白毫,双眼略向下视,鼻直口方,耳垂阔大。双手残,身穿袈裟,结跏趺坐。袈裟前右下铸阳文“大明弘治丁巳年造,太监姚举施”13字铭文。该像原应有座,现已失。这是一尊由太监姚举出资铸造的罗汉像,至于施主的具体情况现已无从查考。太监信佛,历朝皆有,如唐朝著名太监高力士曾多次向寺院...

    1066 罗汉 白毫 结跏趺坐 阳文 丁巳 发愿文
  • 德化窑白釉达摩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德化窑白釉达摩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德化窑白釉达摩像,高43厘米。达摩身披袈裟,前额宽大,鬓发卷曲,双眉紧锁,二目俯视,双手合抱于袖中,赤足立于汹涌的波涛之上,衣袂飘荡。通体施象牙白釉,釉质肥厚滋润。雕工深入锐利,衣纹飘逸流畅,浪花翻卷自如,颇富动感。人像背后刻“何朝宗制”四字阴纹印。明代德化窑烧造的瓷雕久负盛名,尤以“何朝宗”款最为著名。此像雕刻精湛细腻,线条流畅,更兼以洁白如玉的瓷质,表现...

    1866 德化窑 达摩 雕工 何朝宗
  • 陶彩绘天王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天王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天王俑,唐,高66厘米,宽22.5厘米。天王头戴冠,冠上一鸟,双翼展开,尾翅翘起。冠前额作云头状,护耳外翘。面部上窄下宽,眉紧蹙,双睛圆睁,尖鼻阔口。身穿明光甲,龙首护膊 。双腿一抬起,踩踏小鬼头部,一直立,踏于小鬼腹部。天王身躯略呈“S”形,通体原有彩绘,现大部分脱落。...

    963 明光甲
  • 高市庆造石双思惟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高市庆造石双思惟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高市庆造石双思惟像,北齐天统二年(566年),残高37厘米,宽28.5厘米。透雕双思惟菩萨双弟子(残)四身像。思惟菩萨姿势相对,戴三叶高冠,头发披肩。戴串珠项链,袒上身,下着裙,裙腰翻边。外侧腿半跏,内侧手抚足,内侧腿踏在小覆莲台上,外侧手支在膝盖上,手残。披帛从手臂外侧绕到手臂内侧垂在座两侧曳地。裙下摆呈多曲形。圆柱形束帛座。思惟菩萨外侧各残留一圆形痕迹,...

    297 透雕 菩萨 思惟菩萨 披帛 基座 博山炉 净土 发愿文
  • 陶仕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仕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仕女俑,唐,高36.6厘米,宽10.5厘米,厚9厘米。郑振铎捐献。红陶胎,表面残留白色陶衣。女俑直立于随形底板上,头梳抛家髻,薄鬓抱面,面庞丰腴,五官小巧。颈粗,身着交领宽袖襦衫,下着齐胸曳地长裙,露出上翘的履尖。衣袖及长裙上可见刻出的衣褶。双手隐于袖中拱手于胸前。底板中部有一圆孔,俑身中空。...

    1552 仕女
  • 三彩胡人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胡人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胡人俑,唐,高70厘米,宽34.3厘米。俑头戴幞头,高鼻深目,髭须浓密。身穿翻领衣,腰系带,足登高靴,双手作握缰绳姿势,似在牵骆驼或牵马。唐墓中的胡人很多与牵驼有关。杜甫《寓目》诗有:“羌女轻烽燧,胡儿制骆驼。”反映的正是胡人擅长驯养骆驼这一实际生活。...

    1917 胡人 幞头 杜甫
  • 三彩胡人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胡人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胡人俑,唐,高59厘米,宽20.3厘米。此俑又称牵驼俑,为西域胡人形像。大眼圆睁,双目炯炯有神,头微向右看,颧骨突出,一副络腮大胡须。头戴幞头,身穿翻领窄袖绿色长袍,腰系带,足登靴,挺身站立于四方托板上。双臂抬起曲置于胸腹间,双手握拳中空,作牵缰绳状。此俑体魄强健,表现出长途跋涉、历经风霜的自然神态。...

    948 胡人 幞头
  • 石雕造像方塔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雕造像方塔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雕造像方塔,残高14厘米。塔为楼阁式,原应三层,现仅存塔身上层及第二层大部分。塔上层四面均开圆拱尖楣龛。第一面主尊为瘦骨嶙峋结跏趺坐 禅定印像,表现释迦太子苦修善道的内容,龛外两侧分别为一对立姿菩萨,手持花枝,袒上身,下着长裙;一对跪姿供养人,双手合十。第二面龛内佛结跏趺坐,施无畏与愿印,着袒右披肩式袈裟,龛外左右各有一思惟菩萨像,坐在树下筌蹄座上。第三面...

    409 造像 结跏趺坐 禅定印 袒右披肩式袈裟 释迦、多宝 与愿印 北凉
  • 陶彩绘女舞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女舞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女舞俑,唐,高21.5厘米,宽11厘米。女舞俑上穿翻领半袖衫,下着长裙,束腰,头微侧。两臂一上举,一下垂,双腿一侧伸,一屈曲,腰肢轻扭,翩翩起舞。按唐朝典章规定,官至五品可有女乐三人,三品以上可有女乐一部,因功勋卓著还可以得到皇帝的特赐。如李林甫等都曾获得特赐。有些官员还私自僭越,使用与自己身份不符的女乐。此女舞俑当是达官贵人现实生活的生动写照。...

    1282 束腰 贵人
  • 陶彩绘持腰鼓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持腰鼓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持腰鼓女俑,唐,高20.5厘米,宽10.5厘米。陶俑头梳双螺髻,内穿窄袖襦衫,外罩半臂,下着长裙。跽坐,双手持腰鼓。此女俑神情专注,似已沉浸在精彩的表演之中。腰鼓圆形,两头略粗,中间稍细。腰鼓在唐朝主要用于西凉、龟兹、疏勒、高丽、高昌诸乐中,为当时常见的乐器之一,演奏时挂在腰间。因演奏方式不同分正鼓与和鼓两种,以杖击打的为正鼓,声音高亢洪亮;以两手拍击...

    1220 腰鼓 半臂 跽坐
  • 陶彩绘武士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武士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武士俑,北朝,高18厘米,宽5.5厘米。武士俑头戴小冠,粗眉大眼,眼睛内凹,尖鼻,阔口,大耳。内穿裲裆,外披风衣,下有缚腿,双手紧握,拳心中空,可能原来握有武器,以为仪仗之象征。此类陶俑多为模制,以满足丧葬需求,所以考古发现较多。...

    222 裲裆 模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