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粟纹方壶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粟纹方壶 |
时代 | |
门类 | 青铜器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077472)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粟纹方壶❖图片
粟纹方壶❖简介
粟纹方壶,高49.4厘米,宽31.5厘米,口径16.5厘米,足径19.2厘米,重12.72kg。
壶体作正方形,肩部有四兽首衔环,方圈足。颈饰蕉叶纹,肩饰蟠螭纹一周,腹部饰粟纹,以三周几何云纹相隔,圈足亦饰粟纹及几何云纹。
此壶为清宫旧藏文物,原藏颐和园。
相关知识科普
方壶
方壶,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三座神山之一,也称为“方丈”。《史记·秦始皇本纪》载:“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又《封禅书》云:“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又晋人王嘉所撰《拾遗记》卷一称,三座神山由于其形如壶器,又分别被称为方壶、蓬壶、瀛壶,并称“三壶”。
壶
盛酒器,亦可盛水。《仪礼·聘礼》:“八壶设于西序”。注:“酒尊也。”《周礼·挈壶氏》:“掌挈壶以令军井”。注:“盛水器也。”殳季良父壶铭:“用盛旨酒。”伯陭壶铭:“用自作醴壶。”都十分清楚地说明了壶在青铜礼器组合中的用途。青铜壶的制作上起殷商,下至秦汉,商代前期方壶较少见,随着时代的变迁,形制也不断变化,大多为圆形。 亦为瓷器主要品种之一。瓷制壶自汉代开始流行,器型多样,用途有多种。常见的有西晋的扁壶,三国至隋的盘口壶、唾壶、鸡首壶,辽的鸡冠壶,元、明的多穆壶、僧帽壶以及沿用至今的酒壶、水壶、茶壶、卤壶等。
首
剑茎末端圆形内凹的部位称作“首”。
蕉叶纹
装饰纹样的一种。一端尖锐,一端较宽,作蕉叶的形式。蕉是“芭蕉”的略称,蕉叶即芭蕉叶。
叶
矛带有锋刃的两翼称“叶”。
蟠螭纹
蟠螭,即盘曲的龙,躯体较为粗壮。《文选》:“白鹿孑蜺于欂栌,蟠螭宛转而承楣。”
螭
又名蟠螭纹,青铜器纹饰之一,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图案近似传说中没有角的龙,张口,卷尾,体蟠屈。
螭纹
螭,传说中的一种龙,又名螭虎龙。明式家具常用为装饰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