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白玉卧羊 - 故宫玉石器藏品

11-18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白玉卧羊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白玉卧羊
时代
门类 玉石器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00250)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白玉卧羊❖图片

白玉卧羊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卧羊❖简介

白玉卧羊,清,高5.8厘米,长10.2厘米。

此羊白玉质,玉质上佳,无杂质,莹润如凝脂。羊呈卧形,昂首望天,口紧闭,耳下垂,双角向后弯曲。腮下、耳后及尾部边缘有细刀琢刻的短阴线,以示羊毛。羊身其余部分光素无纹饰。

清代玉羊与前代风格略有区别,着重于动态的表现,且比前代更加写实,造型准确,骨骼、肌肉加以突出的表现。此白玉羊造型简洁明快,刀工精湛,打磨润泽,更因其质地洁白无瑕,使羊之温顺的性情与肥美的体态得以极好的展现。


相关知识科普


相关文章

  • 玉琀 - 故宫玉石器藏品
  • 双虎首形玉璜 - 故宫玉石器藏品
    双虎首形玉璜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长12厘米、高5.4厘米、最宽2.4厘米、厚0.5厘米。1987年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M8出土,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玉璜出土于墓坑南部正中,已完全鸡骨白化,表面有黄褐色土斑。两端雕琢为虎首形,以钻孔作为虎的眼睛,孔径仅0.15厘米。虎首侧面,以阴刻线雕琢,寥寥几笔就将虎鼻、嘴与颈部皱皮纹刻出。弯颈下有三爪,旁有弯折弧线及弧线,将头颈与身腹部区别出来,两面纹饰相同...

    844 含山文化 凌家滩墓葬
  • 翠盖碗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翠盖碗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翠盖碗,清,通高8厘米,口径11.6厘米。碗为翠玉质地,有绺。圆形,撇口,圈足,有盖。盖及碗皆光素。制作这样一个翠玉盖碗需要使用很大的一块翠料。此碗所用料绿白相间,色泽鲜艳。器壁很薄,并带有优美的弧度,做工精致,当出自治玉高手。盖碗是清代宫廷的饮茶用具,其泡茶量小,适于细细品味。碗盖略小于碗,是为品茗时刮茶叶所用。...

    1407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玉石器藏品
  • 玉猪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猪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猪,汉,其一长11.2厘米,高2.9厘米,其一长11.7厘米,高2.6厘米。两件作品所用皆新疆玉,颜色不同,一件玉呈青绿色,另一件玉呈青白色。圆柱状,底面较平,两端略作切削以呈猪首及猪尾的外形,又以粗阴线界出眼、耳、四肢,雕琢简练朴实。这类玉猪在汉代墓葬中有较多的发现,一般都置于逝者手中,为丧葬使用的玉握。在汉代及稍后时代的丧葬礼俗中,玉猪的使用较为流行,...

    1950 玉握
  • 玉卧羊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卧羊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卧羊,汉,高3.1厘米,长5厘米,宽2.2厘米。清宫旧藏。玉羊为圆雕,玉料青白色,局部有褐色沁斑。羊卧姿,昂首目视前方,眼睛以阴线刻成圆形,外圈加弧线。双角弯曲盘于头后方两侧,颈下及身体两侧以平行的短线饰作羊毛。前足一跪一起,后足贴卧于腹下。玉羊的造型自商代即已出现,汉代时圆雕玉羊的造型已十分准确,多为静态卧形,身体肥硕,背部丰满,短颈,嘴部似榫凸,羊角雕...

    1063 圆雕 沁斑 玉镇
  • 青玉盖炉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盖炉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盖炉,清,高12厘米,宽13.8厘米,厚5.8厘米。青玉质地。大致呈长方形,分盖、器两部分,炉内已掏膛。镂雕双耳,长方圈足,属于清代仿古玉器。此炉表面还未琢刻纹饰,也没有抛光,只是做了较粗的打磨,是一件玉盖炉的半成品。清代玉炉大小各异,数量较多,雕刻精细。用料通常为上等的白玉、青玉、碧玉。造型以圆形居多,炉体表面纹饰以仿古风格为主,如兽面纹、螭纹、夔龙纹...

    735 镂雕 仿古玉器 抛光 碧玉 古风 兽面纹 螭纹 夔龙
  • 白玉渔翁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渔翁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渔翁,清,高9.6厘米,宽6厘米,厚3.8厘米。...

    246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玉石器藏品
  • 青玉御题蚕纹璧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御题蚕纹璧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御题蚕纹璧,清乾隆,直径26.3厘米,好径(中间孔径)5.4厘米,厚0.8厘米。璧青玉质,以绳纹为界,纹饰分为两个区:内区满饰蚕纹,外区遍饰夔龙纹和兽面纹。在璧的侧边阴刻楷书乾隆皇帝御制诗:“周尺竟踰尺,斯今亦匪今。羊脂略无玼,玉叶果生琳。子爵执诚合,王孙语漫侵。琢章每师古,可以识予心。”末署“乾隆壬子,御题”款,并琢“比德”、“朗润”两枚单框篆书印。壬...

    1784 绳纹 夔龙 龙纹 兽面纹 阴刻 羊脂 仿古玉器 玉璧
  • 白玉龙凤云螭纹杯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龙凤云螭纹杯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龙凤云螭纹杯,清,通长13.3厘米,最宽9厘米,通高7.2厘米。...

    1810 螭纹
  • 青玉神人纹十一节琮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神人纹十一节琮 - 故宫玉石器藏品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高32.2厘米、最宽7厘米、孔径5厘米。玉琮本为青玉质,但有大面积经盘熟后的沁斑,呈褐色。琮分十一节,每节雕琢简化人面纹,冠帽及嘴部并无阴刻线装饰,人眼有管钻和刻划两种方式。器身残留有未打磨掉的线切割痕。孔对钻,内有打钻时错位留下的台阶痕。玉琮两端口沿处均有残缺,应是就原料制作遗留。玉琮上端射口外壁有两个刻划符号,分别刻划于对应的两面。一个...

    786 良渚文化 沁斑 玉琮 十一节 阴刻
  • 青玉夔龙纹爵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夔龙纹爵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夔龙纹爵,清乾隆,通高12.7厘米,杯口径4.8×11.6厘米,足距4.6厘米,盘口径14厘米,足径9.8厘米。爵青玉质,稍有糖色。杯体短粗,三锥足。流口下以雷纹为地,饰夔龙纹,腹部亦以雷纹为地,饰兽面纹。杯下有托盘,盘内心琢凸起的三叉山形台以嵌杯足。盘下具四垂云足。盘底阴刻“乾隆年制”篆书款。爵杯仿自商周青铜爵,所饰纹饰也多出自古彝器,但其下所具的托盘...

    1899 夔龙 龙纹 雷纹 兽面纹 垂云足 阴刻 珐琅
  • 玉鸡心佩 - 故宫玉石器藏品
  • 玛瑙墩式碗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玛瑙墩式碗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玛瑙墩式碗,清,高6.9厘米,口径10.7厘米,底径5.5厘米。碗花玛瑙质地。圆形,直口,腹较深,底为圆形圈足。通体有自然形成的灰黑色花斑纹,内外壁皆无纹饰。外底内阴刻“乾隆年制”四字篆书款。碗的质地上佳,作工精致,从形制上看作品的制作年代早于乾隆时期,款识可能为后加。玛瑙又称玉髓,内含不同颜色的层、带或条纹相间叠积而形成的多种美丽花纹,如缠丝玛瑙、苔纹玛瑙...

    375 阴刻
  • 玉刀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刀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高28厘米,宽6.4厘米,厚1.1厘米。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表面呈黄色。长方片状,一侧及下端斜收有锐刃,另一侧饰有两单向穿孔。一面阴刻篆书五言御制诗:“琰圭有銳鋒,不知認刀斧。斯器長九寸,製正合乎古。溫潤而廉剛,喻因除慝取。那辨幾千年,嗟出誰家土。”末署“乾隆辛亥御題”及阴刻篆书“八徴耄念”印。另一面琢剔地阳文篆书:“古稀天子之宝”、“太上皇帝”及阴刻“...

    1214 龙山文化 阴刻 阳文 天子之宝 太上皇
  • 玉嵌松石铜柄戈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嵌松石铜柄戈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嵌松石铜柄戈,商,通长24.7厘米,玉最宽5.2厘米,柄厚0.5厘米。青玉质,已受沁为鸡骨白,玉戈表面还残留有织物包裹的痕迹。戈上端阴刻一条直线,并有一孔,刃部锋利,戈身柄部有榫,嵌入铜柄内。铜柄锈,有大小各一孔。柄身嵌绿松石片,围绕构成龙纹,龙眼凸出,身体卷曲,两爪。玉戈为商周时期重要的礼仪用兵器,多用于重大的祭典或军礼场合,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商周时期常...

    1477 鸡骨白 阴刻 龙纹 镶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