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青玉龙首璜 - 河南博物院玉器

01-25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青玉龙首璜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青玉龙首璜
时代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门类 玉器
出土 1988年河南光山黄季佗父墓出土
备注 长9.2厘米,宽2厘米,厚0.2厘米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河南博物院

青玉龙首璜 | 河南博物院玉器

青玉龙首璜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长9.2厘米,宽2厘米,厚0.2厘米

1988年河南光山黄季佗父墓出土

体呈半环形,两端饰龙首,且连体。龙首张口,一面通身饰鸟兽纹,上下边沿有突脊,另一面光素。璜的两端各有一小孔可供穿绳系佩。

春秋时期玉牌、玉佩类饰物在装饰纹样上体现了与青铜器相同的时代特征:龙首纹、蟠螭纹大量出现,在工艺技法上使用“阴线刻兼浮雕法”,艺术表现力大大优于商、西周时期的平面阴线刻技法。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s Resplendent  Antiquity:汉、英》,河南博物院、深圳市南山博物馆编,北京:文物出版社,2019年10月,书号:ISBN 978-7-5010-6158-7)

相关文章

  • 玉谷纹璏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谷纹璏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谷纹璏,战国,长6.5厘米,宽2.3厘米,高1.4厘米。1977年安徽省长丰县杨公乡战国墓出土。此璏由典型的青玉料制成,这种玉料在除璧以外的战国玉器中很少出现。作品呈长方形,片状,两端向下卷,表面饰凸起的谷纹,每3个谷粒为一组,以阴线相连。关于古代玉剑饰的各部位名称,文献记述有所不同,反映出时代、地区间的称谓差别。宋以来的古代图册中,多把此类作品标注为“璏...

    260 谷纹 吴大澂
  • 白玉镂雕荷包式香囊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镂雕荷包式香囊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镂雕荷包式香囊,清,高8.9厘米,宽7.3厘米,厚2.4厘米。...

    1559 镂雕
  • 玉组佩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组佩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组佩,明晚期,通长53.6厘米。清宫旧藏。组佩由53件玉饰串成。上部以一件寿星骑鹤式玉纽总揽组佩,其下有金质横梁,横梁两端为龙头。横梁下悬有4串玉片,每串由上下5组构成,横向相对。上4组玉饰每串各为3件,其中2件为玉叶,1件为玉镂件,玉镂件分别为“卍”字、“寿”字、凤、双鱼、双桃、华盖、麒麟等,第5组均为单个玉文臣。这类成组玉饰产生的年代很早,与《诗经》中...

    1156 寿星 华盖 麒麟 诗经 杂佩 冲牙 玉佩
  • 青玉兽面纹斧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兽面纹斧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兽面纹斧,清乾隆,高37厘米。...

    775 碧玉
  • 玛瑙雕提梁卣 - 故宫玉石器藏品
  • 白玉镂雕松鹿纹带饰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镂雕松鹿纹带饰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镂雕松鹿纹带饰,明,长7.5厘米,宽6.9厘米,高1.7厘米。 带饰青白色玉质。椭圆形,可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圆环,上层镂雕图案。图案又可分为两层,下层为镂雕带状枝条,上层雕山石,并杂生灵芝、松、竹。松、竹下有雌雄二鹿,雄鹿昂首,雌鹿俯颈,雄鹿身后有一龟,口中吐云,一鹤一雀立于松竹之上。 作品图案以自然界瑞物为题材,表达福寿之意,图案两侧与环...

    1871 镂雕 灵芝 穿带
  • 玉鸮形佩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鸮形佩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高2.5厘米、宽4.6厘米、厚0.4厘米,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青绿色玉料,器身有土褐色沁斑。玉鸮呈展翅状,正面琢出头和尖嘴,双翅与尾部有数道较粗的阴刻线表示羽纹。背面虽光素无纹,但有实心钻对穿的隧孔,上部对穿后,中间穿鼻残断,又从下面重新打一隧孔,孔内残留有一圈圈的钻孔痕和磨损痕,由此看出这件玉鸮当时曾长期佩戴。这件玉鸮造型与辽宁省阜新县胡头沟墓地1号墓出...

    1950 红山文化
  • 青玉云龙纹瓮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云龙纹瓮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云龙纹瓮,清乾隆,高70厘米,宽119厘米。重约2500kg。俗称“福海”。玉山原料来自新疆和阗,由扬州玉工经四年时间精心雕琢,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十月完成。瓮雕九龙,底镌乾隆皇帝书《玉瓮记》。瓮下配海水纹铜座。象征“福如东海长流水”。此瓮玉料重大,雕琢精细,代表着乾隆时期扬州玉器的工艺水平。       现陈列于乐寿堂。...

    518 龙纹 乐寿堂
  • 碧玉嵌白玉穿花龙纹圆盒 - 故宫玉石器藏品
  • 青玉神人纹十一节琮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神人纹十一节琮 - 故宫玉石器藏品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高32.2厘米、最宽7厘米、孔径5厘米。玉琮本为青玉质,但有大面积经盘熟后的沁斑,呈褐色。琮分十一节,每节雕琢简化人面纹,冠帽及嘴部并无阴刻线装饰,人眼有管钻和刻划两种方式。器身残留有未打磨掉的线切割痕。孔对钻,内有打钻时错位留下的台阶痕。玉琮两端口沿处均有残缺,应是就原料制作遗留。玉琮上端射口外壁有两个刻划符号,分别刻划于对应的两面。一个...

    786 良渚文化 沁斑 玉琮 十一节 阴刻
  • 玉松阴听泉图山子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松阴听泉图山子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松阴听泉图山子,宋,长10.5厘米,高9厘米,厚4.5厘米。清宫旧藏。玉质青白色,含有较重的赭、褐色斑。随玉料外形雕山林景色,正面山林中,松树下,一老人坐于石上,衣带似解,左手扶膝,右侧置一葫芦,一侍童立于身旁,双手捧杯。一小溪顺势而下,上游一鹿俯首而立。山子背面雕大叶柞树。作品中山石用孔洞透空之法雕出,小溪则以集束折线表示,人物衣纹简单,为宋、元时期玉器...

    268 山子
  • 金镶红宝石领针 - 故宫玉石器藏品
  • 玉龙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龙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高25.5厘米、最宽21.8厘米、曲长60厘米、直径2.2-2.5厘米。玉龙用一整块黄绿色的闪石玉雕琢而成,整体呈长圆柱形,身体弯成C字形,有着优美的虹形曲线。玉龙头部雕琢,梭形长眼凸出,边缘有单阴线勾出轮廓。吻部长而前凸,鼻上翘,嘴及下颚以几道简练的阴线纹刻划。脑后长鬣飘逸,神气生动,边缘呈刃状。龙身光素,无肢无爪,无角无鳞,躯体似蛇,遒劲有力。玉龙中部有...

    594 红山文化
  • 玉猪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猪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猪,汉,高2.9厘米,长11.2厘米,宽2.3厘米。青玉,玉色略偏绿。圆雕卧伏猪形,表面以宽深阴刻线勾勒轮廓,具有典型的“汉八刀”加工特征。玉猪是汉代具有特征性的殓玉,常见墓葬出土,通常成对握于死者手中,通体光素无纹,刀法简洁、明快。汉代以后虽然少见,但死者手中握物的习俗一直流行。内蒙古地区发现的陈国公主墓表明,在契丹人建立的辽代,陈国公主和驸马入殓时分别...

    637 圆雕 阴刻 汉八刀
  • 青玉璋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璋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璋,新石器时代,长27.9厘米,宽3厘米。...

    1881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玉石器藏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