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玉卧羊 - 故宫玉石器藏品

11-15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玉卧羊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玉卧羊
时代
门类 玉石器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00260)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玉卧羊❖图片

玉卧羊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卧羊❖简介

玉卧羊,汉,高3.1厘米,长5厘米,宽2.2厘米。清宫旧藏。

玉羊为圆雕,玉料青白色,局部有褐色沁斑。羊卧姿,昂首目视前方,眼睛以阴线刻成圆形,外圈加弧线。双角弯曲盘于头后方两侧,颈下及身体两侧以平行的短线饰作羊毛。前足一跪一起,后足贴卧于腹下。

玉羊的造型自商代即已出现,汉代时圆雕玉羊的造型已十分准确,多为静态卧形,身体肥硕,背部丰满,短颈,嘴部似榫凸,羊角雕琢细致,大而夸张,一般向下盘旋弯曲,羊身上多有阴线细纹为饰。此类玉羊用作玉镇或陈设品。


相关知识科普


圆雕

即立体雕,约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如红山文化中的玉鸟、含山文化中的玉人等,都是早期圆雕的代表作。此技以后各代多有发展,至清代趋于鼎盛。

沁斑

玉器长埋地下,受周围酸、碱等物质的浸蚀,日积月累,形成蚀斑,称为浸色或沁斑。

玉镇

战国时期,人们席地而坐,坐席边角处往往摆放重物,称为镇,玉镇便是用来镇坐席的玉器。汉以后,布帛纸张进入文房,书镇、镇纸也随之出现,玉镇逐渐成为文房用具。

相关文章

  • 玉龙形『0114』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龙形『0114』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龙形『0114』,商,高2.3厘米,长6.5厘米,宽2.5厘米。『0114』(音勒)以青玉制,有白色沁,圆筒形,两端粗细不等。器表饰龙纹,其龙纹特点是“臣”字眼,并饰有重环纹、鳞纹等。商代的玉龙,由龙眼的变化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的龙眼为方形或菱形,中、晚期为“臣”字形。重环纹和鳞纹直至西周中晚期才出现在青铜器上,因此本器上的这两种纹饰对于玉器和青...

    345 龙纹 重环纹 鳞纹
  • 龙纹玉璜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龙纹玉璜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龙纹玉璜,西周,长8.7厘米,宽1.9厘米,厚0.4厘米。玉为青色,泛淡黄色。器呈半环形片状。主要运用斜坡刀法雕刻,两面纹饰相同。两端不完整似有戟牙。有穿孔,用于系佩。这种龙纹玉璜是西周时期常见的佩饰,多以组佩的形式出现,在我国的陕西、山西、山东等地区多有出土。玉璜表面常雕刻龙、凤等纹饰。...

    382 龙纹
  • 青玉乳丁纹圭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乳丁纹圭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乳丁纹圭,明,长20.2厘米,宽6.2厘米。...

    417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玉石器藏品
  • 水晶带链花篮 - 故宫玉石器藏品
    水晶带链花篮 - 故宫玉石器藏品

    水晶带链花篮,清,通高5.1厘米,链长12.7厘米,口径8.3×6.1厘米,足径2.4×3.1厘米。水晶质,无色透明,无瑕无绺。雕作花篮状,椭圆形海棠花式口、足,口沿外折并凸起。腹部随形琢四开光,开光内分别浅浮雕梅花、水仙花、海棠花、竹及灵芝等植物。口沿处凸雕一对椭圆形环,其上各套6个活环为链,两链有横梁连接,梁上套一夔龙环,夔龙的口足相连处有孔,以铜钩穿孔...

    232 海棠 开光 浮雕 灵芝 夔龙
  • 碧玉仿古觥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碧玉仿古觥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碧玉仿古觥,清乾隆,高18.7厘米,口宽7.4厘米。此件碧玉觥是仿古铜器的饕餮纹觥,玉质的墨绿色很自然的呈现着青铜銹斑的色泽,是造办处的精品。清代养心殿造办处“玉作”制造的范围,以玉为主,同时包括一切需要砣工制造的物料,如玛瑙、碧玺、翡翠等。当时的许多城市也有玉匠,如苏州、扬州和回部地区均是高手集中地。乾隆时期扬州市场上曾出现大量玲珑剔透的玉器。当时的监政和...

    476 碧玉 饕餮 养心殿 碧玺 织造 镂雕 镂空
  • 青玉三阳开泰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三阳开泰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三阳开泰,清,高9.5厘米,长18.2厘米,宽10.5厘米。整器圆雕3只羊,青玉质地,玉色青白。羊一大二小,大羊侧卧于地,左前肢支踏于地上,其余三肢曲起收于腹下,抬首转向左侧,口衔竹叶。大羊左侧以竹叶铺地,其上卧伏两只小羊,一小羊居前,侧头转向大羊,右前肢踏地,似欲从大羊口中取食,另一小羊紧伏于大羊身后。三羊皆有角,角上有节。以三羊为饰,寓意“三阳开泰”...

    1058 三阳开泰 开泰 圆雕
  • 白玉乾隆临王羲之帖册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乾隆临王羲之帖册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乾隆临王羲之帖册,清,长6厘米,宽5厘米,厚1厘米。共四片,为乾隆皇帝御临王羲之十七帖。...

    1845 王羲之 十七帖
  • 玉琮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琮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琮,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通高7.3厘米,内直径8.9厘米,外边长11.7厘米。青绿色玉质,外部已受沁为红褐色。整器造型内圆外方,分两节,各阴刻人面纹。人面圆眼,并阴刻出两尖眼梢,羽冠部分简化为横直线。嘴部浮雕,上阴刻回纹。玉琮内壁平直、光滑,阴刻乾隆御题诗一首:“辋头于古不为重,重以历今千百年。物亦当前弗称宝,人应逮后乃知贤。试看血土经沈浸,已阅沧桑几变迁...

    1308 玉琮 良渚文化 阴刻 浮雕 回纹 珐琅
  • 碧玉镂雕双婴耳荷叶杯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碧玉镂雕双婴耳荷叶杯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碧玉 镂雕双婴耳荷叶杯,清,口径6.8厘米X6厘米,高4.2厘米。...

    947 碧玉 镂雕
  • 玉猪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猪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猪,汉,高2.9厘米,长11.2厘米,宽2.3厘米。青玉,玉色略偏绿。圆雕卧伏猪形,表面以宽深阴刻线勾勒轮廓,具有典型的“汉八刀”加工特征。玉猪是汉代具有特征性的殓玉,常见墓葬出土,通常成对握于死者手中,通体光素无纹,刀法简洁、明快。汉代以后虽然少见,但死者手中握物的习俗一直流行。内蒙古地区发现的陈国公主墓表明,在契丹人建立的辽代,陈国公主和驸马入殓时分别...

    637 圆雕 阴刻 汉八刀
  • 青玉龙首璜 - 河南博物院玉器
    青玉龙首璜 - 河南博物院玉器

    青玉龙首璜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长9.2厘米,宽2厘米,厚0.2厘米 1988年河南光山黄季佗父墓出土 体呈半环形,两端饰龙首,且连体。龙首张口,一面通身饰鸟兽纹,上下边沿有突脊,另一面光素。璜的两端各有一小孔可供穿绳系佩。 春秋时期玉牌、玉佩类饰物在装饰纹样上体现了与青铜器相同的时代特征:龙首纹、蟠螭纹大量出现,在工艺技法上使用“阴线刻兼浮雕法...

    537 玉器 青玉龙首璜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十二节玉琮 - 故宫玉石器藏品
    十二节玉琮 - 故宫玉石器藏品

    十二节玉琮,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通高31厘米,大端边长7.5×7.5厘米,小端边长6.5×6.4厘米。玉琮本青绿色,玉料斑驳,后沁为黑褐色和暗红色。以12节简化的人面纹为饰,每节均以棱为中心,刻饰简化的神人纹,冠、嘴均简化,大多眼纹已模糊不清。玉琮两端对钻孔,呈明显的喇叭口状,管钻穿孔。在大端射口中间部分雕琢一符号。玉琮是良渚文化的典型玉器,后世有“苍璧礼天...

    1191 玉琮 良渚文化 玉璧
  • 青玉鸟形佩 - 河南博物院玉器
    青玉鸟形佩 - 河南博物院玉器

    青玉鸟形佩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前1046年) 长10厘米,宽2.5厘米,厚0.5厘米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鸟尖嘴、短冠呈锯齿形,长尾上翘,足前屈。身饰双线鳞纹、变形云纹,两面纹饰相同。颈上有一小孔。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s Resplendent ...

    1232 玉器 青玉鸟形佩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玉兽面谷纹璧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兽面谷纹璧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兽面谷纹璧,战国晚期,璧径16.5厘米,孔径4.8厘米,厚0.3厘米。1977年安徽省长丰县杨公乡战国墓出土。璧玉料呈绿色,因埋藏产生褐色沁。璧较大,略薄,两面饰纹相同。璧外缘和近孔边缘以单阴线为界,中部以两周阴线隔为内、外两区。内区饰谷纹,谷纹微凸起,呈旋状,其上又加阴线旋纹。外区一周饰3组双身兽面纹,兽面较宽,朝向内孔,以细阴线刻出,兽面两侧有伸出的肢...

    1665 谷纹 兽面纹
  • 青玉鱼樵图屏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鱼樵图屏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鱼樵图屏,清,通高17. 8厘米,屏长17. 7厘米,宽12. 7厘米。...

    1483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玉石器藏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