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峨嵋松”琴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12-03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峨嵋松”琴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峨嵋松”琴
时代
门类 音乐戏曲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69242)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峨嵋松”琴❖图片

“峨嵋松”琴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峨嵋松”琴

“峨嵋松”琴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峨嵋松”琴琴底

“峨嵋松”琴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峨嵋松”琴底横刻填青隶书“峨嵋松”琴名

“峨嵋松”琴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峨嵋松”琴以檀木裁为龟纹样贴于桐木上

“峨嵋松”琴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峨嵋松”琴底乾隆朝词臣们所题琴铭

“峨嵋松”琴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峨嵋松”琴底乾隆朝词臣所题琴铭

“峨嵋松”琴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峨嵋松”琴底乾隆朝词臣所题琴铭

“峨嵋松”琴❖简介

“峨嵋松”琴,明晚期,仲尼式,通长120.7厘米,隐间112.1厘米,额宽17.1厘米,肩宽18厘米,尾宽13.2厘米,厚5厘米。清宫旧藏。

琴尺寸如常制,唯面、底及池沼视线可及处均以檀木裁为龟背纹样贴于桐木上。池、沼长方形,轸池亦贴格以檀木。琴额底部及周边则于鹿角灰胎上施黑漆,发蛇腹断。金徽仍存其三,紫檀岳尾,轸足与护轸俱失,凤舌系另作镶嵌

琴底龙池上方横刻填青隶书“峨嵋松”琴名,其下方填朱“乾隆御赏”方印。自池上下左右四方直抵双足刻梁诗正、励宗万、陈邦彦董邦达汪由敦张若霭、裘曰修等人琴铭,填以五色,七人俱乾隆朝词臣。其琴铭分别为:

峨嵋之松高百尺,老龙鳞,冻蛟脊。

摩青霄,伏虎魄。天风来,生两腋。

涛声淙淙合音节,戛不鸣,山月白

臣由敦。

峨嵋半天,松韵戛然。静言和之,南薰之弦。

臣励宗万。

峄阳孤桐,蚕丛高松。弦中蜀岭,调里秦封。

风生万壑,青出千峰。悠悠余韵,谡谡朝宗。

曲终人远,何必扶筇。

臣邦彦。

三峨古雪明云峰,虬枝偃蹇冰团封。

风涛天半铿递钟,雅韵写入清弦中。

臣诗正。

清晖相照,空翠袭衣。一弹再鼓,猿吟鹤飞。水流花开天风微。

臣若蔼。

峨嵋顶,松虬然。声谡谡,天籁全。

谁其似,蜀国弦。清风发,逸韵宣。

金徽转,雅调传。欲相赏,山之巅。

臣邦达。

万窍俱息涛起空,是何曲调流琤琮。

六月不热生凉风,谡谡如卧深山中。

绿阴障天望不穷,其巅疑有积雪封。

人间此景何由逢,炎歊正剧愁软红,试来静听峨嵋松。

臣裘曰修。

此即所谓假百衲之一式,唯以檀木为之,尚属罕见。明高濂《遵生八笺》云:“又如百衲琴者,亦近制也……今仿制者以龟纹锦片错以玳瑁象牙香料杂木,嵌骨为文,铺满琴体,名曰宝琴。”此琴亦属此流。


相关知识科普


小蛇腹断纹

年代久远的古琴漆面断纹之一。

蛇腹断

漆器表面出现的断裂,据南宋赵希鹄《洞天清录集》记载,漆器断纹有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裂断等多种,其中蛇腹断最为常见,其特征为“断纹较长,节节相似,如蛇腹下纹”,故名。

镶嵌

我国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铸造铜器时,在需镶嵌部位表面铸成线槽,将松石、红铜片或金银丝、片嵌入凹槽,再打磨平滑。镶嵌工艺始于二里头文化时期,在春秋时期较盛行。

龙池

位于琴底上方的出音孔称“龙池”。

梁诗正

梁诗正(1697—1763年),字养仲,号芗林,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雍正时期探花,官东阁大学士。书法初学柳公权,继参赵孟頫、文徴明,晚师颜真卿、李邕。有《矢音集》。

陈邦彦

陈邦彦(1678—1752年),字世南,号春晖,一作春晖老人,又号匏庐,浙江海宁人。陈元龙之侄。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进士,官吏部侍郎。擅长书法,尤工小楷,行、草书出入二王,而得董其昌神髓,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为“康熙四家”之一。著有《墨庄小稿》等。

董邦达

董邦达(1699—1769年或1774年),字孚存,一字非闻,号东山,浙江富阳人。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进士。乾隆二年(1733年)授编修,官至礼部尚书。善书画,书法擅长篆隶,颇得古法。山水宗法元人,善用枯笔。有评者谓其可与五代董源、明代董其昌并驾。他长年服务于宫廷,为乾隆时期著名的词臣书画家,参与《石渠宝笈》、《秘殿珠林》、《西清古鉴》等内府图书的编纂。卒谥文恪。

汪由敦

汪由敦(1692—1758年),字师苕,一作师茗,号谨堂,一号松泉,浙江钱塘人。清雍正二年(1724年)进士,以庶吉士迁内阁学士,直上书房。乾隆时期授侍读学士,累迁工部尚书、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卒谥“文端”,赠太子太师。记诵淹博,学问渊深,文辞雅正。善书法,以馆阁体著称于时,金川、准噶尔两役廷谕皆出其手。兼工篆、隶。去世后乾隆皇帝赋诗怀旧,命将其书排次上石,名《时晴斋帖》。

张若霭

张若霭(1713—1746年),字晴岚,安徽桐城人。来自官宦世家,祖父张英、父亲张廷玉均为雍正、乾隆朝大学士。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官至礼部尚书、翰林编修、通政司。工绘山水、花鸟,得王榖祥、周之冕遗意。精于鉴赏,品评皇室所藏,颇有见的,与兄弟张若澄同为乾隆朝重要的词臣画家。

月白

中国古代织物颜色名。不同时期深浅略有不同,基本介于淡蓝与中蓝之间。

高濂

明代万历时人,字深甫,号瑞南道人、湖上桃花渔。今浙江杭州人。戏曲作家,曾任鸿胪寺官。《遵生八笺》为其杂著之一。

玳瑁

龟类动物,产于海洋,体长三尺余。形似龟而嘴尖,前足长,背有主甲十三片,重叠如覆瓦,淡黑而微黄有黑斑,胸甲黄黑,性强暴。其甲熟之甚柔,可制工艺品。以其所制笔杆极为珍稀。

相关文章

  • “大圣遗音”琴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大圣遗音”琴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大圣遗音”琴,唐至德丙申,通长120.3厘米,隐间111厘米,额宽19.2厘米,肩宽20.2厘米,尾宽13.5厘米,厚5.2厘米。此琴为神农式,琴面浑厚略呈半椭圆状,项、腰作圆棱。通身栗壳色漆,局部有零星朱漆后补,发大小蛇腹断间细牛毛断纹。金徽。琴底发波浪形细纹断。圆形龙池,直径 7.6厘米,扁圆凤沼,长12厘米,宽2.9厘米。琴面为桐木斫,色黄质松,纹直...

    212 大圣遗音 至德丙申 古琴 神农 神农式 蛇腹断 龙池 凤沼
  • “云外钟声”琴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云外钟声”琴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云外钟声”琴,清初,仲尼式,通长121.9厘米,隐间113.1厘米,额宽17.1厘米,肩宽19厘米,尾宽13.4厘米,厚5厘米。此琴桐面楸梓底。黑漆微透暗红,瓦灰胎,牛毛间冰纹断纹,发断稀少。池、沼有贴格。蚌徽,白玉轸仅余三枚,断足一,紫檀岳尾,护轸缺失。琴底龙池上方草书“云外钟声”琴名。池左右刻行书琴铭:唐代挂钟桐,明时伴瘦翁。调高谁共语,山月与松风。池...

    1382 龙池
  • “天籁”铁琴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天籁”铁琴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天籁”铁琴,明,仲尼式,通长119厘米,隐间111厘米,额宽16.8厘米,肩宽17厘米,尾宽12厘米,厚5厘米。铁琴通体锈蚀斑驳。红木轸足,玉徽只余其八。琴面弧度稍圆,项腰内收较大,肩当二徽。承露与焦尾嵌以金丝纹饰,凤舌乃铜制,嵌入琴首。琴底龙池上方有寸许嵌金丝双勾小篆“天籁”琴名,其下有嵌金丝小篆“孙登”款,并“公和”篆印。池下方有篆书“明项元汴珍藏”,...

    813 红木 龙池 双勾 项元汴 传奇
  • 朱致远款仲尼式琴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朱致远款仲尼式琴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朱致远款仲尼式琴,元,仲尼式,通长119.4厘米,隐间111.5厘米,额宽17.4厘米,肩宽19.2厘米,尾宽13厘米,厚5.2厘米。清宫旧藏。琴为桐木斫成,通体髹黑漆,鹿角灰胎,发冰纹间牛毛断纹。池、沼长方形,金徽,青白玉轸足,紫檀岳尾。全器姿态秀美停匀,制作精当,法度森严。腹款“赤城朱致远制”。“赤城”在今北京以北。朱致远,明高濂《遵生八笺》、张应文《清...

    1682 高濂 文震亨 长物志
  • 蓝色纳纱方棋博古纹女帔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蓝色纳纱方棋博古纹女帔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蓝色纳纱方棋博古纹女帔,清康熙,身长132.5厘米,两袖通长235厘米,下摆宽102 厘米。帔直领,对襟,阔袖。面料以直经纱为绣地,按纹样数纱孔,用短串(二丝串)针法纳绣。绣地为深蓝色,其上纳绣方棋格纹,棋格纹上分布朵花、折枝小花、夔龙纹、蝴蝶纹等。在上述纹样组成的地纹上纳绣12团博古纹及其它花纹,其中包括炉、瓶、盒、高足盘、折枝牡丹、柿子纹、大叶纹、石竹花...

    725 纳纱 博古纹 对襟 短串 折枝 夔龙 龙纹 地纹
  • 绿色缎平金绣十团鹤纹开氅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绿色缎平金绣十团鹤纹开氅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绿色缎平金绣十团鹤纹开氅,清光绪。身长139厘米,两袖通长206厘米,下摆107.5厘米。开氅属于军中官员之便服,没有铠靠庄重。其图案,文官为飞禽,武官为走兽。...

    977 平金 走兽
  • 红漆描金云龙纹中和韶乐埙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红漆描金云龙纹中和韶乐埙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红漆描金云龙纹 中和韶乐埙 清中期,通高8.5厘米,底径4.5厘米,吹口径0.8厘米,腰径6.5厘米,音孔径0.4厘米。陶质,中空,大如鹅卵,形如秤锤,底平上锐。上顶为吹孔,按音孔六个,前四后二。埙周身髹红漆,描金云龙纹,色彩艳丽,富有皇家气派。演奏时,双手捧埙,双手拇指分别按后面的两个按音孔,双手中指、食指分别按前面四个按音孔,手指间下垂五彩流苏。在明清宫...

    1074 描金 龙纹 中和韶乐 五彩 河姆渡文化
  • 明黄色彩云金龙纹妆花缎男蟒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明黄色彩云金龙纹妆花缎男蟒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明黄色彩云金龙纹 妆花缎男蟒,清乾隆,身长136厘米,两袖通长227厘米,下摆宽90厘米。蟒袍是戏曲中最庄重之服,是帝王将相朝会理政的郑重场合才能穿用的礼服。蟒袍分男蟒、女蟒,纹饰有团龙、正龙、行龙,行龙下有海水江崖。其颜色有严格规定,分为上五色、下五色,其中明黄色为皇帝所专用。...

    1793 妆花 龙纹 行龙
  • 红漆木手指枷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红漆木手指枷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红漆木手指枷,清光绪。棍长18.5厘米,宽20厘米。为戏曲表演中所用刑具。...

    773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 戏剧图册之《昭关》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戏剧图册之《昭关》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戏剧图册之《昭关》,晚清,纵57厘米,横57厘米。清宫旧藏。此册为如意馆画师所绘,无署名年款,属写实画风。《昭关》也称《招关记》,又名《复仇记》,传奇,明代孙柚作,演春秋时期吴、楚相争时伍员的故事。伍员,字子胥,楚国大夫伍奢次子,因遭奸臣陷害逃奔吴国,行至昭关时,楚平王已命人画影图形,四处缉拿。伍员被隐士东皋公请至家中,七日七夜,一筹莫展,须发尽白。东皋公与...

    1120 如意馆 传奇 大夫 昆腔 京剧
  • 月琴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月琴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月琴,清,长79厘米,宽14厘米。月琴,由古代的阮演变而来,琴颈短小,因共鸣箱形如满月而得名。琴面板和背板均为薄桐木板,音箱边框和琴颈紫檀木制。琴面张四弦,两弦一组同音,两组间按五度关系定弦,设九个品位。月琴用拨子弹奏,演奏时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拨弹奏,有弹、拨、撮、滚、扫滚、按、颤、滑、吟等技法。在京剧乐队中,月琴与京胡、京二胡一起并称为三大件,是主要伴奏...

    896 紫檀木 京剧
  • 执双锤花脸泥人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执双锤花脸泥人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执双锤花脸泥人,清晚期,高15厘米,宽6.5厘米,厚3.5厘米。此泥塑戏人出自京剧剧目《草桥关》,又名《广陵会》。戏曲表现了隋炀帝杨广为消灭各路英雄,以比武夺魁的方式将他们骗来,而在场内暗设火炮伏兵。李世民、罗成、程咬金、秦琼等众英雄最终识破阴谋,力战突出重围。此泥人身着京剧中的铜锤花脸的代表装束,除黑色紧身衣外,再加上手中紧握的双锤,将人物的豪爽性格、行侠...

    1715 京剧 李世民
  • 木彩画中和韶乐柷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木彩画中和韶乐柷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木彩画中和韶乐柷,通高59厘米,内深47.5厘米,上口边长82厘米,下底边长60厘米。柷(音住),木质,形如方斗,上广下狭,下承以须弥座形趺座。柷一面正中开圆孔,相对的一面内壁正中隆起同样大小的圆鼓形,是受击而发声的部位。柷的击具称为“止”,带长柄的八棱形木锤。柷内壁髹黑漆,外表边框髹金漆,四壁彩绘海屋添筹、麒麟等吉祥图案,华美富丽,富有皇家气派。明清时期,...

    1649 中和韶乐 须弥座 金漆 海屋添筹 麒麟 吉祥图案 尚书 指挥
  • “普天同庆班”笏板及架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普天同庆班”笏板及架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普天同庆班”笏板及架,清光绪。光绪年间,慈禧太后以其寝居长春宫的太监为主成立“普天同庆”戏班。此即该戏班的牌位,使用时放置于后台桌上。...

    941 长春宫
  • “万壑松”琴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万壑松”琴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万壑松”琴,北宋,仲尼式,通长128.6厘米,隐间117.1厘米,额宽19厘米,肩宽20.4厘米,尾宽14.9厘米,厚5.9厘米。此琴桐面梓底。通体黑漆,八宝灰胎,发蛇腹冰纹,间牛毛断,琴头偶有梅花断。长方池沼,金徽为后置,青玉轸,白玉足,红木岳尾。凤舌为另作镶嵌。琴底龙池上方刻楷体“万壑松”琴名,池左右填青色行草琴铭:九德兼全胜磬钟,古香古色更雍容。世间...

    492 红木 镶嵌 龙池 孔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