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指向未来的力量

时间 : 12-20 投稿人 : 朋朋 点击 :

就“视象的凝聚”展览,本报专门采访了此次展览的策展人、同济大学教授孙周兴,请他谈了关于展览的一些具体情况。

记者(以下简称记):为什么选择法国和中国来合作这样一个关于具表的展览,是因为法国当代绘画的实质性还是其他方面的原因?请简单描述一下法国艺术家和中国艺术家作品的共性和差异。

孙周兴(以下简称孙):“视象的凝聚——法国/中国具象表现绘画特展”,展出6位法国艺术家和32位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家的作品。为什么是法国与中国呢?可以说是机缘所致。中国美术学院的具象表现绘画是华裔法籍艺术家司徒立教授20年前从法国引入的,在中国美院实践了有20年。20年应该是一个蛮长的时期了,这次又恰逢法国具象表现艺术的几位代表人物的作品落户中国,我们才有机会给予展出,可谓机缘巧合了。更巧的是,我们本来定于7月12日开幕,但因美术馆展事安排方面的各种原因,拖了两天,到14日才能开幕,而这一天正好是法国国庆日。有人以为是我刻意安排的,其实不然。所以就本次展览来说,是种种机缘凑在一起才成的事。

本次展览展出的主要作品是油画,而油画是从欧洲传入中国的。具象表现绘画更是起于法国。从源头上讲,中国的具象表现绘画继承了法国具表艺术。司徒立教授本身是法国具表艺术的参与者,当年在巴黎跟布列松、雷蒙·马松等艺术家过从甚密。但连法国具表艺术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不可能在思想和创作风格上完全一致,更何况是中国的艺术家!我们太容易简化艺术文化的交流状况,尤其是造型艺术的创作,是与以文字为载体的文学和哲学大不相同的——造型艺术的创作更需要基于身体的感触和手艺。正因为这样,司徒立教授虽然长期生活在法国,且参与了法国具象表现艺术运动,但他的感受和思考依然具有强烈的中国性,这次他展出的几幅大尺幅的油画作品,主题就是晚唐诗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而许江教授的《葵园》系列,表达的是中国式的历史沧桑,是他对于像葵一样生长起来的新中国一代人独有的生命经验和心灵记忆。

记:具象表现绘画在中国美院提出和实验已经有20多年时间,能否用普通读者能够一目了然的通俗性语言,解释一下这个概念和方式?

孙:我试试看吧。你知道我是做哲学的,不一定能以通俗方式说事。我在“策展人的话”里讲,“具象”与“表现”是艺术史钟摆的两极。从历史角度讲是这样,在逻辑上也是如此。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艺术史上,具象艺术是早期艺术的基本形态,也是当时艺术家的主要艺术追求;而以表现为重的艺术则是现代的基本形态。对个体艺术家来说,具象的维度与表现(抽象)的维度虽然有可能各有所重,有的艺术家重具象,有的则侧重于表现,但两者总归是并存的,可以说没有一种艺术是纯具象的,也没有一种艺术是纯表现的。但这样说,并不否定“具象”与“表现”之间的倾向性区别和对立。

具象表现绘画力求把这对立的“两极”综合起来,或者说是在两者之间找到一条“中间”道路。我认为这是当代艺术的正道。理由特别简单:我不可能画得比达·芬奇更写实、更具象了,也不可能画得比毕加索更抽象、更表现了,那怎么办?还得走下去呀。于是,走出了这条尝试之路。

记:每个具有学术意义的展览总会希望表达一些信息给观者,这个展览希望传递的是什么信息?展览名“视象的凝聚”其含义是什么?

孙:我们这次展览有几重意义:一是中国美术学院具象表现绘画历经20年,应该有一次总结性的展示,加上如前所述,恰好有机会同时展出法国具表艺术家的一些作品,使得本次展览更具历史意义;二是我们想对具象表现绘画进行一次学术的定位,提示其思想史和艺术史的意义。欧洲的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重构了艺术与哲学、创作与理论的关系,形成了两者互动交织的格局;大概也只有在我们这里,人们还会把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弄得如此之僵、如此势不两立。这真是令人发笑的事。艺术创作是“想法”、“看法”、“手法”的综合发挥,“想”-“看”-“做”是统一的,怎么分得开来,又怎么对立得起来?三者中,且不说“想法”和“看法”,只要说到“手法”,就已经需要立法的理论了。在许江教授和司徒立教授的大力推动下,中国美院的具象表现艺术家们一直尝试艺术与哲学的深入对话,特别是吸收了20世纪欧洲现象学的思想方式和方法。这样一种持久的学术性的艺术努力,在国内是极为少见的。我个人在最近十几年来亲自见证了这些艺术家朋友的艰苦思考和创作,我认为他们的努力是不会白费的,他们的努力是符合当代艺术和文化的总体方向的。本次展览在展出这些艺术家的新创作品的同时,也将组织一次相关的研讨会,意图就在于对具象表现艺术作一次学术定位。

我把本次展览名称定为“视象的凝聚”,暗示着上面讲的两层意思。另外,这个名称本身还包含着一种吁求:在这个多元文化交织异化的时代里,艺术和哲学都需要有一种专心致志的力量。

记:请问具表艺术与其他艺术风格的差异性特征是什么?

孙:这个问题最好由“具表”艺术家们来回答,但你既然问了,我也不妨一说,大致可以说三点:第一点,我觉得是由上述“具表”的中间性所决定的,“具表”既具象又表现,甚至也可以说,既不具象又不表现,这就从根本上规定了“具表”的风格。当然个体艺术家的风格是有区别的,但自觉的“具表”艺术家是力图在具象与表现之间保持一种风格张力的;第二点是“具表”艺术家对视觉-视象的真实性(真理性)的追问,这种追问突破知识论真理观,进入到境域构成的思想层面,从而对人与物(存在)的关系有了重解。这一点反映在风格上,就是要努力在画面上呈现视觉过程和视象生成的复杂变动特性;第三点我觉得是直接性,要直接面对和接近事物,这是现象学的思想要求,也是具象表现艺术家们所强调和追求的,在创作风格上表现为重写生,重特定场景下的当下意义构成,等等。

记:如果我们放眼未来,具表的研究能给中国当代绘画带来什么样的意义?他的发展方向趋势又是怎样的?

孙:这个问题不好轻松回答。我只能说,具象表现艺术的探索是建立在对思想史和艺术史的反省基础之上的,又着力于与思为邻的诗意创造,它因此合乎特别从20世纪后半叶开展出来的当代艺术方向,它因此具有指向未来的力量。

相关文章

  • 顾黎明:中国当代艺术的根在哪里[图文]
    顾黎明:中国当代艺术的根在哪里[图文]

    图片资料编者按:2012英国伦敦奥运会期间,由北京国子监油画艺术馆主办的“2012中国油画艺术展”将于本月24日至31日在伦敦奥林匹亚西厅展出,此次展览甄选了具有艺术影响力的老中青三代油画家的代表作品,旨在向英国公众和各国奥运会观众展示具有本土情怀的中国油画。近日,参展艺术家顾黎明老师接受记者专访,向我们讲述了他个人的油画师承故事,他对东、西方绘画语言和文化差异的理解,...

    55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陈丹青以文作画的艺术[图文]
    陈丹青以文作画的艺术[图文]

    陈丹青奥林匹亚与娅里克姗德拉陈丹青善于观察生活,眼光敏锐,借助光影、节奏和窥视等手法再现生活场景,刻画景致,摹绘物象,这是诗画互通的表现。画须突破简单的形象再现,诗须超越单纯的情感表达,诗画之间有共同的规律和原则,它们之间互相融汇,可以达到出神入化的创新境界。经过苏轼的有力阐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遂为中国艺术至尊的审美原则。与此相似,西方也有这种观念,古希腊诗人西摩...

    1768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别对“春晚”太认真(组)
    别对“春晚”太认真(组)

    《西游-降魔篇》剧照《西游》票房这么高,原因无非有三:大年初几的没别的片子,只能看它了;一家老小都放假,去趟电影院至少三口人;3D票价贵死人,票房不高没天理啊。票房有时候能证明的东西很少,当年《大话西游》的票房就很低,据小道消息,星爷当时为此还跟刘镇伟分道扬镳了一段时间。那些期待着又一部《大话西游》,为该片大声疾呼、痛心疾首的观众,实在是应了这句:认真你就输了。都什么年代了,影片评价两极化本...

    37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从“滇风”走向“巅峰”的画家——吉瑞森[图文]
    从“滇风”走向“巅峰”的画家——吉瑞森[图文]

    云南省的西双版纳,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也是著名的热带雨林,更是画家吉瑞森寻梦的天堂。吉瑞森,一个典型山东汉子的风骨,一副侠骨柔肠的心境,一位活跃在当今中国花鸟画坛的著名画家。其作品中展现的自然风物,融进了太多的个人情感,也汇集了画家对西双版纳的无限热爱。用其独到的感悟、抒情的画笔,尺幅间传递着对自然界浓浓的深情和极尽完美的诠释,也用自己的画作,有力地证明了中国花鸟画的发展前景和美好未来。吉瑞森...

    253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玄中之境——长白散人谈姜平书法[图文]
    玄中之境——长白散人谈姜平书法[图文]

    一本集子的出版,前面总有几行文字,似乎为了说点什么。其实对于姜平这本书画集,只要翻开它的人,便能感觉到其中的味道儿,无需多言。如果非要说几句话,那就说说姜平。我认识姜平,是先识其字,后识其人。长久以来,有这样一句话,叫文如其人,字如其人。其实这只是文人墨客的自我抚慰,我在文化圈中三十五年却未见几个“其人”。似乎那横行华夏的“隐文化”早已把儒家的仁、老...

    1685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周文中:触动内心的重量[图文]
    周文中:触动内心的重量[图文]

    《呼吸黄昏》布面油画150×150cm2011年初识周文中是在2003年我策划的《我们在一起——“民工同志”当代艺术展》,迄今已经十年过去了。然而周文中其人、其创作对我来说依然既熟悉又陌生,相信很多长期关注他的人都有类似的感受。究其原因,部分是由于周文中与当代艺术热闹的表象保持着审慎的距离;但更深处的原因在于,他的潜在能量总是令人捉摸...

    1304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贾方舟:艺术创作的四种归类你找到方向了吗[图文]
    贾方舟:艺术创作的四种归类你找到方向了吗[图文]

    王沂东寄语青石沟118.6×72.8cm2011年编者按:近日读到了贾方舟先生为正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办的“对象世界”小幅油画邀请展写的一篇序言,其中对艺术家归类有4种表述:一种是以再现客体为目标;第二种是艺术家把主体作为呈现的目标;第三种倾向是既不追求客体,也不追求主体,画家更在意的是绘画“本体”;第四种是前三种全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

    1493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王玉浩:心动手至,自画自说[图文]
    王玉浩:心动手至,自画自说[图文]

    王玉浩近影自古人人皆有梦,“梦想成真”是指终有一天幻梦成了现实。作为四十不惑的中年人,可以踏踏实实地一吐自身真实的肺腑是何等痛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小学绘画获奖激发对美术的兴趣,继踏入美校到走向社会直至不断进修,历经多年的磨励,唯一不变的画家梦一直在心头。王玉浩作品一日雨中登山,走到半山腰,雨一过又走进了云中,云开雨散,才发现云在脚下,山在脚下,透过云海,黄河竟在云...

    66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大岛君是我们这一代日本影人的骄傲”[图文]
    “大岛君是我们这一代日本影人的骄傲”[图文]

    大岛渚首部影片《爱与希望的街》海报。惊闻讣报,日本电影界和文化界多位人士均在第一时间表达了他们对大岛渚这位文化斗士的敬意。曾经执导过《追捕》、《人证》、《一盘没有下完的棋》、《敦煌》等名作的佐藤纯弥导演接受笔者昨天晚间电话采访时平静地说:“大岛君是我们这一代日本影人的骄傲。虽然我们的艺术风格不同,但从年轻时代起我们就一直保持沟通和交流,可以说他的人生是与我并肩而行的。面对电影,我们...

    1528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当下还有文人书画生存的土壤吗[图文]
    当下还有文人书画生存的土壤吗[图文]

    汪曾祺画作,题画中的“煮面条等水开作此”极有趣味。文学与书画自古相通,中国历史上的大文人如王维、苏东坡等同时也是一代书画大家,现当代作家鲁迅、沈从文、台静农、汪曾祺等也有深厚的书画修养,而在当下,也有一些擅长丹青的文人,前不久在京成立的中国作家书画院便汇集了不少诗文书画兼长的文人与作家。中国作家书院副院长张瑞田、斯舜威前不久就“文人书画”生存的土壤...

    638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蔡国强谈布里斯班现代美术馆新展[图文]
    蔡国强谈布里斯班现代美术馆新展[图文]

    蔡国强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现代美术馆(GoMA)的装置《桉树》前,2013。布里斯班现代美术馆(GOMA)目前正在展出蔡国强的首次澳大利亚个展,三件主要作品中的两件更是灵感直接来源于艺术家在昆士兰的旅行。展览的题目取自4世纪诗人陶渊明广为人知的诗篇《归去来兮辞》。自从1996年和1999年两次参加亚洲太平洋当代艺术三年展(AsiaPacificTriennial)之后,中国艺术家蔡国强就和昆士...

    1842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书风何以能够具备正大气象?[图文]
    书风何以能够具备正大气象?[图文]

    唐人楷书法度严谨,结体端庄,素来被视之为楷法之典范。特别是颜真卿的楷书,如大臣冠剑,俨立庙堂,富有正大气象。它与张旭怀素的草书共同代表了大唐帝国的繁华与鼎盛。然而,当下书坛,唐楷已经从最初的淡出展览到现在的完全退出,在预示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也预示着一个书法逐渐失去正大气象的特殊时代的到来。当下我们时常听到书风缺乏正大气象的批评,而且这种批评多少年以来一直没有停息过。我们这个时...

    326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俞平伯先生书札一则真伪小考
    俞平伯先生书札一则真伪小考

    俞平伯先生书札晓剑2013年1月18日,在椒江的千禧书店买了一本《俞平伯年谱》,是2000年为纪念俞平伯先生百年诞辰,由孙玉蓉编纂,天津人民出版社[微博]出版的,我手头的这本是2006年10月第二次印刷的版本。于是,利用春节前后的每晚睡前时光,在灯下捧读这本《俞平伯年谱》。读年谱,看到的是俞平伯先生丰满的一生。俞平伯(1900年-1990年),原名俞铭衡,字平伯。现代诗人、作家、红学家。清代...

    113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李劲堃:像做学问一样画画[图文]
    李劲堃:像做学问一样画画[图文]

    风动细语2011年“问道雕虫·写生与物本李劲堃花鸟作品展”近日在广州珠江美术馆开展。展厅静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花鸟昆虫,透着优雅、空灵之气,被定格在这个凝固的现场。作为广东有影响力的水墨画家,李劲堃一改以往山水画中的氤氲大气,以精细的笔墨,在方寸点滴之间打开一个极其微妙的世界昆虫、花鸟,展示出“笔墨精妙”的韵味。李劲堃,身为广东省...

    1817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清明上河图》的五大谜团:画中是春天还是秋天?[图文]
    《清明上河图》的五大谜团:画中是春天还是秋天?[图文]

    《清明上河图》是每个中国人都熟知的宋朝张择端名画。最近,云南大学教授苏升乾登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述《清明上河读宋史》,引起人们对《清明上河图》的再度好奇和对张择端生存时代的关注。哪幅《清明上河图》才是张择端的原作?本来大家对于这个问题有比较一致的意见,就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石渠宝笈三编本”为张择端原作。但近年来在对画作的宣传中,因为“石渠宝笈三...

    139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