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行为艺术娱乐化只因被大众玩坏了

时间 : 12-01 投稿人 : 尧尧 点击 :

前不久,大众媒体似乎多了许多关于行为艺术的新闻,比如女艺术家周洁办展全裸睡铁丝床36天、“望京裸奔哥”变身阿凡达扛充气娃娃深夜狂奔、国外某艺术家穿“鸡皮装”搞行为艺术。这些行为艺术总让一般人不可理解,但是总会成功地吸引了众人的眼球。在艺术圈的新闻中,有关行为艺术的新闻总让大众媒体感兴趣,就像娱乐圈的八卦新闻一样,媒体总喜欢扒一扒这种“奇怪的艺术”来满足大众的好奇心或求知欲。

中国当代艺术发展30年,当代水墨风生水起,艺术市场也有一席之地,但是行为艺术却被妖魔化,冠以血腥、暴力、裸体、炒作、低俗。人们以道德准绳和传统观念来定位行为艺术,考量行为艺术的艺术专业性和创作动机。像周洁这样的行为艺术见报就饱受大众的质疑和猜测。周洁的行为艺术“36天”被媒体报道后,网友的反应是:这一个月里来姨妈咋办?这半成品的铁丝床极易扎到身体,这明显是在自虐,这种行为艺术更像在故意搞噱头搏出名。对于这些观点,艺术家本人却很无奈,周洁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现在也是有很多人觉得我要是找一个噱头或者是什么的。他们说的言论也是作品的一部分。本来这个作品就是开放性的,没有具体说好我之前要表达什么,有什么意义,不是说一开始就怎么样,因为我自述上写了。我也不是要表达什么东西,只是有一个原发点,整个结合下来有多少意义,都要到这个东西结束之后。”

在当今大众娱乐化的年代里,什么都能被娱乐化。而在大众媒体眼中,在艺术界中行为艺术当属一朵奇葩,每每爆料,总能成为热门话题。而且自从文化部坚决制止以“艺术”的名义表演或展示血腥残暴淫秽场面后,对艺术并不专业的大众媒体也不好违逆主管部门的指令,而以娱乐新闻来更符合主流价值观的需要。而中国行为艺术发展中也总是急功近利,最后被打上“血腥、暴力、裸体”等标签。现而今,很多人也没把这些行为艺术当艺术看待,对大众来说,这跟娱乐圈的八卦、炒作、作秀没有多大差别。在艺术圈内,行为艺术也不被看好,批评家杨卫曾说过,行为艺术一度在艺术圈内落下了“画不好画、就搞装置;搞不好装置,就做行为”的印象。

那为什么在大众眼里行为艺术变得如此的不堪,为什么大众更喜欢以娱乐的心态来看待行为艺术呢?

体制的制约

不少行为艺术家都抗拒把行为艺术放诸于制度之内,断然拒绝体制资助、市场化或能保卫反叛的一片天地。在2001年,主管部门就发布了“坚决制止以”艺术“的名义表演或展示血腥残暴淫秽场面”的通知,从体制上,定格行为艺术“不正”的形象。批评家栗宪庭近日撰文提及行为艺术时指出,行为艺术和当下社会的隔膜长期存在,“中国的行为艺术一直处于'非法'和'地下'的状态,行为艺术家为此所付出的以及所遭受到的压力,是难以想象的。而且,在艺术家的行为艺术与大众之间,也一直没有一个良好的沟通渠道。至今,行为艺术在中国,不但遭到体制的压制,同时也不被大多数公众所理解。”

艺术教育不到位

行为艺术源发于西方美学体系之下,在进入中国之初,国内对于行为艺术的认知可谓是“零”,连艺术家也是对当时的行为艺术一知半解,更别说受传统观念和道德约束的普通人。所以艺术家和大众之间很难相互交流。而需要被重视的艺术教育却一直没有跟上,到目前中国已知的仅有四川美术学院、四川音乐学校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4所艺术院校开设了“行为艺术”课程。而欧美各地已有大专院校把行为艺术纳入课程之内,亦早有为行为艺术而建立的组织,如美国的富兰克林熔炉文献库自70年代中已是前卫艺术的实验场,不少如今已赫赫有名的艺术家如约翰·凯奇、萝瑞·安德森、维托·阿孔西等当年也在那儿崭露头角,一直以“让前卫艺术安然立足”为旨命。

被商业化污染的艺术环境下,艺术家的急功近利

行为艺术是用行为组成的艺术,通过时间,地点,行为艺术者的身体,以及与观众的交流来实现。而中国的行为艺术却总是表现在“行为”上,没有艺术的成分,批评家彭德曾说,“中国缺少独立品格的行为艺术家,缺少有开创意义的人物,有的只是行为艺术票友。这帮票友从事的都是灵机一动的小儿科玩意。从精神到行为,双重的肤浅。”

回想前几年,一位北京的艺术家成力和搭档一起在阳台、地下室等地方当众性爱,“以性爱展示作为行为艺术作品”,后被逮捕判劳教1年。对此,来自瑞典的行为艺术家尤阿金·斯坦普哑然失笑,“不,这不是行为艺术,也不是艺术,他们只是想快速获得公众的关注,仅此而已。”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美国和欧洲艺术系研究生特邀资深指导员奈杰尔则说,“某些行为是哗众取宠还是艺术,我相信人们都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有人说中国行为艺术发展之前,哪些艺术家本身就很穷困,一部分艺术家选择了转行,而一些艺术家选择了急功急利。还有另外一部分人打着行为艺术的幌子博眼球,这些因素都为中国行为艺术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也让中国行为艺术被边缘化,最终沦为大众茶余饭后的“闲话”。

艺术市场表现不好

行为艺术本身因为其“将现场环境作为展示要素和创作语境”的特性,难以从“艺术品”或“艺术行为”转化为“展品”或“藏品”,在艺术市场上一直处于边缘地位,是处于特殊境地的收藏类别。虽然现在有人开始理解行为艺术,愿意与艺术家互动,愿意购买行为艺术。但是中国大部分人还是对行为艺术抱以偏见,收藏中国行为艺术的人仍然寥寥无几。

以上原因相互作用下,行为艺术被驱逐到了艺术的“边缘地带”,更被大众媒体热炒“低俗、暴力、炒作”。而中国行为艺术进一步的发展就不仅需要大众的支持、沟通与理解,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艺术环境,这不仅包括了大环境的培养,更需要艺术家的的共同进步。而近年来,行为艺术也得到了一定发展,至少有学院开始接纳它,有更多的藏家愿意收藏它,而是否会有更大的发展和进步,还需时间和观众的检验了。

相关文章

  • 别把“占领男厕”全当行为艺术[图文]
    别把“占领男厕”全当行为艺术[图文]

    2月19日,广州数名女大学生在越秀公园旁边的公厕上演了一场“占领男厕”的行为艺术。她们希望借此引起政府和社会对男女厕位不均衡问题的重视,消除女性在公共场所如厕排队现象。(2月20日《广州日报》)现实社会中,公厕厕位“重男轻女”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在“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实践中,这种厕位设计显然具有相当程度的科学性、合理...

    1937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父亲叶浅予的速写与人生[图文]
    父亲叶浅予的速写与人生[图文]

    1949年,叶浅予、戴爱莲和叶明明于北平住所叶浅予认为艺术创新是极其重要的。在叶浅予女儿叶明明的回忆里,他经常讲:“我认为光靠速写不行,那会被速写拘束住,约束了想像力。速写的同时,一定要讲感受。”方法问题也是如此。在学习的时候,没有方法不行,但创作不能光靠方法。叶浅予于1990年代授画谢春彦叶明明父亲叶浅予经常讲:“我认为光靠速写不行,那会被速写拘束住,...

    613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刘玉来:齐白石心理五探[图文]
    刘玉来:齐白石心理五探[图文]

    当一个时代过去之后,后人对于那个时代的名人大都会怀着崇敬的心理而投以仰视的目光。为此那个时代的名人往往在这样的仰视目光中散漫出高贵的光环,变得与众不同的高贵、高雅、高格调、高姿态。他们忘了,名人只是名在他所专的上面,除此之外和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齐白石是名人,在后人的眼中就属于灿烂光环夺人耳目的一类。齐白石的画,无论尺寸大小,那情调无疑皆呈现出浓厚的高贵雅致的格调。俗气、悔暗、无论如何都不沾边。虽...

    1869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蒙娜丽莎的手为何那么美?[图文]
    蒙娜丽莎的手为何那么美?[图文]

    从达·芬奇解剖手稿上发现秘密“达·芬奇的科学密码———蒙娜丽莎的25个秘密”大型展览,自今年8月底开始在广东科学中心二楼专题展馆连续四个月免费对外展出。展览中展示了当年达·芬奇留下的绘图手稿,其中一部分达·芬奇的解剖学手稿,引起了不少观众的兴趣。达·芬奇绘画手稿壹...

    1195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对上海博物馆藏赵佶书《千字文》的质疑[图文]
    对上海博物馆藏赵佶书《千字文》的质疑[图文]

    赵佶款《千字文》和元代赵孟頫书《千字文》例字对比日前,一件被称为宋徽宗赵佶瘦金体《千字文》的书法作品在深圳某拍卖行拍出了1.4亿元的高价,事件一出,引发业内哗然。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主任单国霖在对记者的采访中表示,目前存世的宋徽宗瘦金体《千字文》确实是赵佶赐予童贯的书法作品,但只有一件,而且收藏于上海博物馆,他从未听说过有两件,在深圳拍出的这件作品应当是赝品或临摹品。现在假拍与赝品很多,做局也很多...

    53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塞尚:莫奈是只狡猾的狐狸[图文]
    塞尚:莫奈是只狡猾的狐狸[图文]

    法国画家保罗•塞尚晚年写的书信最为出彩,那时的他没有停止学习和忧虑。他孤僻、难以相处,全身心投入艺术的程度,或与神秘主义者投身于超度灵魂相当。“我认为最好的做法是努力工作”,他写道。对他而言,绘画是最讲求技艺和细致的过程。艾力克斯•丹切夫(AlexDanchev)形容“他是一位思想家式的画家,具有可怕的洞察力”。例如,1904年...

    628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李彦君:培养文物专家的园丁[图文]
    李彦君:培养文物专家的园丁[图文]

    2011年,李彦君在东方大学文物学院给学生讲解青铜礼器制作方法和辨伪要点,手里拿的是春秋时期的青铜簋。王倩人物名片李彦君,资深文物鉴定家,现任北京东方大学传统文化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文物保护学会理事、中国辽金史学会会员、东北历史人物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文物学会及修复委员会会员、大连大学东北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

    131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岳敏君的笑脸与人本主义之殇[图文]
    岳敏君的笑脸与人本主义之殇[图文]

    岳敏君的笑脸是中国传统的泛神论与西方人本主义媾和的产物。尽管岳敏君本人未必清晰地意识到人本主义之殇,但他的作品却昭示了这一现实。岳敏君的傻笑脸谱与方力钧的泼皮脸谱,是同一文化土壤结出的孪生兄弟。虽然两种脸谱有所差异,却有着完全相同的基因。方力钧表现了中国人百无聊赖地活着,岳敏君表现了中国人空洞地活着;方力钧表现了中国人的玩世不恭,岳敏君表现了中国人的呆若木鸡。而无论玩世还是痴呆,都是精神失常的表...

    702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杜曦云:青年艺术家成长的须知[图文]
    杜曦云:青年艺术家成长的须知[图文]

    面对如此多的青年艺术家扶持推广计划活动,例如:“2012之舟:富隆杯”当代艺校大学生提名展,青年100,新新星艺术节,还有央美的CAFAM未来展等展览活动。活跃于八九十年代的艺术家成为了“大腕”或“市场明星”,如果在推广和运作他们的作品,会投入和耗费的成本巨大。所以,一些艺术机构以及市场“热钱”开始瞄准...

    49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2012“艺术时尚大联合”盘点[图文]
    2012“艺术时尚大联合”盘点[图文]

    艺术与时尚不分家,这句话我们已经听过和见过不下百遍了!但是每一次艺术与时尚的跨界合作仍然令人惊喜,充满期待。仅2012年,这一年间我们就见识到了很多重量级的艺术家与各大时尚大牌的精彩合作,包括草间弥生,AnselmReyle,杉本博司,JonathanMeese等这些在艺术界如雷贯耳的名字染指时尚,使得跨界合作再也不是之前的小打小闹,而是一种全新的,深入的合作方式。对我们而言,在选择这些联名系列时...

    219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范迪安:向世界展现年轻形态的艺术[图文]
    范迪安:向世界展现年轻形态的艺术[图文]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韩国文化艺术委员会、中国驻韩国大使馆主办,中国美术馆、韩国艺术委员会美术馆、艺美基金会共同承办的“@What——中国艺术新一代”中国美术展2月5日在韩国首尔Arko艺术中心开幕。中国美术馆范迪安馆长在记者见面会上详细介绍了本次展会的主题和展示作品等内容。记者见面会后,范馆长接受了人民网视频专访。人民网记者和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

    1189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赏画识人--品刘域星作品有感[图文]
    赏画识人--品刘域星作品有感[图文]

    刘域星作品很少与人写评论,并非是“惜墨如金”,而是对自我艺术素养乏有自信,恐离题跑偏,而贻笑于世人。日前,有幸得以细品刘域星先生大作,感触颇深。无寐之时,记录自我感受,实为观后感尔。虽不甚深入,才疏而至。自顾也不会偏题太远。凡绘者,余大致划为三类。其一为悦己为上,悦人次之;其二为悦己且悦人;其三只为悦人,忘乎悦己。悦己者,多不为世俗所动,笔墨挥洒间无不透发出个人素养...

    529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吴山明人物画的新境界[图文]
    吴山明人物画的新境界[图文]

    吴山明中含太古不尽意,笔墨超然绝畦径。画家安得论三尺,身世生缘俱堕甑。在我读书的时候,吴山明先生的作品就饮誉士林,被争相传摹,成了许多青年学子的习画典范。近十几年来,他精进不懈,风格幡然而变,大江南北,翕然而从者益众。我有幸几次拜读他的作品,印象强烈而深刻。这种印象,姑且概括为6个字:体正、气长、格清。先说体正。我们知道,吴先生作为浙派水墨人物画的健将之一,具有扎实而牢固的造型基础。现...

    1110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钟章法:真正创造性艺术家生前为何如此艰难
    钟章法:真正创造性艺术家生前为何如此艰难

    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文艺家,如诗人孟浩然、李白、杜甫、李清照,作家蒲松龄、曹雪芹,民间音乐家瞎子阿炳,画家徐渭、八大山人、石涛,还有近代的蒲华,当代的李伯安等,他们都是真正有创造性的大家,但他们在世时大都十分贫困、凄苦,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古今中外这些天才艺术家,生前为什么都要经历这样的艰难旅程,其根本原因在哪里呢?虽然他们所处的时代、社会发展情况有所不同,他们的艺术专业、创作道路也不相同,存...

    827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走向坚实的大地[图文]
    走向坚实的大地[图文]

    兰力斌圣城我相信这是对他许多年来寂寞而艰苦的探索过程的一种精神上的回报。我们将认识他和他的艺术,并与他一道去感受那些曾经感动过他的心灵的人与自然。像今天人到中年的许多油画家一样,兰力斌在学习和研究油画的过程中经历了不断认识自我和超越自我的历程。在中国,对油画的了解在很长时间里停留在浅显的层面,无法目睹欧洲油画原作的局限,使学习油画的年轻学生只能靠对印刷品上图片的揣摩,去体会油画的语言意味和技法...

    100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