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李飒:继续追求新奇是一种自欺欺人

时间 : 12-20 投稿人 : 小安吉 点击 :

我对中国当代艺术有三个基本观点:一、中国当代艺术是“全球艺术美国化”格局中三流的美国消费文化。其状况有些类似二战前美国艺术——当时美国艺术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对欧洲写实绘画的模仿,尽管也出现了像萨金特和惠斯勒,但美国仍然是欧洲艺术的乡下,三流的“欧洲艺术”。

我对中国当代艺术有三个基本观点:一、中国当代艺术是“全球艺术美国化”格局中三流的美国消费文化。其状况有些类似二战前美国艺术——当时美国艺术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对欧洲写实绘画的模仿,尽管也出现了像萨金特和惠斯勒,但美国仍然是欧洲艺术的乡下,三流的“欧洲艺术”。

二、中国当代艺术缺乏“主体性”。89年以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是被西方的资本引导、推动起来的,它摆脱不了“后历史艺术”的格局,离不开西方对中国的想象与要求,缺乏自我认知和独立判断。所以中国当代艺术/文化在“后美国时期”面对的首要问题是“我们是谁?”——我们的文化身份是什么?

三、中国在文化转型时期最需要借鉴的是现代主义——格林伯格及“抽象表现主义”所代表的二战后美国文化(同样处在文化的转型期)对自身价值的探寻和建立,需要象格林伯格那样兼具现代理念和民族意识,以及波洛克、罗斯科这样执着、自由、恢弘、充满生命力和“挑战性”的艺术家与理论家;

中国需要的不能仅仅只是对美国消费文化——后现代主义的模仿。“浅薄”,詹明信认为这是后现代主义最主要特征。这种以阿瑟-丹托的“艺术的终结论”及安迪-沃霍尔、杰夫-昆斯为代表的后历史艺术——“去价值化”的全球消费文化凭借美国的全球霸权在过去数十年中在世界建立了主导地位。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形态,格林伯格对此有清醒认识。形式上不断追求“创新”、“新奇”或“震惊”,是过去数十年来当代艺术的主要规则,由此形成“全球艺术美国化”及其它国家成为此种文化的附庸。由此带来的危害,西方的思想家(鲍德里亚、布尔迪厄、詹明信、奥利瓦等)一直不断批判。

现有格局之下仅仅依靠追求形式或语言的“创新”,无法改变中国当代艺术消费文化的实质,单向度受西方“消费文化”影响的现状,其不具备“独立价值”,中国当代艺术的“主体性”、“文化身份”等问题都无法解决。继续以追求形式上“创新”,是一种“自欺欺人”。或仅仅是一种商业策略和营销手段。

前一段时间杰夫-昆斯来中央美学院做讲座,趋之若鹜。学生们的热情前所未有、超乎寻常,无非是希望在昆斯这里窥探到一些“点金术”的秘诀——如何通过艺术“生产”快速成为千万或亿万富豪。然而昆斯代表的“消费文化”其实非常露骨:“我们不要再兜圈子了,还是一上来就把艺术当商品来生产吧。”

面对昆斯的“浅薄”,潘院长最后的致辞:因为学院的迂腐,才能衬托出杰夫-昆斯的前卫的先锋艺术。但昆斯的“前卫”或文化价值到底在何处?谁能向我说明?西方对此一直存在批判的传统,而在中国,除了异常谦卑的姿态,却再难见到独立的思想与质疑的精神,也由此可见中国当代艺术的文化心态和现状。

中国当代艺术正在面临的问题,和中国当下社会面临的问题具有一致性。1840年以来的一百七十多年中国都处在历史的转型中,2006年中国已经不再对农业收税,2000多年农业经济的属性已经根本改变,经济上中国基本实现从农业经济向现代工商金融经济的转变,而在文化等其它方面仍然面临转型。

当下,中国主要的文化矛盾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价值失落之间的矛盾,或者说,在经济快速转型的过程当中,传统价值面临崩溃,新的现代价值理念还未建立。其中除了应该容纳理性、自由、平等等现代价值之外,还应该纳入一部分传统价值观念:对过去的尊重,对他者的尊重,注重平衡而并非一味追求发展。

正向勒庞所说,“没有传统,文明是不可能的,没有对传统的破坏,进步也是不可能的。”传统对我们的意义不言而喻。在今天作为一个中国人,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和别人有什么差别?什么是我们应该和别人相同而什么又是应该和别人不同的?在今天什么是值得我们认同和坚守的价值?

“我们是谁?”,亨廷顿临死前最后写的一本书。文化认同与文化身份的问题,不仅是对美国,也是对中国最重要的文化问题。亨廷顿去世时,哈佛大学的悼词是,并非他因哈佛而成名,而是哈佛因为他这样的学者才能成为一种伟大的学校。这样重要的学者,被认为是“剧毒思维”,这是一种简单的误读。

亨廷顿对我影响很大,第一,理性、务实的态度。世界格局在深刻转变,新兴国家在崛起,世界经济与权力中心在转移,而美国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也是最后一个,如何从美国的利益出发反省自身、扭转衰落、遏制其它国家出现的挑战,最大程度延续、维护美国的主导地位,这是他思考问题的重点。

第二、坚定捍卫美国核心价值及美国利益。“国家利益来自国家特性。要知道我们的利益是什么,就要首先知道我们是什么人。”“我们是谁?”——美国的核心价值所在——清教伦理和新教精神——是推动美国发展及面对危机,维护美国利益最根本保障力量。那么反问一句,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是谁?”

正是在这一点上,我很佩服亨廷顿,并认同于自己也是一个“文化保守主义者”。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念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这些价值不能被轻易忽视、放弃和改变。但美国的另一面,它仍然以国家利益为重而并把此种利益建立在对他国利益的掠夺和控制之上,至少目前阶段恐怕仍然如此。

我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判断基于我对中国的认识:1,无论什么情况下,中国都不会完全发展为另一个“西方国家”。非西方国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西方化,而是相反,“在一个日益全球化的世界里,文明的、社会的和种族的自我意识加剧了”(亨廷顿)。文化的根性对一个文明来说是无可回避的。

随着非西方国家的发展,它们会越来越看重自身的独立价值与独立的文化身份,注重独立自主的判断、选择,反对强加给它们的标准。借鉴加藤嘉一对日本的判断,表面是西方民主制,内在仍是一个儒家伦理秩序的国家。所以如何冷静面对及在文化上梳理中国自己的发展脉络更为重要。

二、当今世界仍然无法摆脱“弱肉强食”,全球化使各国在许多问题上加强合作,但一厢情愿的认为“民族国家”将成为历史仍然是一种幻想。康德说,“扭曲的人性中造不出完全笔直的东西”。无论何种制度,一个不受制约的美国都是可怕的,是世界和平的威胁(亨廷顿),一个不受制约的中国同样如此。

三、当代中国与中国当代艺术最缺乏的仍然是理性。“理性”是现代价值的核心,也是中国最为缺乏的。今天的问题并不在于各种观点的不同和争论,而是在不同言语之中随处流露出习以为常的“暴力”思维,一种“非理性的亢奋”。理性的缺失与“农业专制思维”的延续,才是中国当下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

“理念决定未来”(张维迎)。“后美国时代”,世界格局的逐渐转变将带来一个“多元制衡”的新的历史时期。美元主导下的“艺术的终结”、“浅薄”的消费文化、全球艺术美国化将被十年或二十年后美元、欧元、人民币等多基准货币体系下的更为“多元”的价值与文化所取代。

相关文章

  • 在书法中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图文]
    在书法中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图文]

    刺破青天锷未残(国画)郝鹤君作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方方正正的字体,几千年几经演绎,其意义不局限于某一种交流途径和传播,而已成为一种艺术。书法是一门古老而奇特的艺术,它与人生在本质上有紧密联系,这是其他任何艺术所无法比拟的。书法能启迪人们的心灵,提升人们的品德修养和道德情操,承载了传统文化的内涵,表现了我们民族的审美意识,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的集中表现。书法是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国粹,它具有简...

    461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徐累《舞步》赏析[图文]
    徐累《舞步》赏析[图文]

    2014西泠春拍徐累舞步纸本彩墨86×65cm文、图/西泠拍卖冷峻、沉静、超逸,是徐累呈现给他人的样子,一如他的画里散发出的气息,似乎是对国画超拔脱俗的道法精神恰到好处的变奏。“马”是徐累作品中被不断重复的母题,与他的观念主色“蓝色”,加之戏剧化的舞台式布景,共同构筑了徐累的个人符号和精神图腾。«舞步»中的...

    690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曹善华:书法创新不可人为设计[图文]
    曹善华:书法创新不可人为设计[图文]

    初学书法只为写对联1967年出生的曹善华8岁左右便开始接触书法,至今已经临池30多年,而他当初练毛笔字的原因竟是为了春节写对联不求人。“小时候村子里能写毛笔字的人不多,每到春节父亲都得求人写春联,我为了这个原因开始学写毛笔字,和同学的舅舅学习临帖。后来练到了一定的水平,我不仅给自己家里写对联,还能给其他人家写。上小学时,我看了一本名叫《青少年书法》的杂志,里面有一页内容是中、日、韩...

    1229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张大千:伪作画得比真迹还好[图文]
    张大千:伪作画得比真迹还好[图文]

    张大千是20世纪最传奇的画家。他是五百年来精鉴第一人,也是天下第一造假高手;他是中国画家中作品最多的,在“亿元”时代不断创造市场奇迹。张大千曾论画:“画中要它下雨就可以下雨,要出太阳就可以出太阳。造化在我手里,不为万物所驱使……心中有个神仙境界,就可以画出一个神仙境界。”“大千世界&mdas...

    290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造佛记:克孜尔佛像现实版[图文]
    造佛记:克孜尔佛像现实版[图文]

    老郭与他造的佛像见过各种收藏爱好者,但是像老郭这样执着而有想法的收藏者却很少见。也许别的藏家只是单纯收藏,而老郭却为自己的“灵思妙想”努力着,根据克孜尔千佛洞的壁画元素自己造像,每尊造价十余万元。痴迷佛像三顾佛洞老郭名叫郭臻奥,今年48岁。2012年11月,为了欣赏壁画,老郭自驾车前往“中国第二敦煌”的拜城克孜尔千佛洞。“当时就被震...

    705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中国画当如何写生?[图文]
    中国画当如何写生?[图文]

    1973年,黄胄去广东军区南海舰队基层采访写生时创作的作品《海岛民兵》在北京宋庄,据说有的画家已经不只是对着摄影作品画画了,直接把电子的照片用幻灯打在白墙上;在某美术学院的写生课上,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多幅作业雷同,原来在写生的景区有专人买卖速写作品,五块一张,学界对此嗤之以鼻,然其核心均绕不开何为中国式的写生观的问题。其实,也有媒体报道,西方美术家有自己拍照记录美景的做法,说可以启发灵感,助...

    1814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毕加索研究新成果:政治神话的式微[图文]
    毕加索研究新成果:政治神话的式微[图文]

    马德里雷纳索非亚博物馆陈列的毕加索作品《格尔尼卡》(Guernica)加西亚证据的揭露性部分,表明我们对毕加索的艺术和生活的概括局限性有多大。前者暴露出一种对党派政治严重游移不定的态度。后者非常复杂,程度远非隶属关系这一微不足道的事实所能提供。如果在人流熙攘的大街上玩词汇联想游戏,估计很多人会把“毕加索”与“格尔尼卡”配对。作为1937年巴黎世...

    1636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古建修缮莫成豆腐渣[图文]
    古建修缮莫成豆腐渣[图文]

    崇礼门内部结构(图IC)古建修缮莫成“豆腐渣”引发对高校加强建筑修复技艺课程的思考◆本报通讯员程国政姜锡祥文并摄●新闻背景去年底,韩国头号国宝——崇礼门的复建被称“豆腐渣”,梁木裂缝。何至如此?崇礼门复原工程首席木匠新应洙(音译)解释,梁木出现裂缝,是因为木材的干燥期通常是7到10年,而崇礼门的工期不允许这样慢条斯理...

    40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中国人为什么易于欣赏接受梵高[图文]
    中国人为什么易于欣赏接受梵高[图文]

    《自画像》,梵·高,1889年,布面油画,66×54cm,现藏于法国巴黎奥赛博物馆自从弗洛伊德以来,人们在精神领域中所遇到的一切不可言说的困惑,其解决办法随着精神病院的设立从神界逐渐降临人间。这也使艺术家们具备了从绘画中挖掘潜意识、直觉、性本能、妄想等等的依托,更使得野兽派、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现代绘画流派得以蓬勃发展。这些现代绘画天马行空的表达方式并不是人人都能轻...

    1138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专访著名书画家容铁:前吴后容 数业同修[图文]
    专访著名书画家容铁:前吴后容 数业同修[图文]

    容铁编者按:从小耳濡目染,文化熏陶;长大后触类旁通,数业同修。后受教于著名书画家沙曼翁、启功、吴冠中等,得真传而后突变,独树一帜,人称“前吴后容”。他就是著名书画家--容铁。他是如何做到数业同修、兼容并蓄而大成的呢?带着疑问,文化中国网(www.culcn.cn)独家专访了这位当今画坛奇才,以下为采访实录--文化中国:欢迎您接受文化中国网的专访,请您先介绍一下,你最初...

    1437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文革时山水画怎样画:画成壮丽山河[图文]
    文革时山水画怎样画:画成壮丽山河[图文]

    宋文冶《扬子江畔》由暴虐的红卫兵美术到乌托邦狂热的工农兵美术再到“红、光、亮”的伟人形象美术和山河壮丽美术,构成了整个“文革”美术的四大审美意识体系。但仍有一批画家以表现祖国“壮丽山河”之名,延续了中国山水画的艺术传统。经历过“文革”并经历过“‘文革’美术主题性...

    896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艾轩:钟情于范宽和倪瓒的山水画[图文]
    艾轩:钟情于范宽和倪瓒的山水画[图文]

    《瓦切村的早晨》布面油画76×61厘米1987年原标题:艾轩:酷爱中国古代建筑、绘画、雕塑和民间艺术艾轩酷爱中国的古代建筑、绘画、雕塑和民间艺术,除广泛的兴趣外,在绘画的造境上他似乎更钟情于范宽和倪瓒的山水画。范宽的作品中表达“云烟惨淡风月难雾之状”中的朦胧、宁静和浩瀚苍茫,倪瓒作品的“天真幽淡”和意境的深远凝静,与艾轩的经历、修养...

    850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陈丹青:怎么看懂毕加索[图文]
    陈丹青:怎么看懂毕加索[图文]

    陈丹青(资料图)毕加索大展的主办方告诉我,大家看了毕加索的作品后还是不太懂。毕加索为什么不好懂,这牵涉到一个知识准备,一个眼界。知识准备对于绘画来说跟文本不太一样,我读不懂法文,也差不多不能直接读英文书籍,但是我不怕,我可以看视觉艺术。国人认识毕加索的百年演变毕加索是1881年生的,跟鲁迅同年,1973年去世的,我们有幸跟毕加索生活在同一个时代,1973年他去世的时候我在江西农村,我知道世...

    275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小柯谈人生:一半为理想 一半为现实[图文]
    小柯谈人生:一半为理想 一半为现实[图文]

    小柯撰文/白郁虹“给你一张过去的CD,听听那时我们的爱情……”没错,这是音乐人小柯创作的经典爱情歌曲《因为爱情》,但现在,它不只是一首歌,还是一部剧,一部被重新定义的“小柯形式剧”。6月21日,小柯形式剧《因为爱情》新一轮上演。与此同时,小柯加盟的音乐类真人秀节目《一声所爱·大地飞歌》正在广西卫视的每周...

    217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与惯常审美不同[图文]
    与惯常审美不同[图文]

    爱德华·蒙克生命之舞油画奥斯陆国家画廊自绘画诞生以来,大量美术作品呈现的是一种让人赏心悦目的视觉美感,传达的是纯静、美好与和谐,如《蒙娜丽莎》的典雅,《睡莲》的宁静,具有东方艺术韵味、视觉清新的水墨画《小龙湫下一角》,等等。可见,人类创造的这一艺术形式展示的是那些使人视觉上愉悦、精神上充实的形态美感。同时,它拒绝画面上有骚动发泄的另一类与此相反的语言表达。但当我们把目光关注到一位...

    323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