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民国时期国画与西画的竞争与冲突

时间 : 12-20 投稿人 : 小柠 点击 :

张丕振的“三鸦图”。这位极有才华、前途无量的新乡画家,却因战争中断了艺术生涯。

引子

京华美专的老师们各擅胜场,个个身手不凡:邱石冥笔法细致,设色艳丽,一笔蘸几样色,一下笔便丰富多彩;王惕画的牡丹、荷花、鱼、鸭极为动人,胸襟开阔,笔墨淋漓;于非多才多艺,书画篆刻皆佳,学谁像谁,模仿古画足以乱真,工笔花卉翎毛更是功力不凡;李苦禅的大写意笔墨雄阔、气势磅礴、自成风貌;齐白石的画用笔凝练,变化多端,墨色变化丰富,正所谓“一花一叶扫凡胎,墨海灵光五色开”,充满笔墨情趣。

这些老师中多有“画痴”,如李苦禅。李霞生印象中的李苦禅性情直率,醉心于国画,“蓬头垢面,衣服不整,大衫上红一片黑一片,这是他作画时手上沾了颜色便抹在身上,不知其情者会认为他是疯子。”

齐白石也足称“画痴”。他自言:“一天不画画心慌,五天不刻印手痒。”他每日作画,废笔成冢,痴迷其中,欲罢不能。他画虾蟹、虫鱼、瓜果、山水,无不积淀多年功力,有运斤成风之能。如他说:“余画小鸡二十年,十年能得形似,十年能得神似。”二十年凝思结想、不断实践,使他笔下的小鸡笔法高超,形神毕现,毛茸茸的极为可爱。

对于国画而言,国学修养极为重要。齐白石二十七岁才正式拜师学习,自知向学太晚,读书非常刻苦,“昼夜读书,刻不离手,如渴不离饮,饥不离食”,如同自述:“村书无角宿缘迟,廿七年华始有师。灯盏无油何害事,自烧明火读唐诗。”

老师们的勤奋以及对书画的沉醉,让李霞生们深深明白,“学作画必先学会吃苦,一切本领都是从苦学中练来的。”而一旦沉浸其中,他们便领略到其中的乐趣,苦而不觉其苦。专心向学三四年,李霞生、张丕振逐渐成长起来。

这个时期堪称国画的黄金时期,画坛吸引了诸多精英人物,星光灿烂,强手辈出。但到了1937年,随着日寇入侵的炮声,国画界风流云散,张丕振、李霞生颠沛流离,艺术生涯几近放弃,令人无限惋惜。

国画与西画的竞争与冲突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化界十分活跃,“全盘西方”、“整理国故”、融合中西等各种文化思潮激烈论争,有时甚至水火不容。在艺术领域,国画与西画之争也十分剧烈,除了理论层面的论争,现实生活中也时常“刺刀见红”。

李霞生读书期间,经历了一次国画与西画的冲突,这次冲突最终导致京华美专分裂。血气方刚的李霞生和张丕振是这次事件的主要参与者。

这次分裂的起因是一件小事。京华美专设有国画系和西画系,这两系的师生如同当时社会上的中医西医一般,思想对立,相互看不顺眼。一天,国画系墙上贴了个骂中国画的字条,内容不堪卒读。国画系的学生群情激愤,认为是西画系学生所为,李霞生和张丕振等人在学生中有威望,出面带领同学要求学校严查。校长王月芝是画西画的,他认为这绝对不是西画系的人写的,同意严查,表示查出后一定将其开除。

经过一番查对,证实那字条确实是西画系一个学生所写,并且那学生还是王月芝的亲戚。国画系师生要求学校遵守承诺,把那个学生立即开除。此时西画系师生也给王校长施压,反对开除那位学生,王校长也有一份私心,于是自食其言,不再提开除的事。

学校的态度,激怒了国画系学生,他们将校长的办公室围得水泄不通,不让他出门。可是无论学生怎样喊叫,校长默不做声,甚至有学生向他脸上吐唾沫,他也忍了,无论如何就是不说开除的话。

国画系师生对校长没了办法,又不甘心咽下这口气,于是决定脱离京华美专,把国画系拉出去另立门户,成立了北平美术学院。该校校址在北平内城西南隅袁家花园太平湖畔,院长为沈尹默。

以现在的眼光看,这个事件的结果有点匪夷所思,却也是当时中西文化冲突的缩影,或许这种现实的冲突与理论的争鸣一样,对于激发艺术活力不无好处。在当时社会形态下,这次冲突并没有带来破坏性的影响,新学校很快顺利开张,师生们更加亲密,画画也更有劲头。

对于李霞生来说,这次冲突也成了他习画的动力。在先后追随邱石冥、齐白石,刻苦学习数年后,他逐渐身手不凡。后来见过李霞生画画的人,都赞叹不已,他运笔如飞,不一会儿,宣纸上就烟霞杂下,疏密聚散,浓淡相宜,气韵生动,令人叫绝。看着风雅无比,却蕴着下苦功夫才能造就的深厚功力。用他自己的话说,大写意看着简练,其实“很不好画,说通俗点就是卖笔,就这几笔,搁不对就完了。东西越少越不好画,墨色不对不行,没有气势不行,‘病了’不好救治,掌握不住笔不敢妄动,一笔错了就画不成。有功力,还需有眼力,往哪画,往哪‘过’最好,要准确,要有把握。运笔慢了等于自杀,不流畅不行。”

1933年,李霞生与张丕振从北平美术学院毕业,为谋生计,决定自己办个美术学校。当时办学不需要资质,却需要一大笔钱,为了筹集资金,他们成立了一个京华美专毕业同学会,同学会中有个张牧野,是著名小说家张恨水的弟弟。经过一番接洽,张恨水同意出资办学,于是一所名为“北华美专”的学校很快应运而生。

与张恨水共办北华美专?

上世纪三十年代,张恨水是中国如日中天的小说家,他的小说在各大报刊连载,有无数粉丝,《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至今仍有大量读者。虽为小说家,但张恨水却极喜欢画画,他从小就迷恋此事,后来不但欣赏画,收藏画,自己的画作也很具水准。他曾与朋友闲谈,有人说他散文比小说好,也有人说他诗比散文还好,张恨水笑了:“都不好,我的画好。”据说他的画确实不错,山水、花卉都能画,洒脱中蕴涵着秀逸,是典型的文人画。

张恨水出资兴办了北华美专,并出任校长,这是画界公认的。但遗憾的是,关于北华美专,我们查找到的资料却相互矛盾,让人莫衷一是。

1990年,李霞生在《河南文史资料》第36辑撰文称:“(1934年)我们同张恨水接洽之后,他很同意办学,并愿在经济上完全负责。在张恨水鼎力支持之下,我们又同齐白石、李苦禅等老师商谈了将来的课程问题,便成立了北华美术专门学校,贴出广告招生,地址在东城东四牌楼大街十二条,张恨水任校长,张牧野是教务主任,张丕振是中国画系主任,我是中国画教师。”

而张恨水子侄撰写的文章,却说这所学校兴办于1931年,如《我的父亲张恨水》一书说,“1931年,父亲在四叔和一些朋友的鼓动下,以自己的稿费出资,创办了‘北平华北美术专门学校’。又因他的声望,被推举为校长。”

李霞生是亲历者,张恨水的子侄也应掌握大量的资料,但两种说法相差甚大,时间所限,我们难以寻找更多史料,张恨水自己的回忆录中,对办学经过写得简单,并且没写具体日期。此事只好悬疑。

不过,张丕振和李霞生毕业后曾在北华美专任教,却是确凿的事实。李霞生任教时间不足一年,因祖母病逝,他回家奔丧,被亲友劝说,留在本地任教,遗憾地远离了文化中心。张丕振则曾长期在该校任教,并与张恨水结下深厚的友谊。1937年,张丕振的《西河村人书画集》出版,张恨水曾为之作序云:

“自北华美专开办以来,愚除南北奔驰外,留平(即北平)则朝夕与张君相聚。于君作画时,辄负首屏息,侧立凝视,但见其伸纸于案,略加衬度,旋即运笔如飞,不稍停顿。初觉其丹青杂下,满纸烟雾;乃略事勾点,山水人物花卉,跃然纸上,非其平日功夫独到,养气深邃,曷可至此?”

张丕振的这个画集,品位很高,在当时曾产生较大影响。该书的书名为齐白石题写,显示了他对这位弟子的器重。在书中的一幅“荷花图”上,有齐白石的题跋:“大叶粗枝,张生过我,恐有誉汝者亦誉我,有骂汝者必连及老翁也。丕振弟画,白石山翁题。”

后来,张丕振还与画家王森然创办华北大学艺术教育科,名声很大,“教授初学,一经指点,罔不洞悉本源,从之者弥众”。

这个时候,张丕振虽然还不到30岁,却已极受推重,如王森然所说:“丕振兄于绘事以外,又精求书法,兼工印刻,由此日进不已,其深造当何如耶?余无以测其所至矣!”

遗憾的是,这位希望之星的艺术生涯,却在1937年戛然而止。

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张丕振返回故乡,不幸被日本人抓走,后来失去音讯。采访中,新乡文史工作者冯广滨、潘长顺都说他后来“下落不明”。

在采访快结束的时候,却有一次令人吃惊的巧遇。当时我去街头复印,复印店老板看我拿着李霞生的资料,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追问之下,他说他的姥爷是张丕振,当年与李霞生齐名。再询问张丕振的下落,他说张丕振被日本人抓走后,被国民党军队救了,那支部队的将领很欣赏张丕振,一直将他带在军中。解放战争时,那支部队在山东被歼灭,张丕振大约死在军中。

抗战爆发后,李霞生从任教的沁阳某中学辗转回到家乡,多年收藏的名家字画却丢失大半。后来他参加了堂兄李毅之组织的平汉抗日游击支队,他的家成为游击队的联络点。因为被汉奸怀疑,他先后被伪新乡县政府和日本宪兵队抓进监狱,但他命大,都侥幸脱逃。

相关文章

  • 外国教士的异乡情缘:清廷艺术家马国贤[图文]
    外国教士的异乡情缘:清廷艺术家马国贤[图文]

    16世纪末自利玛窦(1552~1610年)以来,西洋传教士即陆续前来中国,颇多任职皇宫,其往返的书信提及皇宫的情形虽多,但论及完整的游记则难求一二。兹介绍一位鲜为人知略带传奇性色彩的人物——清廷艺术家马国贤,以飨读者。马国贤的石版画像以及马国贤回忆录手稿之二《一条印头鱼》马国贤,意大利人,1692年5月29日生于那不勒斯南部的爱波里小镇。其生平几乎无可考查,只知其父亲是萨...

    990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艺术家的母亲胸怀和勇气[图文]
    艺术家的母亲胸怀和勇气[图文]

    图片资料“我同意我的艺术是有目的的,在一个人们需要帮助的时代,我愿意以艺术有所作为。”德国著名版画家凯妥·珂勒惠支的艺术宣言。何等鲜明。她的一生是德国从封建的旧时代挣扎着要诞生在民主新时代的见证,正是在旧时代彻底结束时,1945年,她去世了,同旧时代一同走进历史,仿佛她将此看成她的使命,一定要将旧世界葬送掉,方可以安心离开这个世界,这个让她愤愤不平、让她...

    571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欣赏裸体艺术是靠情欲还是依赖品味[图文]
    欣赏裸体艺术是靠情欲还是依赖品味[图文]

    图1达娜厄接受黄金雨-提香,现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埃尔米塔日博物馆【艺论阁】英国当代著名艺术史家,小说家,公共知识分子,被誉为西方左翼浪漫精神的真正传人的约翰·伯格(JohnBerger)在其1946年的著名书籍《观看之道》中谈到“女性作为观看对象”的话题时指出:“(在西方传统艺术中)女人就是被男人看的一个物件”“甚至是性...

    602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迟子建:提着文学这盏灯,你就不怕一个人走夜路[图文]
    迟子建:提着文学这盏灯,你就不怕一个人走夜路[图文]

    (资料照片)春婆婆刚靠近车门,售票员发现了她手里攥着的免费乘车证,大嚷:“老太太,这路车承包了,免费乘车证不好使”,“哗啦——”一声闭上车门,那路车又开始了野马一般的狂奔。站台的小伙子很气愤,对春婆婆说:“联运车为了赚钱,开疯了!您有免费乘车证,他们拒载是不对的,我帮您投诉他们!”春婆婆摆摆手,对小...

    1376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日本为何流行少女癖[图文]
    日本为何流行少女癖[图文]

    历经百年,少女文化给日本人养成少女癖,流弊多端。少女,通常指七岁至十八岁的未婚女性(十六岁可以结婚,但二十岁成年,然后才可以抽烟喝酒)。虽然AKB48成员有超龄的,但人们也当作少女看。少女一词古已有之,例如《源氏物语》有《少女》卷,写光源氏的长子夕雾和云居雁两小相恋。不过,那鸭头不是这丫头,现在所使用的少女是社会发展到近代才产生的概念。拥有批评家等不少头衔的大冢英治在所著《少女民俗学》中写道:&...

    633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张大千:伪作画得比真迹还好[图文]
    张大千:伪作画得比真迹还好[图文]

    张大千是20世纪最传奇的画家。他是五百年来精鉴第一人,也是天下第一造假高手;他是中国画家中作品最多的,在“亿元”时代不断创造市场奇迹。张大千曾论画:“画中要它下雨就可以下雨,要出太阳就可以出太阳。造化在我手里,不为万物所驱使……心中有个神仙境界,就可以画出一个神仙境界。”“大千世界&mdas...

    290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剪纸类别划分的设想[图文]
    剪纸类别划分的设想[图文]

    卢雪艺术剪纸馆在济南开馆,参观者欣赏剪纸作品。(新华社记者朱峥摄)每个作者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哲学观念、性格特征、审美观、思维方式甚至生活环境的不同,决定了艺术内在本质的不一样,剪纸作品在艺术形式、表现手段、艺术风格等方面无疑会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围绕各种剪纸艺术形式、表现手段、艺术风格等方面孰优孰劣的争论由来已久,但是始终没有结果,谁也不能说服谁。根据国内剪纸界的现状...

    839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著名画家吴佑国--在艺术之路上奔跑![图文]
    著名画家吴佑国--在艺术之路上奔跑![图文]

    吴佑国,男,汉族,1947年生,陕西华阴人。现为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美术学院外聘教师,陕西省文史馆研究员。研修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受聘于西安美术学院史论系任教。曾从事包装、装潢设计工作,并进行绘画研习,创作了大量的国画、版画、金石作品,后致力于工笔花鸟画创作。吴佑国国画作品吴佑国自幼喜欢习字作画,然而家境十分贫寒。他的青少年时期艰苦努力的心理,为了生活,他过早地工作,当泥瓦工、油漆工、...

    1830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书风何以能够具备正大气象?[图文]
    书风何以能够具备正大气象?[图文]

    唐人楷书法度严谨,结体端庄,素来被视之为楷法之典范。特别是颜真卿的楷书,如大臣冠剑,俨立庙堂,富有正大气象。它与张旭怀素的草书共同代表了大唐帝国的繁华与鼎盛。然而,当下书坛,唐楷已经从最初的淡出展览到现在的完全退出,在预示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也预示着一个书法逐渐失去正大气象的特殊时代的到来。当下我们时常听到书风缺乏正大气象的批评,而且这种批评多少年以来一直没有停息过。我们这个时...

    326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随心所欲不逾规——彭贵军书法艺术散论[图文]
    随心所欲不逾规——彭贵军书法艺术散论[图文]

    彭贵军《行草贡性之诗》作品尺寸:46cm×74cm“随心所欲不逾矩”出自《论语》,意味着在积累了很多经验之后,做任何事都得心应手(随心所欲)时,也要合乎规矩(不逾矩)。德国古典美学家康德也有相似的观点,他的美学理论建立在其先验唯心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综合康德对艺术问题的论述,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一句话:艺术是天才凭借创造性想象力建构审美意象或审美理念的一种&ld...

    46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睡着比醒来更让人迷醉[图文]
    睡着比醒来更让人迷醉[图文]

    睡着的维纳斯乔尔乔内是十六世纪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的著名画家,他来到这个世界,只度过了三十二年的短暂光阴,不幸死于鼠疫。乔尔乔内留下的作品不多,可以肯定为真迹的只有六件。然而,对威尼斯画派,对世界美术史而言,乔尔乔内的名字是辉煌的、不朽的代称!《睡着的维纳斯》是乔尔乔内的巅峰之作,但这幅画没有完成他就过世了,背景的风景部分是另一位大师,也就是乔尔乔内的师弟提香续完的。或许受了这幅画的影响,提香后...

    1934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吕新民与他的乐天书画社[图文]
    吕新民与他的乐天书画社[图文]

    行草吕新民作渐入耄耋之年的吕新民,1997年从江西上饶移居北京通州区天桥湾社区,与夫人彭光英及子女团聚在一起,过上了安享晚年的幸福生活,尽情书画创作,勤于笔耕。2006年6月,在居委会的支持下,创办乐天书画社,与邢泉先生共同担任义务教师,吸引了社区20余名中老年书画爱好者,彼此相互切磋,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2013年,乐天书画社被北京市通州区评为通州市民学习品牌。为配合社区文化宣传,乐天书画社...

    837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杨之光:美术教育不是培养神童[图文]
    杨之光:美术教育不是培养神童[图文]

    7月初,著名艺术家杨之光刚刚结束第四轮“杨之光传世作品全集作品征集”活动。上周,杨之光接受《京华时报》记者电话专访时表示,儿童美术教育我们并不是要培养“大师或神童”,而是要用创意思维做主导。画画是手段,不要以为学美术就是学技能、追求美。为“失散的孩子”做DNA去年5月,杨之光通过女儿杨红的微博发布赝品信息,其中涉及17家...

    188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泰迪熊[图文]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泰迪熊[图文]

    何塞作品走进邑画廊观赏西班牙艺术家何塞•门萨纳雷斯作品的那一刻,作品流露的那种纯真瞬间填补了观者情感的空缺,它成为逃避繁琐现实很好的艺术通道。何塞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画面构图表现出强烈的情景化和叙事性,而非简单的卡通符号;作品中洋溢着一种莫名的可以进入内心深处的元素,他平静的述说故事,一切都能用画笔娓娓道来;他每个系列作品的人物主体形象也似乎是被刻意设置,只为显现出彼时彼刻的情绪...

    528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师恩如山——我与恩师刘恪山先生的书画情缘[图文]
    师恩如山——我与恩师刘恪山先生的书画情缘[图文]

    (刘恪山,原任共青团中央《辅导员》杂志编审。美术家、书法家、美术评论家,中国少先队队徽的设计者。曾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3年1月3l日,下午一点多,《山西日报》社老记者骆士正先生来电话说:刘恪山先生去世了。我说:你胡说什么?他强调说:是真的!这下,我愣住了,忐忑不安地拨打刘恪山家的电话。电话和以前一样通响,就是没人接了,我才真的感到事情的不妙,顿时眼睛模糊...

    674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