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高调的《万山红遍》与低调的李可染

时间 : 12-20 投稿人 : 小志 点击 :

李可染(1907—1989)于1962年至1964年间创作的中国画系列作品《万山红遍》,自1999年首次在拍卖会上高价成交后,近几年频频出现在各大拍场上。今年5月底至6月初,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李老的两件巨作又分别以1.24亿元和2.93亿元成交,其中就有《万山红遍》。《万山红遍》系列作品一浪高过一浪的拍卖奇迹,一度成为市场的焦点,拍卖市场甚至因此将2012年称为“李可染年”。在艺术品市场日益火爆的今天,李可染雄浑大气的中国画作品被商家热捧和市场高调炒作并不足为怪,但这一现象与李老平生默默求艺的朴实低调和遭遇的逆境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李可染以平实、朴素、忠厚、执着为本,对艺术默默探求,是典型的“苦学派”。他将画室取名“师牛堂”,常以画牛为娱。李老的《牧牛图》系列,不见洒脱的笔触、秀丽的色彩和优美的姿态,但见遒劲拙朴的线条、浑厚浓重的墨色和朴实憨厚的造型,既饱含传统书画的温润与雅致,又蕴藏传统石刻艺术的坚实与刚劲,是画家涵养的折射,也是画家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李可染的艺术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可谓历经沧桑、受尽磨砺。他始终与主流观念和世俗化的时尚审美保持着距离,在逆流中艰难前行。他没有像当时大多数中国画画家一样,简单地将西洋素描的明暗之法或自然界的明暗规律直接搬入中国画,并以这种“新”的笔墨形式去创造红色的“经典”,而是借西方绘画的写生理念去打破中国传统书画的黑白理解和笔墨程式,以全新的视角重新为祖国的山山水水树碑立传,从而营造出独特的画面墨韵和绘画格局,形成自成一体的“黑”、“满”、“崛”、“涩”的“逆光山水”。然而,这样的作品尽管独具特色,但在“文革”时期轰轰烈烈的文艺潮流中,因画面基调过于低沉,缺乏高昂的“革命”热情,以致被定为“黑画”,横遭批判。李老默默地承受这一切。

李可染虽然经历了革命文艺潮流的洗礼,却没有教条主义,而是特立独行。他常常将独立的艺术探索比作“走夜路”。走夜路,看不见行人,看不见路标,看不清路的尽头,没有同伴,没有观众,没有鲜花和掌声,有的是绊脚石,有的是荆刺,有的是毒蛇和陷阱,一切凭借勇气、自信、敏锐和胆识。《积墨山水》系列作品正是画家独自“夜行”留下的光辉足迹,画面肃穆雄浑、曲径通幽、古朴凝重、大气磅礴,团团浓墨之间忽隐忽现地透出灵光,如深山夜寻,如荒漠苦行,如迷途探道。

李可染晚年常“深深苦恼于荣誉、名望带来的种种烦忧”,甚至恨不得躲进“庙里做和尚”(见程大利《师心居笔谭》),若是听闻自己的作品在今天已被炒至过亿,又获知2012年被艺术市场冠名为“李可染年”,料想又要苦恼烦忧了。而那些疏于专业探究却忙于自我炒作的画家面对李老平和的绘画心境,不知作何感想?

相关文章

  • 考古专家谈2013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忍痛割爱[图文]
    考古专家谈2013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忍痛割爱[图文]

    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4月9日揭晓。考古界的专家们表示,2013年度好项目太多,名额却只有十个。经过优中选优、好中挑好、忍痛割爱地评选,最终选出十项。各有精彩,各领风骚。由于光明日报曾经报道过绝大多数项目,故这里仅将十个项目简要介绍,以飨读者。陕西宝鸡石鼓山西周墓地牺尊资料图片1、陕西宝鸡石鼓山西周墓地——发现姜姓羌族聚落位于宝鸡市区正南的渭河南岸台地上,共清...

    1154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春宫艺术品藏家贝索烈:通过情色认识古代中国[图文]
    春宫艺术品藏家贝索烈:通过情色认识古代中国[图文]

    贝索烈画家描绘的显然是发生在富贵之家后花园的一幕,画面充满禁忌的趣味:嶙峋的假山石旁,玉兰花开得正好,一对男女坐在假山石上,斜倚树木展露亲昵之态。他们的体态与假山石在构图上形成呼应。人物的背后是一丛丛肥硕的牡丹。透过玉兰花枝,能隐约看到亭台中桌上摆放的酒瓶,应是推杯换盏之后尚未收起。这满园春色的景象,就出现在一幅17世纪晚期的绢本画作上。而另一幅19世纪早期的绢本画,则描绘了一名女子出浴后的...

    1246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培育自己的精气神[图文]
    培育自己的精气神[图文]

    《毛泽东诗词》李冠意没有响亮的名头,没有一顶又一顶高耸的桂冠,这在浮名泛起的时代,他似乎落在了潮流的身后,然而,正是这种不追波逐流的品格,使年过花甲的李冠意,依然彰显着一种生命的力道,那是融化在书艺中的坚守、纵横在笔墨中的气质和神采。在汕头、在深圳,李冠意的书法,盖过了他的名头。这不仅仅是他的字好,而是他的人好、德好:不为功名所累,不为利禄蛊惑。广布人缘,追求书艺的普世效果,传承璀璨悠久的文...

    1764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詹建俊:选择绘画一生理想[图文]
    詹建俊:选择绘画一生理想[图文]

    詹建俊油画《天地行》以517.5万元的成交价领衔2014保利拍卖在三亚举行的油画专场。2月4日,著名画家詹建俊油画《天地行》以517.5万元的成交价领衔2014保利拍卖在三亚举行的油画专场。作为中国第三代油画家的代表人物,詹建俊在接受《京华时报·艺术品投资周刊》专访时表示,他所有精力、体力都关注在绘画上,“画画是我最大的兴趣,我爱好这个,好这口儿。我这一生最明智之举就...

    1195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笔墨 生活 理想:对话魏云飞[图文]
    笔墨 生活 理想:对话魏云飞[图文]

    文/姜彦文学习姜彦文(以下简称姜):小魏你好,平时我们交流的虽然比较多,但正式的交流这还是第一次。按照惯例,还是先谈一下你学画的一些经历。问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就是通常有很多人会觉得一个小孩子的文化课不好,才去学画画,你是因为这个才学画的吗?你小时候的功课怎么样?魏云飞(以下简称魏):呵呵,我应该不是这样。因为当时我的学习还不错,中学是当地重点中学的实验班,文化课很好。走上这条道路,确实...

    122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中国美术馆是否变成出租空间“停车场”?[图文]
    中国美术馆是否变成出租空间“停车场”?[图文]

    佛头像(关山月美术馆展览图)近日,有美术批评家称,中国的美术馆缺乏健全的策展人制度,变成了租场地的空间,“没有自己美术史描述和陈列!没能见到经典作品!没有强大的藏品体系和资金、政策、社会支持!没有美术馆专业道德和规范标准!没有公众自觉参与和文化认同感!总之中国没有美术馆文化!”一时间,这番犀利的言辞引发了公众的热议。那么,中国的美术馆真的变成出租空间的“艺术...

    52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小柯谈人生:一半为理想 一半为现实[图文]
    小柯谈人生:一半为理想 一半为现实[图文]

    小柯撰文/白郁虹“给你一张过去的CD,听听那时我们的爱情……”没错,这是音乐人小柯创作的经典爱情歌曲《因为爱情》,但现在,它不只是一首歌,还是一部剧,一部被重新定义的“小柯形式剧”。6月21日,小柯形式剧《因为爱情》新一轮上演。与此同时,小柯加盟的音乐类真人秀节目《一声所爱·大地飞歌》正在广西卫视的每周...

    217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基于思维和行为的设计再思考[图文]
    基于思维和行为的设计再思考[图文]

    今天的“设计”不仅仅是一种实践行为的特定称谓,也不仅仅意味着相关实践的具体产物,在当今社会它也早已不仅仅限于“一门实用型的专业”这样的称谓,作为一个系统科学视野中最具典型性和历史感的内容,设计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不断与其相伴,并对于自身进行着不间断的改造——一个设计词汇逐渐从“想”到“做&rd...

    570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刘石平:石破天惊抱不平[图文]
    刘石平:石破天惊抱不平[图文]

    刘石平先生你还记得初中课本上的《愚公移山》吗?“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但你相信吗?如今,王屋山中隐居着两位耄耋老翁,一位叫宗福元,寿高八秩,日日开山种树,乐此不疲,另一位叫刘石平,寿高九旬,或弄笔丹青晨起时,或自拉自唱山林间,或静坐沉思斜阳后。他们同居一室,欧阳中石先生为其题写斋号“二翁草堂”。欧阳中...

    695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诗情画意的书画艺术成了残酷的江湖[图文]
    诗情画意的书画艺术成了残酷的江湖[图文]

    书画江湖有艺术的地方就有江湖。在这个书画大国里,画界规则、艺术权力、资本狂歌、圈子运动、艺术洗钱、艺术工业化……早已将诗情画意的书画艺术浸染成一个残酷的江湖。文_陈湘鹏秦醉辞去杂志社美编的工作,做了一名画家。一个美术编辑的职业生涯有限,到30岁就很尴尬;一个艺术家则更有想象力,在当代中国能成为最耀眼的明星。2006年秦醉离开体制,成了一名自由人。一边在住处附近...

    97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四川版画:中国美术史的明珠[图文]
    四川版画:中国美术史的明珠[图文]

    《巫峡》林军近日,“四川版画精品展”和“印象派版画真迹展”在重庆同时举行。有意思的是,尽管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域,画家创造了不同的作品,但是在黑白线条的世界里,观众却感到某种微妙的联系。无论是来自国内雄浑的《巫峡》,还是源于国外硝烟过后的《街垒》,他们都在传递着画家对世界的理解、对生命的敬畏,一种穿越时空的人文关怀。是的,真正的艺术是没有国界...

    753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欧洲风景画的诗意探索[图文]
    欧洲风景画的诗意探索[图文]

    柯罗莫特枫丹的回忆编者按:中国画历来追求精神层面的艺术创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成为众所周知的中国画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其实,作为艺术审美的另一载体——欧洲风景画,也同样有着对诗意的理解和追求。无论是中国山水画,还是西欧风景画,都试图通过对诗意的理想式追求和挖掘表现,展现不同时代的文化内涵,以及所达到的人文精神高度。相对于当下频频出现的一味强化...

    91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青年画家向亚——做一个大自然和生活的好学生[图文]
    青年画家向亚——做一个大自然和生活的好学生[图文]

    向亚,男,1990年生,湖南岳阳人,2013年毕业于长江大学油画本科专业获学士学位。“在描绘对象之前我会先去感受对象的故事性,这个故事的结局或赞扬、或批判,有了这个结局我的作品才有生命力。艺术中最打动人的东西是从生命中来的,而不是推理出来的,灵感的源泉其实就在自己的生活和生命中。”——向亚当社会与大学校园都处在一种普遍的利益至上的病态之中时,向...

    1142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再利用让文物活了起来[图文]
    再利用让文物活了起来[图文]

    从“大杂院”到客栈再利用让文物“活”了起来本报记者李佳霖平江客栈现状“古旧又不失舒适感。”“体验苏州生活的临时新家。”……这是2008年江苏苏州钮家巷33号平江客栈入选“中国最不能错过的10个客栈”时的评价,然而,谁能想到,5年之前,它是一个有...

    612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审美首先是一种价值立场[图文]
    审美首先是一种价值立场[图文]

    随着美的外延无休止地扩大,美的形态变得越来越丰富。美的受众面对同台亮相的各种品质的美,几乎无所适从。审美的多元化无疑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审美的背后是人,是一个在特定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中成长和演化的人。因而审美首先应该是一种人的价值立场。不同的价值立场决定了审美的不同品质——华丽与质朴、丑恶与美善、张扬与内敛、虚伪与真诚、低俗与高雅……自古以来,崇...

    1367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