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古书画反潮流实践十九问

时间 : 12-15 投稿人 : 蜜柚 点击 :

编者按:这是三年前《都市风》杂志对刘九洲先生的一篇访谈录,我们发现文中有关学术、鉴定、收藏的一些问题,与我们听到的这个方面的常识,有较大差异,但是刘九洲先生已经用他的收藏、学术实践,获得了各方面承认,因此,我们请刘先生将此访谈,补充一些新材料,再次刊出。

记者:刘先生您好!2008年底,您参与编辑的《宋画全集·欧美卷》出版,2009年底,您的专著《重现》出版,2011年底,您在匡时推出的《千载》拍卖专场,获得了很好的成绩。您作为学者、鉴定家、收藏家的身份,被很多人认为是跨领域的,很少有人在您这个年纪做到这一点,您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能否介绍一下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书画研究的?

刘:我先回答后面一个问题,在1991年考上大学之前,我一直在淮阴读书,1996年在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进入上海文汇报当记者,五年以后,去美国,从那时开始,算是专职从事中国古代绘画的收藏与研究。我接触书画还是很早的,9岁时候在爷爷的引导下开始学书,13岁时候,自己开始感兴趣,18岁读大学之前,我的书画类图书已经有11箱了。

关于跨界的问题,我是这么看的,我是为了鉴定,才去搞学术研究。而学术进步,就是发现了新知识,自然带动了鉴定进步,可以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或者比别人领先两三年,看到机会,自然可以把收藏做好。鉴定水平提高了,收藏才会提高,如果鉴定不领先,那么收藏的优势也就没有了——在收藏领域,要么拼资金,要么拼知识,没有第三条道路。从实践过程来看,打个比方,学术是结网,鉴定是寻找目标,收藏的过程是撒网。这个过程,是很自然的连续动作。

记者:您毕业于几乎是中国最好的新闻学院,毕业后进入最重要的新闻媒体之一,但是您却放弃新闻行业,转向书画,一般人可能觉得“书画”与“玩物”很接近,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刘:2006年秋天,我在浙江大学编辑《宋画全集》的时候,一个中国美院的鉴藏专业的同学来实习,问了一个很出乎意料的问题:“我们搞这些书画研究是在为啥”?我想了一下,回答说:“任何一个民族兴起,都会重新评价自身的历史,中国艺术史研究就是中国文明史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好中国艺术史,就会在文明传播、竞争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仔细想来,书画在离开古代历史以后,就不再是“玩物”,也不仅仅是“自娱”,更加重要的在于,这是国家力量的一个部分,和钢铁、汽车的生产一样,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当我多次出入密歇根大学艺术史系图书馆内,看到西方艺术是图书大约至少20倍于中国艺术图书的时候,当我看到西方重要博物馆的规模和运作模式的时候,当我看到西方艺术品一次又一次出现高价的时候,我感受到这种“文明力量展示”,是激烈的世界范围内的竞争。艺术史研究,完全不是“玩物”。

记者:艺术史这个词汇似乎很少用,中国多用“美术史”。

刘:美术史是一个相对比较小的概念,更加强调平面化,不少院校采用“史论系”这个说法,似乎还强调“史论结合”,这个说法让人感到有些困惑,因为艺术史是学术,“论”如果指的是“艺术评论”,那就不是学术了,评论更加接近新闻行业。所以,我倾向采用艺术史的说法。

记者:您在美国学习中国艺术史,但是,很多人以为学中国艺术史当然应该在中国,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刘:这个问题我其实碰到过很多次,大约是说,中国人强调笔墨,外国人不懂,能学到啥?一些外国学者研究中国艺术,受到这一类的质疑更多一些。其实,中国人互相之间,很多时候也互相指责“不懂笔墨”,这就把“笔墨”变成为一笔糊涂账。要论证外国学者“不懂笔墨”,首先不能认为中国学者“全部懂笔墨”,应该建立一个检测模型,通过这个模型的考试,把中国人中间不懂笔墨的找出来,这样,再把这个模型用在外国学者身上,看看他们是否懂笔墨,这样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过程。世界各地都有滥竽充数的专家。

对于绘画来说,尤其是早期绘画,体现了一种绘画艺术走向成熟期的过程,采用一般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非常合适。相反,采用“笔墨”去研究早期绘画,倒未必适合,已经有著名的《溪岸图》的例子,反向证明了这一点。从总体上看,西方学术界一直强调学术标准,强调“可检验的研究”,强调论文的严格标准,这些措施,恰恰可以把“艺术心学”,以及滥竽充数的研究者剔除——西方科学哲学指出“心学”类似于神学,不是学术。

记者:您个人的学习过程是什么?

刘:主要是尽可能掌握全部资料,多看论文,看看学者互相之间如何讨论问题。再一个就是把学来的知识不断运用,主要就是在拍卖行看到一些不懂的作品,就去想方设法研究,积累很多次“案例研究”以后,研究就变得很轻快了。一开始我采用的方法、材料也很笨拙,后来就越来越快了,也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不断研究新材料,是进步的最快通道。

记者:学好艺术史,就可以到市场上买东西吗?

刘:您事实上在询问艺术史与鉴定的关系。艺术史目前有三个主要方向,一个是研究图像关系的,这是传统的主流方向;第二个是以文献研究为主体的,这是中国宋以后经常使用的办法,唐宋艺术史学者并不这样做学问;第三个方向,是做艺术品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这个方向也有数十年积累了。与鉴定最接近的是研究图像关系的艺术史,艺术史与鉴定的关系,大约是一种练拳与打架的关系,不练拳,打架肯定不成。但是不是说,你在家里练拳十年,出江湖就一定能打赢人家。因为打架遇到的复杂情况,远不是练拳时候可以准备的。有一些专家,完全是从书本上,看前人打架记录,就以为自己会打架,这是很危险的。

记者:那么除了艺术史方面的训练,还需要什么方向的训练呢?

刘:艺术史告诉你一个综合概念,告诉你常规是什么样子,也就是“中庸”是什么样子,中庸不是捣浆糊,而是天平中间那根杆子,你上来就抓不住中间,抓不住常规,那一定要吃苦头的,但是,日常鉴定,则主要是面对异常。

譬如说,董其昌一般是啥样子?艺术史可以举出一些代表作来,让你知道这些基础知识。但是董其昌异常在哪里?异常在于,他大约具备很多种书法倾向。这是一般书法家不具备的,也是任何艺术史都没有谈到的。这种异常状况,导致你想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超乎寻常的资料积累。王铎的例子呢?王铎常规研究目前做得很好,异常在哪里?王铎在54岁以后,出现了几个很好的代笔人,使用真印章。这就导致王铎晚年书法的印章比对方法几乎无效,这就是王铎鉴定中需要注意的“异常”。很多人会感兴趣问:“宋画中的异常”是什么?其实就是,我们往往忽视了宋代绘画走向成熟时期(北宋前期)的多种特征,这恰恰是宋代绘画中最珍贵的部分。历史感不强的人,往往被南宋大量绘画淹没了。这就是宋画研究中的异常。

记者:如何学习才能面对这些“异常”呢?

刘:还是谢稚柳先生说过的,先认真研究一家。把一家研究透了,注意到各方面问题了,在其他研究中,才能有警惕感,才能发现异常状况。从1990年开始,我大约花费了10年时间,研究林散之书法,现在想来,作为入门研究,这是一个很好的经历。因为林散之的作品很多,水平也高,变化也很多,后来作伪的东西也很多,市场上可能遇到的问题,在林散之书法这个领域内,或多或少都发生过。这样就会触类旁通。

在研究一家之后,还需要对新问题存在敏感度,出现异常作品的时候,要比较周密地考虑有哪些可能性,对一般人认为反常的事情,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要保持警惕,这样不断训练,就进步了。

记者:您参与编辑了《宋画全集·欧美卷》,您认为这部书籍意义何在?

刘:这是一个选题、出版时机、印刷技术结合得非常好的重大项目。如果选题不好,那么做出来意义也不大。如果学术条件、社会条件不具备,好的选题也无法落实。如果条件具备了,项目还不启动,那就是耽误时间。从这个意义上看,《宋画全集》是一部非常及时推出的一个项目,早一点的话,条件可能还不具备,晚一点的话,就耽误时间了。能在2008年底推出《宋画全集》,主要依靠总主编张曦先生的胆识和落实想法的能力,如果没有张曦先生的努力,《宋画全集》的出版可能要晚一代人。这本书籍也开启了中国艺术史研究中,国内外学术界、出版界、博物馆界,广泛全面合作的开始。2013年正在加紧编辑《元画全集》,我依然负责联系欧美卷。

记者:您2009年底出版的专著《重现》,与《宋画全集》有关系吗?

刘:当然是有联系的。《重现》汇集了我2001你到2009年间的研究成果,当《宋画全集》2005年启动之前,总主编与我会面的时候,《重现》中的研究,已经开始数年了,我后来全力投入《宋画全集》编辑,其中所遇到的问题,对《重现》启发很大,如果没有《宋画全集》编辑的经历,《重现》的各个方面都做不到今天的地步。《重现》稍微有点惊世骇俗,其中展示了20件新发现的宋元绘画,发现多位重要画家真迹,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是非常可观的,其中研究方法,又是以往传统学术中不常见的,因此也希望同行指正。我花费8年时间才成此书,其间不仅有发现的快乐,在知识与见识上也有进步,自己感觉,就是以前不懂的时候,看到一张画就像撞到一堵墙,摸不着头脑,后来越来越熟悉,这个撞墙感觉逐渐消失,令人非常愉快。2009年之后我继续研究,在五代绘画方面,还有比较大的发现。

记者:学术界似乎比较忌讳自己研究自己的藏品。

刘:确实如此,学术界似乎以为只有研究其他人藏品才是“公正”的。但是我们也发现一个更加有趣的现象,就是中国艺术史上最重要的著作,都是以讨论自己藏品为重要基础的,《历代名画记》《图画见闻录》都是如此。现代谢稚柳、徐邦达、高居翰的著作,其真实认知基础也是他们自己的藏品,或者是他们过手的藏品。所以,研究的关键,还是在于,研究是否能够经得起检验,不在于藏品出自哪里。在如何检验这个环节,西方学术界有完备的阐述。

记者:您的藏品主要得自哪里?

刘:80%来自各种拍卖会,20%来自私人收藏。

记者:您的收藏途径是什么?最激动的购买是哪一次?

刘:我的办法,其实是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所有拍卖行的所有拍品,全部检查一遍,一个不漏,每年大约看画数万张。当然,图片不能上网的拍卖行我就看不到了,最近两年拍卖的东西太多了,有时候也看不过来,前几年真是一个不漏的看,只寻找早期绘画,开始平均每年可以买到2次。2006年以后,买市场交易量大增,我能买到的更多一些。最激动的购买,当然是《秋千仕女图》,拍卖之前紧张了大约15天,最后以底价20倍左右买到了。虽然后来有花费更多的钱,以更多的底价倍数购买到的绘画,但是都不如当时《秋千仕女图》购买时候让我感到紧张。

记者:听说,很多情况下您是仅靠看图片鉴定,买画?

刘:是这样的,据说这是很犯忌讳的事情,所有的鉴定家,所有的鉴定书籍,都一再强调要看原作才能鉴定,我并不明白是什么原因。在没有看原作的情况下,我也买到很多重要艺术品——包括早期绘画与大量明清书法作品。

也许,是因为我更加重视对画面多重信息的综合分析,不重视对单个细节的研究。2012年底,我参加上海博物馆《翰墨荟萃》研讨会,提交的论文,就讨论了这个问题的根源——“范式”问题。与我研究方法类似的人,与我一样,不看原作也能鉴定。这么多年来,经常会发生我在美国看图片,与我一些朋友在北京看现场,找到的东西是重合的——我们不得不在拍卖之前协调——这是很多人知道的事实。

当然,如果有条件看原作,最好看原作。特别是书法作品,以及特殊尺寸的作品,看原作下判断,要可靠、准确得多。

看网络图片的优势在于,你可以看得宽泛一点,否则亲自前往,很多地方都赶不过来,一定会错失很多东西。

记者:您认为您个人的鉴定“秘密”何在?

刘:以我个人体会,追求小窍门的方法肯定不行,总体来说,要靠自身研究能力的提高。

在学术研究中,也不是所有办法都能够迅速提高“鉴定能力”。我主要采取断代研究方法,多个画家一起研究。其缺点就是在开始研究数年中,一篇论文也写不出来,随着多方面知识的掌握,就比较容易出成果。只有掌握的全局知识,才不容易被具体的绘画的具体“疑问”迷惑。

另外就是要学会自己总结细节,同时,还要不完全依赖细节下判断,而是要依靠整体信息的逻辑,去下判断,这是前人不太注意的地方。

记者:很多读者一定想知道,为什么您可以在市场上辨认出这些作品,而其他人却没有您那么快速判断?

刘:从学术思想来源上说,现在一些学者的知识,来源于艺术史内部,也就是来源于老一辈鉴定家。老一辈鉴定家在他们的书籍中,多次讨论“辨伪”这个问题,这使得受他们影响的新一代,都喜欢“辨伪”,但没有老一辈鉴定家经验丰富,因此,往往在“辨伪”的时候,把目前大家还不清楚东西(也就是一些边缘知识),当成“伪”了,这是一个思想上的原因。从学术逻辑上看,一个“怀疑点”并不是“伪”,那仅仅是“假说”,要把假说变成“结论”,是需要论证的。这一类论证的结果应该是,整卷作品没有一处是真的,那才是“赝品”。我们很少看到“辨伪”的文章研究到这一步的。

从思想上看,绝大多数参与市场的人,会相信市场上没有意外,这种论调很多,经常在新闻上看到不同的人在说同一句话:现在没有漏可捡!其实嘉德四季每次都有机会,主要看你的学术水准高下。我原来做过好几年的记者,也学习过统计学,知道意外是太多了,所以我就不断地提醒自己,要有意识寻找东西,电影《一代宗师》上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真是这样的。

记者:那么您认为,现在开始收藏是否晚了?

刘:收藏任何时候都没有晚,每个时代都有机会,就好像任何时候进入股票市场,都可能赚钱,也都可能赔钱,看你自己怎么做。从客观上说,现在毫无疑问是有史以来最好的收藏时机,收藏品来源丰富,拍卖行比较规范,拍卖带来的信息也很多,信息传播成本几乎是没有的。最重要的是,社会偏见少了,一些高学历的人,才会更多进入这个领域,才会更好地阐述书画。只要您开始收藏,就会逐渐体会到这是一个从事收藏的黄金时代。

记者:不少人以为,捡漏行为充满了《重现》。是否会带来人们投机心理?

刘:我并不这样认为,因为《重现》中绝大多数藏品来自拍卖行,拍卖的时候,相当大范围内,应该到的资金,应该到的人,都到了,所有买家在场的情况下我买到了,这就不是捡漏了,而是我的知识和判断存在优势。只有一对一的买卖,才有存在捡漏的行为。

记者:您在艺术类网站上也是活跃人物,您如何看待网络对艺术史研究的影响?

刘:网络的优势是信息量大,很多人都发言,互相启发很大,我是其中的受益者。也存在一些问题,譬如说,有一些知识水准不一致的人,在一起“讨论”艺术史,因为认识差距大,最后就成了吵架,这很不利于发展,这也可能是艺术类网站的讨论,没有能够进一步扩展的原因。还有就是老专家基本不来网站,这是什么原因,我也不清楚。

相关文章

  • 以不知道怎么拍的方式拍电影[图文]
    以不知道怎么拍的方式拍电影[图文]

    导演李玉李玉早年曾经做过主持人,拍过纪录片,其作品《姐姐》被纪录片大师怀斯曼称赞为“摄影机能像趴在墙上的苍蝇一样观察生活”。从2001年反映女同性恋生活的电影处女作《今年夏天》开始,李玉的导演之路开始慢慢一次又一次转变,从最初的小众、地下、边缘,到现今的票房“亿元俱乐部”会员。李玉一边走在社会批判、直面内心的创作刀刃上,一边游走在红线边。李玉和制...

    407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漫画家寄语年轻漫画人:坚持画自己最擅长的题材[图文]
    漫画家寄语年轻漫画人:坚持画自己最擅长的题材[图文]

    就在前几天,袁伟江的《豌豆笑传》第十七集面世,《豌豆笑传》的总发行量已超四百万册,几乎是出版界的奇迹。除了袁伟江,像天朝羽、勾犇、南靖北玲、阿酸、冥王星精灵、章珉等,均是本土著名年轻漫画原创作家,他们的平均读者超过千万,像天朝羽的《黑白奇境》总点击率达4亿。记者安文联好的漫画中都有作者的影子就在前几天,由云南出版集团出版的《豌豆笑传》第十七集面世,《豌豆笑传》几乎是在国内任意一家书刊亭都可...

    94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陈丹青以文作画的艺术[图文]
    陈丹青以文作画的艺术[图文]

    陈丹青奥林匹亚与娅里克姗德拉陈丹青善于观察生活,眼光敏锐,借助光影、节奏和窥视等手法再现生活场景,刻画景致,摹绘物象,这是诗画互通的表现。画须突破简单的形象再现,诗须超越单纯的情感表达,诗画之间有共同的规律和原则,它们之间互相融汇,可以达到出神入化的创新境界。经过苏轼的有力阐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遂为中国艺术至尊的审美原则。与此相似,西方也有这种观念,古希腊诗人西摩...

    1768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艺博会:一场艺术品的奥运会[图文]
    艺博会:一场艺术品的奥运会[图文]

    昨天,在通州上上国际美术馆,艺术家及艺术爱好者赶来参观艺博会。党维婷摄本报记者陈涛以“打造国际级艺术品产业交易交流平台”为目标的首届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会,昨晚在通州区宋庄开幕。今起至10月2日,来自国内外900余位艺术家的近5000件作品,将为国内外艺术爱好者奉上一场艺术盛宴。在这里,你不仅可以看到国内艺术家的最新力作,还得以一窥来自五大洲的300余件驻华使馆藏品。在...

    859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向京翟倞对话:艺术家有点像荒野里的独行者[图文]
    向京翟倞对话:艺术家有点像荒野里的独行者[图文]

    真理只有一个布面油画艺术家总在挣脱被归纳,而放眼望去,我们总能在一些作品里找到一些共同点:外在的、内因的。当代艺术以来,“知识型”艺术家慢慢形成一个模糊的类型,他们形成的基础当然是阅读,八十年代曾经有个词叫“先锋”,和先锋沾边都意味着前瞻性、实验性,没人是圣贤,无法前瞻,有的实验被印证进入历史,更多的则随风飘散,但艺术家本人多是沉迷其中的执迷者。...

    27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吴为山:城市文化要懂得人[图文]
    吴为山:城市文化要懂得人[图文]

    吴为山在进行创作近日,曾一度引起人们关注的混搭风雕像“大背头”又传出要改为“九龙宝瓶”,再次引发公众的热议。另类雕塑争议不断,也给我们的城市发展提出了这样的思考题——我们的城市需要什么样的艺术?我们该怎样打造城市的公共空间?“城市文化要懂得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教授的话,一语中...

    851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顾一指:给刘小东提一言[图文]
    顾一指:给刘小东提一言[图文]

    刘小东即使当代艺术在一些地方的民间艺术机构已经发展得风生水起,但是,如果它进入不了中国公立美术馆(含博物馆,下同)的收藏序列,一些艺术家自我感觉多少有点散仙的意思,仿佛一支游击队哪怕战绩再好也没能成为正规军,总有几分自卑在内。这很可能是当代艺术家刘小东在本届两会上提案《支持公立美术馆收藏当代艺术》的精神初衷,当然,这只是猜测。当代艺术在中国,是缺乏传统传承根源的。可以这么说,当代艺术是横切进...

    557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当代艺术如何品牌化[图文]
    当代艺术如何品牌化[图文]

    达利设计的红唇沙发李光斗如果把可口可乐的瓶子看作一件艺术品的话,那么它堪称当代艺术中最成功的艺术品。最初的可口可乐是倒在杯子里出售的,后来改用瓶装,但由于瓶子的形状不受顾客欢迎,大大影响了销路。当时美国妇女流行穿一种在膝盖附近稍微变细的裙子,一个叫凯普曼·路德的人从中获得灵感,按照这种裙形设计出一款瓶子,并把这款设计展示给了可口可乐公司负责人。可口可乐公司当即决定采用,结果大为...

    1651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在巴黎:约会艺术(上)[图文]
    在巴黎:约会艺术(上)[图文]

    韦罗内塞卡纳的婚宴巴黎,是繁华旖旎的艺术之都,是世界时尚的中心,是建筑艺术的代表,是古城保护的楷模,是文化环境的典范,是我心目中的艺术伊甸园,多少年来总是让我魂牵梦萦。辛卯孟冬,我有幸接到法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贝莱克先生的邀请,踏上了去往巴黎的航班。来到卢浮宫馆藏馆已是第二天下午2点。面对数十万件来自世界各地的稀世珍宝,顷刻间仿佛回到了中古世纪。雕塑《维纳斯》,柔媚而单纯,优雅而高贵,充溢着青春...

    62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汪建伟:过度景观化后当代艺术如何呈现[图文]
    汪建伟:过度景观化后当代艺术如何呈现[图文]

    图片资料一,媒体策划展览是否是后台运营向前台操作的转换?在发布会上,艺术家汪建伟(微博)提及:“以前参加展览时,艺术家、策展人、批评家都是认识的,这次听到一些关于此次展览的介绍,我突然有种感觉:这是一个由媒体发起,来策划的展览(此次展览由上海美术馆(微博)、99艺术网、SMG艺术人文频道、新闻晨报主办)。当然一种调侃的方式说的话就是,媒体以前是作为一种类似‘后台&rsq...

    210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午后阳光[图文]
    午后阳光[图文]

    姚丹晖烟柳瘦河与绘画相识在问花、问世界的少女时代。在祖母的案头,跟随她在绘画中寻得了一花一世界的快乐。不知何时,水墨色彩精灵般地融进我的血液,带给我生命的能量和张力。绘画亦如人生,酸甜苦辣俱全。它可以传达快乐,也可以排遣寂寞、宣泄苦闷,然而它更能磨练意志。为收集创作的素材,可以不惜数百里的奔波。喜欢在轻松自在的状态下抒写性情,形成个人图式。用自然、亲和、率真的视觉语言注塑精神气息,是我不断地...

    1774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倪军:忻东旺是艺术史上一个传奇[图文]
    倪军:忻东旺是艺术史上一个传奇[图文]

    艺术家忻东旺(照片由倪军提供,王梓拍摄)2014年1月11日下午6:00,著名油画家忻东旺先生因病去世,享年51岁,听闻此消息,艺术界一片悲痛。1月12日上午,艺术中国电话连线采访了艺术家倪军,倪军先生说:忻东旺是一个真正内心非常谦逊而且好学的艺术家。我大概在四、五年前在清华美院授课,当时与忻东旺老师熟知。有一晚我进行了一场《视觉艺术和音乐艺术里的情绪表达》讲座,他携他的夫人一起去听,讲座之...

    1703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不摄影的摄影师获奖惹争议[图文]
    不摄影的摄影师获奖惹争议[图文]

    超现实主义的抽象拼贴摄影作品国际艺术摄影奖中拥有最高声望之一的德意志证交所摄影奖日前揭晓,英国摄影师赢得评审的一致好评并获奖。该奖项由英国伦敦摄影师画廊于1996年设立,每年评选一次,评选结果于夏季公布,旨在奖励过去一年在摄影领域贡献最大的摄影师。斯蒂扎克是一个超现实主义的抽象拼贴摄影师,他将他人的摄影作品进行剪辑和拼贴后形成自己的作品。作为非传统意义上的摄影师,他并不架着摄影机拍摄作品,因此...

    1370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南怀瑾一生传奇 能否称“国学大师”向有争议[图文]
    南怀瑾一生传奇 能否称“国学大师”向有争议[图文]

    南怀瑾9月29日于太湖大学堂逝世享寿95岁。图片来源:台湾《旺报》中新网10月1日电著名文化学者南怀瑾日前去世,享年95岁。他的一生宛如传奇,曾习武学文,在台湾备受推崇后又在大陆掀起传统文化热潮。对于他的学术造诣,则有着非常不同的评价,有人奉他为“国学大师”,亦有人认为他的著作有常识性错误。从九月下旬起,南怀瑾病危的消息就开始在网络传播,对于病情的猜测也各式各样。流言...

    190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郑可:从雕塑家到现代艺术设计的先驱者[图文]
    郑可:从雕塑家到现代艺术设计的先驱者[图文]

    郑可为新一军纪念碑创作的《铜鹰》。报载,新一军印缅阵亡将士公墓将得到适度修缮,这使我想起了公墓上的铜鹰。恰好,日前承雕塑家尹小艾见告,其师祖郑可先生的作品集已出版(王培波主编《郑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1月),内中载有铜鹰的清晰照片及郑可的多件早期作品。便有了冲动,想谈谈这位被遗忘了的粤籍前辈雕塑家。为新一军纪念碑塑像郑可(1905-1987)原名...

    1386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