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中国近代美术史——作为标本的北平艺专[图文]

时间 : 12-12 投稿人 : 榴莲 点击 :

中国近代美术史——作为标本的北平艺专 | 美术趣闻

宗其香《嘉陵江上》1947年纸本设色。

继去年底“馆藏国立北平艺专精品陈列”之“西画部分”结束之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再次展出“国画部分”,试图完成一次完整的叙事,以一所美术院校为单位,对中国近代美术史进行重探。

“西画部分”展出了两件李叔同的作品,十分罕见,据说是目前仅有的发现。给文化界带来惊喜之余,也给“国画部分”的展览做了一个引子。这位日后以佛学造诣为人们所铭记的大师,精通诗词、书法、篆刻等传统艺术,不缺古风与禅意;他曾求学于东京美术学校,当时学的就是油画,他也是西洋音乐的推广者,一曲《送别》流传至今。那一代文人,身处中国文化与西洋文化相遇的十字路口,那股子飘摇之中的淡定、对撞之下的选择,都在他的身上,自然也落到他笔下。

展览到了“国画部分”,这条历史线索更加清晰。同样是笔墨纸砚、宣纸与卷轴之间,一些画作的古意明显更浓,陈师曾的《师曾题写白石词意》、姚茫父的《秋山红树图》、余绍宋的《花卉四屏》以及汤定之的《松》轴,都是山水花鸟的规矩之作,不仅仿效明清,还进一步上溯宋元画学,并且吸纳海派文化金石之风(以吴昌硕为代表)的营养。另一些展出作品,开始画古人所未画,具有初步的现代主义痕迹,郑锦的《狐狸》、徐悲鸿的《三鸡图》、叶浅予的《成都风光》、李桦的《天桥人物》,别有一番生动与乐趣,技法上亦有西洋绘画的影响,尤其是写实主义。《狐狸》一画中的边缘勾勒和对倒影的处理,明显是舶来的语言——和李叔同一样,郑锦也曾赴日本留学,他也是北京美术学校(北平艺专成立时的校名)的创始校长,在教育方法和课程设置上,他最初都借鉴了日本京都美术学校的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古意与西风的区别,不能完全以年代先后来划线。整个国画现代化的过程,并非一个清晰的时间断面,而是一次持续的、交叉往复的动态过程。比如,展出的李苦禅、李可染作品作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历经“五四”新文化运动等“反传统”思潮洗礼之后,他们笔墨间的工整与奔放,依然可以在前辈那里找到共鸣,而沐浴西风的郑锦的画,作于20年代,时间更早,文化态度似还更趋开放;如今备受资本市场青睐的张大千,30年代还在模仿石涛,极为传神,40年代就在敦煌壁画的影响下,在西画之外发展出极富个性的中国画风。

在北平艺专的案例中,中国画的彷徨与守卫,成为一个显性问题,有时甚至表现为画家之间的直接冲突。其中最著名的例子便是徐悲鸿。

1946年,徐悲鸿受命成为北平艺专校长,大力推行写实主义新国画。他一反学古知新的国画传承,执行西画的教学办法,很快招致艺术上的异见。就任一年后,国画组三位教员秦仲文、陈缘督、李智超发出公开信,以停课来抗议他的改革。他们指出,国画组招收学生太少、授课时间太少、教员聘任失察,教学方法不得当,“先生以校长名义,分致同仁一函,令某人专教树某人专教花,此等教学方法,若师之于初学未为不可,今施之于全国艺术最高学府最高年数之学生,致令教者与学者啼笑皆非,不独对学生程度估价过低,亦颇辱教师尊严。”徐悲鸿写文章反驳,并举办记者招待会,否认对其招生与授课的指责,并主要在艺术审美上为自己辩护:“建立新中国画,既非改良,亦非中西合璧,仅直接师法造化而已。但所谓造化为师者,非一空言,即能兑现,而诬注重素描便会像郎世宁或日本画者,乃是一套模仿古人之成见。”此次展览中的李桦、叶浅予、宗其香都是徐悲鸿当时看重的新兴画家,给国画带来了新风气。

早在“五四”时期,徐悲鸿就曾提过“中国画衰败论”,他反对一味临摹古人的“八股画”,主张对国画进行写实主义改良。他是留洋日本、法国的海归派,有充分自觉的现代意识。而他的反对者,也非固步自封的老顽固,他们的诉求是“将国画与西画平均”,各留各的血脉。在徐悲鸿之前,北平艺专的艺术风格尽管以保守为主,但国画与西画也早有融合与摩擦,只是从未激化——西洋文化的驾到,早就成了中国文化界的必答题之一。《世界日报》、《北平时报》等报纸全程参与了这场社会事件,亦可见当时公共舆论的时代性。

争论最终得到调停,逐渐平息。这应算是徐悲鸿的胜利。上海美专、杭州国立艺专、北平艺专成立之初就设立了国画科,算是在西化潮流中颇有自我保持的意识,徐悲鸿在治校方针上的改良,一方面扭转了国画在北平艺专的艺术地位,另一方面也继续维持着某种程度的中西平衡——虽未否定传统价值,但方法论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自清末以降,到共和国成立,直到今天,由西方激化的中国现代性当然是一个大问题。被央美长期遗忘在库房里的这些美术作品,像一份无言的证词,外在的影响和内生的抵抗,通过技法、题材、审美等美术形式,在故纸上留下了可见的张力。

据北平艺专的学生回忆,徐悲鸿曾经举着一本董其昌画帖说:“这是没有生命的作品,我对董其昌、王石谷等人的评价,至少是第三等,学生们都比他们画得好。”眼下,北平艺专的展览设在央美美术馆四层,在体量硕大、宽阔的馆内空间,底下三层都被毕业生作品展占据(其中也有几张书画作品),老先生们被挤在四楼一角。这像极了一场新的“占领”,又像是学生们在和他们的老校长徐悲鸿遥相呼应。(文\吴琦)

相关文章

  • “漆画人生”:艰难守望中寻找“春天”[图文]
    “漆画人生”:艰难守望中寻找“春天”[图文]

    张志强正在介绍漆画蒋振江摄“东方人发现了漆画,西方人发现了油画,这是东方与西方对人类文化的伟大贡献。”对于漆画的文化价值,老艺术家胡一川赞誉有加。但随着时代变迁,如今漆画的境遇却并不美好,甚至是在生存的困境中守望着明天。在中国漆艺家协会会员、太仓漆画领军人物张志强的心中,这更是一条不断摸索的坎坷道路,也曾因为生活压力想要放弃,但始终都被漆画的魅力所牵引,最后他给自己定...

    82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何怀硕:艺术的信念[图文]
    何怀硕:艺术的信念[图文]

    现代派把日常用品与艺术品的界限打破,被崔西·艾敏弄得乱七八糟的一张大床经炒作也成为成名作何怀硕当代对于:“什么是艺术?”、“如何给艺术下定义?”、“什么是艺术?什么是非艺术?”类似这些问题,不论是在艺术哲学、艺术理论与批评,或者美学中都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这原来固然也是困扰着多少世代的艰难问题,但当今更加困惑...

    433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汪建伟:不确定性是最吸引人的[图文]
    汪建伟:不确定性是最吸引人的[图文]

    对我来说,首先是如何理解“跨界”?跨界的理由?它应该是在一种知识整合的背景下展开的,比如,我在1990年代的时候,开始怀疑使用某种单一的知识系统所产生的可能性?以及它的极限?我开始尝试去了解我所不熟悉的知识,以及其他被我们惯常排斥在艺术认知以外的世界。然后我发觉,如果艺术只是人类全部知识的其中之一,那为什么不可以反过来想:我们可不可以用人类全部的知识来做艺术,或者是来思考艺...

    1832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艺兼四绝——追忆钱君匋先生[图文]
    艺兼四绝——追忆钱君匋先生[图文]

    钱君匋篆印结合日前在上海笔墨博物馆举办的“艺兼四绝——钱君匋书画篆刻装帧展”,上海市文史馆、笔墨博物馆等组织书画界人士及钱君匋亲属、学生等就其艺术与生平等进行了研讨。钱君匋(1907-1998),浙江桐乡屠甸镇人,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文艺出版社编审、上海市政协委员等,是一位融诗、书、画、印于一身的艺术家。陈辉(钱君匋学生,展览策展人)在...

    165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说说艺术这张牌[图文]
    说说艺术这张牌[图文]

    资料图片得到大量一线品牌垂青的英国新锐插画家JulieVerhoeven说:“艺术是完全的自我放纵,你不用为他人着想。时尚则不同,你不能完全地荒谬。”时装的实用性与艺术性几乎成为了一个悖论,此事古难全。尽管近年来T台之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概念化时装,然而面对“市场”这个时装产业永久首要的生命力,大多数的设计师们必然会选择前赴后继的实用下去。而艺术品则...

    1305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于丹:中国文化走出去,要靠生活方式的潜移默化[图文]
    于丹:中国文化走出去,要靠生活方式的潜移默化[图文]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回首中华文明浩浩五千年的历史,历次鼎盛时代莫不是与文化的繁荣昌盛相关联。在打造文化强国的道路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时代传承与文化传播,文化创意与商业产业之间如何保持平衡也是一道待解的难题。中央台记者专访十八大代表、文化学者于丹,为破题寻找灵感。背诵古文经典是很多小学生的必修课。在有些小学,孩子们早读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背诵《论语...

    1025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一些当代水墨可视之为艺术诈骗[图文]
    一些当代水墨可视之为艺术诈骗[图文]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水墨艺术”展览中的作品对于西方意识形态所主导的当代水墨,中国艺术家有不同态度,有冷眼旁观,也有投怀送抱。艺术重要的是一种对待人生的真诚——然而,这样简单的话语对于沉浸于名利之中的所谓艺术家或许只是一种奢望。一直处于隐居状态的老画家了庐在与《东方早报·艺术评论》的对话中,直言部分当代水墨其实已经等同于诈骗,因为&...

    366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中国油画还需要补课[图文]
    中国油画还需要补课[图文]

    靳尚谊在自己书房接受本报记者专访一头花白头发,身着深色毛衫,方框眼镜后一张消瘦的面容。日前,年近八旬的靳尚谊在北京东四环的家中接受本报记者的专访。阳光透过窗口洒进书房,从侧面照着沙发上的靳尚谊,像一幅伦勃朗的肖像画。作为中国油画界的巨擘,他书房的墙上挂着两幅作品,一幅是泥金书法扇面,一幅是元代南宗山水画的代表人物倪瓒的山水画复制品,整个书房弥漫着简素空灵的古风。尽管是油画家,国画却是他从不回...

    1000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栗宪庭:中国当代艺术的一面旗帜[图文]
    栗宪庭:中国当代艺术的一面旗帜[图文]

    栗宪庭近影2012年6月21日,西安初夏明媚的午后,曲江一处古雅的院落,水声鸟鸣中,在挂满嫣红梅李的果树下,栗宪庭侃侃而谈,态度是那样率真、谦和,话题围绕中国当代艺术,又超越中国当代艺术本身……栗宪庭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三十多年中,他从文化战略的角度把握着中国当代艺术的新变化,开创性地策划了诸多重量级的代表着重要艺术潮流和走向的中国当代艺术展览,对中国现代艺...

    187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北京晚报》封面力推“清华简”断想[图文]
    《北京晚报》封面力推“清华简”断想[图文]

    2014年1月7日北京晚报第1版清华简介绍一超摄作为中国古文字学四大分支学科之一的简帛文字学,目前相对于比较成熟甲骨文字学、金文学、战国文字学要滞后一些。但近年来“清华简”的发掘整理工作频出战果,据今天(1月7日)的《北京晚报》封面头条用粗黑主标题“最早算具重现真容”,副标题“清华大学从战国竹简中发现《算表》,可做乘除法和开方&rdq...

    215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苏立文:重要的不是画什么,而是谁在画[图文]
    苏立文:重要的不是画什么,而是谁在画[图文]

    97岁迈克尔·苏立文在上海书展尽管今年夏天上海非常热,我也很高兴再次回到上海。我是在73年以前首次来到中国,也就是1940年,那时候我非常年轻,才20出头。后来在1973年的时候,我再次回到上海,那时的上海正处于“文革”时期,所有有关文化方面的活动都停止了,上海是一个死寂的城市。所以今天回到上海,看到有这么多的文化活动,这么兴盛的一个大城市,我觉得非常荣幸也...

    1201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马欣乐:艺术家要怀有文化自信[图文]
    马欣乐:艺术家要怀有文化自信[图文]

    1999年冬,受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之邀为其所绘《驰骋风雪图》在2014首届大型国际精品书画展上,一幅《龙马精神万世不摧》的作品以其娴熟的笔墨技艺,鲜明的艺术风格吸引了现场的观众频频驻足。这幅精彩之作出自于当代著名画家和书画鉴赏家、美籍华人马欣乐之手。作为一位有着深厚功底的中青年国画艺术家,马欣乐曾师从黄胄、刘文西等多位绘画大家,作品从形式上到内涵,不仅传承了中国绘画艺术的特点,而且具有鲜明的时...

    104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高鹏:写给用真诚绘画的年轻艺术家
    高鹏:写给用真诚绘画的年轻艺术家

    无故发烧了一天一夜,喝水喝果汁,也有时间看看同行推荐给我的一些推广、售卖年轻艺术家的网站。2014年一开年,我至少担任了4个以上推荐年轻艺术家的活动和奖项,说句心理话,自己从事美术馆工作后,对年轻艺术家的关注越来越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筹款和项目的执行,有时连这些年轻艺术家的作品都没有认真地看一遍,更不用说花时间和他们沟通并拜访工作室。也许就是只有在安静,并微微忧伤的时候,才能回到更加感性的欣赏...

    1990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姚谦:蔡国强画的鬼能让我脊背发凉[图文]
    姚谦:蔡国强画的鬼能让我脊背发凉[图文]

    姚谦他捧红过萧亚轩、李玟、蔡健雅、刘若英,是许多大牌歌手口中的“谦哥”,也是台湾综艺圈教母张小燕口中“最懂女人心的人”。《最熟悉的陌生人》《我愿意》《好心情》等脍炙人口的歌词,无一不出自他的笔下。他就是台湾知名音乐人姚谦。上周六,蔡国强在浙江美术馆名为《春》的个人画展第一天展出,姚谦应邀为这位心中的绘画大师助阵,带来了一场名为《艺术与生活》的演...

    1457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马兴文访谈:从“心”开始[图文]
    马兴文访谈:从“心”开始[图文]

    马兴文马兴文(SimonMa),华裔设计师,2012年7月SimonMa个展“龙马情”在上海世博馆意大利中心开幕,这场跨界的艺术展览,让马兴文以“艺术家”的身份走入公众的视野。2013年,受威尼斯艺术双年展组委会之邀,“中国马兴文特邀展馆”即将登陆水城一座拥有三百年历史的教堂,届时,马兴文将秉承一贯的跨界之...

    520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