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陈晓峰:2013年上半年艺术界反思录

时间 : 12-12 投稿人 : 石榴 点击 :

陈晓峰

2013年上半年艺术界各方都在主动的突破原有的“围城”和边界,甚至迫切的期待改变传统的游戏规则——但是“三观”不再具有颠覆性的艺术界,失去了可以共同讨论问题的舆论环境和要件。艺术界一如既往的“失控”和处于莫名其妙的价值衰变期当中煎熬。比如,宋庄生态危机似乎只是变成了宋庄艺术家的问题,威尼斯双年展好像只是那些参展艺术家的事情,中国美术馆等体系的资源似乎与当代艺术圈成为天然的绝缘体,整个艺术圈失去了信息链接与“联网”的能力与共识。江湖帮派和门户之分依然那么显著和矫情,艺术界仍然在老化的系统里运作,而不是推动一个生态圈的回归和建设。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维护艺术界既得利益的社会价值观早已被解构得一地鸡毛,因此新型的价值体系本应该呼之欲出,但是因为没有良性的循环更新价值体系,整体性的“共识”无从谈起,艺术界向前推进显得举步维艰。2013年上半年一方面需要关注到当代艺术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更要警惕新一轮资本工具包装来袭,一些成功艺术家在新一轮的环境变化关键节点,携资本进行另一种形态的包装,欲借机上位,这种现象尤其值得反思与批判。艺术界处于“内困外急”的状态:一方面在自己的围城里作不同的困兽记和精神的流失,另一方面围城外的力量正在喷薄,各种文化园区在假借艺术家力量,以及互联网艺术品交易兴起,最新的消息是电商富二代国美在线品类扩展上将延伸到“文化艺术品”大类,我将会有专文评述。

一个惊人的现实摆在艺术界每个人的心头上:展览和作品已经无法支撑起这个领域的共同“认知”与辨别——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变化极为明显:已经不是获得社会探索意义区分度明显的领域。艺术家群起而追逐“水墨”便是上半年最成现场的艺术形态载体——在“全城皆墨”的艺术界,你总会不由自主的想到那个常态的词汇:投机。我的观点是,与其认为“水墨热”,不如视为末法时代艺术家需要继续跳着枷锁跳舞,只是从一个坑跳入另一更大的坑,本质上艺术的观念和思维没有改变。如果水墨热是艺术界内部自发的革命行为,而不是商业利益驱使,那么水墨热能够带动艺术新一轮的内生长力,但是显然不属于前者。众所周知水墨热的前因,但是艺术家群体不应该只是成为水墨的“发烧友”,而应该找到价值观的塑造力。艺术界在群体性精神恍惚中抓到“水墨”元素有些过度的应激反应行为,很容易成为艺术资本操作的配套工具和炒作题材。但是艺术界讨论的趋势力量显然还没有在这上面停留,也说明了艺术学术生态的荒芜。

被自认为“做腐乳都是一流”的王林自我定性为“伟大的”威尼斯平行展(不禁令我感慨,如今传统型策展起家的老牌策展人膨胀至极的虚妄,难道不知道在移动互联网微时代宏观架构起来的意识形态都将是浮云而已?!),最大限度的满足了中国艺术家廉价的参展愿望,但是王林别忘了成长的不是中国艺术家,而是集体的“造梦”心态,挤上末班车,却让人窥见了中国当代艺术价值观的一地鸡毛,全部的参展作品回到国内第一件事情就是集体被“送拍”,但是真正有需求的买家又在哪里,还是已经托好盘?如果这个自认为分量很重的展览更应该在国内也做一次,可能引起的关注度和讨论更值得珍惜。传统的策展人似乎永远不知道分享的重要性,只是把大型的展览在约定的时间内做完,似乎工作就结束了,但是信息接受的有效性又在哪里?我真心希望传统的展览能够将展览的生命力延伸出来,让国内更多的人了解到具体的信息,将这些被整合的资源再度释放出来,而不是成为一次性资源浪费者。建议王林分不同批次携带威尼斯参展艺术家在国内不同的地方多些移动的交流活动,我想可能真正有利与艺术家的进一步表达和沟通,也能够让人更深入一步的感受到被归纳的创作群体背后的状态。我的观点是,何为传统的展览和传统型的策展人?大型的展览没有建立一种后续可持续发掘的元素,甚至现成一种有机的生态,那么这种展览就是传统的展览机制,策展人的观念和运作展览模式都需要被革新。因为在艺术生态构建迫切需要的阶段,传统展览所消耗的财力、物力、人力完全在更大的社会化连接平台里让艺术理念更充分化和更有效率。传统展览就像美容产品,破坏的不仅是一种新成长的机制,延续的只是一种老化的观念和思维,更多的破坏是新的艺术生命力和遏制了结构性裂变。

2013年上半年宋庄艺术生态继续恶化,几乎到了一个低烈度撕裂的边缘。宋庄上万个艺术家以及其延伸的作品,链接的社会信息,居然无法保护好一个创新的艺术文化生态,我想这是多么虚伪而无价值观体现——弱信息连接的文化创业时代。我想宋庄文化创新的社会化将是这个区域未来重要的课题方向——如果整个宋庄艺术文化人分泌出更多社会化的信息,那么自身的信息将会被商业信息彻底的掩盖,那么这对于这样一个具有独特生存样本的艺术群落而言是灭顶之灾——在我所写的25万字近期由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宋庄疯——中国艺术创新第一现场观察》一书中有详细的阐释。活生生的现场发生案例是:栗宪庭电影学校学生报到日成了被遣散日,爆发了小范围的抗争,但是低烈度的反抗已经无法改变宋庄艺术生态环境的恶化,加上宋庄违建楼的出现,整个宋庄处于一个“艺术离场”的状态,更多生活和创作于此的艺术家感受到精神压抑和焦虑,未来宋庄最大的商机可能是每个工作室需要一名“心理辅导师”,以帮助宋庄艺术家在“内外交困”的危机时期,找到新的方向。宋庄的危机是,文化无力感年代危机的缩影,一个庞大的艺术家群落,无法现成建设精神家园的“共识”,因此无法导向出一个有机的活力生态,反倒因为聚集带来了自身被消极的环境,这便是私利年代无法释放艺术能量的最好证明。宋庄以自由文化聚合与政府力量导致的分裂之“痛”,需要反思的是整个社会面,而不单只是这里居住的艺术家群体。每个地方都被迫成为“焦土”,今天失去一片宋庄,明天失去更多文化创新意义上的宋庄。宋庄不是现成的艺术“提款机”,而是一个需要建设的“生态场”,每个人每种力量都需要“链接”起来,才能建立一个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场,而不是成为一己的利益场,否则失去的不仅仅是“宋庄”,而是文化人能够守护的“理想家园”。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环境巨变的压力和精神遏制,如果在这一轮变化之前,所能做的就是文化的反弹力力量,赢得生态博弈的最大可能性空间,我想这是宋庄每个艺术家个体当前要做的“连接面”。

今年5、6月份保利在淘宝网上推出在线交易,只是这些传统拍卖机构的处女“触电”,还将掀起传统拍卖巨头生产与交易模式革命的高潮,只是这种艺术交易生态体系如何构建,还值得观望。艺术电商给了围城中的中国艺术界某些安慰性的元素和趋势性的启示,但是目前这种模式,虽然有限的释放力量,但是这种未来态的元素,让艺术界传统的结构性出口有了开放性的平台。比如面对房租和运营成本高企的画廊,是不是可以把有限的人力和财力用于线上运营,或许可能是未来的方向。798很多已经消失的画廊,已经证明线下的模式并不是画廊最好的生存方式,那么改变的模式可能是链接在网络上,这些需要一个大的环境引导,比如能做的还有艺术北京,为什么不能将实体的展览,再延续到网上,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够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接触到艺术品,现成一个网络生态,可能会让现在捉襟见肘的实体店运营环节支出压力。艺术北京完全可以做,798也可以做,798物业管委会为什么不和自己的租户是一个生态共同体,帮助798画廊建立一个网络交易平台,让这些画廊入住实体798的同时,也入住网络798,帮助他们营造一个经营的环境,我想这是798定性为文创园区基本的职能,甚至是建立一个文化交易智性环境的前提。我的观点是,如果艺术界这些地方和重点可以联网的地方,如果没有推动建立网络的系统,那么都是传统而效率不高的地方。798有关方面应该拿出措施出来,确保798是一个高效交易的系统,画廊等机构在这里聚集才有意义,而不是成为围困之地。我的观点是,如果是艺术界做平台模式或者准备做平台的,有条件的地方都应该构建互联网交易展示和交易体系。整个798园区是最有可能做成智能系统,并且可以帮助这些画廊企业建立网络交易生态,而这种保护过程,也是保护798展示艺术品价值以展期为限度的一次性价值信息更有效率沉淀的方式——798艺术互联网生态的建立,是保护艺术资源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更是建立一个“移动798”,进行艺术文化艺术社会化分享的最好路径。我的观点是,文化创意时代,传统机制所产生的行为结构,到处都变得有所不为,而不是做不好。798的效应根本没有被很好的利用起来,现在只是最表面化的798,和真正的文化生产与输出信息协同高效率的那个本来潜在“798”无法比拟,只是文化管理者不需要另一个“798”,甚至没有能力做好另一个“798”。

艺术界在上半年仍然有了新的探索方向和趋势,即艺术乡土塑造模式,这是一个庞大的未来艺术体系所要搭建的框架,但是这种趋势仍然被艺术界所忽视,但是可以预算的是,未来更多的当代艺术走向乡野,在更“接地气”的地方,融入当代艺术介入社会的观念,而广阔的,现在正在被抛弃的农村,将成为当代艺术最好的实验土壤。欧宁们已经开辟了这一战场,我想在未来的时间段,更多的艺术家将转战于农村,是艺术从城市当中突围出来最开拓性的尝试——或许也是艺术界精神整体迷惘和价值冷却之后的最大收获之所在。一些艺术家已经开始返乡,把艺术文化的元素带入,接地气,试图做出一个美丽的生活模式,而这种从城市退到农村,实际上是一种更大的社会面潮流在涌动——如果艺术群体敏锐的捕捉到这一轮社会变化的信息,那么艺术界将打开另一个界面,而不为这个传统结构状态而走腐朽信息浓重的“独木桥”。这些潜藏在艺术乡村实践形态背后的爆发性社会面思考,可能是当代艺术连接社会有效的途径和方式之一,那么“水墨热”比起这些行动派和改造派的艺术家而言,意义和价值区分自判高低。

毕业生季,艺术院校的院长们几乎都没有什么声音发出来,甚至到了让人自然淡化了对艺术教育的期待,不过要提醒艺术院校的是,展览现场需要直接做成小型的艺术交易会,可能这样更能满足当前的需求。博览会已经不是艺术北京等主导权利,每个展览都需要成为交易场,这大概是艺术界环境完全异化的显现所在。显然,残酷的商业利益已经蔓延到各个角落,学生资源成为短线炒作的最好素材之一,因此艺术院校无形成为了一个资本博弈的“新赌场”。在资本布下的天罗地网中,哪些人又能成为没有被伤害的漏网之鱼呢?日益异常的青年艺术家创作生态,已经严重侵蚀了年轻艺术家的创作环境,但是整个艺术界讨论在这一块仍然处于模糊,青年艺术家没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也足以证明中国艺术界生态问题的缺席。毕业季连带出来的问题,就是中国艺术面临的各种选秀平台,在中国好声音似的选秀大环境里,年轻艺术家如何保持开放性的心态,而不是成为被嫁接的工具,可能是摆在青年一代艺术家巨大的选择与考验。目前出现的10多种不同形态的选秀平台里,青年艺术家也顺道成为捆绑营销的工具,而更多的青年艺术家仍然默默无闻,因此这些选秀平台不是释放青年艺术家的主要渠道,更多的是青年艺术家个体能够给这个艺术界带来什么样的艺术撞击信息,可能这才是艺术界所要扫描到的信息。

当然,在仍然持续的价值观乱象当中,艺术界多米诺骨牌效应似爆发的传统结构领域的价值评判“共识”体系彻底崩塌,会不会意识到艺术新一轮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重构?会不会加入一个反思能力强化的一个阶段,会不会释放更加多元化艺术价值观念的迸发?会不会让当代艺术的讨论和接入点更社会化链接?会不会推动新的艺术生态与形态的出现,我想这些都是留给下一个版本的“艺术界”所共同需要回应的话题和开放性信息。

相关文章

  • 南方山水画派:秀雅平远出天真(中国画派)[图文]
    南方山水画派:秀雅平远出天真(中国画派)[图文]

    早春图郭熙南方山水画派亦称“江南山水画派”,以江南自然山水为描写对象,江南山峦平缓,连绵不绝,草木丰茂,烟岚清润,江水浩渺,境界辽阔。布景平远,平淡天真,秀雅温柔是南方派山水画的三大艺术特征。徽宗赵佶、高宗赵构统治时期,大批画家纷纷逃到江南,又成为南宋高宗画院中的骨干力量,促进了江南地区绘画的发展。北宋政权统一后,江南的画家相继北上,并受到北宋画院的礼遇,这就冲击了以中...

    650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花鸟怡情 燕京欲笑[图文]
    花鸟怡情 燕京欲笑[图文]

    本文作者何金良与萧玉芝先生(右)合影萧玉芝先生是娄师白大师众多弟子中极具悟性,又勤奋,功力深厚,个性鲜明的一位女画家。之所以称其为先生,是因其精湛的艺术造诣、高尚的人格情操,其巾帼不让须眉的的画风气韵,正可谓是“德艺双馨”,可为人师,故称之为“先生”。萧玉芝,字欲笑,号青山玉人,1945年生于北京。现任国际美术家总会主席等及诸多头衔于一身的中国花...

    1664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赵力谈影响私人水墨收藏的主要因素[图文]
    赵力谈影响私人水墨收藏的主要因素[图文]

    “书画创作是中国艺术创作传统中的核心,尤其是当文人书画勃兴之后其价值和地位更是日趋重要。历朝历代对于书画作品的收藏都非常重视,因为书画收藏既有‘教化人伦’的社会意义,也有‘文脉传承’和‘烟云供养’的文化内涵。”作为发端期的上世纪80年代,广东地区紧随深圳特区创立而率先经济腾飞,又由于毗邻港澳,人员交...

    1643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岭南画派中西融合的国画典范[图文]
    岭南画派中西融合的国画典范[图文]

    图为:关山月《俏不争春》纸本设色140cm×98cm现藏中国美术馆楚天金报讯2012年,关山月的《山村跃进图》拍卖突破3000万元大关,赵少昂《花鸟百开册页》以1456万元成交,杨之光的《玉骨冰心》卖出1120万元高价,在去年整个艺术市场略冷的大背景下,岭南书画板块的市场涨势格外引人注目,多位岭南大家相继迈入千万元俱乐部,岭南画派三代梯队的市值也在昂然上涨。有市场人士分析,这是市场...

    1112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中国油画是否先天不良[图文]
    中国油画是否先天不良[图文]

    郭润文作品在陈逸飞等人的写实油画价格狂飙的今天,北京大学(微博)艺术学院教授朱青生抛出了一个令人咋舌的观点:“中国在油画上没有机会接受经典学院方法,是因为当中国引入学院时,欧洲的学院已经在印象派的冲击、后印象派的颠覆和立体派的挑衅下开始出现自身的转变。所以,中国的油画还需深入研究19世纪中期之前的造型观念、教学体制和制作技术。”针对这一观点,中国当代超写实主义油画的最具代...

    1115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庸俗化阻碍水墨发展[图文]
    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庸俗化阻碍水墨发展[图文]

    京华时报记者潘之望摄近些年,在经历了西方当代艺术的冲击后,水墨再度成为中国艺术中的热点词汇。数据显示,2003-2013年十年间,全国范围内有关水墨主题的相关展览已举办过619个,今年就有98个相关展览举办,占10年总体量的1/6之多。除了国内,国际上对水墨的关注度也日渐升高,除了博物馆和美术馆,苏富比和佳士得两大拍卖行也纷纷举行中国水墨的展览。8月16日,《京华时报》专访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

    1702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卖空气是生意还是行为艺术[图文]
    卖空气是生意还是行为艺术[图文]

    本报记者徐秀雰实习生刘梦笔早报讯向来话题不断的“中国首善”陈光标,近日透露9月17日将在北上广设立流动专卖店售卖新鲜空气,每瓶售价4元至5元。这一举动,引发了很多网友的热议,这卖空气到底是生意还是行为艺术?疑问一:空气可以拿来卖吗?特意选在“城市无车日”前夕推出这款罐装新鲜空气,陈光标表示装在易拉罐中的新鲜空气,每一罐中的负离子氧相当于医院5...

    626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朗月照昆仑[图文]
    朗月照昆仑[图文]

    朱锦林虾戏图朱锦林将军书画简历1950年生,江苏省扬州市人,祖籍浙江杭州。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美协顾问,中国海上书画研究所特邀研究员。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副司令员,中将军衔。朱锦林时果其自幼喜欢绘画,后被部队作为文艺骨干特招入伍,携笔从戎。因立志报效祖国、献身国防,转习军事。军务遐余,情系丹青,临池不辍,涉猎山水、人物、花鸟,尤喜画虾、画鸡。其绘画...

    838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从笔墨到观念[图文]
    从笔墨到观念[图文]

    袁进华消失的天空谁想把画画坏?我想,每个画家都想把画画好。时常看到画家工作室中废纸堆里有一些半成品,有的翻出来看看还不错,但画家却觉得实在不行,可见,画家对自己作品的好坏,都有衡量的标准,不达标准的,就是真的把画给画坏了,也绝不想示人。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也在于不同的场合与背景下,可以阐释为不同的理解。以“坏”字而论,“坏孩子”的背后实际上更多的...

    983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当代艺术:一荣俱荣只是一厢情愿[图文]
    当代艺术:一荣俱荣只是一厢情愿[图文]

    常玉作品《聚瑞盈馨》徐佳和4月初,香港的拍卖场上此起彼伏的槌声热闹非凡,除老牌的香港苏富比之外,香港佳士得首场“ASIA+专场拍卖”于4月5日落幕,保利香港、嘉德香港也于春拍相继推出当代艺术专场。但是,经历了2004年到2007年的狂飙式增长,以及接下来数年的调整,资本似乎厌倦了冷漠面孔的一家三口、咧嘴大笑的光头、戴着红领巾的惨白面孔等当代艺术中标志性的作品&mdas...

    331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罗伯特·休斯:痛斥艺术的堕落,回声犹在[图文]
    罗伯特·休斯:痛斥艺术的堕落,回声犹在[图文]

    英国《卫报》艺术评论人乔纳森·琼斯称刚刚去世的罗伯特·休斯为“我们时代最伟大的艺术批评家”。休斯眼看着艺术市场风起云涌,以粗鲁、滑稽、雄辩而又气势磅礴的语言痛斥艺术界的误入歧途。休斯在1980年代的电视系列剧中74岁的澳大利亚艺术批评家罗伯特·休斯于8月6日在纽约去世,他被英国《卫报》艺术评论人乔纳森·琼斯称为&ld...

    1800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最后的Art HK 最好的时代[图文]
    最后的Art HK 最好的时代[图文]

    最后的ArtHK最好的时代整整四天,香港湾仔的国际会展中心门口挤满了车和人。5月20日,最后一届ArtHK在这里落幕。伴随这个华丽舞台谢幕的,是一张长长的成绩单,数亿港币的现场成交记录。香港DeSartheGallery以300多万美元售出中国艺术家朱德群的作品《No.313》,一位东南亚收藏家成为这张作品的新主人;而TornabuoniArt则成交了AlighieroBoettih个人展...

    1292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我期望通过电影找寻什么是继承[图文]
    我期望通过电影找寻什么是继承[图文]

    ■法国影人马修·德米首次带电影处女作《美国》来中国《美国》剧照。上图为德米与饰演母亲老友一角的杰拉丁·卓别林,下图为他和饰演曾与母亲相熟一角的萨尔玛·海耶克。在前不久落幕的南昌学苑影展上,到访的国外影人中有一位法国人第一次带着自己的电影处女作长片到中国内地放映。电影名字看上去一点也不“法国”,叫《Americano》(《美国》)。...

    460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尹吉男:莫让娱乐主义主导学术和市场
    尹吉男:莫让娱乐主义主导学术和市场

    必须承认,目前我们所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市场与学术的网络娱乐化问题。这个问题在上个世纪还没有现在这么突出。由《功甫帖》引发的网络大战,将纸媒也卷入其中。收藏家、学者、鉴定家、投资人、经纪人、爱好者和普通观众都纷纷现身网络。微博和微信成为最快的传播载体。在书画鉴定领域,以前学术和市场泾渭分明,互不相扰。即使像上个世纪90年代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举办的关于董源《溪岸图》的大型研讨及其辩难也是在学术界内部...

    1181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艺术创作中大师的天真[图文]
    艺术创作中大师的天真[图文]

    大师的天真◎李娟天真,是艺术创作必需的气质。大师者,皆怀着一颗天真之心的人,也用一双孩童般纯净的眼睛看人生,观世界的人。初夏,读林风眠。林先生爱画小鸟,翠绿的树枝上站满了小鸟,鸟儿圆圆胖胖的身子挤在一起,三三两两,成群的小鸟和椭圆的树叶相依相伴,交相辉映,如同孩子作画,画得满满的,没有留白,给人视觉上极大的满足感和喜悦。那些小鸟分明是一群可爱的孩子,挤在一起嬉戏说笑着。看他的画,仿佛听见春...

    244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