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美术批评不敢讲真话

时间 : 12-05 投稿人 : 峰峰 点击 :

王菁菁

近来,画家范曾状告收藏家郭庆祥侵害其名誉权一事闹得沸沸扬扬,争议不断。据悉,在这场官司当中,范曾将上海《文汇报》和两位作者郭庆祥、谢春彦一并诉至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而整个事件的起因则始于今年5至6月间该报鉴赏专刊的3篇文章。

记者了解到,之所以“惹事上身”,是因为郭庆祥在其中的《艺术家还是要凭作品说话》一文中写到“现在有一位经常在电视、报纸上大谈哲学国学、古典文学、书画艺术的所谓的大红大紫的书画名家,其实有过度包装之嫌。这位名家其实才能平平……”他同时还批评了该画家流水式的作画方式。另一篇《钱,可通神,亦可通笔墨耶?》的作者谢春彦也尖锐地指出:“以卖得火,吹得火,势得牛的范三官人为例,……呆板颟顸的笔致,貌似清雅的俗绿恶青,掺了些墨抑或石绿的冷赭肤色,手与足的结构亦并不合理协调的搭配,哪里还有什么好灵魂在耶!”尽管这些文章都是“不点名”批评,却招来了范曾的不快并“对号入座”。

虽然案件的审理还没有实质性结果出台,但已在藏界、舆论界刮起了一阵评论“旋风”。而与之相应的,是“美术批评”这一领域再度令人关注。比起结果,大家更为关心官司会不会给美术评论界带来某种负面影响,评论家们持有怎样的反映?甚至引发了人们对当前中国美术评论发展状况的讨论。

美术批评不敢讲真话?

事实上,“文人打笔墨官司”并非新鲜事。

比如,2006年1月,中国画报社出版了《杨家埠年画之旅》一书。在该书第七章“年画神话杨洛书”中,作者写道:“为了更真实地了解杨洛书,客观揭开杨洛书现象之谜,我在采访杨家埠年画艺人时,经常会问如何评价杨洛书?他们回答我的是,杨洛书既不会画,也不会刻板,他甚至不印画……”文中还称:“与其说他是一位艺术大师,倒不如说是一位社会活动家、年画组织者、策划人和经营人。以上这些因素兼备,他创造出了一个杨家埠年画的品牌,一个大师的神话。”

该书出版后,此时已80高龄的“中国年画王”杨洛书认为上述文字损毁了自己的名誉,将文中提到的人物、作者和中国画报社一同告上法院,要求立即停止《杨家埠年画之旅》一书的销售、公开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100万元。

但法院审理后认为,该书的大多数内容对其还是给予了积极、肯定的评价。杨洛书作为公众人物,对于他人对自己的不利评价,应当给与最大限度的容忍和理解。

此外,法院还认定,争议内容属作者对“年画神话杨洛书”这一现象的个人见解,文中引用他人对杨洛书艺术水平的表述,也属他人依据自身喜好对某种社会现象发表的一己看法,不具有权威性。

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那么,在专业的美术评论人士眼中,这些事件的背后又意味着什么?

资深美术评论家作者认为,像郭庆祥这样的例子,有一些个人性的东西在里面。现在的很多艺术批评都存在大众化趋向,往往人们更关心的不是艺术批评本身,而是批评者和被批评者各自的社会身份、地位,或者是事件本身的新闻效应,而忽略了批评的学术价值。严格地说,这只能算是公共意义上的批评与监督。郭庆祥作为一名收藏家,当然有权利发表自己的批评见解,但我们更应该重视来自于批评界的声音。如果批评者不是郭庆祥,或者被批评者不是范曾,那么又还会有多少人去关注呢?

在他看来,一直以来,艺术家和艺术家、艺术家和批评家之间因所谓的批评而闹纠纷的情况很多,严重者甚至闹上法庭。不过,这并不会使得批评家们“缄口”。因为真正意义上的学术批评不含人身攻击,而只是单纯地对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的笔墨、技巧、表现手法、学术价值等方面提出批评;至于侵不侵权,只要批评家出于纯正的学术目的、方法正确,哪怕“说错话”也没有关系,所以,真正有志于批评的人应该把眼光放得长远一点,不要过多地去在意舆论。

另一位评论界人士陈晓峰则表示,范曾名誉权案件最值得关注的点之一,是能使公众可以更深入了解到美术界比较腐败和存在巨大争议的现状,这显然是件好事。当中涉及到很多利益和保卫利益的问题,体现出中国美术界结构性的悲哀。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无论是原告还是被告,大家都是这个体制的受益者和牺牲者。

“美术界向来是利益链和等级关系很体制的地方,99%的批评等于做广告,所以无所谓大家不敢说话的担心,因为美术批评界本来就没多少人说真话。”陈晓峰坦言。

缺乏理性审视与发现

对于“美术批评”,通常学术上的定义为以一定的标准对美术作品或美术现象所作的理论分析或价值判断。它负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并沟通、协调创作与欣赏的关系,而且要辨别真伪,以提高美术创作质量和社会艺术欣赏水准。

也就是说,在这个人人都能批评的网络时代,能够被称为“美术批评家”,“必须具备独特的视角,独立的精神,敏锐的观察力,与深厚积淀。相比之下更重要的,是要有学术的公心。”而倘若当前业界已沦落到绝大多数都有做广告之嫌的地步,那真可以称得上是一种“杯具”了。陈晓峰的话让记者不禁好奇,现在中国的美术批评界究竟处在一种怎样的发展状况之中?

“鱼龙混杂,缺少健康、完善的体制,使得中国美术批评没有形成良好状况。”这是业内对美术批评生存现状的普遍反映。

作者告诉记者,这种状况主要表现在,很多美术批评者本身并不是专业科班出身,他们可能是搞美术史或者是别的方面,他们在美术批评领域的知识与学术积淀并不深。还有很多大画家,本身专注于创作部分,按理说是不能够做美术批评的,但他们也“不甘寂寞”,以时不时地抛出一段言论来博得大众关注。业内人士认为,这些都属于美术批评界的错误因素。当然,追根究底,错的本身不在于这些“批评家”们,更多是社会因素造成的,是社会“惹的错”。

“现代人的心理具有从众化,不管你的功底如何、学什么出身,只看你的社会身份和地位。所以现在的美术批评不缺误解、谩骂,却很少有理性审视和发现,缺失的根源就是盲从驱使。”作者分析道。

而在评论人士陈晓峰的印象中,中国美术批评的现状还体现在效率非常低,他将其归纳为4个方面。首先是保鲜度很低。很多批评都没有新意,称为艺术家做广告的文案可能更合适,经常有固定的模式可套,“批评公文体”的称呼似乎更加合适。其次,很多时候,业界缺乏保持独立批评立场,缺乏持续对中国美术现状保持动态的批评。再者,中国批评的文化立场在哪里,是用西方的理论,还是用本土的视野,他认为批评界对此很糊涂,应当呼吁建立公正和客观的态度。此外,批评界野心大,大家都想推出自己手中的艺术资源,不服从文化价值观的格局,而局限于局部的利益。“文化转型时期,美术批评的走向、批评的意义、批评方式和新的价值构建等等,都值得这个行业反省。”陈晓峰说。

就他的观点,采访中,相当一部分业内人士给予赞同。作者指出,现在的美术批评的确很矛盾,通俗点讲,中国美术批评已经变味了,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由所谓的批评家写的不是批评的文章,完全没有批评氛围,仅是赤裸裸的吹捧。实际上,社会追求艺术商业化、画家追求物质最大化,批评家、策展人跟画家合作赚钱,处于弱势的批评家依附于画家,画家又依附于商人、权利,利益诱惑使得中国美术评论界陷入了一个循环的怪圈。

批评也可以市场化

在作者看来,作为一名批评家,进行艺术批评与推介艺术家都是其本职,将自己的思想转化为文字,靠出售文字和思想来获得生存,这是一种基本需要,也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可悲的是,违背本质、一味吹捧。据了解,这种做法如今成为了美术批评家获利的通常方式。

事实上,美术批评的市场化,跟艺术品市场化是紧密相连的。纵观西方国家成熟的艺术市场体制,其中就包括了艺术批评。据作者介绍,他们的惯例做法是,艺术家靠艺术基金会来包装,艺术基金会遴选艺术家,都会遵循严格的学术标准,而这个标准则主要由艺术批评家来把握。另一方面,西方的艺术基金会也有专项资金来支持批评家的研究与策展工作,这是批评家们学术独立的基础,从而也能有效避免批评家和艺术家之间的利益瓜葛。而且,西方国家的这种艺术制度,基本不受行政、商业干预。即使艺术基金会有政府、有财团出资,出资方也只负责监管财政运转,而不会干预艺术评选,保证了艺术评选的学术独立性。

然而,在当今的中国艺术圈里,连艺术品市场化都尚需时日,远远晚于其的艺术批评市场化就更是可想而知了。机制不健全表现在哪些方面?据知情人士透露,以最普通的收费为例,中国的美术批评家们很少明码标价,“人情价”是这个行业的潜规则之一。

或许,不明码标价,很大程度上与根深蒂固的“文人不谈钱”这一传统观念有关。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反而阻碍了行业形成规范机制。那么该不该收费并且公开化?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贾方舟、水天中等十多位美术批评家就发起联盟,向社会发出公告,维护批评的权益,公开制定批评润格。不过,这仅属于小范围的自觉。而时至今日,业内仍不乏有识之士呼吁、倡导于此,但可惜的是,目前依然没有形成一种有效的制度。

与此同时,客观地说,为了提升艺术批评家们的经济和地位,业界还是具备相应意识,一直以来举措频出。譬如,中国艺术基金会已得到大企业赞助,正在向艺术市场靠拢;中国的收藏界也陆续发起艺术批评奖,像重庆的一位收藏家蒲果毅,就自己出资设立了“青年批评奖”,用于奖励在学术上卓有贡献然而又还没能出头的青年批评家,中央美术学院也曾组织过三届“当代艺术与批评奖”,此外,一些国际性的艺术基金会也曾举办过不少国际性的艺术批评论坛。但作者表示,整体上看,这些举措仍不足以提升批评家在艺术市场的地位,只有艺术品市场完善了,艺术体制完善了,艺术批评体制才可能会随之健全,艺术批评才有获得独立的可能。而从当前形势来看,这个过程至少还有十余年的路要走。

相关文章

  • 高科技破解蒙娜丽莎微笑之谜[图文]
    高科技破解蒙娜丽莎微笑之谜[图文]

    蒙娜丽莎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报道,西班牙两位科学家通过神经学和光学分析,对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进行了新的解读。两位科学家最新研究认为,蒙娜丽莎的微笑系视觉误差所致。她的笑容之所以时有时无,是因为我们在注视她的时候,眼睛会向大脑输送不同的信息。意大利著名画家莱昂纳多-达芬奇创作的《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富盛名的肖像画杰作。画中蒙娜丽莎的妩媚笑容具有一种如梦似幻的千古奇韵,被美术史家称为&ld...

    1651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李立群:电视剧是玩妥协的艺术[图文]
    李立群:电视剧是玩妥协的艺术[图文]

    李立群直言自己因为需要赚钱而大量接拍电视剧,他说,其实并没有那么无奈,他对电视剧还是充满感谢的。1978年,李立群参加华视演员培训班,此后凭电视剧《卿须怜我我怜卿》及电影《搭错车》声名鹊起,参演的《光阴的故事》《恐怖分子》等影片也成为当时台湾新电影运动的代表之作。一次偶然的机会,李立群在兰陵剧坊看了一出新戏《摘星》并结识了该剧导演赖声川,他感觉,自己可能会再次回到舞台了。1984年,由赖声川...

    134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周春芽:蓝顶是一种精神[图文]
    周春芽:蓝顶是一种精神[图文]

    周春芽蓝顶不是一个组织,不是一种风格,不是一个流派,也不仅仅是一个艺术区。它可能相当于一个地区概念,这个地区还在变化,在不断地扩大;它更是一种精神,许多愿意从事当代艺术的人,因此聚集到一起来了,这里面的人的风格也是各异的,大家对艺术的观点也不一样,但都不影响大家在一起,这个是很重要的,因为有一种共同的当代艺术精神;它还是一个现象,这很有意思,蓝顶其实有三个方面,艺术家是一个主体,蓝顶的开发者...

    1662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孙晓斌笔下的水墨世界[图文]
    孙晓斌笔下的水墨世界[图文]

    《紫藤》纸本设色180×48厘米张志国熟悉孙晓斌的朋友不难发现,他的作品近些年来发生了质的变化。他早年在传统绘画技法的研习上下过苦功夫,齐白石、吴昌硕、任伯年以及石涛、八大山人都曾是他心慕手追的对象,在其早期作品中,可明显看出他学习前人的痕迹。在研习传统笔墨技巧的同时,孙晓斌开始注重对中国传统绘画精神的研究,并阅读了大量的历代书论、画论与名家传记,这使他对中国绘画艺术有了更深的认...

    656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瞿广慈:我更像是一个戏剧导演[图文]
    瞿广慈:我更像是一个戏剧导演[图文]

    图片资料作为当时最年轻的全国美展最高奖项获得者,瞿广慈的雕塑技法很早便为艺术圈所推崇。瞿广慈在当代雕塑语言、后政治化表现手法的探索实践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中尤以“小胖人”系列最为著名。对于自己塑造出的这个“经典形象”,瞿广慈认为,在创作中他更像一个戏剧导演,像一个编剧一样编排一些故事,选择喜欢的人物和形象,并赋予他们一种性格,这样作品就会自我生...

    728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杉本博司的东方式美学[图文]
    杉本博司的东方式美学[图文]

    《直到长出青苔》近来,日本摄影家杉本博司正在为中国读者所熟悉。他的作品以无懈可击的黑白语言和钻石般鲜明锐利的影像将摄影的魅力生动地展现出来,极致了摄影的品质和意义。我在11年前曾采访过杉本博司,他对我说:“我很喜欢中国的宋代山水画,特别是南宋马远的作品。”“彩色摄影的色是化学性的,有点工业制品感觉。虽然能吸引注意力,但容易浮在面上;黑白摄影的色是绘画性的,像水...

    1967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台北故宫专家:文物不是商品 是文明的载体[图文]
    台北故宫专家:文物不是商品 是文明的载体[图文]

    台北故宫专家:文物不是商品是文明的载体17日上午,台湾学者嵇若昕将在哈尔滨润福文化养老中心进行“台北故宫国宝密码”讲座,这是“润福大讲堂”的第三次讲座。嵇若昕是台大历史系文学学士、台大历史研究所中国艺术史组文学硕士、曾任著名画家张大千的私人秘书,并出任台北故宫登录保存处处长、安全管理处处长及器物处处长。长期从事故宫器物典藏、征集与研究工作,曾策划...

    1940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陈丹青谈写作:作者不应把自己的看法强加给读者[图文]
    陈丹青谈写作:作者不应把自己的看法强加给读者[图文]

    陈丹青在新书发布会现场。新年伊始,陈丹青的三部新书《草草集》、《谈话的泥沼》、《无知的游历》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并于1月8日在工人文化宫举行新书发布会。这是陈丹青继2008年《荒废集》之后首次将文稿付梓出版,三部书总共收入陈丹青近年累积的杂文、访谈、游记作品三十万余字。五年沉淀,三部书稿全新面世《草草集》是陈丹青近年所撰杂文和随笔的结集,全集分为艺术、影像、社会、木心四个部分,或谈及艺术...

    107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王学义:把一块泥巴摔出了名堂[图文]
    王学义:把一块泥巴摔出了名堂[图文]

    王学义:把一块泥巴摔出了名堂石孝义摄蛐蛐罐也是一种文化蛐蛐的学名又称促织、蟋蟀,是一种善斗的鸣虫。最早,农民们为了庆丰收,常常在地里挖个土坑,捉一对蟋蟀让其相互撕咬,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活动。追溯历史,斗蟀的传统已超过千年。兴盛之期上至皇宫内院、达官显贵,下至庶民百姓,都有大量痴迷于此道者,这样盛蛐蛐的容器(俗称蛐蛐罐、蛐蛐笼)的制作手艺也成为了一项绝活传下来。制作蛐蛐罐的材质和造...

    440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布尔乔亚:用艺术缓解焦虑[图文]
    布尔乔亚:用艺术缓解焦虑[图文]

    1990年,路易斯-布尔乔亚与她1970年创作的雕塑“EyetoEye”一起。图/IC一生寻求“孤身与共处”路易斯-布尔乔亚是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事实上,她是从60岁后才赢得学术和商业的双重成功。1982年纽约现代美术馆为她举办大型回顾展,在此之前还没有一位女性艺术家享有此殊荣。此次林冠艺术基金会带来了布尔乔亚首次国内回顾展。在林冠画廊...

    32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涂鸦×摄影:由一幅壁画爆红国际的艺术家[图文]
    涂鸦×摄影:由一幅壁画爆红国际的艺术家[图文]

    ErnestZacharevic,现在居住在马来西亚。他在马来西亚的街头选取了不同的场景,借助旧自行车、旧摩托车、窗户等简单的物品,在墙壁上画出了可爱的孩子,这些画中的孩子和现实生活中的物品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让人真假难辨,引得很多游客上去和他们合影,同时游客们也享受着和壁画拍照的乐趣。Zacharevic最著名的是创造了一个姐弟俩在骑车的壁画涂鸦作品,整个3D效果相当逼真,吸引了很多游客做出...

    1675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张瑞龄:艺术当为时代服务[图文]
    张瑞龄:艺术当为时代服务[图文]

    张瑞龄:艺术当为时代服务被誉为“中华楷书第一人”的著名书法家张瑞龄,年近古稀仍笔耕不辍。他6岁习书法、20岁起专攻楷书,几十年如一日徜徉在书法艺术的海洋里,历经岁月沧桑却矢志不渝。他习汉临魏,追唐研宋,汲古而不泥古,博众家之长,舍传统之短,终成一派。他那被称为“折钗股”的书法艺术线条,在国内外享有声誉。他的“张氏”楷书,大...

    276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中国传统艺术家为何没有世界名气[图文]
    中国传统艺术家为何没有世界名气[图文]

    2月19日,嘉宾和媒体记者观赏毕加索作品。记者江宏景/摄四川成都将于2月28日至5月1日举办“2012毕加索中国大展”,将展出56件、总价值高达6.7亿欧元的毕加索作品以及张大千的部分作品。尽管毕加索作为西方现代派绘画大师早已享誉世界,但两位中国绘画大师张大千与齐白石各自的作品拍卖总额却在2011年首次超过了毕加索。尽管如此,中国艺术家及其作品的海外知名度似乎滞后于其节...

    1385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张劲松作品赏析——植根于传统 广采博学[图文]
    张劲松作品赏析——植根于传统 广采博学[图文]

    张劲松张劲松,字:熔之,斋号:思齐轩。幼承家学,酷爱绘事,既长,毕业于潍坊学院艺术系油画班,得受西洋大师之熏染,于西画略有浅涉,后对中国画产生浓厚兴趣,时常浸淫于大师典迹之中,又得沐中国美术学院刘国辉、吴山明、吴宪生、冯远先生雨露,亲聆教诲,始识门径。劲松于西画、国画、雕塑均广泛涉猎,撷取众长,经意匠经营,初具面目。其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兼擅,人物尤精,作品注重"高古"、"简约"、"文气...

    1336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齐白石《锦鸡图》真伪鉴别[图文]
    齐白石《锦鸡图》真伪鉴别[图文]

    齐白石《锦鸡图》真伪鉴别李海峰身为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东城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湖社画会副秘书长、白石轩首席艺术顾问、北京电视台主持人及制片人;师从齐白石得意门生、国画巨匠娄师白,同时修业于中国国家画院花鸟画高研班吴悦石导师工作室。出版有《齐派工笔草虫图集》、《齐派传人李海峰百扇画集》、《齐白石作品真伪鉴别》、《齐白石密码》。我们在《玉兰蜜蜂》的对比案例中讲过,两幅作品构图很相似的...

    806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