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盛中国和他收藏的小提琴

时间 : 12-05 投稿人 : 冰冰 点击 :

苗连贵

蜚声中外的小提琴大师盛中国,同时也是一位小提琴收藏大家。他所收藏的小提琴数量之多,品位之高,国内罕有匹敌。

盛中国有60多把藏琴,无论是百年以上的古琴,还是当代的新品,大都出自名师之手,非常珍贵。盛中国最珍爱的、也是他在音乐会上常用的琴,叫萨提诺·娜瓦扎,这把位列世界名琴谱的意大利古琴历经300多年,岁月包浆,几经易手,除了几处不显眼的磨痕之外,仍然光鲜如新,足见其品质之精良、历代琴师对其呵护之深,价值在500万美元之上。

盛中国从小就痴迷小提琴—我因小时候住武昌曾与他为邻,略知一二。他三岁时,那天家里正准备开饭,小盛中国拿起一双筷子,左手托起一根,插在左肩和下巴之间,右手捏着另一根,用他的“筷子琴”跟着他爸爸一起拉琴,他爸爸拉多久,他就“拉”多久,那种认真劲儿,把一家人笑倒。后来,他母亲用木头给他做了一把,实心的,琴弦是纳鞋底的“索子线”,自然拉不出声音,徒具琴形而已。直到5岁,正式从父学艺,他才有了一把真正的小提琴。成名后,他去世界各地演出,同时不忘收集小提琴。

走进盛中国的家,几乎就是小提琴天地,这些琴被艺术化地摆放在各个位置,在卧室的窗台上、书房的书桌上、客厅的几案上、太太的钢琴上,满眼都是融入他灵魂的小提琴。

盛中国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从家中某个角落挑一把琴,拉几十分钟,然后才去盥洗。家中的每一把琴都浸印着他长年累月留下的指纹和汗渍。小提琴既是藏品,也是他须臾不可离的伴侣。生命和艺术同在。

盛中国家里还有两样摆设:一个是小提琴俑。这是个武士俑,左手本应持有盾牌,但在盛中国买它时就缺失了,盛中国的弟弟是制琴大师,他发现俑的姿势很像在拉琴,就在俑的左手上补了一把琴,于是一个活灵活现的拉小提琴的俑出现在客厅的壁架上,似无时无刻都在演奏美妙的音乐。一个是小提琴椅子。这把椅子的椅座和靠背都是小提琴造型,构思巧妙,制作精美。盛中国在一家古玩店看到它,一见钟情。爱屋及乌,但凡与小提琴有点关联的,他都异常喜欢。

盛中国不但自己收藏小提琴,也希望国内有能力的人关注乐器收藏。他说:“现在投资书画和股票的企业家很多,但是投资收藏古老小提琴的几乎没有,其实收藏一把意大利16世纪的优秀的瓜柰利小提琴,年收益在17%以上,一点也不输给收藏书画。”(2012年,在“欧艺琴声”展会上说)他不惜像商人似地鼓动,他希望让更多名琴留户中国。

作为小提琴名家兼藏家,他视小提琴如生命,但为着某种意愿,却又慷慨地出售自己的藏品,至今他已卖了3把。第一把卖了50万,给贫困地区捐了25个塑胶操场。第二把卖了100万,捐给了老家的希望小学。第三把卖了180万,捐给中国扶贫基金会。

相关文章

  • 宁静简约 空灵自然——张德林的禅意书法[图文]
    宁静简约 空灵自然——张德林的禅意书法[图文]

    张德林作品我一直以为,宁静简约与空灵自然是书法作品的一种很高的境界。安徽籍书家张德林先生的书法作品在近年来逐渐呈现出了这样的境界和气象。创作行草书作品,往往都是表现飞动易而获得静气难,尤其是很难达到空灵自然,浑融无迹。张德林在书坛出道较早,后来洞悟人生,迁居北京,求学问道,广交师友,书艺每有进境。我与之相交多年,对其书艺人品多有了解。特别是今年三月份以来,和他数次会面,与之深谈并欣赏了他的众...

    90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近现代中国画大师蒋雨浓诞辰105周年访谈录[图文]
    近现代中国画大师蒋雨浓诞辰105周年访谈录[图文]

    蒋雨浓以禅求悟我自我法——近现代中国画大师蒋雨浓诞辰105周年访谈录6月26日,正值中国近、现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及文学家蒋雨浓先生诞辰105周年纪念日,社会各界纷纷怀念蒋公,共聚京城举办了笔会座谈纪念活动。书画、戏剧影视、文学教育等各领域老艺术家到访参与。记者亲赴现场,在活动结束后采访了蒋雨浓先生后人及各界友人嘉宾。6月26日,正值中国近、现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及文...

    317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从笔墨到观念[图文]
    从笔墨到观念[图文]

    袁进华消失的天空谁想把画画坏?我想,每个画家都想把画画好。时常看到画家工作室中废纸堆里有一些半成品,有的翻出来看看还不错,但画家却觉得实在不行,可见,画家对自己作品的好坏,都有衡量的标准,不达标准的,就是真的把画给画坏了,也绝不想示人。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也在于不同的场合与背景下,可以阐释为不同的理解。以“坏”字而论,“坏孩子”的背后实际上更多的...

    983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李秀祥:逆境中成长的农民画家[图文]
    李秀祥:逆境中成长的农民画家[图文]

    李秀祥近照他出生在贫寒家庭,父亲是生产队会计却写得一手好字,还擅长绘画,因此广播里经常讲到父亲的名字,正因为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使他自幼便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初中毕业,他曾经连续奋斗三年最终还是与淮安师范美术专科失之交臂。踏入社会后,一边从事工作,一边学习,始终不放弃绘画的学习与创作。多年的坚持不懈终于成就了他的国画梦想,成为一名专业的画家,多次参加国内外书画大赛并获奖。他就是李秀祥。说起李...

    874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两岸共推“这世代”书系 毕飞宇等9位作家在列[图文]
    两岸共推“这世代”书系 毕飞宇等9位作家在列[图文]

    海峡两岸“这世代”书系新书发布会。海峡两岸“这世代”书系新书发布会9月2日在人民教育出版社进行。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在会上表示,同时在大陆和台湾推出毕飞宇等新生代作家的作品,将极大促进这些优秀作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在两岸民众中传播。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与重庆出版集团联合召开的海峡两岸“这世代”书系新书发布会当天举行。入选&l...

    34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盗墓:文学之热与现实之殇[图文]
    盗墓:文学之热与现实之殇[图文]

    2011年河南省平舆县盗墓案犯罪嫌疑人李红笛近日,小说《盗墓笔记》改编的同名网络电视剧正在拍摄中,预计2014年年底将在视频网站开播。网络文学改编成影视作品早已不是新鲜事,但这一消息却引起了广泛热议。事实上,近年来盗墓题材的作品人气不断高涨,已经引起了很多质疑。《盗墓笔记》《盗墓笔记》由笔名为“南派三叔”的80后青年作家创作,全文2006年开始在“起点...

    756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仍有谜待解[图文]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仍有谜待解[图文]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清明上河图》是每个中国人都熟知的宋朝张择端名画。日前,云南大学教授苏升乾登上央视《百家讲坛》,讲述《清明上河读宋史》,引起人们对《清明上河图》的再度好奇和对那个时代的关注。图中所画是春天还是秋天从《清明上河图》卷首开始,画面中的树木枝叶稀疏,画中的人穿长袖衣服为主,只有少数劳动者、赶路的人穿短袖,或是把衣服缠在腰间。那么张择端画的到底是初春还是晚秋呢?对这个问题有...

    63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从“滇风”走向“巅峰”的画家——吉瑞森[图文]
    从“滇风”走向“巅峰”的画家——吉瑞森[图文]

    云南省的西双版纳,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也是著名的热带雨林,更是画家吉瑞森寻梦的天堂。吉瑞森,一个典型山东汉子的风骨,一副侠骨柔肠的心境,一位活跃在当今中国花鸟画坛的著名画家。其作品中展现的自然风物,融进了太多的个人情感,也汇集了画家对西双版纳的无限热爱。用其独到的感悟、抒情的画笔,尺幅间传递着对自然界浓浓的深情和极尽完美的诠释,也用自己的画作,有力地证明了中国花鸟画的发展前景和美好未来。吉瑞森...

    253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何必模仿荒木经惟的私摄影[图文]
    何必模仿荒木经惟的私摄影[图文]

    荒木经惟1971年作品《感伤之旅》,新婚的阳子躺在小船上。正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举办的荒木经惟摄影展,展示的作品始于1971年的《感伤之旅》,以荒木最新的作品《堕乐园》作为结尾。荒木所代表的“私摄影”在80后亚洲摄影师群体中模仿者不计其数,摄影评论家林路认为荒木经惟呈现给观者的画面十分平和,模仿他是有一定难度的,年轻人需要以冷静的态度,避免简单的崇拜和模仿。徐佳和出...

    1235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南方山水画派:秀雅平远出天真(中国画派)[图文]
    南方山水画派:秀雅平远出天真(中国画派)[图文]

    早春图郭熙南方山水画派亦称“江南山水画派”,以江南自然山水为描写对象,江南山峦平缓,连绵不绝,草木丰茂,烟岚清润,江水浩渺,境界辽阔。布景平远,平淡天真,秀雅温柔是南方派山水画的三大艺术特征。徽宗赵佶、高宗赵构统治时期,大批画家纷纷逃到江南,又成为南宋高宗画院中的骨干力量,促进了江南地区绘画的发展。北宋政权统一后,江南的画家相继北上,并受到北宋画院的礼遇,这就冲击了以中...

    650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这些书信可弥补张爱玲整个传记”[图文]
    “这些书信可弥补张爱玲整个传记”[图文]

    王安忆(左)与苏伟贞(右)昨天在复旦大学对话张爱玲书信。台湾女作家苏伟贞不久前在99读书人出版了《长镜头下的张爱玲》,她以小说家和评论家身份依据张爱玲书信对张爱玲个人和作品做研究。作为张爱玲的通信对象之一,苏伟贞昨天下午来到复旦大学做“长镜头下的张爱玲”专题讲座,讲述通过书信来往而认识的那个真实的张爱玲,与苏伟贞讲座对话的是上海作家王安忆。十年收到回信十余封在王安忆...

    1275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胡文轩:没有画坏的画只有画不完的画[图文]
    胡文轩:没有画坏的画只有画不完的画[图文]

    胡文轩笔名一轩,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民建中央画院院士、齐鲁宾虹山水画研究会会长、中国当代书画价格鉴定中心鉴定专家、中国慈善美术家、青岛大岳书画院院长。胡文轩诸学历代名家,以当代黄宾虹山水大师艺术思想为灵魂,又是贾文福门下高徒。胡文轩的画是“自然之性”、“内涵之神”形之于笔墨,看他的作品往往是被他的精神、气质、韵味所感动。10月20日,胡文轩历...

    856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艺术可以救赎灵魂吗?——艺术经理人访谈[图文]
    艺术可以救赎灵魂吗?——艺术经理人访谈[图文]

    太和艺术空间董事长贾廷峰先生荣登《艺术经理人》2012年9月刊杂志封面人物艺术经理人:从您的身世得知您是书香门第,从小受父亲的艺术熏陶,您做了如此多的行业,是什么吸引您走上艺术这条路,又是什么吸引您一走就走了20多年?贾:记得我小时候,每年过春节父亲总是写同样内容的春联贴在门上: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多少年不换,我刚记事时,经常看到父亲白天被批斗,夜里用旧报纸在昏暗的灯光下练毛笔字。现在我...

    926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给当代艺术加点儿音乐[图文]
    给当代艺术加点儿音乐[图文]

    比格斯作品《盛放》文艺不分家,从路易奇·罗索洛到约翰·凯奇,音乐与艺术的跨界历史源远流长。而今的艺术家们同样利用音乐为自己的作品增添魅力、丰富形态,或者,圆自己的音乐梦想。从原始的巫咒,到婉转的歌剧,乃至街头的节拍,他们利用音乐的语言进行跨文化的交流。“这将是创意无穷的时刻。”肖恩·比德尔如是说。卡蜜儿·亨罗特的作...

    197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赵孟頫的绘画成就[图文]
    赵孟頫的绘画成就[图文]

    赵孟頫饮马图卷(局部)元纸本水墨纵25厘米、横59.8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在绘画上,赵孟頫是元代的泰斗。人物、马牛、山水、花木、竹石、禽鸟,各种题材,下笔皆成妙品。犹如学习书法一样,他学画亦是在复古的精神下博釆众长,而后自成一格。尤其是他在书法、诗文、音乐、鉴赏和考据诸方面的学养,以及奔走南北的阅历,对他绘画风貌、艺术思想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赵孟頫在绘画中融入诗文,寄托了人文精神,既加深了中国绘画...

    152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