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王晓珞的水墨世界

时间 : 12-01 投稿人 : 糖豆豆 点击 :

心灵絮语

——激赏王晓珞的水墨世界

面对一位艺术家的作品,人们往往会主观地进行各种精神视角的解读和判断。我更喜欢通过作品与画家的心灵相交,从画面中寻找他(她)心路历程与踪迹。青年艺术家王晓珞的水墨创作从未以特立独行为标榜,也不以追求风尚为激进的诉求,她的直接天真、细腻敏感与对世事的理解融合成一种温存和优雅的品格,创造出她个人的精神世界:那是一个个超逸的梦境,或是一炉炉袅袅沉香。

我和晓珞是十多年的老同学,都曾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晓珞是地道的安徽姑娘,她出生于书画世家,从小家学渊源,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又受到著名画家黄华三教授的悉心指导,经受了最为严格的学院派系统的训练。但她近年的作品没有刻意追求宏大主题与叙事,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女性对自我情感的宣泄与释放。在这些画面中,常见的是那种秋天落叶的淡赭色,甜蜜而怅惘,是忘却了的忧愁。描绘的也往往是女性生活中最微小的细节,同时又是最具女性“真情告白”式的叙事方式,像是寂静星空中飘来的阵阵私语。晓珞执着于她的艺术世界,她从不给自己贴标签,从画中那些有着永恒的静止的人物姿态来看,她们是明净的,是心平气和的悠久与迢遥,是画家最为本我的自然演绎。

王晓珞所代表的80后艺术家对他们生存的这个世界有着哲学家一般的冷静审视,他们有着知识分子的情怀和态度。从85新潮到水墨实验,一路走来,画家们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情绪性特征越来越明显。从晓珞的作品来看,她一直更注重将生活细节与创作经验有效结合,都市生活与心灵独白是她作品中的首要主题,将这种生活的感悟所形成的视觉经验与文化选择不经意间流露到作品中是非常自然的事情,是都市生活的产物。值得一提的是,晓珞的《酴醿》系列中,画了姿态各异的都市女郎形象,看似不经意的云淡风轻与一瞥惊鸿,然而这才是画家最深切的都市体验和内心世界的抒发:优雅的外表下是颗琉璃的心,那些亦真亦幻的美好终究是城市过客,正如清代文学家厉鹗的七绝诗《春寒》中所写到的:“漫脱春衣浣酒红,江南二月最多风。梨花雪后酴醿雪,人在重帘浅梦中。”飘飞如雪的酴醿和重帘浅梦中的倩影是混淆了现实与想象的镜像体验,笔墨在其间的游弋造就了王晓珞最意味深长的艺术表现。

晓珞的创作实践更偏向于实验水墨,更关注作者感觉和精神性的创造性表达。在世界画坛中,中国画虽然独立,但并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尤其是20世纪以降,中国画的革新是经久不衰的话题。林凤眠在主持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时曾提出“调和中西艺术”,他认为中国在唐宋以前,画家尚能描绘自己的意趣,宋元就少了,到清代就只有模仿前人笔墨,再到现代,国画几乎山穷水尽。于是他主张以西方艺术发达的构成形式调和“吾人内部情绪上的需求”,复兴中国艺术。而坚持传统派的画家则反对融合西法。因此,围绕中国水墨艺术的民族性和现代性的话题纷纷扰扰几十年,成为上世纪最耐人寻味的艺术现象。到今天,在当代水墨创作中借鉴西方元素,并能保持传统的精神和文化内涵是面貌丰富多元并存的水墨艺术现状。晓珞的作品面貌,应该说是经历了几代艺术家层层推进的艺术探索后的选择,是与当代社会和生活相匹配的艺术语言,更具有可读性和丰富的视觉张力。除了《酴醿》系列之外,她的《红妆》系列、《白日梦》系列、《我该怎样爱你》系列、《孕想》系列及《小皇帝》系列等,都是着力于描绘都市人群,当然更多关乎女性画家身份,具有当下生活的精神属性。尤其是《我该怎样爱你》和《孕想》系列,空间感被有意减弱,突出主体人物的特写,构图富有现代感,对于现代人的心理状态有敏锐的把握,充满时代特征。《小皇帝》系列是晓珞近年来最关注的“孩子”主题之一。女画家画孩子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中外美术史上画母子题材或儿童题材的女画家不在少数。但是晓珞的创作颇为耐人寻味,她的儿童主题创作表现出更强烈的观念性。在这里,“孩子”是画者的隐喻,作为从小被称为“小皇帝”而成长起来的80后对这个称谓并不陌生,当这代人长大,并终将为人父母那一天,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又该是怎样一番情感的悸动是值得玩味的话题。由此,我们同时从《我该怎样爱你》和《孕想》系列看到了画家内心世界的纠结与困顿,观者与画者的灵魂在这个关键点上准确对焦。此外,作品《余韵》、《回眸》,画的是民国时代的临水照花人,骨子里仍是现代人的精神心相,同样缺席的背景,是她的画面的普遍特征。作品《晚会·争奇》、《晚会·斗艳》、《后场》、《反串》则是记忆的碎片与纯粹的笔墨图像共舞,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本不就是是隔世的想象与浮华的世事重复上演么!

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往往会呈现出变化与探索的可能性。在和晓珞最近一次的交流中,她说,宣泄完现阶段心中的情感后她将会进行另一个新的探索。但我相信晓珞在作品中所提供的精神方式会成为她每一个创作阶段中的魅力焦点,这终将会构成她的心灵地图,且让我们翘首期盼。

相关文章

  • 著名画家吴佑国--在艺术之路上奔跑![图文]
    著名画家吴佑国--在艺术之路上奔跑![图文]

    吴佑国,男,汉族,1947年生,陕西华阴人。现为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美术学院外聘教师,陕西省文史馆研究员。研修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受聘于西安美术学院史论系任教。曾从事包装、装潢设计工作,并进行绘画研习,创作了大量的国画、版画、金石作品,后致力于工笔花鸟画创作。吴佑国国画作品吴佑国自幼喜欢习字作画,然而家境十分贫寒。他的青少年时期艰苦努力的心理,为了生活,他过早地工作,当泥瓦工、油漆工、...

    1830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以中国特定文化优势引领世界陶瓷艺术的发展[图文]
    以中国特定文化优势引领世界陶瓷艺术的发展[图文]

    汪野亭粉彩《春江晓渡图》瓷板在中国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的历史拐点,也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格局重新调整的初始,以及中国重建文化大国的历史机遇中,中国的话语权,该复出时,就当发出。在许多领域,我们已无须尾随西方之后亦步亦趋。尤其在文化领域,我们有6000年的文明发展史,也经历过一个半世纪之多的痛苦反思、奋力学习、自我改造、励精图治、奋起直追的重新塑造,作为一个东方文明的轴心国,在它所建构的文化系...

    173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韩敏的绘画艺术[图文]
    韩敏的绘画艺术[图文]

    韩敏宝钗扑蝶(2013年)30×114cm徐建恒当今海派绘画中为人乐道的古典人物画家有两位。一位是刘旦宅一位是韩敏。由于刘先生的提前谢幕,而86高龄的韩敏先生仍不断以新出的作品征服着人们的眼球。近日在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举办的韩敏书画展中陈列的数十件人物花鸟作品,无不参透了古人的用笔精华。所谓古典是指画家笔下的物体,其线条笔墨的运用上是恪守古训,讲究传承,一招一式皆有范式可寻。韩敏...

    684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表现与抽象下的印度——《各色》展评[图文]
    表现与抽象下的印度——《各色》展评[图文]

    艺术家石煜2013年3月3日,《各色——石煜画展》在中间美术馆举行,展览展出了石煜近两年来的作品,包括油画和速写等,其中主要为《印度系列》的人像,这些作品都展现出作者在用色和用笔上的新突破。石煜于1973年出生于北京,作为70后的北京人,他没有经历大的社会变动,而且见证了八九十年代的西学热,在整个艺术视野方面较为开阔。他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在求学期间受到的是传统写实艺...

    91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姜宝林既要笔墨又要现代 曾与香榧树结深厚感情[图文]
    姜宝林既要笔墨又要现代 曾与香榧树结深厚感情[图文]

    “姜宝林艺术展”将于2011年12月31日亮相上海美术馆,本次展览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上海市委宣传部、浙江省委宣传部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浙江省文联、浙江省文化厅、李可染艺术基金会、浙江画院联合主办。展览展出姜宝林“走进千年香榧林”系列新作和近五十年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共112幅。姜宝林先生1942年生于山...

    238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杨小彦:要从历史的眼神里辨别真相[图文]
    杨小彦:要从历史的眼神里辨别真相[图文]

    1955年3月号《人民画报》封面日前,中山大学教授杨小彦在中山大学“政务论坛”进行题为“革命:从现实到想象———20世纪下半叶中国革命的视觉记忆及其变异”的讲座。杨小彦用多年来收集的历史照片,从视觉记忆的角度讲述了“革命”概念的历史变化,陈述了图片的历史价值。杨小彦首先厘...

    1291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丁启阵:书法艺术的三大伤害[图文]
    丁启阵:书法艺术的三大伤害[图文]

    临习过一些古代书法字帖,对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有一定鉴赏能力的人,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感到失望,痛苦,乃至愤怒。因为,无比美好的书法艺术,总是会受到种种伤害。据我观察,至少有如下三大伤害现象:其一是,来自粗人的技术伤害。汉字书法,是线条和结构的艺术。卫夫人论笔画之美,有千里阵云、高峰坠石、陆断犀象、百钧弩发、万岁枯藤、崩浪雷奔、劲弩筋节等讲究;王羲之论整字结体之美,有如虫食木叶、如水中科斗、如壮士佩...

    1781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王玉浩:心动手至,自画自说[图文]
    王玉浩:心动手至,自画自说[图文]

    王玉浩近影自古人人皆有梦,“梦想成真”是指终有一天幻梦成了现实。作为四十不惑的中年人,可以踏踏实实地一吐自身真实的肺腑是何等痛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小学绘画获奖激发对美术的兴趣,继踏入美校到走向社会直至不断进修,历经多年的磨励,唯一不变的画家梦一直在心头。王玉浩作品一日雨中登山,走到半山腰,雨一过又走进了云中,云开雨散,才发现云在脚下,山在脚下,透过云海,黄河竟在云...

    66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曲磊磊:横跨东西文化 墨写光影年华[图文]
    曲磊磊:横跨东西文化 墨写光影年华[图文]

    曲磊磊作品:《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站在曲磊磊的画作前,一种力量直击心灵。七位造型各异的秦兵马俑,一字排开,手提钢枪,气势轩昂,中间有一位身着当代军服的士兵,高声呐喊,彷佛喊出响彻广场的号令,排山倒海的气势和坚不可摧的力量逼面而来。这样的跨越式组合,让人耳目一新,而其中传达出的力量,却直抵灵魂深处。细看画作的题目: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再看画材,竟是水墨宣纸,因为这幅画,咋一看,以为...

    1270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中国篆刻艺术语言钩沉[图文]
    中国篆刻艺术语言钩沉[图文]

    中国篆刻艺术□庞任隆中国篆刻艺术自明清以来,经历了思考、探索、开拓,发展到了一个全新阶段。我经过30多年的学习和探索,体悟到其特殊的语言内涵不仅表现在篆意、墨趣、刀味和石韵的原真性上,而且表现在款识、纽饰、情感和意境的拓展性上,并在创作、设计、制作、鉴赏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要求和界定。一、篆意要正确篆意,即篆刻文字所表现出来的意向和意味。这里首先是文必正,如果文不正,其篆意再美,亦会失去意义...

    408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荷由心生——读韩志冰先生的水墨画[图文]
    荷由心生——读韩志冰先生的水墨画[图文]

    翻阅韩志冰先生的荷花作品,有种清清池水边凭栏四顾的感觉。但见那满池青翠,或傲然出尘,或顾盼着,如语如诉;或恣肆如瀑布式的倾泻于丽日朗照之下;或轻盈地飘摇在清风中,其墨叶,浓的蓊然沉郁,淡的洒然飘逸,浓浓淡淡间,纯粹得恍若天地鸿蒙,中锋粗壮而不涩滞,侧锋空灵而不枯扁,亭亭的荷茎和荷芰生机勃勃地滋长蔓延着,支撑着生命的绚烂绽放。粉黛出水.天生丽质似亭亭玉立的仙子在碧波中美目流盼。草下游动的小鱼.掠过...

    567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贵族、文官、平民与书画传承[图文]
    贵族、文官、平民与书画传承[图文]

    如果唐朝跟宋朝是平行的两个国家,他们做一个对抗赛,大宋国出了苏黄米蔡,唐朝只派陆柬之一个人就够了。陆柬之书法的结构相当的精研,这是苏黄米蔡都达不到的。这就是跟着真迹学和跟着赝品学的差别。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晋唐书法是贵族书法,都是有家学的。两宋时期的文官,他们大多是根据阁帖来学书法的。陆柬之《文赋》(局部)我在小的时候喜欢写毛笔字,临过一些帖,当然无非就是唐代那些,欧阳询、虞世南。后来开始写颜真卿,...

    669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中国传统艺术家为何没有世界名气[图文]
    中国传统艺术家为何没有世界名气[图文]

    2月19日,嘉宾和媒体记者观赏毕加索作品。记者江宏景/摄四川成都将于2月28日至5月1日举办“2012毕加索中国大展”,将展出56件、总价值高达6.7亿欧元的毕加索作品以及张大千的部分作品。尽管毕加索作为西方现代派绘画大师早已享誉世界,但两位中国绘画大师张大千与齐白石各自的作品拍卖总额却在2011年首次超过了毕加索。尽管如此,中国艺术家及其作品的海外知名度似乎滞后于其节...

    1385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从诸家对白蕉先生的评论说起[图文]
    从诸家对白蕉先生的评论说起[图文]

    黄宾虹《山水图》今年11月3日是书法家白蕉先生诞辰106年的纪念日。在介绍他的文章中,常常引用沙孟海先生在他题兰长卷上的题跋:“白蕉先生题兰杂稿长卷,寝馈山阴,深见功夫,造次颠沛,驰不失范。三百年来能为此者寥寥之数人。”却往往忽略了我更为在意的“惺惺相惜”、充满情感的下半段文字:“闻其生前近寓沪壘,竟无一面之缘,引为憾事。”...

    1900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姜国芳:用画笔捕捉音符的人[图文]
    姜国芳:用画笔捕捉音符的人[图文]

    大剧院里办画展,上演“紫禁城”与“名指挥”的艺术对话姜国芳:用画笔捕捉音符的人本报记者李红艳这些天,步入国家大剧院的观众也许会注意到,北水下廊道处正在举办着一个画展,题为“交响·融合”。展出的作品分为两部分:一组以紫禁城为题材的画作,充满古典意境;另一组《世界十大指挥家油画肖像》,则与之形成强烈反差。这一&...

    63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