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国画图片 | 吴冠中丈二《漓江》重磅巨献!

时间 : 08-15 投稿人 : 加加 点击 :

吴冠中(1919~2010)的漓江是他创作中多次出现的主题。他的漓江风光淡雅清新,优美婉约,写实手法穿插写意。具有浓郁的东方情调和中国式的审美魅力,常常触动和温暖观者的心灵和情感。下面从庋藏多年吴氏数百件作品中甄选谨献吴冠中1973年作丈二巨制《漓江》,以飨藏家。非专业拍照,图片仅供参考,所有藏品信息以实物为准。

吴冠中丈二《漓江》,重磅巨献! | 国画图片

△吴冠中丈二钜制《漓江》

吴冠中丈二《漓江》,重磅巨献! | 国画图片

△吴冠中丈二钜制《漓江》局部-1

吴冠中丈二《漓江》,重磅巨献! | 国画图片

△吴冠中丈二钜制《漓江》局部-2

吴冠中丈二《漓江》,重磅巨献! | 国画图片

△吴冠中丈二钜制《漓江》局部-3

吴冠中丈二《漓江》,重磅巨献! | 国画图片

△吴冠中丈二钜制《漓江》局部-4

吴冠中丈二《漓江》,重磅巨献! | 国画图片

△吴冠中丈二钜制《漓江》局部-5

吴冠中丈二《漓江》,重磅巨献! | 国画图片

△吴冠中丈二钜制《漓江》压角章

吴冠中丈二《漓江》,重磅巨献! | 国画图片

△吴冠中丈二钜制《漓江》题识

【题识】吴冠中。1973.6.19。钤印:吴冠中印、美意延年。

美,形式美,已是科学,是可分析、解剖的……要大谈特谈形式美的科学性,这是造型艺术的显微镜和解剖刀,要用它来总结我们的传统,丰富发展我们的传统。——吴冠中《绘画的形式美》

“水似青罗带,山似碧玉簪”,杜甫对漓江的感受引起许多人的共鸣,也引起我的共鸣。细分析,青与碧是类似色,只是和谐,二者并列时色彩感不强,或令人忘记了色彩(绘画中色彩结构之复杂性)之存在。减弱了色彩的复杂性,丝绸或玉器之类的质感反易突出,从造型角度看,“罗带”与“玉簪”才是漓江山水的本质之美。

我多次画漓江,油画、水彩、水墨,大都着力于江山如画的倒影之美,着力于酥软、柔和的情调之渲染,但往往只表现了江山之一角。我想将罗带与玉簪的对照之美,构成酥软与柔和的虚实之美,作为充溢整个画面的主角。山之倒影虽加强了山之层次,但有意无意间又割断了罗带。罗带,那是漓江命脉。我首先保住罗带的飘逸无阻,不染倒影;同时强调远远近近的山之层次,着意表达玉簪的半透明质感,因此干、湿、浓、淡,大块的虚实对照都为了追求酥软与柔和;道是有色却无色,色是和墨并用的,一味为了显示漓江山水的氛围之气。若真能表达空气湿润的江山韵味,则青碧也可,墨彩也可,道是无色却有色了。——《吴冠中绘画形式分析》

吴冠中延续林风眠中西艺道融合的创作理念,摒弃了传统水墨画的形式和技法,融入西方油画的思维,为中国现代水墨画找到新方向。70年代开始,吴冠中的创作以油画和水墨画并行为主。或藉西方油画之技法和形式表现传统中国水墨的民族风格;或以传统水墨之墨气韵味和线条表现油画的质感;务求寻找出最得心应手的绘画媒材。70年代以改革水墨画为目标的各类写生实践成为其80年代的创新墨彩画的基础。

吴冠中对风景画类的创新和发展,一方面在于从风景提炼、强调形式元素,展现对线条、结构及色彩的纯美感受。另一方面,他的突破在于把中国传统美学中“意境”、“情调”的概念引入现代风景画,超越单纯的写实再现,将个人主观感情注入客观风景的描绘,达到“形式之中蕴藏着情意”的独特审美境界。

作为吴冠中对桂林山水最初的描绘,创作于1973年的《漓江》即展现他在上述两方面的美学成就。1972年冬,吴冠中因赴贵阳探亲途经汇聚桂林山水之精华的阳朔,短暂停留一天一夜。甲天下之美景给画家提供无穷灵感,桂林漓江画题肇始于此,之后数度踏足桂林写生,开启持续二十年的系列创作。桂林的重山、江水、竹林,通过油画与水墨的不断淬炼、解构、再造,新意频出,见证画家与桂林的不解之缘。

吴冠中深为桂林美景所打动,他说:“爬上桂林迭彩山,秀丽江山尽收眼底,看山前,看山后,层次分明,却亦朦胧。大山怀抱人家村落,藏鲜艳色块于黑压压的深谷中,景色宜人,风光入画。”1973年,吴冠中调回北京参加宾馆画创作。是幅具有早期写实主义风格的丈二《漓江》正是创作于此时。

对色彩和点、线节奏的敏感,是吴冠中艺术上的优胜之处。画中,吴冠中借流畅的排笔,以抽象的块面,状写漓江独特圆浑而飘渺的山形:淡墨衬托出叠叠远山;浓墨泼出近景山峦,远近高低的山峦皆为不同层次的灰色,它们与留白的江水,浓墨点出的民居,在整体上形成黑白灰的节奏。山间翠绿色点缀的村庄,为画面增添了勃勃生机,远处江面上静默的渔船悠然,漂流至恬静而又温柔的远山,使观者仿佛沉浸于漓江山水的恬淡与温润之中。

吴冠中一贯主张“在色彩的世界中,黑白是主宰,明度是色彩效果的幕后操纵者。”此作远山与中景的山峦、皆为不同层次的灰色,它们与留白的江水,浓墨点出的民居,在整体上形成黑白灰的节奏。而画中点点柳绿桃红,与江上飘然的小舟一道,为平缓的节奏增添了淡然的生机。画中远远近近的山之层次,着意表达玉簪的半透明质感,而浓淡、虚实的对比,正传递出漓江山水酥软而柔和的温润韵味。

吴冠中丈二《漓江》,重磅巨献! | 国画图片

此幅作于1973年的《漓江》为后来众多桂林山水作品的母本,吴冠中创作于1982年的国画《漓江》(见上图),构图与本幅相近,作品尺寸为70×140厘米,北京保利2016秋拍中以1610万元成交。今有幸首度释出丈二钜制《漓江》,作品见证了吴冠中「形式美」时代的来临,更是吴冠中早期水墨画的典藏巨制,对了解、研究吴冠中艺术发展及其成就具有非凡的史学价值。

桂林山水一向是吴冠中作品中的重要画题,留下了为数众多的优秀画作。本藏品《漓江》亦是目前在市场上流通的吴冠中桂林题材唯一一幅丈二横幅巨作,更见构图之开阔与宏伟气势,堪称馆级稀世珍品。识者当知!

相关文章

  • 国画赏析 | 林风眠国画作品《持莲仕女》
    国画赏析 | 林风眠国画作品《持莲仕女》

    核心提示:林风眠作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坚持的“兼容并蓄”的学术思想成为中国美院始终坚持的学术脉络,开创的“东西融合”的艺术道路,创造了中国艺术教育史上的重要篇章,培养了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李可染等一代蜚声中外的杰出艺术大将。下面为美术资料网收藏的林风眠国画作品《持莲仕女》。4尺。荣宝斋手工装裱。手机简单拍照,未经任何艺术处理。国画作品图...

    648 国画资料 国画讲解 国画作品
  • 传世国画作品 | 丁观鹏《乾隆皇帝洗象图轴》高清古画欣赏
    传世国画作品 | 丁观鹏《乾隆皇帝洗象图轴》高清古画欣赏

    乾隆皇帝洗象图轴画的是扮作普贤菩萨模样的乾隆皇帝,正静静地目视着众人为自己的坐骑大象清洗躯体。大象则惬意地扭头望着乾隆皇帝,流露出感激的神态。此图虽然仅署丁观鹏一个人的名款,但实际上应是件中西画家的联手之作。图中具有肖像写实特征的乾隆皇帝,其面部当出自西洋画师郞世宁之手,而略带夸张变形的玉女、金童、天王及僧侣等人物则由丁观鹏主笔。丁观鹏 乾隆皇帝洗象图轴 1...

    796 国画科普 国画作品 传世国画欣赏
  • 传世国画赏析 | 清人画胤禛妃行乐图轴
    传世国画赏析 | 清人画胤禛妃行乐图轴

    此画没有作者署名和题名。曾题名《雍正妃画像》,后改题《雍正妃行乐图》。绘画风格符合当时数位宫廷画师的风格。画中背景的题字落款、印章等均为雍正帝本人。“裘装对镜”背景中的书法条幅落款破尘居士,这是雍正帝在康熙年间的自号。清代, 佚名作 ,绢本 ,设色,纵184cm,横98cm画中美人曾被认为是雍正帝妃嫔群像,但与清宫妃嫔画像风格不符。曾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的杨新...

    521 国画资料 国画讲解 著名国画作品
  • 著名国画欣赏 | 周昉《簪花仕女图》欣赏
    著名国画欣赏 | 周昉《簪花仕女图》欣赏

    《簪花仕女图》传为唐代周昉绘制的一幅粗绢本设色画。作品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簪花仕女图》是周昉贵族人物画风格的代表。同时也体现出贵族仕女养尊处优、无所事事、游戏于花蝶鹤犬之间的生活情态。周肪 簪花仕女图卷 18246.4cm画中描写了六位衣着艳丽的贵族妇女及其侍女于春夏之交赏花游园。画作不设背景,以工笔重彩绘仕女五人,女侍一人,另有小狗、白鹤及辛夷花点缀其间...

    1631 国画常识 国画图片 著名国画鉴赏
  • 传世国画作品 | 文徵明《绿荫草堂图》图赏
    传世国画作品 | 文徵明《绿荫草堂图》图赏

    《绿荫草堂图》轴,明,文徵明,纸本设色,纵80.5厘米,横29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文徵明 绿荫草堂 纸本 35×68.6《绿荫草堂图》绘山中村落之景,于崇山环抱中见开阔。一瀑飞泻,汇成清清池塘。村居数间皆掩映于绿荫之下。山中闲居,有客拄杖来访。其意态优容,尽显隐士风流。画上除作者自书两题外,尚有蔡羽、王宠、陆师道诸家题记。△文徵明 绿荫草堂 局部...

    1185 国画知识 国画图片 传世国画赏析
  • 著名国画欣赏 | 文徵明扇面画图赏《文徵明便面畫选集》
    著名国画欣赏 | 文徵明扇面画图赏《文徵明便面畫选集》

    文徵明(1470 1559),原名壁,字徵明,明代杰出画家、书法家、道家、文学家。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人。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故称“文待诏”、“文贞献”。为人谦和而耿介,宁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贤德而聘请他,文徵明托病不前往。正德末年因为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待诏。他不事权贵,尤不肯...

    1439 国画常识 国画图片 著名国画鉴赏
  • 国画作品 | 李可染《山水册页》珍罕佳作!
    国画作品 | 李可染《山水册页》珍罕佳作!

    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齐白石的弟子。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72岁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晚年用笔趋于老辣。下面从庋藏多年先生的数百件作品中甄选诚献其晚年《山水册页》,以飨藏家。39×65cm×8。非专业拍照,图片仅...

    308 国画资料 国画讲解 国画作品
  • 国画赏析 | 张大千国画作品《竹林高士图》
    国画赏析 | 张大千国画作品《竹林高士图》

    核心提示: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 下面为美术资料网收藏的张大千国画作品《竹林高士图》,4尺。款识:克谦吾兄法家正之,丁亥中秋后,大千张爰。1947年作品。手机简单...

    1582 国画知识 国画百科 国画赏析
  • 国画图片 | 亚明山水画《虎溪图》晚年精品
    国画图片 | 亚明山水画《虎溪图》晚年精品

    亚明(1924~2002),原名叶家炳,室名悟园等,安徽合肥人。早年接触西画,为感谢并纪念启蒙老师亚君,遂改名为亚明。中国画坛重要流派新金陵画派的中坚推动者和组织者。工山水人物,画山水落笔潇洒有磅礴之气。曾为中国美协常务理事、江苏省美协主席、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下面从本人藏品中悉心精选呈献亚明山水画《虎溪图》,以飨藏家。 129×248cm。1...

    1206 国画资料 国画讲解 国画作品
  • 国画图片 | 荷痴黄永玉巅峰之作《彩荷图》6尺
    国画图片 | 荷痴黄永玉巅峰之作《彩荷图》6尺

    核心提示:万荷堂主人黄永玉自学美术,文学,为一代“鬼才”,他设计的猴票和酒鬼酒包装家喻户晓。近世之画荷闻名者有二人,前有大千,后有永玉。下面为本站藏品,荷痴黄永玉巅峰之作《彩荷图》,6尺。手机简单拍照,图片未经任何艺术处理。国画作品图片欣赏△黄永玉巅峰之作《彩荷图》△黄永玉巅峰之作《彩荷图》局部 1△黄永玉巅峰之作《彩荷图》局部 2△黄永玉巅峰之作《彩荷...

    943 国画资料 国画讲解 国画作品
  • 国画图片 | 文徵明《山居图》粗笔青绿山水之代表作
    国画图片 | 文徵明《山居图》粗笔青绿山水之代表作

    核心提示:文徵明(1470—1559)明代杰出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特别是在“文人画”发展史上,文徵明更是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真卿并称“吴中四才子”。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才子”。文徵明的绘画兼善山水、兰竹、人物、花卉诸科,尤...

    1549 国画知识 国画百科 国画赏析
  • 著名国画欣赏 | 雪界翁张师夔鹰桧图轴欣赏
    著名国画欣赏 | 雪界翁张师夔鹰桧图轴欣赏

    此《鹰桧图》是由雪界翁、张师夔两位画家合作绘制而成。图绘山石间一株古桧,枝干挺劲,枯枝与新叶相映成趣。老干横斜,一只苍鹰昂首挺立其上,双目炯然,脚爪锋利,紧抓树枝,给人以坚如磐石、临危不惧之感。图中苍鹰以工笔重彩法写出,刻画细腻,笔笔精到,具有宋代院体花鸟画遗风。古桧山石完全用写意风格的画法,出自张舜咨手笔,画风略显粗犷,然颇具气势。苍鹰与山石、古桧虽出自不...

    1756 国画知识 国画图片 传世国画赏析
  • 国画图片 | 徐悲鸿《四喜图》珍罕佳构
    国画图片 | 徐悲鸿《四喜图》珍罕佳构

    喜鹊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有着吉祥的寓意,徐悲鸿20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到四十年代在多种场合曾创作「四喜图」题材的作品,赠予亲朋好友,以表美好祝愿。早在2011年,徐悲鸿1937年作《四喜图》曾以2875万的高价成交。下面从庋藏多年其数百件作品中悉心甄选谨献徐悲鸿1942年作经典佳构《四喜图》,以飨藏家。84×38cm。非专业拍照,图片仅供参考,所有藏品信息以实物...

    703 国画科普 国画作品 国画欣赏
  • 国画欣赏 | 王明明山水人物《幽谷清逸图》方寸间的诗情画意
    国画欣赏 | 王明明山水人物《幽谷清逸图》方寸间的诗情画意

    下面为本站藏品,王明明作品《幽谷清逸图》,2010年作,2尺。手机简单拍照,图片未经任何艺术处理。此画画幅不大,其在构图时虽仅截出大自然的一角半边,但匠心独运后,却能营造出使欣赏者有宽阔空灵之感,及丰富的想象空间,使画面充满丰盈的美感。真可谓一花一叶一世界,方寸间充满诗情画意。国画作品图片欣赏王明明作品《幽谷清逸图》款识:幽谷清逸图。岁在庚寅夏月明明画于潜心...

    245 国画科普 国画作品 国画欣赏
  • 国画欣赏 | 傅抱石《屈原先生小像》首度面世
    国画欣赏 | 傅抱石《屈原先生小像》首度面世

    傅抱石(1904~1965)原名长生、瑞麟。他以抱石为名完全是出自对屈原「抱石投汨罗」之举的仰慕和崇敬。傅抱石早年就痴爱屈原与《楚辞》,后受郭沫若影响,作相关题材较多。1942年首作此题,之后屈原与《楚辞》题材的创作伴随一生。下面从本人藏品中甄选呈献傅抱石首度面世人物画《屈原先生小像》,以飨藏家。65×135.5cm。非专业拍照图片未经任何艺术处理。△傅抱石...

    231 国画科普 国画作品 国画欣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