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作人(1908-1997)是一位大胆创新、成就卓著,并享有国际声誉的艺术大师和杰出的美术教育家。吴作人在速写、油画、中国画和书法等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为我们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精神遗产。他的中国画以翎毛、走兽为主,所画的大熊猫、牦牛、骆驼、金鱼等,广为人们称颂,开拓了中国画的一代新风。下面从庋藏多年其百余件作品中悉心甄选谨献吴作人1979年作精品佳作《戈壁归驼》,以飨藏家。69×44cm。非专业拍照,图片仅供参考,所有藏品信息以实物为准。
△吴作人《戈壁归驼》
△吴作人《戈壁归驼》局部-1
△吴作人《戈壁归驼》局部-2
△吴作人《戈壁归驼》局部-3
△吴作人《戈壁归驼》局部-4
△吴作人《戈壁归驼》局部-5
【题识】戈壁归驼。一九七九年秋仲,作人。印文:吴作人、寥廓、作人写意。
戈壁滩上的骆驼能够负重致远,不畏艰苦,跟牦牛那样雄强与猛冲不同,它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它的造型也很有特点,从头、脖子、驼峰到腿,给人以坚毅而厚重的感应。对人来说,能把人带到一个与环境奋斗的境界,一个既是诗,是音乐,又是画的境界。人得向它学习。所以画骆驼,就是想表现这么一种性格所兴起的画境。——吴作人谈画骆驼
吴作人,安徽泾县人,生于江苏苏州,师从徐悲鸿,早年攻油画,后专攻国画,境界开阔,寓意深远,以凝练而准确的形象融会着中西艺术,是继徐悲鸿之后中国美术界的又一领军人物。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
吴作人的美术创作分为油画和国画两大类:20世纪50年代以前,主要以画油画为主;50年代以后,以国画创作为主。他早年在比利时和法国留学,主攻油画及雕塑。1943年至1945年的西部之行,尤其是欣赏、临摹敦煌壁画后所受到的感悟和启发,促使他对民族传统的认可和接纳。吴作人一方面在油画中融合中国传统绘画元素,使作品呈现出一些薄彩写意的风貌;另一方面吸收国画比油画对物象提炼和取舍具有更大自由度、更胜一筹的长处,转而探索中国传统水墨画创作。
吴作人重新审视和钻研中国画传统,独创了一系列具有自己表现对象和绘画语言的水墨画作品。他的中国画创作,除偶尔作描绘藏民歌舞的人物画以外,多半刻画牦牛、骆驼、鹰隼、熊猫及金鱼等艺术形象,均以简洁的构图、独特的造型、雄放而准确的笔触、积极而温婉的意蕴,赢得从专家学者到民众百姓的普遍赞誉。这些画既非古代亦非西方,既笔墨酣畅又造型精妙,既简练概括又气韵生动。
吴作人的骆驼真切地说明了其艺术追求与特色,抗日战争艰苦年代,吴先生痛失爱妻与稚子,轰炸中住房被烧光,国恨家仇,忧闷中奋发,坎坷中拼搏。在这样的心情中,他来到大西北,风沙中,寒风里,成群骆驼负重行进的形象,引起他深刻的感受。由于吴先生深厚的文学诗词修养,从骆驼负重致远,不畏艰苦的性格里,从骆驼在沙漠中迎风屹立的形象里获得联想与灵感。由于吴先生颇为深厚的音乐素养,又能从驼队缓慢行进的脚步中体会到节奏之美。总之吴作人在生活中的感受获得了艺术升华。
吴作人笔下的骆驼粗犷中交织着细腻,水墨色彩变化微妙,格调高雅,耐人寻味。骆驼的躯体和四条腿基本上全是墨块,或可称之为粗的线条。浓淡相间的描绘表现出骆驼的层次感和空间、透视关系,大写意勾勒出骆驼刚毅的轮廓对比,寥寥几笔的大漠和远处沙丘的描绘,更是使骆驼的厚重、沉稳和憨厚跃然于纸上,也留给了观众无限的想象空间。
骆驼是吴作人艺术生涯非常重要的创作物象,与其早年的西部之行密切相关。吴作人曾回忆到,西部之行他在戈壁滩上遇到的骆驼,平素默默无闻,不声不响,却能够长驱远蹈,不畏艰险,负重耐劳,坚忍不拔,体现着刚毅的意志。
吴作人早期的骆驼更偏重于写实,而在后来的创作中则逐渐将骆驼的形象抽离。使描绘的笔墨程式化,如同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李可染的牛一样,将骆驼演化为笔下的熟物,使之成为精神的载体。显然,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件《戈壁归驼》已经是吴作人骆驼的成熟之作,聊聊数笔不仅画出了骆驼的物象结构,更是画出了骆驼的精神气象,某种程度上也是吴作人心性图像的准确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