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巴林石玛瑙冻的形成与保养知识(篆刻学堂)
- 业界对巴林石评价极高,称其“色泽斑斓、纹理奇特、质地温润、钟灵毓秀”。早在800多年前巴林石就已被发现,并作为贡品进奉朝廷,被成吉思汗称为“天赐之石”。在“四大印石”中巴林石是最...
-
- 篆刻之钤印的方法与技巧(篆刻百科)
- 实践是经验证明,钤印的效果好坏或强弱,一般而言,受三个方面条件的制约;或者相反,得三个有利方面的烘托。受到制约,是指钤印搞得不太理想不太好,效果欠佳或不佳;获得烘托,自然是指钤印搞得好,效果较佳或甚佳。自然,有了这三个方面...
-
- 来楚生用凿子刻印(篆刻学堂)
- 来楚生的“刻瘾”来楚生刻印宗吴熙载、吴昌硕,上溯秦汉玺印。七十岁前后风格突变,朴质老辣,雄劲苍古,佳作成批涌现。学生张用博一年前买了两方质尚好的石章,原想自刻,故拟好了印文内容,用纸包好后搁置一边,后又原封...
-
- 印石研磨技巧(篆刻常识)
- 研磨印石在篆刻创作中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笔者有一个朋友,玩了很多年的篆刻,印石总是磨不好,他刻的印,印面总是中间高,四周低,这属于典型的印面不平整问题,还有的是印石整体磨歪了,所以他的印只有他自己能用,旁人都不会用。篆刻...
-
- 精美绝伦的古代玉印(篆刻常识)
- 玉印即是玉器又是印章,这是古人崇德思想的完美结合。由于玉具有特殊的美感和质地,被历代王朝权贵重视。玉印逐渐成了显示等级地位的实用品和礼仪装饰品。在春秋战国时期,玉印作为凭信开始流行,到了秦汉时期玉印被归纳到了...
-
- 满白文的篆刻构图方法(篆刻百科)
- 这里首先要说一下朱白、阴阳文的间题。古人印章用来封泥,泥上凸出的地方,叫做阳,而在印章上却是凹陷的。泥上凹陷的地方,叫做阴,而在印章上却是凸出的。这就是说,古人论阴阳文是指所封的泥而言,而今人论阴阳文是指印章上所刻...
-
- 吴昌硕墓志铭全文(篆刻科普)
- 吴昌硕墓志铭由义宁陈三立撰文,归安朱孝臧书丹,闽郑孝胥书盖。陈三立(1852—1937)近代诗人江西义宁(今修水)人,字伯严,室名散原精舍。清光绪进士,官至吏部主事。能诗,为同光体主要作家,吴昌硕弟子陈师曾之父。全文如下:丁卯...
-
- 安持人物琐忆(四)“记蒋密韵后人(上)”(篆刻知识)
- 蒋祖怡,字谷孙,光绪壬寅(一九○二)生,浙江吴兴南浔人。父名汝藻,字孟,清癸卯举人,后为文史馆馆员,五四年始故世,已七十八岁矣。世业丝绸,与嘉业堂刘翰怡为姑表弟兄(孟翁母,乃翰怡姑母)。二氏均南浔巨富,孟见刘藏书著名,亦以专收宋元名...
-
- 方介堪先生的“革命样板戏”印屏(篆刻百科)
- 不久前,戏剧家尤文贵在自己的家中向笔者出示了著名篆刻家方介堪的一幅“革命样板戏”印屏。一代篆刻大师40年前的作品,记录着两人一段不寻常的故事。故事得先从龙泉拆塔事件说起,因为两人是因这个事件结识的,并...
-
- 当代篆刻家吴颐人的斋号由来(篆刻科普)
- 吴颐人是沪上书画篆刻名家,他的女儿就是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的当今影视红星吴越。早年友人见面介绍吴越时总说,这是吴颐人的女儿。如今人们介绍吴颐人时往往会说,这是吴越的父亲。像众多流传有序的书画名家一样,吴颐人比较...
-
- 乾隆皇帝与田黄石(篆刻学堂)
- 乾隆皇帝即为清高宗弘历(1711年9月25日子时—1799年2月7日),姓爱新觉罗,讳弘历,是雍正帝第四子。属兔,生于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卒于嘉庆四年正月初三,终年88岁,葬于河北裕陵(今河北省遵化市西北)。乾隆于雍正十三年即位,为清...
-
- 安持人物琐忆(二)“记螺川事”(篆刻讲解)
- 螺川,自云江西吉安人,为吉安大盐商周扶九之同族侄孙女。其父久居松江,为清末举人,似名为萼楼。北山翁亦久居松江,亮知其历史也。据扶九之孙孳田、外孙彭正明(盛八小姐之夫)同告余云:她为松江贫农之女,四岁时卖于周举人为丫环,以...
-
- 钱瘦铁:咬得菜根,百事可为(篆刻资料)
- 金石书画家钱瘦铁,无锡人,早年在苏州某刻碑店当学徒。那时金石家郑大鹤常到该店裱碑贴及其它拓片,瘦铁常去郑家送裱好的拓片。大鹤喜欢他诚朴好学,也就循循加以诱导,又介绍他和吴昌硕、俞语霜认识,有了这三位名家作老师,他更...
-
- 傅抱石为毛泽东篆刻的印章(篆刻文摘)
- 你知道吗?南京大画家傅抱石,曾经为毛泽东刻过一方石印。笔者在南京见到过这方印。这是一方巨印,印面达5厘米见方,印台高4.5厘米,印钮2.5厘米,雕刻一只盘卧回视的怪兽。印材为古铜色的寿山石。印文取法汉印风格,刚健朴茂,平方...
-
- 安持人物琐忆(三)“记大风堂事”(篆刻学堂)
- 美髯兄弟鬻画沪上大风堂者,四川内江人张善孖、大千昆仲之斋名也。善孖名泽,自号虎痴,行二,生于清光绪壬午年(一八八二)。父某闻为松江盐官,故久居松江。善孖夫人,即松江人。善孖擅画飞禽走兽,尤以画虎驰名当代。卒业于日本东京...
-
- 安持人物琐忆(一)“记十大狂人事”(篆刻百科)
- 冒孝鲁冒孝鲁,景璠,如皋老狂人鹤亭诗人之子也,为北京某大学专攻俄文之高材生,任颜惠庆驻苏大使馆一等秘书有年。解放后,任复旦大学外文教授时,余以鹤丈之介始与相识,觉其人之狂傲,有逾于老父。渠每读鹤丈诗文后,必指摘之,连呼不...
-
- 李立与白石老人的金石缘(篆刻讲解)
- 近日,和友人去长沙看望金石书画家李立先生。在他的画室,李老特将新近出版的北京画院珍藏的《齐白石三百石印朱迹(上、下册)》拿给我们看,并指着由南京艺术学院黄惇教授作序的首页说:“侧边配文的四方印,其中的第二方...
-
- 仅存一册的《鹤舫藏印》(篆刻知识)
- 1997年夏凌晨5时多,家里电话骤然响起,正在熟睡的我接到了我的老师傅嘉仪的电话,先生说:“咱俩到回民巷坊上看刘汉基先生。”傅嘉仪先生那时精力旺盛,如心里有什么事,一般晚上一二点睡觉,凌晨四时就醒了,这也是他过...
-
- 篆刻大师齐白石的治印趣事(篆刻讲解)
- 王虔忱(1904—1988),原名王承袆,定州西关名门王氏后人,北平美术学院毕业,大学学历。早年的黄埔军校学员,傅作义部下中的一名文职少将。晚年曾为定州政协委员。1935年,他由同学李苦禅介绍拜齐白石为师,深得大师厚爱,得大...
-
- 寿山石传说:广应寺与寺坪石(篆刻常识)
- 寿山石质地脂润,晶莹斑斓,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钟爱。寿山石文化历史悠久,自然也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说故事。传说在唐代光启三年(887年),福州寿山村就建有一座禅院,称“寿山广应院”,俗称“广应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