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陈之佛工笔花鸟画[图文]

时间 : 04-26 投稿人 : Virginia 点击 : 1279 次

陈之佛作为现代工笔花鸟画大师,从绘画史的角度讲,他推动了传统工笔花鸟画向现代的转型,是明清以来在工笔花鸟画方面最有贡献也最有造诣的大家之一。陈之佛的画作在艺术市场中备受重视,上拍画作也逐年增多,其画作广为爱好者追捧,但其中真伪参半。而鉴识其真伪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本期《收藏》将带大家从陈之佛工笔花鸟画中的关键时间点,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以及具体创作方法,对其的绘画构成进行剖析、探讨。

陈之佛工笔花鸟画 | 美术文摘

时间线

陈之佛在回顾他走上工笔花鸟画的道路时曾说:“40岁前,我山水、花鸟都画,但既无名师指导,也不专攻。大概是25年前的事情,在一个古画展览会里,我被宋、元、明、清各时代花鸟画大家的作品吸引住了,特别是一些双钩重染的工笔花鸟画,时刻盘旋在脑际,久久不能忘怀,才开始专攻花鸟,并决心画工笔。”

陈之佛生于1896年,按他所言,他在1936年以前没有工笔花鸟画作品创作。然而,在1934年9月“中国美术会”成立大会后的第一届美展上,他第一次以“雪翁”署名,展出了自己的10幅作品。由此可见:一、 陈之佛在1934年便已经开始工笔花鸟画的创作;二、陈之佛的“雪翁”款最早在1934年9月才出现。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陈之佛举家从南京迁往重庆。他将自己在重庆沙坪坝的居室取名“流憩庐”,意思是颠沛流离暂时栖息之处。

陈之佛工笔花鸟画 | 美术文摘

陈之佛工笔花鸟画 | 美术文摘

陈之佛工笔花鸟画 | 美术文摘

陈之佛《玉兰鹦鹉图》轴 绢本 设色 69×51厘米 1942年 南京博物院藏

故陈之佛作品中流憩庐的款识与印章印文最早出现在1937年末。陈之佛早年工笔花鸟画创作中,有一种白描淡墨烘染或淡设色的画法,如《梅花睡鸟图》(1942年)、《梅月栖禽图》(1944年)、《梅月栖禽图》(1944年),这种画法到1944 年之后基本不再运用。

1946年暑期,陈之佛随中央大学搬迁回到南京。他把自己的居室更名为“养真庐”。故陈之佛作品中养真庐的款识与印章印文最早出现在1946年。

作品风格

陈之佛工笔花鸟画创作历程,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分界点,可归纳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934~1949年。陈之佛在建国后曾有记述:“那时候大半还是钻研绘画上的一些技术技巧问题……选择题材则多是‘寒梅冻雀’‘寒汀孤雁’‘月下孤雁’‘秋荷白鹭’‘秋塘清趣’‘秋菊傲霜’‘雪里茶 梅’‘鹪鹩一枝’这一类的东西。即使画一幅艳丽的芙蓉,也要题上‘堪与菊英称晚节,爱他含雨拒清霜’;画一幅盛开的梅花,也要题上‘独凌寒气发,不逐众花开’‘只有梅花耐清苦,霜风枝上犯寒开’;画一幅鲜丽的荷花,就题上‘色 幽不媚,香远益清,娇然自异,可方逐世之君子’……似乎这样题上几句,才感觉心安理得。设色则尚清淡、雅洁,追求所谓‘明洁清丽,纤尘不染’的情趣。虽然在当时的作品中也不是完全没有娇艳妍丽和色调比较鲜艳的东西,但是由于‘孤芳自赏’的态度,而总的倾向不可能不出现孤寂、冷落、宁静、淡泊的情调。”

他自言所谓的“那时候”指的即是这第一个时期。这时期他的作品风格是:淡泊、柔美、冷落、寂寞、雅洁、清淡、空寂、恬静、内敛与朴素。比如(1947年)、《秋塘露冷图》(1948年)、《寒月双栖图》(1948年)、《素梅冷香图》(1949年)、《寒梅雪鹰图》(1949年)等。

第二个时期:1949~1962 年。陈之佛在《研习花鸟画的一些体会》中有记述:“(建国后)在画面上初步出现了较为清新、活泼、丰满的面貌。特别是1956年以后所作的一些东西,如‘海棠绶带’‘芙蓉幽禽’‘荷花鸳鸯’‘和平之春’‘榴花群鸽’‘樱花小鸟’‘牡丹蛱蝶’‘瑞雪兆丰年’‘春色满枝头’‘春江水暖’‘鸣喜图’‘松龄鹤寿’‘岁首双艳’‘祖国万岁’等为题材的作品,不少老朋友见了都说我的画风、情调变了,说已是一扫过去那种沉郁的调子而显见明快、开朗、繁荣、健壮,能给观者以乐观的情绪和强烈的美的感受……企图表现得明快、鲜艳、丰满、雄健些,才感满意……在这一时期的作品,和解放前或是解放后初期的作品对照一下,显然有所不同。特别是那种力求孤高、淡泊、超尘绝俗的情味,的确不经见了。”这时期的画面风格是:清新、活泼、明快、开朗、浓艳、丰满、繁荣、雄健、热烈、激情。这一时期可作为参照的代表作品为:《荷塘双鹭图》这一时期可作为依据的代表作品为:《玉兰赤鹦图》 (1942年)、《鹰视飞鸟图》(1944年)、《红荔白鹦图》(1945年)、《竹林静趣图》(1946年)、《荷风双燕图》(1946年)、《湖边双雁图》(1947年)、《月波雁影图》

陈之佛工笔花鸟画 | 美术文摘

陈之佛工笔花鸟画 | 美术文摘

陈之佛《梅下鹤舞图》轴 纸本 设色 131×63厘米 1956年 南京博物院藏

陈之佛工笔花鸟画 | 美术文摘

陈之佛工笔花鸟画 | 美术文摘

陈之佛《鹰雀图》轴 纸本 设色 122×57厘米 1944年 南京博物院藏

具体画法造型法陈之佛工笔花鸟画中的具体造型主要来源于古代花鸟画传统与日本的花鸟图谱。尤其是日本的花鸟图谱对于陈之佛花鸟造型处理的影响较大, 如《鸟类图卷》、今尾景年的《景年花鸟画谱》、狩野探幽的《草木花写生图卷》、尾形光琳的《鸟兽写生图卷》、渡边始兴的《鸟类真写图卷》、圆山应举的《昆虫写生帖》等。后世称此类图谱为“写生画稿”,这些图谱的影响面极广,为日本花鸟画创作提供了翔实的绘制方法与众多的粉本资料。而且因为是绘画图谱,以图示为主要目的,故而所绘没有正规画作来得细腻工整。然而,恰恰如此,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将陈之佛的工笔花鸟画与之相联系,从中找到陈之佛工笔花鸟画造型构成的画法根源。

中国古代花鸟画传统对于 陈之佛的工笔花鸟画中物象造型的影响,主要在于直接从古人的画作中抽取所需物象放置在自己的画中。虽然陈之佛单纯临摹古代作品的数量不多,如《朱果五雀图》(1944 年),但摹取部分元素,再加以简化处理的现象较多,如《红柿双禽图》(1947年)、《荷塘双鹭图》(1952年)、《双鸽花石图》(1954年)、《松龄鹤寿图》(1959年)等。

陈之佛工笔花鸟画 | 美术文摘

陈之佛《梅茶三雀图》横幅 纸本 设色 35×104厘米 1949年 南京博物院藏

线条的表现

陈之佛的书法具有一定功力,从他绘于1944年的《鹪鹩登枝图》中500多字的长题可以证明。他早年曾对北碑及金农书法有过研习,但不久他就放弃了这种选择,因为这种字体过于朴拙,与工笔花鸟的细腻风格不协调,故而,他还是修习了那种柔婉工整带有二王风格的书法。

然而,与书法的熟练相悖的是陈之佛工笔花鸟画线质较弱。其工笔花鸟画中的线条既非“高古游丝”,也不是“钉头鼠尾”,确切地说,他工笔花鸟画中线条的表现功能不强,仅起到了勾勒轮廓、限定色彩范围的作用。

陈之佛工笔花鸟画 | 美术文摘

陈之佛《花石双鸽图》轴 纸本 设色 100×45厘米 1954年 南京博物院藏

色彩的运用

陈之佛对于画面色彩的 运用主要受到了三个方面的影响:第一个方面,传统中国画的设色法则的影响,关于这一点毋需赘言。第二个方面,图案装饰、色彩搭配的影响。据陈修范记述,他使用的熟宣大多有底色,一般为浅灰、米黄、次青、 淡赭等淡雅的色调。利用纸的色调统一画面的色调,同时又起到衬托画面主体的作用。不仅如此,色宣还可以很好地起到凸显作品的感觉和烘托画面气氛的作用,色宣的使用对画面效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陈之佛工笔花鸟画 | 美术文摘

陈之佛《双禽伴宿图》轴 纸本 设色 99×31厘米 1953年 南京博物院藏

第三个方面,日本美学性格和美感意境的影响。日本美术中的线条多柔和、纤细,色彩淡雅、柔美,传达着恬淡、古雅、朴素、内敛的色彩意象,追 求那种经历时间磨砺之后所呈现出的褪色、幽暗、晦涩的痕迹,并由此形成了一种朦胧的、阴暗的、内敛的、洗练的色彩意境,让人观阅后陷入“空”和“暝”的世界。

所以,在建国前,陈之佛工笔花鸟画的色彩意象刻意地遵循着幽雅、静寂、淡泊的日本艺术基本的审美精神,在画面中大多用锈色、暗花青色等灰色调打底,以烘染、衬托画面气氛。而建国以后,陈之佛思考在新社会喜悦、昂扬、欣欣向荣的氛围中,工笔花鸟画也顺应时代向着浓艳、热烈、激情靠近。

陈之佛工笔花鸟画 | 美术文摘

陈之佛《桐荫哺雏图》轴 纸本 设色 93×33厘米 1945年 南京博物院藏

综上所述,对于陈之佛工笔花鸟画的真伪鉴定,首先需要把握的原则是分期,即将陈之佛工笔花鸟画分成建国前与建国后这两大时期,区分了这两个时期后再把握陈之佛工笔花鸟画中画法上的一些手法特点,进行综合衡量,对其画作的真伪予以判别。

相关文章

  • 刘双舟谈艺术品网络拍卖的发展趋势[图文]
    刘双舟谈艺术品网络拍卖的发展趋势[图文]

    今年艺术电商被炒得很火,然而它适不适合互联网生态?能不能走远?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其实一直在困扰着许多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日前,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刘双舟教授做客“中经微课堂”(公众号:ceweclass)谈了他对目前艺术品网络拍卖的一些看法。刘双舟指出,2014年我国艺术品交易市场总额是2137亿元,相比较2013年来讲增长了6.6%,其中网络交易额是45亿,占整个市场份额的2...

    419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作品分享:捕获人心的人像摄影[图文]
    作品分享:捕获人心的人像摄影[图文]

    这是来自摄影师RakeshJV的一组人像摄影作品。摄影圈的朋友亲切的称呼他RJV,最初只是为朋友拍照,厌倦之后,对街头摄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善于解读人们的情绪,捕获了丰富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场景,非常值得一看,和我们一起欣赏吧。...

    1748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从“捐赠”事件看藏家心态[图文]
    从“捐赠”事件看藏家心态[图文]

    近日,收藏界有两件大事件刷爆媒体和网络头条。一个是曾经由香港已故著名收藏家朱昌言收藏的两件国宝级青铜重器——商晚期兽面纹方觚和信成侯鎏金方壶,入藏上海博物馆;另一个则是被誉为“世纪拍卖”的洛克菲勒家族珍藏,即将亮相纽约拍场。这两则大事发生地一个在国内一个在国外、一个是博物馆一个是拍卖行,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却因为两位顶级藏家做出的“捐赠”善举而让人记忆深刻!朱昌言生前曾数次将文物赠与上海博物...

    161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党旗飘飘”七一专辑:卢德龙书画艺术鉴赏[图文]
    “党旗飘飘”七一专辑:卢德龙书画艺术鉴赏[图文]

    【艺术简历】全国著名书画家卢德龙,笔名愚生,字云逸,号漱泉,重庆人。毕业于西南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五届中央文化体育工作委员会委员,重庆市政协常委,农工党重庆市委常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重庆市政协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兼任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重庆市书画研究会会长。1999年被中国文联授予“中国百杰书画家”称号,2006年被授予“世界华人书画百杰”称号,主要贡...

    154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吴越青铜剑:真正的国家宝藏[图文]
    吴越青铜剑:真正的国家宝藏[图文]

    吴王夫差剑在火药发明之前,人类争斗的沙场是冷兵器的世界。在中国古代的十八般兵器之中,剑,历来被称为“百兵之皇”,而年之最长者,唯青铜剑是也。从商朝时的短如匕首开始成长,到东周时期,吴越之地的铸剑大师造就的青铜剑已达刚柔相济的完美境界。其冶炼技术领先西欧大陆近千年,精湛技艺至今仍令世人叹为观止。“吴戈越剑”吴越之地,自古便以冠绝天下的铸剑技术著称。商周时期,江南一带是古越族的活动区域。当...

    380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保利拍卖赵旭:基金模式并不适合文化艺术[图文]
    保利拍卖赵旭:基金模式并不适合文化艺术[图文]

    保利拍卖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赵旭在2014第三届中国文化产业资本大会中国经济网上海11月25日讯(记者 周永亮)11月25日,2014第三届中国文化产业资本大会在上海召开,本次峰会主题为“新金融、新资本、新格局、新趋势”。保利拍卖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赵旭认为,金融在保利的发展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据了解,保利拍卖是一家国有控股公司,成立于2005年,最初的注册资金是1000万元。赵旭介绍,保利第一年的...

    1479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孟云飞:高校校名书法赏析之——南昌大学[图文]
    孟云飞:高校校名书法赏析之——南昌大学[图文]

    文/孟云飞一、校史沿革南昌大学位于江南历史文化名城南昌,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和红色革命的优秀传统,中科院潘际銮院士盛赞“南昌大学是全国最美的大学”,是江西省综合实力第一的高等学府。1921年创办的江西公立医学专门学校和1940年创建的国立中正大学,是学校的起源。1949年5月南昌解放,国立中正大学改名为国立南昌大学。1993年,江西大学、江西工业...

    862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墨中有笔 浑厚华滋——黄宾虹画梅[图文]
    墨中有笔 浑厚华滋——黄宾虹画梅[图文]

    潘天寿说:“人们只知道黄宾虹的山水绝妙,其实他的花卉更妙,妙在自自在在”。黄宾虹在创作山水画之余,用大量时间研习并创作了许多花鸟画作。他早期的花鸟画作品柔淡、轻雅、简约,晚期花鸟作品多用破墨法和渍墨法,色彩淋漓厚重而随性自然,展现出很高的艺术境界。这件八十六岁所绘花卉,以生活中常见的梅花、水仙、茶花为题材,寥寥数笔勾勒花头,用笔干净利落,中锋用笔勾画枝干、石头,将花头、叶片、枝干等穿插起来,一气...

    1497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以《人民的名义》 来谈一谈书法的魅力[图文]
    以《人民的名义》 来谈一谈书法的魅力[图文]

    近期,一部反腐题材电视剧火了,红遍大江南北。跌宕起伏的剧情每天把大家带入了这个反腐倡廉的时代!作为爱好书法的你,是否也关注过每天都要出现的、令人震撼的五个红色大字“人民的名义”呢?此时此刻,你是否觉得,这个五个大字分明有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有一种苍茫厚重的历史感和正义感?这其实就是书法的魅力!《人民的名义》海报画面中,剧组人员头顶“人民的名义”五个红色大字,无论是剧中剧外都心系人民。书体...

    154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张仃缘何停止作画?[图文]
    张仃缘何停止作画?[图文]

    知名国画家张仃(1917年—2010年)曾热衷于以焦墨写生寄怀散怀,但晚年的张仃留给人们的一个大悬念,是突然停笔,不再作画,其中缘由何在?张仃毕竟是以绘画寄托生命的艺人,一旦真要放下,又是谈何容易!此中悲怆何在。生命最后的那几年,张仃隐居京郊门头沟,每天写篆书,读鲁迅,抽烟斗,品茗,听蝈蝈叫,眺望窗外的树林……画家张仃(1917年05月19日—2010年02月21日)晚年张仃留给人们的一个大...

    563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浅谈明式家具的“复兴”[图文]
    浅谈明式家具的“复兴”[图文]

    黄花梨“金玉满堂”夹头榫带托子翘头大案明晚期中国嘉德2018秋季拍卖会成交价:人民币2702.5万元近年来,在艺术品市场上,古典家具越来越受到重视,从小众门类成为一个专项。2018年度,中国10家大型拍卖公司开设古典家具专场6个,上拍225件(套),成交144件(套),成交率64.00%,成交额2.97亿元;较2017年成交量增加57件(套),成交额增长14.23%,共有7件(套)拍品...

    94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美术馆空间创作探索:光、色彩与空间设计[图文]
    美术馆空间创作探索:光、色彩与空间设计[图文]

    “心有灵犀”展览多种视觉空间设计在当下,国内很多美术馆越来越关注展览的品质,内在指的是展览内容的定位与学术研究价值,而外在指的是展览的形式,主要体现在展览设计上。武汉美术馆展览部在新馆成立之初,就将人文关怀与寻求特色作为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也结合区位优势以及美术馆自身的结构特点,举办了许多有特色有口碑的展览。通过近10年的工作实践,笔者总结探索在展览设计需注重的几个方面。展览设计的理解与转换...

    417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当文艺创作遇上人工智能[图文]
    当文艺创作遇上人工智能[图文]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缩写为AI)不仅出现在《终结者》之类的科幻电影之中,也开始走进我们的现实生活。比如,综艺节目《最强大脑》中,机器人“小度”在图像识别等方面完胜人类选手;谷歌旗下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战胜了围棋世界冠军。就连人类引以为傲的文艺创作,也开始遭遇人工智能的挑战。日前,就在《中国诗词大会》热播的时候,清华大学语音与语言实验中心(CSLT...

    143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敦煌修复者:与时间争夺石窟的人[图文]
    敦煌修复者:与时间争夺石窟的人[图文]

    樊再轩全程参与了第85窟、第98窟修复等重要项目在河南出生、长大的樊再轩刚到敦煌研究院工作,还是1981年。在老家上完高中后,他听闻敦煌研究院招人,就投考到了这里。他说自己是幸运儿,当时参加考试的有六七百人,最终只录取了20多个。这些新敦煌人将要从事各个工种,包括保护、讲解、资料管理与考古。樊再轩先从讲解员做起,很快便转入了石窟壁画修复。“当时如果不是真正喜欢敦煌,很难长期呆下去。”樊再轩告诉...

    956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评名画家雷甲宝的重彩画:光彩文采的新视觉盛宴[图文]
    评名画家雷甲宝的重彩画:光彩文采的新视觉盛宴[图文]

    雷甲宝工作照雷甲宝,字凡石,山西洪洞人,国家一级美术师,著名国画家。他师从当代国画大师石齐,矢志弘扬师门心法“大视觉画风”,数十年如一日,在现代中国画创作的道路上,上下求索,独辟蹊径,自创“新视觉重彩画”笔墨技法,探索出了一条用国画颜料来表现色彩及透光效果的新路子,被评论家誉为“重彩油画”。近年来,其人其画逐渐为艺术界所瞩目。近日,在昌平南口的京郊画室里,雷甲宝与记者一席长谈,讲述了自己近半...

    596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