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黄庭坚黄山谷书学观点浅析
- 黄庭坚的书法成就主要表现于其行书和草书中。我们分别就其行书和草书来探讨其艺术风格形成之渊源。宋代近接盛唐,书家很难不受唐代书风影响。但宋代书家更注重内在精神情趣的诉求,因而和案头文牍融而为一的行书手札便成...
-
- 写字要有“格”讲“规矩”
- 汉字称为方块字,是就其字形而言的。为了写好这种字形,古往今来人们积累了不少经验。其中唐代创制的“九宫格”就是个好方法。九宫格,就是在一个正方形的格内画成一个“井”字。写字前先把帖上的每个...
-
- 章法——王强书法漫谈
- 章法——王强书法漫谈■王强书法作品水平的高低,是对作品的章法、书写的线条的质量、用墨的技巧、结体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到综合评价的结果。为什么常有好的作品得不到好的评价,原因很多。就从书展的程序上,可能...
-
- 从出土秦简牍看秦隶书法特征
- 从出土秦简牍看秦隶书法特征■王晓光 1970年代中期以来秦简牍陆续出土,我们得以亲见隶书演进过程中重要的环节——秦隶(古隶)形态,并由此了解周→秦一系实用手书体发展中的一些真相、特别是战国后期到秦代...
-
- 草篆:“若坐若行”的生命现象
- 草篆:“若坐若行”的生命现象作为篆、隶、真、草之一的篆书,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相对而言,篆书可说是中国最早定型的文字,在其流变过程中,犹如其发展变化,并孕育衍生的隶、楷等书体一样,始终存在两...
-
- 如何临习好《峄山碑》
- 《峄山碑》碑阳《峄山碑》据传是秦代李斯留下来的碑刻之一。李斯小篆墨迹不复流传,我们现在临习《峄山碑》,其实是以笔追刀,力求用笔墨来还原李斯小篆的精神面貌。临习此碑,以中长锋兼毫笔为佳。秦朝用笔,皆为狼毫,日常的书...
-
- 中国书法简史讲座(四)秦代书法艺术
- 中国书法简史讲座(四)秦代书法艺术秦朝(前221年~前20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嬴政自号“始皇帝”,国祚虽短,却有深远的历史影响。秦推广小篆,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文字的分化。秦同时还推行了隶...
-
- 论近30年浙江书协的时代担当与文化自觉
- 论近30年浙江书协的时代担当与文化自觉早在1983年4月20日,中书协浙江、安徽分会就联合举办了“安徽省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在浙江展览馆展出安徽100件作品(书法91件,篆刻9件),在安徽博物馆展览浙江作品。同时,浙...
-
- 如何临习好《韭花帖》
- 《韭花帖》书写全出天然,是杨凝式“日常化书写”的产物。清代王文治有诗赞曰:“韭花一帖重璆琳,千古华亭最赏音。想见昼眠人乍起,麦光铺案写秋阴。”读此帖,可以想像杨风子书写时的心境平和、畅达、惬...
-
- 中国书法 从文字中诞生的艺术
- 中国书法是汉字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也是世界上唯一一种由文字演变而成的艺术。这种转变并不是在文字之外另起炉灶,而是汉字本身原始的内在质量的自然升华,是由汉字的特质决定的。 汉字的创制是先民对他们生存的自然...
-
- 文化自觉与当代篆书发展
- 篆书是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中最为古老的一种书体,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篆书自古以来就有着崇高而神圣的地位。清人钱泳以篆书为祖宗血脉,其一点一画,皆有义理在。辟之读书,大概篆书之于书法的意义就是儒家之六经,不由此入手,恐难...
-
- 论书法创作和书法理论批评之间的关系
- 论书法创作和书法理论批评之间的关系对于书法创作和书法理论批评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很多人往往在认识和理解方面存在很多误区,至少是对三者之间的关系缺乏一种本质的认识。关于理论和实践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毛泽东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