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细品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美术教育[图文]

时间 : 04-23 投稿人 : 阿咪 点击 :

细品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美术教育 | 美术评论

美术是一种无需翻译的国际化语言,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美术课的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

在少数民族地区,众多的民族文化随着老艺人生命的终结而消亡,即使有个别做了保护和传承,但属于文化的那部分已缺少了原始生态的味道和神奇灵动的本性及生命力。维吾尔族年轻人不喜欢木卡姆,哈萨克族年轻人会跳熊舞已经屈指可数,诸如此类,都不能不令人深思。因此,在美术课中,立足本土,充分利用家乡特色的民族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渗透少数民族文化,可以使学生传承民族文化,喜爱民族文化,发扬民族文化。

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美术课堂可用当地民族文化资源,少数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美术的意境和实例无处不在。在这种挥之不去的民族情节下创作的物件,形成了各少数民族不同的文化标志,如果我们注意收集、整理、发掘,并与学校美术教学结合起来,必然使我们的教学丰富多彩,教学效果也会更好。民族节日里的青苗节、古尔邦节、肉孜节、婚礼等民俗活动中,无论你从任何一个角度、任何一个时间看到的都是一幅生动的美术作品;少数名族的图案可以说琳琅满目,使人眼花缭乱,在服饰、鞋帽、建筑、家具等物品上比比皆是,大多手工制作,工艺精湛、堪称精品;劳动工具、生活用具、首饰装饰物形态各异、活生生就是一件件艺术品;刺绣、葫芦雕刻、木雕、动物角雕塑、手工编织、乐器制作等民族手工艺,都是极为丰富的艺术资源。这些东西在少数民族学生生活中较为熟悉,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广泛的参与度,营造一个学习民族艺术的氛围,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兴趣。

细品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美术教育 | 美术评论

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教育,即我们常说的美育,其根本目的是什么呢?我国近代美学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蔡先生抓住了美育的本质问题,对我们讨论美育的根本目的是非常有启发的。所以,今天许多人仍然主张审美教育就是情感教育,这与蔡先生的观点是相通的。大部分学生对于自己身边的民族文化都有一些粗浅、表面的理解,在美术教学中就需要从审美的角度去引导和带动学生进一步深层次地挖掘民族文化的精髓。充分利用这得天独厚的本土文化,带领孩子走进社会、走进自然,体验美、感受美、发现美。在日常的教学中,比如在课堂上展示一些刺绣、雕塑、服饰等实物,最主要是结合本民族的文化,列举和讲述一些传说和故事,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去认识理解它们。这一事物为何叫这个名字?为何专在某个节日中出现和使用?又为何做成这种形状?等等问题都会使学生看待问题的状态得以升华。学会去评价和对比不同事物的形状、价值、和艺术性,无形中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能拓展学生的美术创作空间

艺术创作是来源于视觉的经验,创作中的意向更多地来自于感知。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秀丽的山区景色是美术创作的源泉,学生们各自的生活环境更是取之不尽的学习资源。在备课时结合教材有选择地搜集有民族特色的实物,这样,教学就非常方便有效了,只要学生注意和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课堂上相互描述少数民族喜庆节日情节、收集民族物件,那么学生掌握作品的定义、结构、绘画构图、色彩、创作灵感等诸方面的问题将变得轻松自然。比如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利用民族文化得天独厚的优势、把维吾尔族的木卡姆,哈萨克族的阿尤毕、葫芦雕刻、皮子编制和民族刺绣等引入到课堂上来,这样一来,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通过不同的教学训练和对不同事物的接触,最大限度地拓展了学生的美术创作空间。

四、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能提高学生传承和保护意识

教育学家认为,教育是文化的生命机制,正是在教育的作用下,文化才得以产生、保存和积淀,得以弘扬、创造和发展。本地区的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随着民间艺人的逝去和传承人的脱节、转型、遗忘、或放弃而即将消失,存留下来的由于得不到好的保护失去了原来的味道。木卡姆、阿尤毕、克木子比、铜壶及乐器制作等一大批文化遗产急需传承和保护。通过美术教学,学生们了解到这些民族文化,喜欢上了这些民族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去学习、传承和保护这些民族文化。把优秀的民间美术与最富有创造生命力的儿童美术教育融为一体,无疑是民间美术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因为它既促进了人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还将有力地增进儿童对本民族文化艺术的感悟能力以及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从童年起,文化与人共生、根深蒂固。如果传承从童年开始,在儿童阶段就使未来的公民开始认知认同自己的母体文化,不仅顺应儿童身心的自然塑造,具有早期优势,更符合进步社会的教育观念。

细品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美术教育 | 美术评论

因此,我们要立足本职、结合自身优势,努力挖掘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更多地把他们融入到美术教育中来,使更多的学生接触它、学习它。要从这些资源中汲取养分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从中寻找学习的乐趣和艺术创作的成就感,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也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我们只有不断更新观念、努力探索教育教学方法,找准自己的艺术教育特色之路,让美术课堂融入更多诸如民族文化元素的新鲜血液,使美术教育焕发勃勃生机,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相关文章

  • 玉兔迎春 丹青贺岁——著名画家刘富军[图文]
    玉兔迎春 丹青贺岁——著名画家刘富军[图文]

    艺术简介刘富军,南京江宁人,现生活工作于江宁古镇陶吴。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书法家、摄影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山水画研究会研究员。南京市江宁区第13届政协委员。民盟江苏省摄影协会秘书长。《泉》68cm×68cm闲谈画里画外之一有人问画画快乐吗?作为一个画家你怎么回答?我觉得用自己熟练掌握的技法画自己常画的构图有种笔墨快意,但作为有新想法的画家来...

    1548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再谈新水墨:热闹和门道知多少[图文]
    再谈新水墨:热闹和门道知多少[图文]

    “流光里”策展人 朱小钧(原标题:再谈“新水墨”,热闹和门道知多少?——艺术南京2016国际艺术品博览会主题策展板块之“流光里”)文/小木“艺术南京”将在五月的骄阳下带给我们一场国际化的艺术盛宴,百家湖艺术公馆约4万平米的展示空间里,众多海内外优秀艺术家的作品之前虚位以待。此时的金陵城气氛刚好,这阵艺术之风为这座城市带来更多可能性的同时,也以一种艺术的严肃姿态站立着,试图介入接受美学的范畴推...

    102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荒谬成就了卡特兰 ?[图文]
    荒谬成就了卡特兰 ?[图文]

    卡特兰(Maurizio Cattelan)的动物标本装置第一次知道卡特兰的名字是因为几只鸽子。那年暑假我在一个私人美术馆实习,原始工业风的美术馆建筑十分时髦,但我总见在楼梯的顶上方,几根水管交错的那里有几只呆呆的鸽子,一连几天都在,一动也不动。观察了几天后,我发觉不对劲,一定有阴谋,于是跑去问了在这里工作了几年的同事,她笑笑说,对,那是卡特兰的鸽子,不细看很难发现呢。我默默记下了这个名字...

    29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宋代书画市场:谁来画?谁买单?[图文]
    宋代书画市场:谁来画?谁买单?[图文]

    《清明上河图》中售卖字画的摊位书画进入市场虽在魏晋间已见诸于史书,然而真正初具规模却是在宋代。宋代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高度繁荣时期,宫廷绘画、士大夫绘画、民间绘画各自形成体系,同时又相互影响,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宋代商业的发展也大大超越了前代,大小城镇兴旺发达,纸币出现并被广泛使用,海外贸易盛况空前。基于这种社会状况,宋代的艺术市场发展起来。谁来画?宫廷绘画、士大夫绘画和民间绘画是其书画创作...

    1642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井上有一:宁做书法之鬼[图文]
    井上有一:宁做书法之鬼[图文]

    创作中的井上有一(伊藤时男摄)“守贫挥毫六十七霜,欲求端的本来无法”,这是井上有一在与病魔抗争的晚年写下的话,也正是他一生践行的写照。在世俗的印象中,井上有一是个剃着光头,挥运巨笔,墨迹飞溅,摸爬滚打,旁若无人,无拘无束,放荡不羁,一个野蛮十足的家伙!他的笔触与他书写时的状态一样,充斥着咆哮与喘息。2017年10月,《写并活着·井上有一》展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举办,当我们步入展厅,扑面而来是...

    1547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书画收藏 陷阱何在[图文]
    书画收藏 陷阱何在[图文]

    清代金农画作针对文人画家特殊的文化背景和反映在作品中特殊的文化气息,知名画家了庐曾提出文人画是“世界绘画史皇冠上的明珠”的论语。了庐以自己创作的实践和思考,对当下反映在中国画坛中,对文人画与文人画家有相依关系的书法、教育以及市场鉴定等各方面,做了阐述。尤其是对文人画在它所依存的时代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提出了自己新的创作理念和探索。书画收藏的高下雅俗,实际上涉及收藏家和企业形象的高下雅俗,更象征着...

    1722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网络已可饱看高清艺术 非去美术馆不可的理由是什么[图文]
    网络已可饱看高清艺术 非去美术馆不可的理由是什么[图文]

    不久前,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宣布,将向全社会开放其公共藏品资源,这次藏品资源包括20万件藏品的37.5万张图片,大多为高清图片。事实上,近年来,大都会一直在逐渐开放它的馆藏图片数据。只不过这次开放的力度,能够最大程度地接触到广大用户,突破实体展示的物理限制。其实,大都会博物馆并不是第一个这样做的博物馆,在此之前,位于法国巴黎的卢浮宫、位于华盛顿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位于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以及位...

    1625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艺术品财富管理的途径[图文]
    艺术品财富管理的途径[图文]

    艺术品和一般金融产品的重要区别在于其精神收益,艺术精品是情感交流和共鸣的载体。对于国家来讲,艺术精品是历史印记和文化遗珍。对于家庭来说,艺术精品是家族和家风的文脉。艺术品市场的繁荣、专业性、不规范,为财富管理机构业务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艺术品的财富管理不仅有客户和金融机构两方,艺术品专业咨询机构也会参与其中。财富管理的专业机构作为受托人购藏艺术品的守门人,处于客户和不规范的艺术品市场之间,帮...

    1887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王良虎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王良虎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与奥林匹克一路去同行,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14年南京青奥会,再到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与2023年的中国奥艺会,中国与奥林匹克的四次“约定”,充分彰显了奥运会坚定的参与者、奥运会精神积极的践行者的大国担当。百年余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历经风雨,砥砺前行。在全球疫情共克时艰的当下,艺术文化越发成为跨越国界的重要纽带。在北京冬奥会即将来临之际,书坛巨匠王良虎先生与众...

    101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浅论名人效应在文旅IP中的运用[图文]
    浅论名人效应在文旅IP中的运用[图文]

    近年来,随着国内人均GDP的不断增长,旅游业持续发展,中国人均出游率大幅度上升。2018年旅游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全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达5.97万亿元,对我国GDP的综合贡献为9.94万亿元,占我国国内GDP总量的11.04%。2019上半年,国内旅游收入2.78万亿元,年增长达到13.5%。在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各地深入挖掘当地文化资源,力求以特色文化,特色IP打造吸引消费者。历史文化名人是...

    684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连环画长征需强大的青年队伍[图文]
    连环画长征需强大的青年队伍[图文]

    耿天平除三害连环画看到“第五届架上连环画展”的参展作品时我是非常激动的,我们努力了十年,终于有了回报,参展作品数量之多、质量之高,都是十年之最。连环画在延安时期就肩负着思想引导与传播的历史担当,在1949年后,更是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创作机构逐渐建立和规范,创作队伍也不断壮大,文化艺术精英汇聚到连环画创作团体中,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留下了许多经典作品。但是到了上世纪80年代...

    555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同一文化的认同和尊崇 ——康里巎巎其人其艺[图文]
    同一文化的认同和尊崇 ——康里巎巎其人其艺[图文]

    汉文化实在有一种奇异的力量。记得余秋雨说过,汉文化就像一个强大的磁场。君临华夏的少数民族,无不对其倾心学习。康里巎巎在这一点上,可称为佼佼者。康里巎巎(1295年~1345年),字子山,号正斋、恕叟,色目康里部(蒙古族)人,元代少数民族书法家,曾任礼部尚书、奎章阁大学士,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兼修国史。康里巎巎以书法名世,与赵孟頫、鲜于枢、邓文原齐名,世称“北巎南赵”,其主要成就在行草方面,代表作有...

    692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传艺术之大美——当代著名画家娄鸿泰[图文]
    传艺术之大美——当代著名画家娄鸿泰[图文]

    【艺术简历】娄鸿泰,别署雪泥园、鸿堂,河南延津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郑州市美协中国画题跋用印艺委会副主任、新乡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艺术顾问、河南省春涛文化传媒艺术总监。1995年特招入伍,2017年退役。长期在部队从事美术创作,先后深造于广州、上海、北京。曾任原文化部中国诗书画研究院美术研究员、原济南军区美术书法研究院院委、解放军铁军文化馆筹建办成员、河南省书画院特聘画家...

    1190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孔雀绿釉是中国本土创造还是舶来品[图文]
    孔雀绿釉是中国本土创造还是舶来品[图文]

    唐 波斯孔雀绿釉陶瓶孔雀绿釉为一种以铜元素为着色剂的低温彩釉。1965年2月,福建省博物馆在福州市北郊新店公社战坂大队莲花峰发掘了五代十国时期割据福建的闽国第三主王延钧妻刘华墓。墓中出土三件孔雀绿釉陶瓶,器形高大,敛口、广腹、小底,通体施孔雀绿釉,釉厚晶莹,瓶内着青灰色,橙红胎,质松。其中一件四绹纹环耳陶瓶,微敛口,丰肩,长腹斜收,腹最大径在偏上,平底、沿外突,肩颈部饰四个绹纹环形系、系孔不通...

    60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桃有何魅力?令历代画家心驰神往[图文]
    桃有何魅力?令历代画家心驰神往[图文]

    图一:吴昌硕《桃实图》自古以来,桃花一直是诗人争相吟咏的对象,而历代画家的手中之笔,使我国的桃花文化更加流光溢彩。在画家笔下,桃花是春天和爱情的象征,桃实是祝寿佳品,桃花源则是最理想的人间仙境。文、图\钟葵我国是桃的故乡“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功。”每当冬去春来,便是桃花盛开之时。在早春时节,桃树已蓓蕾满枝,到了阳春三月,枝头上就绽放出朵朵妩媚的桃花,...

    1974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