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浅论名人效应在文旅IP中的运用[图文]

时间 : 04-21 投稿人 : 卷心菜 点击 :

近年来,随着国内人均GDP的不断增长,旅游业持续发展,中国人均出游率大幅度上升。2018年旅游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全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达5.97万亿元,对我国GDP的综合贡献为9.94万亿元,占我国国内GDP总量的11.04%。2019上半年,国内旅游收入2.78万亿元,年增长达到13.5%。

浅论名人效应在文旅IP中的运用 | 美术教学

在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各地深入挖掘当地文化资源,力求以特色文化,特色IP打造吸引消费者。历史文化名人是极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名人故居游、名人文化节等“名人效应”竞争力日渐凸显。那么,究竟如利用好名人资源,打造文旅IP?

名人故里、故居:社会属性与商业属性平衡发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史名人们曾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对社会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并对后世形成了一定影响,他们的出生地、居住地、甚至长眠之地都是宝贵的文化资源,以名人形象、事迹为依托,如今这些地方都是当地文旅融合发展、特色IP打造的珍贵之地。

1、被争夺的名人故里

名人故里对旅游的推动作用却是实实在在的。

以李白故里四川省江油市为例。2003年江油的旅游收入仅为5亿元,而在成功注册“李白故里”之后, 2007年接待游客348万人次,收入超13亿;近年来江油市以李白文依托,围绕李白文化,全面启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去年旅游总收入达到118.5亿元,是2003年的23倍之多。

名人故里,不仅极具文化价值,更蕴含着极大的经济价值,大名人对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尤为重要,可以说一个名人可以兴一座城。就像李白对于江油来说,如今已然成为江油市的一张金名片。

故里经济价值巨大,不少地方掀起了“故里之争”,李白故里之争、诸葛亮躬耕之地之争,赵云故里之争,甚至还有西门庆、秦桧故里之争。其实,被争夺的故里,是名人IP商业价值的争夺,但不是任何“名人”都能IP化,需要以史料和考古结果为依据,弘扬正向精神文化。

浅论名人效应在文旅IP中的运用 | 美术教学

2、潜力尚待发挥的名人故居

与以城之名争夺的名人故里不同,故居的争议相对较小,确定性也相对较高,但名人故居大多数分散在各地,这些分散的具体故居成为区域文旅规划的一部分。就目前来看,名人故居商业开发的层次比较明显。

首先,知名度较高的名人名居规划相对完善,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较大,比如浙江绍兴的鲁迅故居。这里是鲁迅出生到离家求学之前、回乡任教之后的居住地,曾经语文课本里的百草园、三味书屋也都集中在这里。这里保留了诸多知名“场景”,如今已经是以鲁迅祖居、鲁迅故居、三味书屋等核心的鲁迅青少年时代生活环境展示区,清末民初绍兴市井生活风情和鲁迅作品人物场景展示区、鲁迅文化研究展示区、绍兴传统商业区、旅游服务区等五大功能集聚的历史文化街区,成为绍兴著名的文化旅游打卡圣地。

浅论名人效应在文旅IP中的运用 | 美术教学

其次,多名人集中的故居集聚区,是多类型文化交流碰撞的地方,备受游客青睐,天津“五大道”便是典型代表。这里就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缩影,不仅汇集了英式、意式、法式、德式、西班牙式等多种建筑,更是近代名人的集聚区。另外青年时期的胡佛总统,英国400米跑奥运冠军里迪尔等均曾在此居住。其蕴涵深度开发后年收益80多亿的产业前景,备受国内关注。

浅论名人效应在文旅IP中的运用 | 美术教学

与绍兴鲁迅故居和天津五大道这样系统化开发的故居相比,目前国内更多的名人故居分布比较零散,难以发挥聚集效应,基本以免费参观方式为主,社会属性凸显明显,商业潜力尚待挖掘。

浅论名人效应在文旅IP中的运用 | 美术教学

名人节庆:IP影响力破圈

统计显示,国内文化和旅游市场潜力不断释放,假日旅游消费成为新民俗,文化体验游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中国旅游研究院与银联商务联合实验室数据显示,博物馆、历史文化型景区、红色旅游型景区及文化艺术场馆节假日消费平均增幅超过20%,2019年携程旅游报告预测,国庆假期内旅游人次将接近8亿。

浅论名人效应在文旅IP中的运用 | 美术教学

节庆,不只是文化活动,更是商业盛世,“名人+节庆”不仅是地方名人IP打造的重要一环,也是名人效应出圈的有力尝试。

一般来说,在旅游市场,无论是故里这种大区域打造,还是故居这种小范围开发,名人们都是有地域属性的,而节庆打造则可以做到特色与破圈并行。端午节其实就是名人节庆破圈的最佳代表。

以纪念屈原而来的节日,早已突破地域,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节日,端午节不仅形成了赛龙舟、吃粽子等多项文化活动,还将节庆活动与旅游紧密结合,2008年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2019年端午节期间,全国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数 9597.8万人次,同比增长7.7%;实现旅游收入393.3亿元,同比增长8.6%。

浅论名人效应在文旅IP中的运用 | 美术教学

如今,越来越多地方利用名人效应,打造以名人相关的节庆活动。比如江油市,不仅整体以李白为依托打造了李白故里,还因为李白素有诗仙之名,诗歌名动天下,打造了中国诗歌节。此外,李白一生游走多地,很多留有李白足迹的地方也办起了诗歌节,作为李白游历、终老之乡的马鞍山,也利用李白的名人效应,办起了中国李白诗歌节,该诗歌节已经举办30多年,并和与李白文化相关的多地形成联动。

有些名人效应更是火遍全世界。比如英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莎士比亚,声名远播,如今世界各地都会定期举办莎士比亚戏剧节,我国早在1986年就举行了第一届莎士比亚戏剧节。

浅论名人效应在文旅IP中的运用 | 美术教学

和名人故里相争不同,新时代这些从内容IP中走出的角色,是粉丝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二次元文化与现实相结合破次元壁探索,同时也是文旅IP化打造的新尝试。

结语

名人资源,是文化资源也是潜在的旅游资源,他们不仅极具文化价值,也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当名人资源与旅游经济相结合,文化的社会属性与经济属性同时发力。对待传统名人资源,例如故里故居,需要我们态度谨慎,保护与开发并重;对待名人节庆打造需要我们立足特色、突破时空局限;对待新时期多样化的名人IP开发,则需要我们大胆创新。

浅论名人效应在文旅IP中的运用 | 美术教学

莎士比亚与汤显祖

明代戏剧大家汤显祖,由于其作品在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影响,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近年来江西抚州积极打造“汤显祖国际戏剧节”,利用汤显祖的名人效应,提升抚州知名度,推动中国戏剧走向世界。以《牡丹亭》为代表的中国戏剧,在国际戏剧市场获得赞誉。如今汤显祖戏剧节已经发展成为戏剧月活动,依托名人效应,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山西运城自1990年开始举办运城关公文化旅游节,30年来已经成为当地知名的旅游品牌,三国人物IP,如今也成为多地打造旅游项目的重要文化资源。

浅论名人效应在文旅IP中的运用 | 美术教学

依托名人IP,打造相关节庆,并拓展成持续时间较长,影响范围更广的文化旅游活动,名人们的商业价值也越来越凸显出来。

故事里的名人IP,粉丝经济推动文旅融合新尝试

文学、影视作品,历来是大IP的内容源,优质作品中的精彩角色不仅是作品的两点,更能收获大批粉丝,成为新时代的“名人”。

传统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人物,例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已经成为国民级别的人物IP,围绕孙悟空的各种衍生内容源源不断,《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更成为国产动画的转折点,每一个中国孩童心中都住着一个“齐天大圣”,孙悟空也是各种旅游景区重点打造的形象,很多景区也把孙悟空作为cosplay的重点角色。

浅论名人效应在文旅IP中的运用 | 美术教学

2000年左右中国网络文学开始发轫,经过十几年发展,中国网络文学成为IP集聚区,网络文学作品中诞生了不少知名人物,而这些虚拟的知名人物在粉丝经济的推动下也成为文旅融合IP化打造的新模式。

2015年的8月17日,缘起于南派三叔所著《盗墓笔记》书中吴邪与张起灵青铜门前“十年之约”的“静候灵归”活动,在长白山开展,这场由粉丝自发的活动,将原本就处于旅游旺季的长白山“挤爆”。如今这场由粉丝发起的活动,已经被打造成一个粉丝节日——八一七稻米节,活动地点也不局限于长白山,而是和杭州形成联动,听音乐会、逛集市区、买周边衍生,这个以小说中人物而兴起的活动如今已经成为长白山和杭州文旅融合IP化打造的一个新尝试。

相关文章

  • 历代名家笔下的玉兰长啥样?[图文]
    历代名家笔下的玉兰长啥样?[图文]

    玉兰颇受明清时期文人的欢迎,尤其在明代万历年间,玉兰被大量种植,受到了文人的广泛关注,文徵明有诗《玉兰》“绰约新妆玉有辉,素娥千队雪成围。”沈周有诗《题玉兰》“翠条多力引风长,点破银花玉雪香。”都是描写玉兰的。这一时期流传下来的玉兰书画作品也不在少数。正值三月春回大地, 各地玉兰花开满树,本期梳理了部分玉兰主题的作品,一同赏析历代名家笔下的玉兰。五代十国 徐熙(传) 玉堂富贵图五代十国 徐熙(...

    922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图解:谁在掌控疯狂的金价[图文]
    图解:谁在掌控疯狂的金价[图文]

    作者:陈臣2015年末至今,黄金价格一路飙涨。金价的涨跌到底谁说了算?其背后又有着多少千丝万缕的逻辑关系?...

    161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黄永玉画鸡 不止让你笑[图文]
    黄永玉画鸡 不止让你笑[图文]

    黄永玉现在已经93岁啦,他是个“怪老头”,也是个“老顽童”。农历新年马上就要到了,老先生给大家奉献了一组鸡年的生肖画,不看不知道,一看可真逗,到底是老顽童!幽默!老先生说:“时间是那么地飞快的流逝,眼看我画完了足足十二年的生肖月历。人,究竟还是老了,九十二岁的人再挺也挺不到哪里去了。人问我以后还画不画生肖月历?回答曰:不画了!因为上天不可能再给我整整画得完一圈生肖的十二年时间,万一画到一半或不...

    166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尹存恩:字里般若 笔下修心[图文]
    尹存恩:字里般若 笔下修心[图文]

    《金刚经》是早期大乘佛教经典,也是最具影响力的经书之一,经题的意思为:以金刚不朽之身和超卓智慧之志,渡达彼岸。以下精选十句共大家赏析参悟。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一切诸相都是虚妄不实的,不要执著于任何形象和境界,一切都会随顺而变。如果能够照见各种现象的空性,便是真正的悟到了佛性。六祖惠能的“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也是契合了这个道理。2、一切...

    1117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浅聊当代版画的缺失[图文]
    浅聊当代版画的缺失[图文]

    数字复制时代的来临使得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版画家,这一切一如当初摄影技术带给绘画的困境一般。本期关注在数字图像技术广泛应用的当下,版画遭遇的概念危机及发展困境,并通过重温“黑白木刻”,总结其经典形式语言的艺术价值和精神内核,以及长久不衰的真正原因。从“刻本记事”到“雕版术”,再到现代多样化的印刷手段,无论艺术如何革命,其范围的限定始终离不开物质实体,而艺术家的精神性和技术性介入则是必要的前提。吕良 物...

    1443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敦煌流失的经书何时才能回家[图文]
    敦煌流失的经书何时才能回家[图文]

    大中十年(八五六年) 敦煌经(住友男爵旧蔵)尺寸:31×408cm 估价: RMB480,000-600,000110年前,1907年6月的一个傍晚,满载24箱经卷和5箱佛画的一支驼马队悄然离开敦煌。此后,敦煌文书流散“他乡”。即将于今天举槌的日本奈良古龙会拍卖“中国古美术”专场中一件国宝级唐代大中十年(八五六年)的《敦煌经》引起了小艺君的注意。这应该是20世纪初期被抢走和盗走的敦煌经卷之一...

    436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陈师超书法评论两则[图文]
    陈师超书法评论两则[图文]

    浅谈陈师超的书法追求文/于明诠陈师超是山东书坛近几年来较为活跃的中青年书法家之一,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各类书展并取得骄人佳绩,日益受到全省乃至全国书坛的关注。我对他的作品儘管比较熟悉,但对其却较为陌生,今年夏天的一个偶然机会,才得识师超的“庐山真面”,初步的印象是——稳重、干练,又带一些书生式的儒雅。他的书法以碑入帖,法度严谨,用笔方圆兼备、佈局谨严、大小错落、浑然一体,或挪让、或粗犷、或长...

    114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高岭:陈源初的人文主义情怀[图文]
    高岭:陈源初的人文主义情怀[图文]

    陈源初说“我在世界上消失之前,只想在我的画布上唱几句人文的歌。”实际上陈源初的这两篇文章,第一篇是谈他对整个世界的一个情怀,人文主义的情怀。第二篇文章,前卫艺术,个人的一种庸俗艺术的梦幻,谈他在画面的艺术本体、艺术本身的一些见解。第一篇文章谈的对于整个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时候,我觉得 陈先生是思考非常多的,应该说这个文章写的是一气呵成的,思考了很多年,几十年的这样的一种表达,他表达得非常通顺。他擅长表...

    1428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艺术在否定之否定中前进[图文]
    艺术在否定之否定中前进[图文]

    自家阳台的绿植盆栽长势如何,平时很少关注到。去年初疫情期间在家,刚好有闲暇做些平时不太做的事。索性拿起剪刀,对那些已经衰败得“锈迹斑斑”的叶子和枝杈,咯咯几下剪断除尽。一是,每日面对它有碍观瞻;二是,来自于民间普遍看法,认为绿色本身是一种朝气和希望的象征,洋溢着令生命昂扬向上的生机和力量,一俟枝杈垂下叶子枯黄,得抓紧修剪,不然就拂了世间寄寓的美意。逆向思维中的创新元素无人会喜欢枯萎凋谢的叶子,...

    119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假如凡高生活在明朝 《早春图》会变成怎样[图文]
    假如凡高生活在明朝 《早春图》会变成怎样[图文]

    北宋画家郭熙创作的《早春图》。假如凡高穿越到中国,并且生活在明朝,这位天才的油画技法和中国画构图混搭,会创作出什么样的作品?近日台湾美术史学家徐小虎在北京作学术交流时,展示了一幅今人用凡高的笔法临摹古代名画《早春图》,把这种有趣的猜想变成了可以观赏的图像。今人用凡高笔法临摹的《早春图》。实际上,《早春图》是北宋大画家郭熙的作品,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徐小虎表示,1000多年来这幅画多次被清洗...

    30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刘凤仙国画欣赏[图文]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刘凤仙国画欣赏[图文]

    艺术简介:刘凤仙,中国著名艺术家。1942年生。自幼酷爱美术,曾任多年美术教师,受黄胄大师指点,几十年如一日研习绘画理论及技法,苦练不辍,以花鸟为主,尤擅画梅与寿桃,其作品气势磅礴,清新怡人,喜庆向上,具时代气息。因诗、书、画全面发展,有‘东方才女’之美誉。是位蜚声国内外的著名女画家。刘凤仙女士,为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退休老干部,曾在四十余个艺术组织兼任名誉主席、名誉院长、荣誉馆长、副主席、...

    1501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韩明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韩明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与奥林匹克一路去同行,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14年南京青奥会,再到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与2023年的中国奥艺会,中国与奥林匹克的四次“约定”,充分彰显了奥运会坚定的参与者、奥运会精神积极的践行者的大国担当。百年余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历经风雨,砥砺前行。在全球疫情共克时艰的当下,艺术文化越发成为跨越国界的重要纽带。在北京冬奥会即将来临之际,期待着更多艺术家携起...

    887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美国画家洛克威尔·肯特的油画[图文]
    美国画家洛克威尔·肯特的油画[图文]

    洛克威尔·肯特作品杂五杂六聂崇正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人对于世界艺术的了解是十分有限的,也是残缺的,除去大量宣传俄罗斯、苏联的美术外(确实有不少精彩的作品),欧洲的古典艺术还可 以作稍许的介绍,其他就几乎是零,好像从来没有存在过,甚至一度连“印象派”绘画都作为垃圾来批判。至于如毕加索、西盖罗斯,由于他们有法国共产党党员和墨西哥共产党党员的身份,曾经在中国的美术刊物上露过面外,其他都不为中国...

    1393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整顿令”开启文玩市场阵痛期[图文]
    “整顿令”开启文玩市场阵痛期[图文]

    古玩市场上良莠不齐的艺术品近日,国家工商总局、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联合开展文物流通市场专项整顿行动的通知,整顿范围包括文物商店、文物拍卖企业、古玩(文玩)和旧货市场、文物旅游景区、经营古玩(文玩)的互联网网站等经营主体。通知强调,要形成震慑非法经营文物行为的高压态势。那么,主管部门的“整顿令”会对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从业者又应该如何规范经营?市场整顿叫停文物非法经营国家工商总局、国家文物局联...

    1204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中国实力派艺术大家——龙连航[图文]
    中国实力派艺术大家——龙连航[图文]

    龙连航,号醉龙,中国著名大书法家,大画家,诗人,收藏家,1955年3月生于青岛,汉族,山东泉城醉龙艺术馆馆长。自幼酷爱诗书画。真草隶篆皆通,尤擅狂草和行草榜书。其草书汲取了张旭、怀素、二王和孙过庭等人法书的艺术性,诗书画相融,清峻飘逸,独具一格。醉龙擅长国画山水的纯水墨画法,侧重“焦浓中淡清”中的“焦墨”和“清墨”的运用。...

    740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