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静品魏晋时期陶瓷香具中的另类“烟火气”[图文]

时间 : 04-23 投稿人 : 大白菜 点击 :

瓷器自诞生之日起,主要意义就在日用。它的存在既没有书画那般具有精神性,也没有那些雕塑造像具有宗教性,它不过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伴左右的生活器具。然而或许正是因为这平凡的意义,所以瓷器带给人们的,更多的是那个时代纯粹的人间“烟火气”。本文向读者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香具,包括各类典型制式的博山炉、球笼式熏炉、三足式熏炉。

中国用香历史可上溯至神农伏羲,据晋代《封禅记》记载:“ 黄帝使百辟群臣受德教者,皆列珪玉于兰蒲席上,燃沉榆之香,舂杂宝为屑,以沉榆之胶,和之为泥以涂地,分别尊卑华戎之位也。”又有古人直接燃烧香木,用于祭祀礼仪中,作为沟通天地神灵的纽带。晋代《尔雅注疏》(卷五·释乐第七):“周人尚臭烟气之臭闻者……积柴以实牲体玉帛而燔之,使烟气之臭上达于天,因名祭天,曰燔柴也”。至汉代用香的范围扩大,用香成为上层阶级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据清代《汉官仪》:“给尚书史二人,女侍史二人,皆选端正。从直女侍史执香炉烧燻,从入台护衣,奏事明光殿。”

魏晋南北朝是香文化形成的关键时期,用香涉及祭祀、宗教仪式、医疗、居室、建筑、除秽等多个方面。而且得益于丝绸之路间的贸易发达,从中亚及南海地区流入了大量的进口香材,香料种类愈发丰富,更基于当时开放与多元的思想文化,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香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玄学兴起、道教盛行,道教的修行中对于熏香仪式也格外注重,南朝道教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陆静修在其著作《洞穴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礼》中提到:“侍香,其职也,当料理炉器,恒令火然(燃)灰净。六时行道,三时讲诵,皆预备办,不得临时有缺”。行香也是佛教常见仪式之一,且香供养位列佛教“香、花、灯、涂(涂香)”四供养之首。

静品魏晋时期陶瓷香具中的另类“烟火气” | 艺术知识

绿釉礼器一套五件

用香的流行自然促进了古人对香器的制作与改良,而熏炉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香具。炉的名称,始见于《周礼·冢宰》之属“宫人”:凡寝中共炉炭,则炉乃三代之制。在周礼中已出现作为焚烧器具的炉,用于取暖。至于炉在何时用于熏香?宋代赵希鹤在《洞天清禄集古钟鼎彝器辨》中考证道:“古以萧艾达神明而不焚香,故无香炉。今所谓香炉,皆以古人宗庙祭器为之。爵炉则古之爵,狻貌炉则古踏足豆,香球则古之鬵,其等不一,或有新铸而象古为之者。惟博山炉乃汉太子宫所用者,香炉之制始于此。”当中描写了汉代已用炉熏香,并有豆式炉、博山炉等制式。至魏晋时期熏炉数量剧增,除少量金属熏炉外,陶瓷熏炉数量颇丰。典型的制式有博山炉、球笼式熏炉与三足式熏炉,其中不同形制的熏炉所适用的场合也多有不同,比如常用于熏衣的提篮式熏炉,多用于宗教仪式和祭祀活动的博山炉与三足炉,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球笼形熏炉。

静品魏晋时期陶瓷香具中的另类“烟火气” | 艺术知识

三国至西晋越窑青瓷双耳熏炉

1、三国至西晋越窑青瓷双耳熏炉

此器唇口,丰肩,弧腹,平底,造型圆润饱满,肩竖双耳,立挺拔之姿。胎体灰白坚致,外壁覆盖了一层均匀的淡青色釉,色若远山,古朴清丽。口颈处饰弦纹,炉壁与底部皆有镂孔,镂孔排列有秩,层次分明。整器造型、釉色、装饰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尽显六朝青瓷之韵致。

这类仿罐状熏炉形制,可从宁波市奉化区文物保护管理所藏的东汉镂孔熏炉观其源。

静品魏晋时期陶瓷香具中的另类“烟火气” | 艺术知识

东汉-镂孔熏炉 宁波市奉化区文物保护管理所藏

此东汉熏炉敛口,弧腹,平底,外壁镂三排圆孔,孔直径较大,熏笼结构已初具雏形。至六朝早期,熏笼罐身重心向上,镂孔也更为精细,造型也更为优雅。此类制式在后来一部分发展为提梁式,两肩以把手相连,把手或作“一”字形,或作“T”字形,如南京博物院藏的一例西晋越窑提篮熏炉;而另一部分向带双耳熏炉发展,本例则属三国至西晋时期的双耳熏炉形制,脉络清晰。

要探讨此器功用,可从器物本身出发。本例底部带孔与江西瑞昌马头墓出土的青瓷双耳熏炉接近,可作类比。

静品魏晋时期陶瓷香具中的另类“烟火气” | 艺术知识

西晋-青瓷篝(熏炉) 江西瑞昌马头墓出土

江西瑞昌马头墓熏炉出土时带盖,内部盛放着杯或碗碟,此类器物可能是《色就篇》颜注所称的“篝”或者“笿”。在《说文》中书:“篝,笿也,可熏衣。”另,在江苏江宁县张家山西晋墓也出土了一例青瓷双耳熏炉,出土时置于墓前室祭台西侧,可能用于贵族的祭祀仪轨。综上所述,此类双耳熏炉一方面可用于熏衣焚香,也可盛放杯盏,装点贵族的清雅日常,另一方面用作礼仪祭祀,是一种多功能的器具。

静品魏晋时期陶瓷香具中的另类“烟火气” | 艺术知识

三国吴-青釉香熏 湖北省博物馆藏

湖北省博物馆藏的两例及浙江省博物馆藏的一例青釉双耳熏炉,展示了此类熏炉与其他配件的组合方式。另外,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嵊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均有相近形制的青瓷双耳熏炉,可供参阅。

静品魏晋时期陶瓷香具中的另类“烟火气” | 艺术知识

三国吴越窑青瓷灵猴捧桃连座熏炉

2、三国吴越窑青瓷灵猴捧桃连座熏炉

此器为上熏炉下承盘结构,主体为饱满的球状镂孔熏炉,炉顶接管状出烟口,口上捏塑一灵猴,炉底下设三足,三足以下,再设三足承盘。顶部坐猴与双层三足相配合,拉伸了整器的纵深感,呼应青烟悠扬之势,造型饱满的同时不乏轻盈之态。

复观灵猴,弓背蜷腿,双目炯炯,顽态传神。其俯首嗅桃,飘来阵阵桃香。身上毛发竖剔,花纹点点。回想当年,点火焚香,烟熏火燎间,灵猴若隐若现,如坠缥缈云雾之间,想必别有一番韵致。熏炉肩部饰有双层三角镂孔,层层均匀分布十二孔,虚实相间,顶角对齐,合乎精妙比例。承盘弧腹,口沿下饰两道弦纹。器身薄施一层灰青色釉,釉质莹润,底部露胎,留有六个支烧痕迹,可佐其工艺。

球笼形熏炉是六朝时期极具特色的熏炉制式,其最具代表性的莫属球笼状的炉身,丰富的镂空样式,以及精彩的出烟口设计,如江苏东阳小云山一号汉墓出土的一例陶熏炉,炉盖有三角形镂孔,盖顶贴塑一飞鸟,熏炉底部接有承盘。六朝球笼式熏炉有可能借鉴了此类汉代熏炉形制,再作改进。

目前发现球笼形熏炉多制作于三国吴至西晋时期,且所见作品多属青瓷,可类比此器。关于其使用方式,可从十六国时期前燕将领冬寿墓壁画中了解一二。此壁画完整地绘制一侍女向冬寿夫人侍香的情景,她手捧一方形托盘,托盘中盛放一立鸟球笼形熏炉,熏炉下设三足,当中的熏炉制式与江苏江宁出土的青瓷立鸟三足熏炉极为接近,再现了当时球笼形熏炉的使用场景。

静品魏晋时期陶瓷香具中的另类“烟火气” | 艺术知识

前燕-三足熏炉图像 冬寿墓壁画

此外,在浙江嵊州市西晋元康八年(298年)墓及江苏宜兴市周处墓墩一号墓均出土了类似的熏炉,且均为越窑产品,本例对比形制与釉色,应也属越窑产品,为贵族阶层定制的一种日常用器。本器作双层三足球笼形熏炉,又选取灵猴献桃作为装饰,匠心独运,甚是珍罕。

静品魏晋时期陶瓷香具中的另类“烟火气” | 艺术知识

汉 青铜凤鸟博山炉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类博山炉制式有着深层的含义,承盘博山炉似乎是对海中仙山的模拟。在古人的想象中,遥远的东方与西方都是仙人的居所,西方的昆仑和东方海岛的蓬莱二山也形成了东西两大神话系统。在绥德杨孟元墓墓门竖石画像中就有西王母与博山炉同时出现的例子。

至魏晋南北朝,中原地区博山炉逐渐式微,实物多分布于南方,数量也大幅度地减少,在北方更多以图像的形式出现于佛教壁画、造像碑、单体造像和极少数墓葬壁画或石刻之中。如这尊邺城北吴庄出土的一例东魏武定五年弄女造弥勒像,其底座正面就有一莲纹熏炉图像。

用香在佛教中就成了供养佛菩萨的重要供品之一,甚至以香为说法譬喻、修持的方法,让人依此而悟入圣道。熏炉也成为大乘比丘十八物之一,亦为佛前与佛坛之三具足(即熏炉、花瓶、烛台)及五具足(即熏炉一、花瓶二、烛台二)之一。而博山炉原先就带有神仙崇拜的内涵,自然被佛教所吸纳成为供养仪式中重要的道具之一。

隋代此类熏炉更为稀有,目前发现张盛墓出土一例白釉莲纹熏炉,与此例应为同一时期的产品。且在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也藏有一例形制几乎一致的隋代白釉熏炉。

宋代金石学家吕大临《考古图》:“炉象海中博山,下有盘汤使润气蒸香,以象海之回环。”以宇宙观的角度分析博山炉形制的深刻内涵,炉身是仙山,下底盘作海,烟水云山,仙气缭绕。

在北朝出现了早期白瓷。关于白瓷的出现,可能是对金银器的模拟,北朝贵族有钦慕西域银器的风尚,但金银此类贵金属,难以大量生产。白瓷的出现成为金银器的替代品,白瓷胎体致密,敲击声清脆,釉色如银类雪,与银器的效果较为接近。且白瓷早期发展阶段所流行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河南、河北、陕西西安等北方地区,其他地区只是偶有发现,所属大多是外来血统或受胡风影响的贵族阶层。

静品魏晋时期陶瓷香具中的另类“烟火气” | 艺术知识

西晋-青釉镂孔香熏及托 嵊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藏

古人早在两汉时期就认为猿猴长寿,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记载:“猿之所以寿者,好引其末,是故气四越。”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猿猴长寿的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晋代葛洪《抱朴子》记述:“猕猴寿八百岁变为猨,猨寿五百岁变为玃,玃千岁。”这里的玃就是指一种有着千年的寿命且体型较大的猴。而青瓷器物中装饰猿猴,甚是稀有,目前仅苏州东吴博物馆藏有一例西晋青瓷猿猴形插器,这件器物的猿猴形象更强壮,而本次展览的猿猴形象更趋灵巧。

静品魏晋时期陶瓷香具中的另类“烟火气” | 艺术知识

六朝岳州窑青瓷带承盘三足炉

3、六朝岳州窑青瓷带承盘三足炉

此器呈上足炉,下承盘结构,卷唇折沿,炉身直壁,腹承稍收,下置三兽蹄足,足略有外撇,足下有平底承盘。器物内、外均施青釉,釉面匀润,开细碎冰裂纹,底部露胎,有垫烧痕迹。端庄炉身合以玉立三足,犹显清举之态。处处细节传递着“达意于器,赋礼于物”的造物理念,彰显简约脱俗的审美风尚。

三足炉主要结构为炉身、三足与承盘,炉身一般呈盏形或筒形,三足多作兽蹄足或矮圆足,其下承盘多为斜直腹平底承盘。此形制多为金属或陶瓷质地,在魏晋南北朝期间大部分集中出现于东晋至六朝时期:其中东吴至东晋时期的三足炉造型较敦厚,如南京南郊谢琉墓出土的东晋晚期三足炉,炉身呈现盏形,器足短矮;至六朝时期,三足炉的高度有明显增高趋势,炉身由上而下斜收明显,三足修长,清拔端庄。

静品魏晋时期陶瓷香具中的另类“烟火气” | 艺术知识

东晋-三足炉 南京南郊六朝谢琉墓出土

三足器最突出的特征就是鼎立的三足。三足从实用器具发展而来,至后来出现的三足鼎多用于祭祀、礼仪,是最重要的礼器之一,成为承载着中国礼制文化与意识形态的重要文化载体。三足炉也带有神圣的内涵,在江苏省丹阳吴家村南朝墓出土的羽人戏龙砖画中就清晰地描绘了天人手捧三足炉,指引游龙的情景。

相关文章

  • 艺术品收藏应趋向大众化[图文]
    艺术品收藏应趋向大众化[图文]

    低价格的室内装饰艺术品越来越受追捧季 涛近日,由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与有关艺术创意协会展开的联合调查显示,在英国,中产阶级正在成为艺术产业主导力量,而回顾近年来国内艺术品市场不断爆出的天价,两相对比使得人们不由怀疑:在我国,艺术是否已成为有钱人的专属盛宴?英国以及西方社会的艺术品市场相比我国更加成熟,其艺术知识的普及程度也高于我们,从某种角度上看,我们的艺术市场确实像是掌握在少数富人手...

    1560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著名画家魏占峰艺术之路[图文]
    著名画家魏占峰艺术之路[图文]

    【艺术简历】魏占峰,1989年考入河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2007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创作研究生班,2014进修于北京画院油画研究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徐悲鸿画院北京油画院画家、国家民族画院特聘画家、河北画院油画研究员、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河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重要展览2019年作品《演出来到家门口》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2018年作品《北京延庆永...

    26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雕塑大师:林振福"逝去的记忆系列"作品欣赏[图文]
    雕塑大师:林振福"逝去的记忆系列"作品欣赏[图文]

    林振福作品:《逝去的记忆系列》林振福:当代著名雕塑家、创客。1975年生于广西,2011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亚洲雕塑协会成员,广州雕塑学会理事。2014任广州大学,佛山科技学院艺术系客座教授,2015年起与艺术家韦世归、谭永石一起创办具“创意乌托邦”之称的中国唯思创意基地。现工作生活于艺术名镇广东佛山。“青春”是林教授的个人创作的关键词。在早期的个人展览 《美丽胴体》...

    144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天道酬勤 艺无坦途——著名画家李任孚[图文]
    天道酬勤 艺无坦途——著名画家李任孚[图文]

    【李任孚简介】李任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人物画创作室画家、广东美术家协会理事。现为河北美术学院、京华美术馆人物画高研班导师。  作品经常参加全国、省美展并获奖,不少作品为新西兰、马来西亚、日本、新加坡等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及个人收藏。《大量作品发表于《美术》、《中国文化报》、《人民日报》、《广州日报》等各种刊物,传略入编《中国艺术界名人录》、《中国美术书法界名家作品博览》、《...

    1402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颜真卿是否超越王羲之[图文]
    颜真卿是否超越王羲之[图文]

    唐 颜真卿 祭侄文稿(局部) 28.2×72.3cm 纸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晋 王羲之 兰亭序(冯承素摹,局部) 24.5×69.9cm 纸本 故宫博物院藏王琪森(兰亭书会顾问、上海中国书法院副院长)书法,是东方艺术的象征,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载体。因此,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的《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以下简称《超越》)大展,在中国引起了颇大的反响与热议。诚然,本次《超越》展在策展、展品...

    576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刘玉来:学会欣赏山水画[图文]
    刘玉来:学会欣赏山水画[图文]

    刘玉来作品中国画分为三大科,人物、花鸟、山水。在这三大科中,山水画属于大科,这是因为在山水画中也涵括了人物、花鸟画的基本内容,只是不作为重点表现对象。中国山水画表现的是大自然景观,这与西洋画的风景画相同。西洋画的风景画分两种,一种是对景写生的, 一种是在写生基础上加上想象形成的。但不管这两种作品是怎样产生的,其审美导向都是对真实美的展现。当然,也涵括了笔法、色彩、构图等美的展现。就是说它主要...

    1154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高士王绎与高士倪瓒共画高士杨竹西[图文]
    高士王绎与高士倪瓒共画高士杨竹西[图文]

    杨竹西小像元倪瓒王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现代人喜欢拍照,过个春节手机内存塞满的不在少数。有了自拍杆和美颜,照片更是美不胜收——这是重视自我存在的时代:我们美化自己,欣赏自己,在乎自己的存在意义。其实,人对存在感的在意,古来早有之。比如两晋,比如宋元。甚至,宋元是一个文人集体对自我存在的思考与觉醒时期。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无名氏所作宋文人自画像。和我们曾经因崇拜某个偶像,而张贴偶像海报在墙壁最...

    668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刘玉来:缺失文化的书画市场[图文]
    刘玉来:缺失文化的书画市场[图文]

    在当代书画市场中总避免不了媒体的介入,非但回避不了,而且大多数也需要这些媒体的介绍。媒体大约有公办普通报刊、专业报刊、电视,此外尚有散布在城市中的宣传栏;私办刊物宣传材料及私制宣传材料、网络等也是了解书画市场的重要渠道。这些都是直接左右收藏者心理的。现时中每个收藏者对于书画的收藏都必然会受这些宣传材料的鼓动。一般来说这些媒体的介绍是书画家走向市场的前奏。所以这个前奏宣传就显得十分必要了。书画家需要...

    577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佳士得将现代及当代中东艺术带到国际市场[图文]
    佳士得将现代及当代中东艺术带到国际市场[图文]

    从杜拜移师伦敦,佳士得(Christie’s)将首度在中东以外的地区举行「现代及当代中东艺术拍卖会」(Modern & Contemporary MiddleEastern Art)。佳士得从2006年开始在迪拜举行拍卖会,至今成交逾2.15亿美元的中东地区艺术品,市场占有率超过七成,并为中东艺术家创下450多项世界纪录。呼应3月于杜拜举行的春季拍卖周,今年10月25日佳士得将在伦敦国王街举行...

    189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白菜价的摄影艺术市场:困窘也可能是机会[图文]
    白菜价的摄影艺术市场:困窘也可能是机会[图文]

    文:俞冰夏 编辑:鲁毅比起抽象的 20 世纪上半叶和观念主导的 20 世纪下半叶艺术来说,亚洲藏家对摄影的接受度可能更高一些,跟着怀旧直觉走的中国藏家更是如此。(图:Photo Shanghai 作为如今亚洲唯一一个摄影博览会,似乎有前途开拓甚至可能如主办方之愿,“教育”出某种以上海为中心的新兴市场——尤其在税务问题因为交易额不那么高,并不至于让藏家望而却步的情况下)Photo Shangh...

    160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朱非:书法艺术的正大气象[图文]
    朱非:书法艺术的正大气象[图文]

    像绍兴老酒馥郁芳香,回味无穷;像春风拂面舒爽滋润;像久违的朋友与您促膝谈心;像“来自星星有你”,令人神思遐想……这是观赏朱非先生书法作品给我的感受。朱非作品中国书法是门独有的艺术。从殷商的甲骨文到现在所看到的文字,五千年岁月展露无疑。被誉为中国第一行书“兰亭序”作者王羲之晚年定居在绍兴山阴,还有虞世南、李邕、陆游、杨维祯、徐渭、赵之谦等等……高手林立,开宗立派,蔚然成风。绍兴乃名闻遐迩的“中...

    100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书之两翼 碑帖之争的背后[图文]
    书之两翼 碑帖之争的背后[图文]

    曾翔作品碑和帖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清代以来有关碑学和帖学的分野与争论就不曾间断,在此提及,并无意于碑学与帖学的梳理和辩证。碑和帖作为两种不同的体系,共同构筑了中国书法数千年的璀璨,是书法两种不同的表述方式,均有所长,但无所谓优劣,更不可偏颇。碑的点画是凿刻的,加上岁月的洗礼和风化的作用,中实饱满,刚健沉雄、朴茂凝重;帖是以毛笔和纸张书写的,强调起止,点画中截跳跃腾挪,一掠而过,灵动妩媚、酣畅...

    1868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大客户屡屡拍而不付谁之过[图文]
    大客户屡屡拍而不付谁之过[图文]

    近期,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公布《2014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年报》。据统计,2014年全国共举办911场文物艺术品拍卖会,总成交额315.47亿元。但截至2015年5月15日,成交货款完成结算172.16亿元,结算进度为54.57%,较上年同期减少2个百分点。其中,年度内224件(套)千万元以上成交拍品中,已全款结算的拍品只有83件(套)。值得思索的是,为何拍卖市场“结算率”持续下滑,尤其是高...

    1890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中国未来收藏体系会发生怎样变化[图文]
    中国未来收藏体系会发生怎样变化[图文]

    莫奈《翁弗勒尔的恩宠圣母教堂》近日,西泠2015秋拍落下帷幕,以超过10亿元的成绩跻身2015秋拍成交额全国前三,85.16%的总成交率更是令业 内瞩目。其中,备受业内关注的“中国首届近现代西方大师作品专场”不负众望,推出的12件拍品全数成交,为西泠此季秋拍贡献了5283万元。西泠印社油画部经理马进称,西泠拍卖会将此专场延续下去,他相信西方大师的作品会被更多国内成熟藏家所关注。       京...

    1217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换个角度看《鹊华秋色图》[图文]
    换个角度看《鹊华秋色图》[图文]

    赵孟頫 鹊华秋色图 (画心部分) 28.4×90.2cm 纸本《鹊华秋色图》是元贞元年(1295)赵孟頫(1254-1322)自济南路职位南返后,为友人周密(1232-1298)描绘其祖籍地貌景色之作。辽阔的江水沼泽地上,极目远处,地平在线,矗立着两座山,右方双峰突起,尖峭的是“华不注山”,左方圆平顶的是“鹊山”。在年代和内容方面,最有价值的一段文献自然是画者的题款和印章,画面上半中部靠左的...

    79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