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威德明王像 来振寺藏 谢田/摄
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展出的“珠玉的佛教美术”名品展上,一套时隔24年再次展出的日本国宝分外引人注目。这套样式特殊的五大尊像散发出来自悠远年代的神秘气息,且此展品的图片从未对外刊出过。五大尊像一经展出,便在日本本土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位于日本古都奈良的奈良国立博物馆,是一家以展示日本古代神佛文化为特长的世界级博物馆,尤其以每年秋季的正仓院特展闻名于世。除了特展以外,奈良国立博物馆的名品展“珠玉的佛教美术”也是非常精彩的,时常会有出类拔萃的文物展出。
2019年是奈良国立博物馆成立一百周年,所以在本期的名品展(展期2月19日—3月14日)上,特意展出了几件少有人知的珍贵文物。笔者在参观展览的时候,看到一套样式特殊的五大尊像,那种神秘与高古的气息是从未见过的。经调查得知,这套五大尊像来自岐阜县的来振寺,展现了在中国失传已久的唐代密宗艺术风貌,有极高的文化艺术水平,而且几乎不为人知。
乌刍沙摩明王像 来振寺藏 谢田/摄
军荼利明王像 来振寺藏 谢田/摄
来振寺始建于公元715年,原称新福寺,属于法相宗。725年夏天,当地降下金色的大雪,圣武天皇认为这是天降祥瑞,将寺名改为来振寺。来振寺于937年归信密宗,是日本台密智证大师圆珍一脉。
圆珍是日本平安初期的“入唐八家”之一,是一个精通佛学显密两道的大师。圆珍15岁出家,853年跟随新罗商船入唐,先后在福州开元寺、天台山国清寺和长安青龙寺等地学习,得到“阿阇黎”的称号,大概相当于佛教的教授级别。858年,圆珍带着众多佛经、佛像和佛画,乘坐唐朝商船回到日本。868年,圆珍任日本天台宗第五代座主,成为日本佛教领袖。日本的天台宗把浙江天台山国清寺的天台宗和长安青龙寺的密宗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台密”,但是其文化源头都来自于中国。
台密和日本另一派唐代密宗的传人“真言宗”在教理和图像上有不少差异。这主要是因为唐代的佛教在飞速发展,中间又经历了唐武宗的灭法,所以日本不同时代入唐求法的僧人,学到的东西多少有些不太一样。这次展出的来振寺台密五大尊像,是日本最古老的五大尊画像。画的是五方如来化身的五大明王,分别是大日如来化身不动明王、东方阿閦如来化身降三世明王、南方宝生如来化身军荼利明王、西方无量寿佛化身大威德明王、北方不空成就如来化身乌刍沙摩明王。
这是日本三套国宝级的绢本五大尊像中的一套,还有两套存于东寺和醍醐寺,和来振寺的区别很大。好比北方的乌刍沙摩明王,在其他的五大尊像里都是三头十五眼的金刚夜叉明王,原因是当时传入日本的源头不太一样,不同时代的僧人拿着不同的唐代绘画回国,流传下来的当然不一样。
降三世明王像 来振寺藏 谢田/摄
不动明王像 来振寺藏 谢田/摄
五大尊像在密宗信仰里极受尊崇,因为他们是金刚界成身会的五大如来,为了降伏刚强难化的众生而显示的愤怒像,下可祛病消灾,上可镇压兵乱,所以无论在寺庙还是皇宫里都极受重视。遇到事情,庙里和宫里都会用五大尊像来做法事,五大尊像是火中的形象,于是法事也都要烧火,时间一长,绢画就会被熏坏,然后再照着原样重绘。来振寺五大尊像是日本有确切纪年最古老的五大尊像,根据画上的文字记载,这套五大尊像制作于1088年到1090年左右,是按照圆珍从唐代拿来的五大明王像的样子(智证大师请来样)重绘的。如果用考古资料对比一下的话,来振寺五大尊像和西安碑林的唐代石雕“降三世明王像”及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的唐代“五大明王铃”是一致的图像系统,可见其确实反映唐代风貌。
来振寺五大尊像所展现的晚唐密宗风貌,在国内失传已久,而日本流传的图像又由于种种原因难以向国内传播,这套佛像上次集体展出,是在24年前了,此次再次得见十分难得。晚唐流行的此种风格在宋代就几乎看不到了,如今跨越千年重见,着实令人赞叹不已。
除了五大尊像之外,本次奈良国立博物馆的名品展上,还拿出了一些罕见珍贵的宝物。比如谈山神社收藏的粟原寺三重塔伏钵,它是一个非常大的铜器,同样也是日本国宝,形似扣着的钵盂,是古代佛塔顶部“相轮”的一部分。铜器表面刻着铸造的时间(715年)和寺庙的来源。日本早期佛塔多为模仿中国唐代佛塔,而唐代原始的佛塔相轮已经湮灭在历史长河中,这种珍贵的考古材料可以让我们直观看到唐代佛塔相轮的建筑规制以及铭文样式,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