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企业收藏:艺术品市场最大推手[图文]

时间 : 03-28 投稿人 : 趴趴 点击 :

2015年,中超电缆控股子公司中超利永花1.04亿元向一名自然人购入了28把紫砂壶。2016年,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王中军以2.07亿元买下“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局事帖》,苏宁集团以3.036亿元买下《五王醉归图卷》,宝龙集团以1.955亿元竞得齐白石《咫尺天涯——山水册页》,温州商人杜圣博以约合人民币1.6亿元买回“乾隆御笔之宝”寿山石御玺……

企业收藏:艺术品市场最大推手 | 美术资料五王醉归图卷

近年来,在海内外各种艺术品拍卖会上,中国企业家的身影频频出现,他们往往“千金一掷”,购下天价作品,成为收藏的主力军,改变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收藏格局。

收藏进入亿元时代

2013年的《中国机构收藏调查报告》就曾指出,从2012年以来,中国国内的企业收藏资金增幅较大,涉及的领域也很丰富,当代艺术的收藏比例也明显增加。企业藏家购买力占整个艺术品市场的60%以上,活跃在北京、上海各大拍卖场上的买家,70%以上都是企业家。机构收藏已经成为中坚力量。

另据相关媒体报道,2016年度中国市场范围内,包括大陆和港澳台地区,一共出现了15件过亿元拍品,其中既包括年度大热的企业金主,亦包括一些资深的藏家。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苏宁博物馆在北京保利2016秋拍“中国古代书画夜场”中,竞得清宫旧藏任仁发《五王醉归图卷》,成交价3.036亿元,创下迄今为止年度最贵艺术品拍卖纪录;宝龙集团以1.955亿元竞得北京保利2016秋拍“中国近现代书画夜场”中齐白石的《咫尺天涯——山水册》,创齐白石作品第二拍卖高价;中国嘉德2016秋拍“大观?近现代”夜场中,张大千《巨然晴峰图》以1.035亿元成交,同为宝龙集团竞得;三胞集团以1.725亿元竞得北京匡时10周年秋拍“澄道?古代绘画夜场”中吴镇的《山窗听雨图》,创吴镇拍卖作品最高纪录。

从今秋的嘉德、保利、匡时等一线拍卖行的拍卖现场观察,掐尖的高端拍品几乎都被企业所包揽。企业携大量资本正在大张旗鼓地进入艺术品市场,从先前的新疆广汇、万达集团、龙美术馆等,到新浮出水面的一批,如苏宁集团、宝龙集团、华谊兄弟、三胞集团等。由于许多实力雄厚的企业介入,使得中国艺术品价格发生巨大的变化,迅速进入亿元时代。

企业家的豪掷之举或许一些人会质疑其“炒作”之嫌,但他们不可否认地成为了当前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收藏主力。正如有评论指出,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正在成为民营资本关注的新兴领域,未来可期。

投资保值的避风港

业内人士认为,企业热衷收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所导致。随着国内股市的不稳定、房产限购的调控、人民币的贬值以及遗产税征收的落地,使得非常有限的投资渠道变得愈加收窄,而艺术品收藏正成为了逐利性资本为数不多的、既便捷同时又有效的选择途径。国外因素,特朗普的上台,美国乃至全球经济都受到一定影响。中国流动性面临变数,而艺术品市场的资金除了逐利的特点外,它的避险功能也充分体现出来。它作为一种新兴的资产配置方式进入了企业的视野。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研究员季涛表示:“对于企业来说,资金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投资艺术品收藏是一种企业多渠道投资的思维模式。从近20年国内投资市场来看,文物艺术品珍稀真品的回报率要远高于股票、房地产以及贵金属等,因此,企业家会将一部分资金用来做艺术品投资,分担通胀风险和投资风险。”

艺术市场专家、收藏家李大钧也表示:“2016年是企业收藏的一次拐点,‘竞买现象’将使艺术品市场出现不断的热点。艺术品的价值在中国具有综合性的特征,从过去比较单纯的喜欢、欣赏型已经转变为财富管理,兼顾了增值保值、资产质押、金融工具、企业宣传等功能。艺术品是资产管理的重要方式,也是消费的终极。人民币贬值、遗产税方案、银行账户管理收紧等因素叠加而来,艺术品成为了避风港。”

“企业将拍得的艺术品用于企业办公室的陈列装饰,有助于彰显企业和个人的文化形象,更有助于提高客户的信任以及文化产业上的发展。其次,一些企业进行艺术品投资是出于避税的考虑。根据国家抵税的相关政策,进行艺术品收藏可以获得一定抵免资格,这样既能够保值又相当于给企业留出了后续发展的资金,企业何乐而不为呢?”季涛表示。

收藏公共化各显其能

从1939年美国IBM集团以企业名义收藏艺术品开始,到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公司把企业收藏纳入到企业的运营规划之中。一些国际大财团更开设艺术馆展出自己的藏品,在更好地树立自己品牌文化内涵、彰显企业性格和文化理念的同时,还可以丰富地区和城市的文化生活,为大众提供欣赏高雅艺术的公共空间。而这些最初由企业创办的艺术馆,现在已经成为公共化的社会资源。对于企业来说,企业收藏更大的意义在于藏家将拍得的藏品放进私人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使藏家的个人收藏变成一种公共服务行为。

此前,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曾在采访中表示,他将于2017年在北京建立私人美术馆,并坦言做美术馆是一个收藏家的终极目标,需要具备充足的资金和力量,在他看来,美术馆是一个公益行为,对老百姓和热爱美术的人士是免费开放的。他斥重金收藏拍品的目的也非常简单,就是希望在自己的美术馆里有中国最顶级的艺术品。

资深收藏家刘益谦也早在上海和重庆建有3家龙美术馆,为了能够把龙美术馆打造成世界级的博物馆,他更是不惜重金以10.73亿元拍下莫迪利亚尼的《侧卧的裸女》。除此之外,新疆广汇以及苏宁集团都在为各自美术馆的建设和筹备增添重量级的艺术品。

此外,一些企业已不再只局限于开办艺术品收藏馆本身。中超电缆控股子公司中超利永紫砂陶有限公司在从事紫砂品收藏、开设博物馆的同时,更着力于重构中国传统紫砂产业链,实现以紫砂为代表的,全新“文化+互联网+金融”的闭环生态圈。中超利永总经理沈映斌告诉记者:“今年3月,中超利永紫砂艺术创意产业园就将建成,它汇聚优秀的紫砂艺人、组建研发设计团队、创建紫砂产品线上线下交互体验模式……,真正搭建起一个集艺术创作、文化传播、艺术品流通等的典型原产地特征的产业聚合平台,全面带动中国紫砂行业的发展。”

企业收藏向社会公开放,进行文化传播是一件好事,但业内人士也同时指出,企业收藏需不需要都成立艺术馆,还应该打上一个问号。成立艺术馆不难,但对于欠缺经验的企业来说,要运营和维护好艺术馆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目前还不具备成立美术馆条件的企业来说,可以通过举办藏品展览等其他方式与公众进行文化资源的交流和分享。总之,如何用最恰当和最佳的方式通过收藏来回馈社会,是很多企业应该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

“顾问+企业家”形式还将延续

着名艺术品市场研究学者赵力认为,企业搞收藏必须要做好两个前提,“第一,企业收藏是为建立企业文化而采取的一种资金良性配置方式,必须有一个底线保障,一定要用企业富余的、闲置的钱来做收藏,这部分资金不能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和扩大经营;第二,机构决策人或者团体对艺术品收藏的爱好要出于正确的目的,如果是因为看中艺术品收藏未来的增值潜力而大肆投资收藏,顶多只能算是企业改行做艺术品买卖。”

至于企业进入收藏之前要做的功课,赵力认为,企业在资金、知识和规划方面都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请艺术顾问列出购买计划,买什么样的艺术品,花多少钱买,通过多长时间建立自己的收藏体系;财务人员要对资金量把关,企业营销团队要对收藏计划进行考评等等。”

着名收藏家郭庆祥则对企业收藏给出了一定的标准,他认为,企业收藏就像北大、清华等名牌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一样,差一分也不行,如果标准放松,收藏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它是建立企业收藏准确与否,收藏质量高下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企业收藏是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此,他建议,企业收藏的首先必须是历史公认的艺术大师的作品。他们的艺术成就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并且已经为历史所证明。其次,必须是精品才能收藏。一方面,从艺术价值的角度衡量,它是画家的代表作品,一生中最为精彩的那部分;另一方面,从作品的保存状况来讲,它又必须是一件干净、漂亮、完整的作品,没有任何瑕疵可以挑剔。

对于企业而言,正确预估艺术品的价值预期以及学习艺术品鉴赏能力成为当下企业收藏的关键,季涛表示,艺术品收藏具有一定的门槛,需要专业的艺术投资顾问来进行测评和引导。像万达、新疆广汇等都拥有一支专家队伍,艺术投资顾问会对拍品的真伪、未来预估以及能否成为系列收藏等方面进行分析,未来还将延续现在的这种“顾问+企业家”的形式。

企业与艺术多元合作将成新趋势

企业收藏区别于个人收藏,具有制度性、系统性、专业性、大资本等优势,能够更大程度上推动整个艺术品行业发展,推动艺术品金融化企业收藏制度的建设,也会推动国家对企业收藏、免税捐赠等文化政策的完善;推动收藏与学术结合,成为美术史的沉淀者;很大程度上影响艺术生态价值评估;对企业来说,除了能够获得很好的投资回报,更让企业的文化和精神核心有所提升。因此,近年来,企业艺术品收藏伴随着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而发展,是中国艺术市场的中坚力量,更是中国艺术市场发展趋势的一个方向标。

但是,目前国内很多企业还处在业务发展的关键阶段,尚未萌生艺术收藏的意识,对企业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更缺乏了解,导致对艺术收藏、赞助艺术的认识存在严重的不足。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国际经贸的发展和全球化的竞争,中国企业对国外企业收藏的成功经验和丰富案例的认知度在逐步提高,逐渐也会意识到艺术收藏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企业收藏艺术、赞助艺术将不会只是企业与艺术之间一种简单交换资源的方式发展,而是会更加强调双方的互动及参与程度。在企业赞助艺术的策略性合作规划中,企业的参与程度会逐渐增加,并且不再只是单纯的金钱资助和等着利用艺术带来的附加值收成。未来企业收藏艺术的发展趋势将是企业品牌与艺术品牌的对等合作,强调企业与艺术的互动也就是加强企业的参与度,企业与艺术都强调顾客的体验与参与,企业与艺术的合作将会更多地跨界,实现多元合作。

相关文章

  • 香港巴塞尔参观热背后的冷思考[图文]
    香港巴塞尔参观热背后的冷思考[图文]

    对于3月的艺术圈来讲,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第四届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以下简称“香港巴塞尔艺博会”)。香港巴塞尔艺博会已成为艺术界一个标识性展览,每年都会吸引世界各地上百万人前来参观,而各个参展画廊也会拿出扛鼎作品或门面画家来参展。除了那些热衷收藏的名人,展会现场最风光的当然是知名艺术家和他们让你边看边猜的作品。有媒体表示,本届香港巴塞尔艺博会虽然参展观众热情高涨,但成交率并不喜人;还有人说,从今年...

    327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2019 古典家具拍卖转战内地[图文]
    2019 古典家具拍卖转战内地[图文]

    古典家具拍卖转战内地2019年,古典家具拍卖市场转战内地,北京几家拍卖公司皆筹备了重器专场上拍,除了中国嘉德的明清家具专场是传统经典项目外,又多了保利拍卖的逍遥座十面灵璧山居的家具专场,与中贸圣佳近三年开辟的【斫木】专场,为2019年的古典家具市场增光添彩。众所周知,明清家具的收藏早已超过其实用价值和历史价值,传承清晰的家具更显其珍贵之处,内地客户群体庞大,加之三家公司皆加强家具拍卖的动作,...

    427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当代艺术不是看的是用来想的[图文]
    当代艺术不是看的是用来想的[图文]

    什么是好的艺术品?如何培养鉴赏审美能力?9月20日上午,台湾著名艺术鉴赏家赵孝萱女士做客2015“艺术深圳”,并以“艺术鉴赏与收藏”为题,与现场听众分享了自己有关艺术品欣赏与收藏的独特心得。为期4天的2015“艺术深圳”20日正式闭幕。“扩大视觉储存库,才能懂得鉴赏”怎样才能鉴赏好的艺术品呢?“我们必须对美术史有所了解,扩大自己的视觉储存库,才能懂得鉴赏”,赵孝萱说,“今天的讲座其实是现在西...

    115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关爱弱势人群的“和合”博物馆[图文]
    关爱弱势人群的“和合”博物馆[图文]

    花市社区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和残疾手工艺人北京花市社区博物馆位于东城区东花市街道花市枣苑社区8号楼,其占地面积近千平方米,是北京市第一家社区博物馆。花市社区博物馆的作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为主,搜集了东花市以及枣苑社区大量的民间艺人的佳作,展示了东花市独特的地域文化与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东花市的名字就是因为其历史上制作绢花的手艺人集中在此地而得名,所以花市社区博物馆把博物馆的功能和东花市的特色结...

    70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静观超现实主义对亚马逊物流中心的戏仿[图文]
    静观超现实主义对亚马逊物流中心的戏仿[图文]

    乔斯·德·格鲁伊特和哈拉·尔德,“狗世界”,2019,比利时馆,威尼斯;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摄影:Nick Ash.可以把這個展览想像成一个超现实主义对亚马逊物流中心的戏仿。艺术与世界之间愈发扩大的隔阂在2019年11月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期间淹水的威尼斯城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而且展览的标题还被定为“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时代”(May You Live in Interesting Times...

    140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徐渭的不死精神[图文]
    徐渭的不死精神[图文]

    石涛曾言:“青藤笔墨人间宝,数十年来无此道。”清代郑板桥曾刻一印,自称“青藤门下走狗”。齐白石则有句:“青藤、雪个、大涤子之画,能横涂纵抹,余心极服之,恨不生前三百年,为诸君磨墨理纸。”这里所说的“青藤”便是“明代三大才子”之一的徐渭。墨葡萄图轴惊世之才 蒙尘明珠这位中国历史上少见的文艺全才,在策论、诗文、戏剧、书画等领域均卓有建树,他是开启晚明文学先声、诗歌亦奇亦庄的文学家,是不落窠臼、开创...

    1397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工艺美术的当代化VS当代艺术的工艺性[图文]
    工艺美术的当代化VS当代艺术的工艺性[图文]

    当代陶艺作品“陶瓷材料本身蕴含着深刻的美,我们容易被陶瓷的美转移视线,也容易被技艺左右情感,这两个方向都轻而易举地将人的审美引向油滑的精致与炫技的泥潭。今天的陶艺,既不是其他现当代艺术的复制,也非传统审美的再现,陶瓷材料本身带有无法剥离的天然的文学色彩和哲学倾向,而所有的这些都是通过隐喻和转换来呈现的,它度量着的是我们的深情与修为,选择此次参展艺术家的原因也正是如此”。在首届青年陶艺双年展中策展...

    640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虚拟铁丝网构建出的艺术 The Wires v2 by Mat Szulik[图文]
    虚拟铁丝网构建出的艺术 The Wires v2 by Mat Szulik[图文]

    这些看似由金属铁丝网构件出的动物轮廓雕塑其实是波兰数字艺术家Mat Szulik创作的数码艺术作品。经过艺术渲染后,这些场景看上去非常真实,而气氛又如梦境般玄妙。这部作品The Wires v2是Mat Szulik利用该手法的第二部作品,内容大多是动物、植物等。金属质感有金银两种色彩搭配,色彩淡雅。Mat Szulik其实很善于把握“真”与“假”的过度,还记得我们曾经刊登过的《低多边形渲染...

    1171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以服务在津乐商发展为己任 ——访天津乐清商会会长陈志强[图文]
    以服务在津乐商发展为己任 ——访天津乐清商会会长陈志强[图文]

    人物名片陈志强,1966年出生于柳市七里港社区里隆村。天津乐清商会新一任会长。现任浙江商会执行会长、美国纽约同乡会副会长、天津市高士达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高中毕业后,他加入乐清百万“供销大军”,外出闯荡订业务,积累本金后创办企业发展自己的电器品牌;为圆大学梦,他放下日理万机的工作,多次赴京求学,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企业日常管理和运营中;为回报商会,他勇于挑起重担,以服务在津乐商发展为己任,树...

    1496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画家林立林:一枝劲绿展风彩[图文]
    画家林立林:一枝劲绿展风彩[图文]

    林立林书画圈网李秋霞报道 在中国牡丹之乡——山东菏泽,有一位自幼酷爱绘画艺术的年轻人,他叫林立林。十多年来,为了心中的梦想,挥笔不辍,执拗前行,在当代画坛,犹如一枝劲绿尽展风彩。近年来,林立林的作品日渐深厚,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喜爱,有“画坛新秀”的美誉。国画大师吴东魁赞其“作品具有收藏潜力的价值,为多位成长的年轻画家中代表,望刻苦研练。取众人之长,方成大事也”。林立林与吴东魁老师写生也许...

    1973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洪洞县博物馆用文物串起洪赵历史脉络[图文]
    洪洞县博物馆用文物串起洪赵历史脉络[图文]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这首流传甚广的民谣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史最大的一次人口迁徙,即明朝初年的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事件。数百年来,洪洞大槐树被当作“家”,被称作“祖”,被看作“根”,成为亿万华人心目中的故乡。提起洪洞,大部分人最先想到的就是大槐树,根祖文化也成为洪洞最具代表性的标志。其实洪洞并不只有这些,这里还有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的大型元代戏剧壁画水神庙壁...

    175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吴为山:堆积成山的雕塑是我的生命轨迹[图文]
    吴为山:堆积成山的雕塑是我的生命轨迹[图文]

    着名雕塑家吴为山有一双柔软而有力的手。30多年来习惯用右手塑造泥塑的他,右手拇指相较左手异常发达。他首创中国现代“写意雕塑”之风,提出“写意雕塑”理论和“中国雕塑八大风格论”。2016年他当选为俄罗斯国家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2018年当选为法兰西艺术院通讯院士,成为继吴冠中之后第二位当选该院通讯院士的中国艺术家;2019年当选意大利艺术研究院院士并获颁米开朗基罗勋章。他的作品遍布二十多个国家,被...

    1291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临界与超越——著名山水画家许钦松作品欣赏[图文]
    临界与超越——著名山水画家许钦松作品欣赏[图文]

    【许钦松简介】许钦松,1952年生,广东澄海人。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1998年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跨世纪之星”荣誉称号。现为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原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原广东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广东美术馆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

    1133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珂勒惠支版画影响中国现代艺术进程[图文]
    珂勒惠支版画影响中国现代艺术进程[图文]

    简介 珂勒惠支 (1867-1945) 凯绥·珂勒惠支,德国版画家、雕塑家。十几岁即开始学习绘画。1889年和在贫民区服务的医生卡尔·珂勒惠支结婚,1898年开始在柏林女子艺术学院任教。在西方现代女性艺术家群体之中,震动艺术界者,几乎无人无出珂勒惠支之右——或者赞美,或者攻击,或者针对攻击为其辩护。珂勒惠支 牺牲珂勒惠支自画像最受鲁迅推崇:饥饿的孩子用瘦弱的双手挺举着小碗,睁大的眼睛里全是无助...

    60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Z世代爱上中国远古文化 “半路出家”学插画[图文]
    Z世代爱上中国远古文化 “半路出家”学插画[图文]

    “其状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寿二千岁。”“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其兽多葱聋,其状如羊而赤。”……当你读到《山海经》中的描述时,脑海里会如何想象这些“神兽”的形象呢?近期,微博话题“90后女孩用3D插画还原山海经神兽”登上热搜,插画师舍溪在过去的四年中,用自己独特的风格将诸多“山海异兽”呈现在大家的眼前,如《山海经》中的“葱聋”“乘黄”“朏朏”等。不少网友评论道,“真是太美了,...

    83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