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正月初七,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在贵州省赤水市大同镇竹编体验中心,30多名身着民族特色服饰的工作人员在紧张忙碌地工作。其中,全国人大代表、“90后”省级非遗项目赤水竹编传承人杨昌芹的身影尤为吸引人,她正用一块蜡染手帕反复擦拭着一幅用竹丝编织的2.6米长遵义会议会址画,几天后杨昌芹将带着这幅画参加在香港举办的“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2019欢乐春节香港文化庙会。
在2018年全国两会上,杨昌芹让赤水竹编这项非遗技艺被大家所熟知。作为一项复杂的工艺,一件竹编成品的打造要历经20多道工序。首先要选择优质的原材料慈竹,其次再进行刮青、破竹、加工、起篾、染色、煮篾、拉丝等步骤,在这个过程中,要把竹片处理成晶莹透明、细如头发的精细竹丝,精心编织后再进行装裱。
“竹编这项老手艺虽然技术含量很高,但长时间以来在市场上却不受消费者青睐,样式老土、实用性差,很多年轻人不太能接受这种产品。”杨昌芹说,为了改变现状,2012年,在赤水市政府的扶持下,她成立了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专门生产竹编产品。
几年来,怀揣着让传统工艺回归现代生活的梦想,杨昌芹对传统竹编产品进行了改进,创新性地将平面竹编转化为立体竹编。在这些新产品中,《竹编熊猫》《大肚佛》两部立体竹编作品分别被国际竹藤中心和贵州省文学艺术联合会永久收藏,竹编茶壶等新产品更是打开了竹编产品销售市场的大门。
“如今,新设计的赤水竹编手工艺品很受消费者欢迎,今年元旦以来我们就一直忙于给全国各地发货及接待新的采购商,一天就能发出价值数万元的货物。”杨昌芹说。
作为中国十大竹乡之一,赤水市目前拥有竹林面积逾130万亩,从事竹编生产的手艺人超过1000人,已带动3000多名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杨昌芹介绍,经济效益不好曾经是竹编工艺不被重视的一个主要原因,只有将“指尖技艺”转换成“指尖经济”,让生产者获得与劳动相符的收入,才能使传统民族技艺光彩焕发。
“竹子如果当作料块卖,一吨仅值1000多元,但制作成各种竹编工艺品,价值可提升几十倍。以我们正在制作的‘水杯竹编套’为例,虽然用料很少,但当地的农民每编织这样一个工艺品,就可获得100元的收益。”杨昌芹说,如今的赤水竹编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产品。
为使更多的农民获益,让赤水的20万竹农从“扛着竹子奔小康”到“编着竹子来致富”,杨昌芹还开办了竹编工艺培训班,免费为贫困户培训,让拿锄头的农民也能够从事竹工艺品编制,带动更多村民与她一起实现编织致富梦。
2018年,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这个仅有30多人的小企业创造了400多万元人民币的产值,竹编手艺人用灵巧的双手将竹子编织成竹编包、竹编配饰、竹家具等各类特色工艺品,销往全国各地及美国、葡萄牙等海外市场。
“现在我们村80%的人住上了小洋楼,60%的人开上了汽车。从我们村的情况来看,少数民族农村脱贫致富,充分利用好当地的传统民族文化和特色资源是一条可行的途径。”杨昌芹说。
谈到未来发展,杨昌芹说,她将把工作重心转向竹编手工艺品的创新研发上。“只有通过不断创新,让传统工艺更好地回归现代生活,非遗才能持续健康发展。”杨昌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