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外销瓷 瓷器收藏中的“一块洼地”[图文]

时间 : 04-13 投稿人 : 小龙 点击 :

外销瓷 瓷器收藏中的“一块洼地” | 美术教学

清代五彩陶瓷油灯

自古在西方人眼中,东方文明就像一处闪着金色光芒的宝藏,遥远而神秘,智慧而绚烂。中国的陶瓷蕴含着独特而悠久的民族文化内涵,作为丝绸之路上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使者,成为“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载体,对中西方经济、文化和艺术的交流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导“让文物活起来”的今天,销往西方的中国古代陶瓷印证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外销瓷 瓷器收藏中的“一块洼地” | 美术教学

以柳树图案为代表的“中国风”青花瓷

定制瓷中的美学交融

“外销瓷是征服世界的艺术外交瓷,促进了中西方经济、科技、艺术的进步和交融。”在收藏的外销瓷中,特别偏爱一种特殊的品类——定制器。定制瓷是东方工艺与西方文明的激烈碰撞,在碰撞中互相学习、融合、共生。多年运用高科技光学仪器从事古玩鉴定的工作,对“灯”有着特殊的感情。在陶瓷灯具中,有一盏清代的五彩陶瓷油灯较为特殊,属于典型的定制外销瓷器。设计者充分利用陶瓷、金属、玻璃等不同材料的特性,把东方的陶瓷之美与西方的机械工艺巧妙地结合。油灯高60厘米,由灯座、油仓、灯盘、灯罩四部分组成。灯座用陶瓷做成奖杯的形状,厚重高大的陶瓷灯座稳固、安全。灯座的杯口内安插一只以斜肩为沿的短柱形陶瓷油仓,口部镶嵌铜箍,用来储存燃油。

灯盘用黄铜制成,下端伸出一柄钮,旋转柄钮可自由伸缩灯捻来控制火苗的大小,从而调节灯光的亮度。上方的玻璃灯罩呈长颈花瓶状,据说是17世纪欧洲人根据意大利发明家达·芬奇提出的理论发明的,不但透光而且能使燃油充分燃烧,大大地提高了油灯的亮度,减少烟雾,既节能环保,也起到防风、防火的作用。灯座与油仓表面用釉上五彩描绘了南方庭院里妇女、儿童嬉戏的生活场景,画面生动活泼。关海森认为,“这盏极具科技含量与艺术品位的油灯,既展现了中国陶瓷的工艺与彩绘艺术,又融合了欧洲工匠的技艺精华,是中西合璧、将艺术与实用完美结合的杰作。展现了自古以来人类崇尚节能环保的理念,以及追求光明自由的共同理想。”

中国创造的瓷器是人类历史上材料工艺的一次重大革命。在欧洲订购的外销瓷中,许多纹饰、器型都是依照外商的西方审美要求制造的,这也正是外销瓷最具特色的地方。清代玲珑瓷塑高足果盘是当时欧洲皇家贵族向中国定制的瓷器,它的造型结合了欧洲金属器皿的制造工艺,独具创新地打破了瓷器传统的表现形式,创作出一对宛如金属丝、植物藤条随意扭曲、编织的陶瓷器皿,巧妙地给材质坚硬刚脆的瓷器赋予柔韧的弹性美。而中间衔接的部分,则创新地采用西方组合工艺,用螺丝相连。

自古以来玲珑瓷、脱胎瓷是陶瓷烧制工艺中难度最大的,常见的玲珑瓷器在制作时往往‘肉’大于‘漏’,也就是挖掉的镂空部位要比留下的坯体体积小。而这对果盘恰恰相反,而是漏大于肉。这对玲珑瓷果盘非常罕见,不但工艺精美细致,设计也非常大胆,是西方美学观念与东方审美情趣巧妙的交融。

外销瓷 瓷器收藏中的“一块洼地” | 美术教学

清代玲珑瓷塑高足果盘

瓷板上的丝路源头

中国瓷器的西传不仅改变了欧洲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习惯,其画面中展现出的山水风景、园林庭院、男耕女织、人物故事,更是让欧洲人感受到了来自中国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相处之道。我国古代重农耕,尚蚕织。“耕”表现浸种、插秧、灌溉、祭神的农事劳作,“织”展现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的生产活动。据关海森介绍,在他众多藏品中,清乾隆时期的粉彩瓷板画《御制耕织图》意义非凡,是他从一位比利时藏家手中请回来的。“丝绸和陶瓷是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两类商品,这件藏品用陶瓷来表现古代丝绸的生产活动。丝绸代表着古代的生物科技,而陶瓷代表着古代的工业科技,这件耕织图瓷板画将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关海森说。

这幅尺寸约一米高的瓷板画,细细看来近有清澈的池塘、嶙峋的山石,远有茂密的树木、厚实的屋檐。画中正值红日中天,庭院竹栏边老妇手持蒲扇侯火,大滴汗水从脸颊流下,帘幕下妇人们端着竹蚕匾将迟老之蚕去上蔟,蚕儿吐出的缕缕细丝白如雪。一旁竹榻上“得闲儿女子,因卧呼不觉”,任凭姐姐拉扯着就是耍赖不起。远处茅屋中稚嫩的孩童或手持松枝,或玩着拨浪鼓围着劳作的大人身旁,为辛苦的劳作生活增添了一丝乐趣和生机。多幅场景相联结,沿着庭院风景自由展开,描绘出了一幅生机盎然、恬淡自由的春日蚕织时光,于方寸之间展现出江南恬静秀丽的庭院之景,以及辛勤劳作的生活场景。让人从画中感受到桑事劳作的快乐与诗意,传达出中国朴素的自然观。

外销瓷 瓷器收藏中的“一块洼地” | 美术教学

清乾隆粉彩瓷板画《御制耕织图》

风靡英国的中国爱情故事

好的陶瓷作品除了要有先进的设计理念、合理实用的功能外,还要具备独特的艺术审美和文化内涵。自古中国创造的瓷器蕴含着很强的民族文化,而外国人如果想模仿我们的陶瓷,也需要赋予它相应的文化特色才能长久。海上丝绸之路使中国青花瓷进入英国,这种蓝白相间的纹饰,以其端庄典雅的东方韵味深受英国人的热爱。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后,18世纪欧洲成功仿制了中国瓷器,并尝试突破单纯地借鉴复制,融入欧洲元素,形成欧洲瓷器特色的艺术风格。在对中国陶瓷的仿制上,英国人最为着迷和执着。在当时的英国流传着一个关于柳树图案的中国凄美爱情故事——“青花瓷盘的传说”,这个故事被赋予在一系列仿制“中国风”的青花瓷商品上,一经推出便风靡英国。

美丽的富家小姐孔瑟不满父亲定下的婚事,与穷苦书生张生相爱并私订终身,两人私奔被小姐的父亲发现并派人追杀,最终双双殉情火海。英国人在中国《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情节基础上,又融合了莎士比亚《罗密欧与茱莉亚》的浪漫悲情色彩,再度创作了这个情结复杂又充满戏剧张力的爱情故事,并以诗歌、小说、漫画剧、电影的形式广泛传播。当时流传的典型柳树图案包括多情的飞鸟、摇曳的柳树、古朴的石桥、错落的楼阁等,运用多维丰富的意象展示了孔瑟和张生的恋情与磨难。尽管柳树图案故事的确切作者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故事的灵感深受中国传统浪漫传说的影响。以青花瓷为载体的中国文化,在设计工艺、审美理念、生活方式、文化形态等方面给欧洲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为欧洲文化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相关文章

  • 《开年巨献,金虎纳福》2022年特别推荐艺术家——诗虹[图文]
    《开年巨献,金虎纳福》2022年特别推荐艺术家——诗虹[图文]

    “金牛辞旧岁,福虎送春来”,在这普天同庆、万家团圆的美好时刻,著名画家诗虹:向全国人民、港澳台同胞、全球华人华侨及所有关心和支持书画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洒脱如梦,诗传虹彩——徐诗虹京剧油画作者: 常青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源远流长,意蕴深厚。从1790年徽班进京算起,至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而油画,从西方进入到中国,并真正融入中国文化,还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事。把这...

    1571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心路漫漫 笔墨随行  ——《品六居集》自序[图文]
    心路漫漫 笔墨随行 ——《品六居集》自序[图文]

    庚子春,惟敛步于品六居,朝夕枕于笔墨。闲静之馀,尤感吾之诗书画印,叠堆累累,流散亦广,亦无章序。遂萌生集册成卷之意,或可赠朋予友,或可拢于书架,适时翻阅,聊以欣慰。此回收集作品计诗稿二册与书画印痕一册,各得其卷。诗稿则分冷香忆旧、翰墨情怀、心路漫漫、人生际遇数章,各成一卷。山水丹青、纸墨书法、刀笔印痕,各选取数十件为一卷。凡此种种,多为近年创作所得,自不与五年前专集所列重复。吾自幼好涂鸦,对笔墨...

    116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历史上艺术造诣非凡的皇帝[图文]
    历史上艺术造诣非凡的皇帝[图文]

    曹髦后人曹霸的弟子韩幹《牧马图》孔子云“游于艺”。这里面包含了一层意思:“艺”是用来游赏的。当然,孔子这里所说的“艺”指“礼、乐、射、御、书、数”,是“六艺”,不包括绘画,但绘画应该是和“六艺”功能相近的,即可以游赏,可以游憩,可以陶冶情操。游赏而用“艺”,这是需要“钱”和“闲”的。所以,历代帝王就最有游于艺的资本。事实上,我国古代的帝王中也不乏谋略才情兼备者。魏废帝曹髦虽然古人云“黄帝制衣...

    56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童和平:画好画才是硬道理[图文]
    童和平:画好画才是硬道理[图文]

    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每每有惊世之言,而道出的恰恰又都是常理。比如,他说画画有师承的人可耻,用词虽然有点过,却告诉我们,艺术是创造的。这也是为什么古人会反对画画陈陈相因,亦步亦趋。艺术家/童和平真正的艺术应该是创造出来的,是“变化”出来的,毕加索成功,是因为他具备强烈的创造因素。从吳冠中的作品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变”和“创造”。清代石涛画语录中提出画画要“无法为法”,无法即是创造,不被陈法约束,同...

    55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靳尚谊:艺术的新和旧不重要,好坏才是关键[图文]
    靳尚谊:艺术的新和旧不重要,好坏才是关键[图文]

    靳尚谊中国美协原主席、中央美院原院长记者:您在古典主义绘画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为什么在70岁后还要进行“现代主义”这样的探索呢?靳尚谊:因为我的情绪发生了变化,中国艺术需要补现代主义这一课。我现在的艺术水平是70年代打的绘画基础功,那时侯看的东西不多,但我用少量的资料做了 深入的研究,所以我的基础比较好,直到上世纪80年代,我还做了很长时间的基础研究,到现在还不放松。现在的年轻画家风格...

    92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给这个世界一次重击[图文]
    给这个世界一次重击[图文]

    慕一遍一遍的看着赵丽华的画,忽然就觉得眼睛酸酸涩涩,真的是有泪盈盈了。其实,我看蹩脚的肥皂剧都会落泪。但这次截然不同!赵丽华用她的画狠狠地击中了我——我被色彩打懵了!熟识赵丽华,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新真正的认识了她。不多的几次相聚,不过是生活中朋友间的平淡过往。当年沸沸扬扬的梨花体事件中,我一直未发一言——我从来不懂得诗,我无法从一个外行的角...

    106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版画收藏的误区 了解下[图文]
    版画收藏的误区 了解下[图文]

    Portrait of Miranda Metcalf.Courtesy of Miranda Metcalf.一起来认识一下米兰达·梅特卡夫(Miranda Metcalf)吧,她是版画界的实力派画家。2018年,在西雅图戴维森画廊(Davidson Galleries)担任当代版画总监多年后,梅特卡夫推出了自己的播客和杂志《松木|黄铜|石灰》(Pine | Copper | Lime,P...

    1123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中国藏家愈发开始重视拍品的源流[图文]
    中国藏家愈发开始重视拍品的源流[图文]

    方翔:拍卖场上拍品的“源流”成为中国藏家权衡价值的重要砝码。真假难辨的艺术市场上,“源流”成硬通货。纽约时间9月15日上午,佳士得举行的“古韵天成—临宇山人珍藏(二)”专场拍卖会上,一件万众瞩目的建窑油滴天目盏估价150万至250万美元,最终经过激烈争夺以1030万美元落锤,加上佣金共计1170.3万美元,以当日汇率折合约7807万元人民币,刷新了建窑瓷器的世界拍卖纪录。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在纽...

    34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李玉民的艺术之路[图文]
    李玉民的艺术之路[图文]

    李玉民作品 大江无尽李玉民作品 太行奇观李玉民的艺术之路——山水画创作的三阶段文/李人毅李玉民酷爱丹青,他画人物画和花鸟画,又专攻山水画,靠的就是两个字:“热爱”。由于热爱,他无论当兵服役还是在工作岗位上,始终没有撂下画笔,在艰辛的自学中,步入当代画坛实力派画家的行列,形成了布局沉稳奇崛、笔墨凝厚灵动、画风清逸润朗、气势雄放弘阔的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李玉民作品...

    89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把脉书画收藏大势 近现代书画市场认可度依旧
    把脉书画收藏大势 近现代书画市场认可度依旧

    张大千作品环境、资金、人气和书画作品是决定书画收藏或投资的关键元素,四者不可缺一。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生活环境、政策环境、生态环境等等,没有好的环境,一切皆是空中楼阁。资金——推动市场的有力引擎,是助力加油的发展动机,没有资金介入,再好的作品也只能待字闺中。人气——买家都在观望,行情就不可能展开,没有人气,终端只能冷火冷烟。作品——艺术品本身不精不美、不优不新,就不可能激发收藏...

    475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艺术史:一场持久的“淘汰赛”[图文]
    艺术史:一场持久的“淘汰赛”[图文]

    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一书的后记中写到,试想一位虚心、热情的批评家,在1890年试图把艺术史写得“最新”,即使他有天底下最大的热情,也不可能知道当时正在创造历史的三个人物是梵高、塞尚和高更。与其说问题在于我们批评家能不能欣赏那三个人的作品,倒不如说问题在于他能不能知道有那么三个人。的确,在1890年,上述后来被称为后印象派的三位艺术家,均为无名之辈。37岁的梵高,正是在那一年,在...

    172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中国近代机制银币收藏略谈[图文]
    中国近代机制银币收藏略谈[图文]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反版陕西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中国近代机制银币,俗称“银元”,主要成份是银与铜的合金。于1949年退出流通领域后,从1980年前后开始又以“收藏品”的身份再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机制银币则属于机制币中较为广泛的一种。其发展脉络以及再次登上历史舞台的价值值得深深考究。机制银币的发展脉络中国的机制银币始于清朝。清代中晚期,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西方的银币开始大量流入中国,市...

    309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九月花神 意在菊:王默菊花小品欣赏[图文]
    九月花神 意在菊:王默菊花小品欣赏[图文]

    农历九月是我国菊花盛开的季节,怒放的菊花,鲜艳夺目,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神韵清奇,意境深远,菊花傲寒凌霜,临危不惧的高尚情操,使人们尽情地尝菊、谈菊、吟菊、写菊、画菊、爱菊。所以人称菊花为“九月花神”。菊花自古以来就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菊与梅、兰、竹并列称谓“四君子”。我国栽培菊花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几千年来,我国人民辛勤劳作,已培育出观赏菊花两千种以上。早在秦汉时期,菊花与人们生活关系就非...

    62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靳尚谊自述经典代表作品(上)
    靳尚谊自述经典代表作品(上)

    《塔吉克新娘》编者按:2013年1月5日,《靳尚谊作品展》将在美丽道国际艺术机构展出,此次展览作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靳尚谊先生的经典原作,一部分是靳尚谊先生首次推出的特质版画。为了使更多人收藏原作,分享艺术带来的感受,靳尚谊先生从毕生油画创作中精选出15幅为基础制成特质纸上版画。以下陆续刊登靳尚谊先生对这15幅经典作品的自述。《塔吉克新娘》设计构图时采取侧光的方式,一半亮一半黑,用古典的方...

    899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画家高海涛先生作品展一墨韵著华章[图文]
    画家高海涛先生作品展一墨韵著华章[图文]

    高海涛,山东济宁人,现为中国画家协会理事,北京天坛书画院画家,泰山国画研究院理事,幼承家教临池翰墨,先后结业于北京画院、北京现代工笔画院,多次参加国内外书画大展,作品被众多中外友好人士收藏。2015年作品《乡月》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美展。高海涛先生牢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古训,坚持写生,把北方山水粗犷与质朴、雄强与奇崛的鲜明特征,用其手中的画笔痛快淋漓的表现出来。高海涛先生把书法用笔...

    1134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