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三位不能忽视的越南艺术家[图文]

时间 : 04-21 投稿人 : 山楂 点击 :

越南艺术之美,在于艺术家笔下细腻动人的深情画意,以及惹人思绪万千的人文情怀。这些艺术佳作在为观者带来生动丰富的视觉享受之余,也向人们展示出越南美丽的自然风光与优雅的风土人情。本季香港秋拍期间,佳士得将于11月24日举办的“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日间拍卖)呈献多件来自越南知名艺术家的佳作。佳士得专家指出,若想深入了解越南艺术,就不得不提及以下三位越南艺术家。

三位不能忽视的越南艺术家 | 艺术理论

拍品编号108

黎谱(1907-2001)

《坐姿少女》

水墨 水粉 绢布

73.5 x 47 cm.

1934年作

估价:港元 1,200,000 - 1,800,000

三位不能忽视的越南艺术家 | 艺术理论

拍品编号110

黎谱(1907-2001)

《金鱼》

水墨 水粉 绢布

52 x 69.5 cm.

约1940年作

估价:港元 300,000 - 400,000

三位不能忽视的越南艺术家 | 艺术理论

拍品编号117

黎谱(1907-2001)

《染工》

水墨 水粉 绢布

41.5 x 32 cm.

约1945年作

估价:港元 1,000,000 - 1,800,000

三位不能忽视的越南艺术家 | 艺术理论

拍品编号136

黎谱(1907-2001)

《遗世独立》

水墨 油彩 水粉 绢布

49.5 x 49 cm.

1946年作

估价:港元 500,000 - 700,000

黎谱

黎谱(Le Pho, 1907-2001)是最重要的越南现代艺术大师之一,他在画作中融合东西方元素,以法国艺术家常用的明亮色调和鲜明笔触,描绘别具一格的越南主题。

黎谱多彩多姿的创作生涯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首先是作于早年的水粉画和水墨绢画作品;之后,他在巴黎期间发展出印象派风格;在其创作生涯的后期,则以创作亮丽花卉画作为主。在他的作品中,常常可见端庄娴静的越南女性,或是把孩子紧抱怀内的贤良母亲,她们一同汇聚于茂密植物所营造的空间之中。不论黎谱采用何种艺术风格,对家乡的浓厚情怀总是在其选材中展露无遗。

三位不能忽视的越南艺术家 | 艺术理论

拍品编号106

梅忠恕(1906-1980)

《裸女》

水墨 水粉 绢布(原装画框)

47 x 70 cm.

1970年作

估价:港元 500,000 - 700,000

三位不能忽视的越南艺术家 | 艺术理论

拍品编号105

梅忠恕(1906-1980)

《二女子》

水墨 水粉 绢布

54 x 45 cm.

1943年作

估价:港元 400,000 - 600,000

三位不能忽视的越南艺术家 | 艺术理论

拍品编号140

梅忠恕(1906-1980)

《战争》

水墨 水粉 绢布(原装画框)

65.5 x 47 cm.

1968年作

估价:港元 300,000 - 400,000

梅忠恕

梅忠恕(Mai Trung Thu, 1906-1980)与黎谱和武高谈同为河内美术学院的首届毕业生,他以复杂手法创作的水粉绢画著称,尤其喜爱描绘温婉母亲、娇媚少女和喧闹孩童的主题。

梅忠恕多选用素净、没有多余装饰的背景,将观者的注意力集中于笔下的人物及其互动之上。尽管梅忠恕在美术学院时受到塔迪(Tardieu)和安格百迪(Inguimberty)的薰陶,但他始终是最忠于其越南人身分的艺术家之一。他不断磨练自己水墨画和水粉绢画的技巧,其作品则秉承了中国和越南绘画的悠久传统。

三位不能忽视的越南艺术家 | 艺术理论

拍品编号109

武高谈(1908-2000)

《恋人》

水墨 水粉 绢布

35 x 27.5 cm.

1945年作

估价:港元 260,000 - 360,000

三位不能忽视的越南艺术家 | 艺术理论

拍品编号115

武高谈(1908-2000)

《佛》

油彩 木板

61 x 40.5 cm.

1954年作

估价:港元 250,000 - 350,000

三位不能忽视的越南艺术家 | 艺术理论

拍品编号139

武高谈(1908-2000)

《两位少女铜像》

铜雕 雕塑

35 x 16 x 12.5 cm.

1956年作

估价:港元 100,000 - 180,000

武高谈

与黎谱同代的武高谈(Vu Cao Dam, 1908-2000)是20世纪初越南艺术发展的另一关键艺术家。武高谈生于富裕家庭,博学多才,曾于河内美术学院(École des Beaux-Arts de l'Indochine)接受绘画技巧的训练。

武高谈精于东方水粉绢画,但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则是他的油画作品。武高谈的画作常选材于人文知识,如描绘越南文人的四大学术追求,充分反映他的成长历程。越南文坛奇才阮攸(Nguyễn Du)于18世纪创作的小说《金云翘》(Kim Vân Kiều)亦深受武高谈青睐,他常常描绘当中的著名故事场景,唤起令越南民众产生强烈共鸣的爱与希望。

相关文章

  • 特纳引领走向现代展[图文]
    特纳引领走向现代展[图文]

    特纳的《浅水处的加莱海滩:渔民捡拾鱼饵》是“走向现代——英国美术300年”展览的焦点。新京报记者侯少卿摄80幅作品走出现代之路此次展览为国内首次全面展现英国历时300年的美术发展状况,80件展品包括油画、版画、水彩、素描和雕塑。主办方称18世纪时由于工业革命的影响,以曼彻斯特为中心的英国西北部艺术发展繁荣,由此也使得富有的制造商和商人能收藏到大量...

    895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数据时代 我们的审美变了么?[图文]
    数据时代 我们的审美变了么?[图文]

    诗人荷尔德林所写: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之上。美就在生活之中,美就是生活。莫奈《海滨公园打伞的卡美伊》什么是美?关于什么是美?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对美的理解,当然无法定义,欧洲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布莱克曾说“富有生机就是美”。而美感的存在必须是以人的审美能力的存在为前提。借用康德的话,美是感性的理念显现。可万万没想到的是,在21世纪,审美,却成了一个大问题。审美能力低下是一个相对的现象,它只是针对理...

    86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2016伦敦艺博会凸显市场信心 绝大多数画廊表示乐观[图文]
    2016伦敦艺博会凸显市场信心 绝大多数画廊表示乐观[图文]

    2016年1月20日到24日,第28届伦敦艺术博览会在伊斯灵顿的商业设计中心举办,从目前主办方公布的参展画廊更多细节可以看出,购藏艺术品的人正在增多,画廊与国际藏家之间的交易也有涨幅,进一步呈现出了人们对于2016年艺术品市场的信心。根据伦敦艺博会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53家受访参展画廊中有44%的画廊认为2016年艺术市场的情况会变好,41%的受访画廊觉得会继续保持2015年的常态,其余15%...

    123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案头雅物话臂搁(图)
    案头雅物话臂搁(图)

    案头雅物话臂搁江苏镇江张剑臂搁,又名搁臂、腕枕、手枕等等,是书写、绘画时垫臂肘的用具,古往今来,颇受文人青睐。笔者要介绍的这组近代群仙上寿臂搁(一对,见图),象牙质;长25.5厘米,上宽4.5厘米,下宽5.9厘米;形似从中剖开的竹节,上窄下宽,面圆拱而背凹弧,画面基本左右对称,构图和谐,线条流畅;是一件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具有欣赏价值的艺术品,现藏江苏镇江博物馆。该组臂搁,每只凹面内容可分为下、...

    90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美术学院在社会与历史视野中的作用[图文]
    美术学院在社会与历史视野中的作用[图文]

    “美术的诞生:从太阳王到拿破仑——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珍藏展”去年在上海博物馆开幕后一直受到关注(目前由于疫情处于闭馆状态)。此次特展展出了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收藏的八十余件艺术珍品,揭示了法国艺术自路易十四至拿破仑帝国时期以来逐步迈向欧洲艺术之巅的澎湃历程。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前身,是法国皇家绘画与雕塑学院,该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是继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博洛尼亚美术学院之后,...

    67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为伊消得人憔悴——李崇枫的翰墨情结[图文]
    为伊消得人憔悴——李崇枫的翰墨情结[图文]

    李崇枫先生是书法领域的一位深耕者,自从他爱上书法开始,尤其是退伍以来,一直笔不离手,饱蘸生活之墨,在时代的宣纸上挥洒着情怀,初心不改,岁月常新。经过数十载的潜心修炼,李崇枫先生风貌初成。逐步形成了大气而兼有流畅,自如而不失浑厚的书法特色。具体而言,我觉得可圈可点之初有以下几点。崇尚贤达。他坚持深挖传统,取法经典,心摹手追,不计晨昏。历代书法大家,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优者而学之。东晋王羲之,唐代欧...

    47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借机抬价的老物件古董新作有价值吗[图文]
    借机抬价的老物件古董新作有价值吗[图文]

    “这个夏天我活在了清代。”一句网上调侃的话,概括了时下的一个热点:暑期以来一拨接一拨的大热清宫剧,不但让“乾隆爷”成了感情上的大忙人,还让很多年轻人关注起了清代的老物件,特别是那时候的审美观和老服饰。也因此让很多从事相关商品买卖的生意人和收藏业余爱好者,开始蹭热点抬高相关商品的价格。清代老物件受追捧的同时,也需要冷静思考。有关专家认为,老物件新作本身有一定市场价值,但购买需要理性,不要过度盲目追...

    635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李熙斌:情真唤啼鸠声住——读刘德本工笔花鸟画
    李熙斌:情真唤啼鸠声住——读刘德本工笔花鸟画

    观刘德本(笔名治宏)的工笔花鸟画,如聆听丝竹,清雅之气扑面而来。他笔下的林深枝茂,鸠啾雀唧,或恬淡到极致,或于朴拙中见奇崛,枝桠纵横并不芜杂;春日雪融,夏日绿荫,秋林萧索,暖冬暮色,大自然的季节轮回气象,正是画家精神气质的心象,也是一种艺术的真诚。刘德本从事美术较其它画家有其独特的坎坷经历。我相识他是在2005年初我由郴州市北湖区农业部门调入北湖区文联工作期间。在区文联工作一项重要内容,必须广泛结...

    589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公共艺术:一颗具有生长性的种子[图文]
    公共艺术:一颗具有生长性的种子[图文]

    9月,我国第一部关于公共艺术的大型年鉴《2015中国公共艺术年鉴》发布。10月,“首届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国际高峰论坛”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随后,(中国·宁波)首届杭州湾新区国际雕塑大赛艺术展和邀请展开幕,从展览中遴选的作品将在半年内落地杭州湾,成为城市文化新地标,同期举办的《公共艺术介入》论坛对“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生态”这一命题展开探讨。“公共艺术”从概念到热词的经历,也反映了当前城市文化生态建设...

    51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传统柴烧与现代创作的碰撞[图文]
    传统柴烧与现代创作的碰撞[图文]

    展览现场11月29日,“第二届国际陶瓷柴烧艺术节”开幕式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举行,“柴烧·传承与创新”是此次活动的主题。此次艺术节在立足中国传统工艺的同时,以陶艺教育为出发点,吸收、融入世界各国的陶瓷文化,探索陶瓷柴烧的发展方向。除上海外,此次活动还将在江西吉州窑博物馆设立分会场,设有“吉州窑与柴烧”主题论坛。柴烧是一种古老的烧制方法,呈现一种质朴、浑厚、古拙的美。但传统重的是技术,而当代更加...

    1448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刘玉来:国画的加、减法用笔[图文]
    刘玉来:国画的加、减法用笔[图文]

    刘玉来作品国画有一个非常奇妙的现象,即用笔的加法和减法。就是说一幅画用笔可以层层叠加,千笔万笔不觉其多,就是所谓的加法。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尽量少用笔,乃至到不能再减。当然,并非是加法极致的可以减到极致,或减法极致的可以加到极致。因为这仅是两种不同画法,不是可以互相转换的,他们起始的方向和目的存在着不同。国画在用笔上存在着两种情况,一种是以轮廓边线构成完整图形的作品。这种情况基本不运用加法,因...

    51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翰墨丹青:著名画家章长青绘画艺术[图文]
    翰墨丹青:著名画家章长青绘画艺术[图文]

    【艺术简介】章长青生于1958年,陕西安康人,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国家画院访问学者。陕南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美术、书法家协会理事,西安美术学院客座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安康学院艺术学院教授、督导,安康美协常务副主席,安康书协顾问,安康市政协委员。美术作品多次在国内及海外画展展出、获奖、收藏。《汉江千里图》百米长卷历时3年,于2008年8月完成,受到了国家画院、中央美术...

    1745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已故画家吴清江填补了中国海底绘画的空白[图文]
    已故画家吴清江填补了中国海底绘画的空白[图文]

    书画收藏讲缘份,不是人找画,就是画找人,前年,我在画贩手中买了一批国画作品,其中署名吴清江的作品引起了我的特别关注,内容涵盖花鸟、山水、雪景、海洋等题材,尤其是他描绘的海底世界作品,是我平生首次次见到,色彩丰富、炫丽斑斓,颇为欣喜。网络上却搜寻不到他的详细信息,只在中国美术家协会官网上查到了他的名字,随后便束之高阁。去年夏天,我怕保存不善,便拿到宋庄方正堂去装裱,后经堂主王勇先生向我叙述:“海南...

    116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艺术市场与气候问题也有关系?[图文]
    艺术市场与气候问题也有关系?[图文]

    在 COVID-19 爆发之前,艺术界刚刚开始认清另一场全球生存危机的存在——气候变暖问题。包装和运输艺术品所消耗的材料、策划艺博会和活动所需的资源以及藏家、艺术商和策展人的飞行习惯,都让线下艺术界因其超高的碳足迹和大量的废弃物而臭名昭著。尽管因疫情造成的旅行减少促成了今年碳排放总量的下降,但根据联合国的报告,全球变暖仍在稳步推进——在下个世纪,地球温度将上升3 ℃。彻底的改变至关重要。在艺术...

    590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尽微致广——著名工笔画家黎墨作品欣赏[图文]
    尽微致广——著名工笔画家黎墨作品欣赏[图文]

    黎墨,1975年生于江西省宜春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重彩画研究会会员,江西省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南昌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南昌市文联文学艺术院专职画家;以工笔花鸟、界画见长、并致力于青绿山水画的钻研,师从蒋采苹先生和苏百钧先生。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重彩画高级研修班。界画源流文/黎墨东晋顾恺之有“绘台榭,难成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

    910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