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心路漫漫 笔墨随行 ——《品六居集》自序[图文]

时间 : 04-26 投稿人 : 奎奎 点击 :

心路漫漫 笔墨随行  ——《品六居集》自序 | 美术常识

心路漫漫 笔墨随行  ——《品六居集》自序 | 美术常识

庚子春,惟敛步于品六居,朝夕枕于笔墨。闲静之馀,尤感吾之诗书画印,叠堆累累,流散亦广,亦无章序。遂萌生集册成卷之意,或可赠朋予友,或可拢于书架,适时翻阅,聊以欣慰。

此回收集作品计诗稿二册与书画印痕一册,各得其卷。诗稿则分冷香忆旧、翰墨情怀、心路漫漫、人生际遇数章,各成一卷。山水丹青、纸墨书法、刀笔印痕,各选取数十件为一卷。凡此种种,多为近年创作所得,自不与五年前专集所列重复。

心路漫漫 笔墨随行  ——《品六居集》自序 | 美术常识

心路漫漫 笔墨随行  ——《品六居集》自序 | 美术常识

心路漫漫 笔墨随行  ——《品六居集》自序 | 美术常识

吾自幼好涂鸦,对笔墨有缘。及长,又好读古文典籍,得益颇多。而立后,游历四海,浪迹天涯。不惑后,归隐百卉谷十载,客寓荷城又数载。及至花甲,回归永嘉,渐悟笔墨似海、人生如灯,遂得以养性自成。

回首一顾,握笔竟六十馀年,感叹须发皆斑之际,终有所悟。吾虽未得宝笈,却初识诗词之魂,则源于心神,止于声韵,尤在于放纵情怀。书法之法,则从造笔造字之初,无悖碑帖,善其毫行流水,无赘其式,精求章法畅然。丹青山水,则得于天地精华,着笔不重形实,而意在象虚,循于古法,越得自然理念,越得意境无穷。若论篆刻印章,则无论篆法刀法,惟求意境古拙、格调清雅。

心路漫漫 笔墨随行  ——《品六居集》自序 | 美术常识

心路漫漫 笔墨随行  ——《品六居集》自序 | 美术常识

尝静修于永福寺,禅悟于品六居。何为品六?六甲六路、六乐六书、六艺六韬、六根六本、六尘六色、六箴六德。祈念佛、思法、亲僧、学戒、布施、识天诸之六法,参悟儒、墨、名、法、道德、阴阳之六家。吾尚读之以学之、知之以伴之、习之以悟之。正所谓:品六居中知几味,诗书画印伴琴茶。

欧阳修曾言: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而今,吾之品六居,又寻常乎?

心路漫漫 笔墨随行  ——《品六居集》自序 | 美术常识

心路漫漫 笔墨随行  ——《品六居集》自序 | 美术常识

相关文章

  • 18至19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中国制造[图文]
    18至19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中国制造[图文]

    杂耍图通草画沟通东西两大文明的丝绸之路不止一条,如今已是共识。如法国汉学家沙畹所说:“丝路有陆、海二道,北道出康居,南道为通印度诸港之海道。”18至19世纪,虽然是中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鼎盛期,由此输出的琳琅满目的中国制造,产量和水平空前。近年国内各大博物馆的“海丝”主题大展不少,思路每每万变不离其宗,观众感受到的依然是“地大物博”。辽宁省博物馆“物映东西——18-19世纪...

    24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浅析“南通美术现象”的价值和意义[图文]
    浅析“南通美术现象”的价值和意义[图文]

    展览现场。主办方供图从陈师曾、王个簃、赵无极,到袁运甫、袁运生、范曾等,这些现当代画家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南通籍贯。作为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项目,“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南通现象’研究展”正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就是希望从学术角度做一个深入的总结和剖析,以南通籍艺术家的创作实践为切入点,探讨先进艺术教育思想引领下的南通美术现象的价值和意义。范扬 都江堰宝瓶口写生得稿 45cm×7...

    1207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 范迪安 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 范迪安 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察民情、听民声、顺民意,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成为常态,越来越多来自基层的声音直达决策层,越来越多的群众意见转化为党和政府的重要决策参考。每年的全国两会上,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协商民主,实现了民意的汇总、民智的汇集、民力的汇聚。一份份文件,从酝酿到出台,一遍遍征集意见,一遍遍修改,再到审议表决,处处体现着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生动诠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全国两会这一重要的窗口期,人民美术网联...

    157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国画里的诙谐——陈子庄作品欣赏[图文]
    国画里的诙谐——陈子庄作品欣赏[图文]

    陈子庄的绘画艺术,是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在他的作品中时常可见到一些前辈先贤的元素。陈子庄是一个善学的人,他在学习、消化吸收前人优点的同时,又融入自己的风格特点,最终自成一家。他学吴昌硕的笔墨浑沦苍劲,齐白石的真率简劲,更学到了黄宾虹的笔墨真谛。...

    61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恬静素淡——刘英的画[图文]
    恬静素淡——刘英的画[图文]

    刘英刘英,1968年生于西安,1994年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花鸟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为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作品曾入选“中国当代工笔画第三届大展”、“时代风采——全国写生展”、“迎接新世纪中国工笔画大展”、“首届全国重彩画展”、“跨世纪著名中...

    47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纪念碑式雕塑:从凸显到消散[图文]
    纪念碑式雕塑:从凸显到消散[图文]

    室外雕塑存在的唯一目的是改变并定义空间,但在不同时代,它们改变和定义空间的方式与程度并不相同。时髦的抽象雕塑不是太大,就是太突兀,给人的感觉是它们被放错了地方。但即便如此,也没人认为应该继续塑造以英雄人物为原型的纪念碑式雕塑。时代的确变了,而且变化是不可逆的。这种变化不但反映在审美观念的分化上,也反映在人们追求道德和历史象征的热情持续衰退的过程中。纪念碑式的雕塑不再能够凝聚人心和塑造认同,广...

    86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我们如何看懂马修·巴尼?[图文]
    我们如何看懂马修·巴尼?[图文]

    《麋鹿溪山火》,2018,美国黑松;铸红铜、铸黄铜和铸铅;浇铸成型的聚己内酯。99.1×1084.6×266.7cm。作品由艺术家马修·巴尼和格莱斯顿画廊(纽约、布鲁塞尔)提供。他是医学生,是模特,是导演,是演员,是运动员,是天马行空、奇思妙想的“代名词”,是美国先锋艺术家——马修·巴尼。2019年9月28日-2020年1月12日,这位蜚声国际的传奇艺术家带着他的作品来到了UCCA尤伦斯当代艺...

    197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珂勒惠支大型回顾展:那些愤怒与母性的悲痛
    珂勒惠支大型回顾展:那些愤怒与母性的悲痛

    凯绥·珂勒惠支(Kathe Kollwitz,1867-1945),德国版画家,雕塑家,20世纪前半叶德国左派艺术家代表人物之一 。珂勒惠支对中国现代版画的影响更是无与伦比的。其作品经由鲁迅介绍走进中国,掀起了一场新兴木刻运动,成为中国现代版画的新发端。澎湃艺术获悉,近日,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珂勒惠支大型回顾展,呈现约120幅素描、版画和雕塑作品,讲述她的艺术故事。与丢勒、伦勃朗、戈雅、...

    186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2020艺术先锋人物:画家于来[图文]
    2020艺术先锋人物:画家于来[图文]

    于来:男,1972年6月生于山东乳山。1992年考入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1996年毕业于该系油画专业。2005年—2006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徐悲鸿画室研修油画专业,2006年—2007年进修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创作研究生班。2010年10月调入山东省威海画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威海画院专职画家,并于2020年被威海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授予“威海市文化名家”荣誉称号。作品参...

    176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没有艺术家是一座孤岛[图文]
    没有艺术家是一座孤岛[图文]

    “美术馆定义了‘正统文化’和与其相关的论述,给予我和其他个体一种专属特权去制造‘合理的文化’,持有‘合理的主张’。他们将物质文化领域划分为‘正统文化’和‘非正统文化’——(与其说是‘非正统文化’)倒不如直接说是‘非文化’,在这些机构的设计下,‘非正统’从一定程度上拒绝了自己在公共领域的代表功能。而这些机构则通过创建这种领域,进一步把公众划分为了‘文化制造者’与‘非文化制造者’。[1]”——《艺术...

    1863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彭德:陈文令红男孩为什么走红[图文]
    彭德:陈文令红男孩为什么走红[图文]

    陈文令的红男孩,通体鲜红,如火如荼。红色是2002年的流行色;从韩国的红魔拉拉队到欧洲足坛以往罕见的红队服,再到中国各式各样的红色物象,举目四股,处处红色。红色的流行使得红男孩们找到了名正言顺的色彩空间。在历史中,红色是中国南方的标志色和吉祥色。在现实中,红色的人体改变了作品的写实倾向,加强了非现实意图,表达出作者对现实中成人们势利、紧张、焦虑、恐惧、残酷的否定,也不期而然地道出了人们的共同心愿...

    1456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李人毅《中国当代画家研究 • 花鸟卷》之邹惠泉:展现花鸟画的大气象[图文]
    李人毅《中国当代画家研究 • 花鸟卷》之邹惠泉:展现花鸟画的大气象[图文]

    邹惠泉,字白云,浙江嘉兴桐乡市人。上世纪70年代拜苏州吴门画院老画家岳石尘为师,学习小写意花鸟画。40余年笔耕不辍。曾创作百花百鸟集。2004年第三届中国书画艺术“华表奖”获精品奖,并被授予“当代杰出画家”称号。2010年在第十二届当代书画家作品邀请赛中获金奖。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研究院院士、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北京墨都画院理事,杭州宋城画院画师。邹惠泉:展现花鸟画的大气象文/李人毅...

    1858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广州美术走到了更应关注现实的路口[图文]
    广州美术走到了更应关注现实的路口[图文]

    [广东今谈]社会在进步,普通群众的审美趣味也在进步,这对美术家的创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今纶前些时候,“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在广东美术馆展出,引起较大轰动,也引发了我对广州美术的一些思考,我曾经当过5年的艺术线的记者,对于广州的美术界非常熟悉。近些年来,广州的美术家们在各自的领域努力探索,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另一方面,广州美术界在中国美术界所占的地位与城市排名尚有一...

    135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寒切帖》中的简约笔墨非王羲之真迹[图文]
    《寒切帖》中的简约笔墨非王羲之真迹[图文]

    图1(原标题:略论王羲之《寒切帖》)“书圣”王羲之墨宝真迹,一直都是历代学者研究和讨论的重要话题。说到“研究”二字,当然是质疑右军书法“真迹”是否真的存传于世?大家知道,传世“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就是供奉内廷的冯承素,奉勅唐王的诏书而精心钩摹的。唐王由于十分痴迷右军书法,不惜发动左右重臣,广为天下四处搜罗右军真迹。据闻其手中多藏有右军书法真迹数千通,然府中独缺右军“帖王”《兰亭》,悬重...

    77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数字化技术赋能——呈现更灵动的古建筑之美[图文]
    数字化技术赋能——呈现更灵动的古建筑之美[图文]

    游客在北京法海寺壁画主题沉浸式数字艺术馆参观。新华社记者 张 晨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全国各地散落的众多古建筑,不仅是古人审美观和建筑理念的体现,更是中国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见证。如今,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数字化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为巧夺天工的斗拱榫卯建模、用光学扫描技术减少测绘时对梁木彩绘的破坏、通过电子数据发现古人设计佛像雕塑与建筑比例的巧思……从信息采集进行学术研究,到做成VR...

    491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