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刘应雄新“潇湘八景”中国画赏析[图文]

时间 : 03-02 投稿人 : 小叡 点击 :

刘应雄新“潇湘八景”中国画赏析 | 美术理论

刘应雄潇湘八景(八条屏)180×380cm2012年

在中国艺术传统中,山水画是特别能够体现中国人宇宙观与精神世界的一种艺术形式,水墨山水中寄寓的仁山智水的文人风骨,更代表了中国画精神的核心意境。千百年来人们对这种精神意境的不断表现,叠加形成了众多的艺术母题、象征性意象、结构程式与笔墨意趣,“潇湘八景”即是其典型之一。

湖南自古就是一个人杰地灵、充满艺术创造力的地方,为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不尽的动力,文学艺术家如屈原、欧阳询、怀素、易元吉、髡残、何绍基,艺术作品如希白摹刻“潭帖”,如琴曲《潇湘水云》、《平沙落雁》、《梅花三弄》、《湘妃怨》、《洞庭秋思》、《屈原问渡》、《离骚》等等,极大地丰富、推进了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而作为山水画基本主题和题材的“潇湘八景”,亦是这样的典型之一。

三湘大地,山水形胜,发源于湘南九嶷山脉的潇水与发源于广西临桂的湘水汇合后,北上注入洞庭湖,形成了2000多年来湖南自然与人文最具核心、主体意义的潇湘流域(2000多年前湖南的人文核心区域可能是湘西北的澧阳平原),这一流域的八处典型景物意境,被北宋画家宋迪绘制成8幅山水画后,经沈括《梦溪笔谈·书画》记述之,米芾作《潇湘八景图诗序》张扬之,法常、王洪、玉涧等许多画家作潇湘八景图、诗追随之,“潇湘八景”遂成为中国艺术的一种象征性意象和精神景观样式,演为历代文人艺术家经久不息进行创作的艺术母题;中国绘画也正是伴随这一过程完成了划时代的历史性转型:从专注于摹写客体的神韵(传神写照),升华到表现主体内在精神的写意(寄托情思意旨)。潇湘八景流风所及,各地方亦纷纷发掘自己的“八景”,地方志书里史不绝书。法常、玉涧等人的潇湘八景图传入日本、朝鲜等地,更产生了波及各个艺术领域的深刻影响。

正如范仲淹不必到岳阳却能写出形神俱备、一吐胸襟的《岳阳楼记》,“潇湘八景”也成为宋以后文人艺术家们寄托情思、志趣,浇铸胸中块垒的一种独特路径。历代文人艺术家不断创作的“潇湘八景”画、诗、乐等,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传统、审美趣味和形式特征,“潇湘八景”的云山墨戏,更丰富、固化了中国水墨的精神内涵和表现语言,例如“潇湘八景”题材绘画中诗画合一的立意与风格样式,物我交融、追求象外之旨的造境特征,景象平远、笔墨空濛的意境格局与技法形式,等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中国古代山水画法则在“潇湘八景”的创作中得到了典型化的体现与强有力的支撑。“潇湘八景”因此成为人们抒发自我性灵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美学情境模式,更成为一种文化概念、美学意识和艺术表现程式,深深地植入到中国文化艺术传统之中。

艺术程式与技法定式的形成,往往是一种艺术样式走向成熟的表现。然而,在漫长的重复性叠加中,中国文人古典山水画不断出现的简单因袭,往往会导致程式的凝固化,窒息这一艺术样式的发展与更生。后代许多水墨山水画家已经不再“外师造化”,甚而鄙薄学习、表现真实的山水,真实山水(造化)与内心感应(心源)在许多山水画家那里已经没有必然关联,在大量一味摹写前人笔墨的所谓创作中,水墨里的山水失去了自在自足的客体品格,沦为性灵的单纯奴仆。而进入20世纪,在西画艺术理念与体系的冲击下,以“潇湘八景”为典型的传统山水画程式的式微,也就带有某种必然性。

文革结束后,水墨山水开始寻觅复兴之路,在现代艺术趣味熏陶过多年的大背景下,“潇湘八景”似乎已经失去作为一种山水画基本艺术样式的地位,这一方面充分说明中国文人画传统并未在当代获得真正的复苏与复兴,同时也说明“潇湘八景”代表的艺术审美趣味、情境模式和形式特征还需要切实的开拓与创新。新时期以来,湖南画家中也有在这方面尝试突破和重建者,如徐照海先生曾探索以界画的表达元素创作“潇湘八景”,然而界画的水墨传统如灰蛇草线,明灭不显,如何处理好界画元素与写意要素的平衡与互动,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尚期来日。

宁远籍画家刘应雄,生长于潇水之源九嶷山下,钟情山水,研习水墨山水多年,于斯道孜孜以求,近年来更立志以“潇湘八景”为创作主题,力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与创新。其心可佩,其志可嘉。历代画潇湘八景,多为造心境而写意趣,少有以八景实景为依凭者,应雄决意以此为切入口,立足于潇湘八景实地写生,从实景中吸取原型养分,“从生活中寻找纯正的真山真水”,创作并建立新的“潇湘八景”艺术样式。为此,他对湘江全流域进行考察,反复观察、写生、分析自己生于斯、长于斯、心系于斯的山水景观,力求搜尽奇峰打草稿。心诚力至,必有所得,他观察到潇水发源地的山形、瀑布、云烟与湘水发源处的山形、瀑布、云烟颇有不同,他揣摩八景实际景观的各自个性特征与水墨技法、表达要素的关联与分别,他力求在现代化浸染后的实景里仔细体味、寻觅、还原八景的地形风貌特质,寻求用不同的笔墨技法、构图等进行表现。应雄为人实在,画风踏实沉稳,写实意味较为浓厚,典型的老实人做扎实事,他走实景创作“潇湘八景”之路,可谓得其所哉。事实上,在这一过程中,应雄也自觉不自觉地同时开始了对自己以往山水画创作的突破与超越,在我看来,这对于作为艺术家的应雄才是更有意义和价值的。

对于艺术,艺术家必须诚实于内心,而笔墨则切不可太老实。我素来认为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是“得意忘形”,以形传神、形神俱备固为要事、妙事,但是,得其意而忘其形,进入艺术创造的自由王国,方能由技入艺,由艺入道。这当然是艺术境界修为上的大难事,然而即使不能至,也必须心向往之。应雄以往的创作多注重写实塑形,疏于空灵写意,神、气充足而韵致、意趣稍显不足,且所写画面中多置房舍亭塔等建筑及渔船、鸥鸟、人物等,致使山水景象难以向画外悠然延展,限制和凝滞了画面的意境与格局,因此,对于应雄这种性格气质和创作风格习性的山水画家,能“实”更须能“虚”,擅加法尤须善做减法。可喜的是,应雄通过湘江流域的实地写生,外师造化,在笔墨、造型、构图、意境等诸方面都已开始有所突破,2012年创作的潇湘八景题材作品及其他作品中,已多有变化、精简化笔墨之作,开始增益空濛灵动的意趣,如《江天暮雪》、《渔家夕照》、《空中田园》、《秋韵》、《春到九嶷山》、《武陵春色》及一批扇面、瓷画等。尤可喜者,是《潇湘八景》八条屏,能浓缩八景,总成全貌,又各具其旨、其妙,大气、苍茫、雄浑,是应雄探索重启“潇湘八景”传统,于湘江实景写生后集大成之作,亦可谓新时代“潇湘八景”创作不可忽视的新起点。它既是应雄对自己以往数十年水墨山水创作的总结,又是开启他新一重艺术境界的起点。更让我欣喜的,是他的四条屏《苍严老柯蟠龙藤,乃知造化无穷尽》,它对应雄以往的水墨创作实行了真正的超越。

应雄且将继续进行他的潇湘实景写生和新“潇湘八景”创作,我想,“搜尽奇峰”仅仅是为了“打草稿”,而只有打出众多的草稿后,才能开始进入到真正的艺术创造境地里去。《潇湘八景》八条屏和《苍严老柯蟠龙藤,乃知造化无穷尽》四条屏,还仅仅只是最初的“草稿”而已。应雄要走的路,还很长、很艰难,必须不断地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尤须注意的是,古代的“潇湘八景”图多属写意,而写意或曰造境写心实乃中国画、特别是文人画之本质特征;且“潇湘八景”之景从一开始就并非确切的实指,大抵多是一种心绪情思意境的外化与景象映照,故太求“落实”,必反失其旨。因而,实景写生只是突破明清以后只师古人、不师造化的山水画积习,让“心源”获得更加丰厚基础的一种手段与路径,绝非目的本身;应雄的新“潇湘八景”创作如何承继、发展写意写心传统,同时和谐、平衡地加入八景的实景元素,开拓出新的“潇湘八景”艺术前景?如何回归、重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中国画传统,开拓新的绘画空间与艺术可能性?这是应雄和新一代中国画艺术家们的责任与使命。

我期望并相信,应雄的水墨山水将有一种新的面貌、新的境界,能够更加凸显出湖湘大地与湖湘文化艺术传统之美,能够接续并发展湖湘文化传统的气韵与风姿,为中国水墨山水的发展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应雄其努力哉!

(三湘都市报副总编辑、文艺评论家龚旭东)

刘应雄新“潇湘八景”中国画赏析 | 美术理论

刘应雄艺术简介

号九嶷山人、枫林斋主,1963年生于湖南宁远。自幼酷爱绘画、书法。1985年毕业于湘南学院美术系,曾任报社美术编辑、记者。1986年开始从事山水画创作和中西美术理论研究,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美展并获奖及被收藏。2010年获得“湖湘画坛十大年度人物”第一名。作品曾在《美术》、《美术报》、《文艺学习》、《文艺报》、《1991-1992中国当代艺术文献》、《中国美术家》、《世纪专家》等全国重要报刊发表。部分作品被中央美院陈列馆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机构、收藏家收藏。出版了《刘应雄山水画集》、《湘山湘水湘情——刘应雄水墨写生画集》、《永远的明灯》等画集、专著。现为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中国画学会理事,湖南省直国画艺委会副主任,湖南省九歌书画院副秘书长,文萃报美术馆书画创作室主任、专职画家。

相关文章

  • 喜迎元旦·当代名家金晓海作品欣赏[图文]
    喜迎元旦·当代名家金晓海作品欣赏[图文]

    艺术简历金晓海 (JIN XiaoHai) 古墨堂史主,浙江临安人。1990年毕业于中国美院,现为杭州兰亭画院院长,中国民族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南海紫光阁画院院士、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交流中心会员、中国美术研究院研究员、新华网书画频道艺术顾问、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会理事、浙江省诗书画之友社理事、一级美术师、教授、国礼特供艺术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画家、G20峰会会晤厅背景画作者...

    123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封货与手洽: 北方文物交易的特殊方式[图文]
    封货与手洽: 北方文物交易的特殊方式[图文]

    莫友芝隶书联研究中国书画文物交易,“拍卖会”形式、过程、理念和行为,肯定是第一个要追究的学术目标。与画廊经营的主客双方点对点买卖交易相比,“拍卖”引进了一个非常关键的第三方概念,买卖双方并不直接交易,而是有一个委托方在居中调停。而且买方也不是明确的特定对象,而是处在不断变动之中;谁出价高谁就是买方。拍卖的特征,就是竞价竞拍,谁出价高谁得。拍卖的形式是近代从西方引进的。据说清末圆明园遭劫,八国联...

    154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画家周孟良绘画艺术鉴赏[图文]
    画家周孟良绘画艺术鉴赏[图文]

    艺术简历周孟良 字翼良、号汝南,1968年生,湖南醴陵人;2008至今先后就读于中国国家画院高级研究班曾来德书画工作室、清华大学全国美术理论研究与书画创作高级研究班霍春阳传统绘画研究室,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87有幸拜著名山水画家刘正凡为师,92年居上海向名画家朱季禾学习花鸟;后相继求教湘籍名家王憨山,易图境,欧阳笃材,澍群等; 97年定居北京,拜著名学者书家胡云富师,求精书要,文史,诗词。近...

    1492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千万别当市场捡大漏的冤大头[图文]
    千万别当市场捡大漏的冤大头[图文]

    图1图2图3不久前,一位邮币收藏爱好者携一组藏品找笔者帮忙鉴定评估。据这位藏友介绍,这组藏品是他在某古玩市场的交流会上捡到的一个“大漏”(但具体花费不肯透露)。这组藏品共4件,包括一本“湘赣边省赤色邮票(面值贰分)”计10页版票(图1),一枚“湘赣边省赤色邮票”的竖双连信销票(图2,面值捌分,票面留有五分之一的销花邮戳印迹),一枚文12《毛主席去安源》邮票(图3)以及第三套人民币辅币二分券(...

    268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李人毅《中国画家研究·山水卷》之——许自敬:以多样性的风格展示多彩的生活[图文]
    李人毅《中国画家研究·山水卷》之——许自敬:以多样性的风格展示多彩的生活[图文]

    许自敬, 1959年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世界潮人》艺术总监,汕头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汕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1975年至今从事中国山水画创作和研究。《潮剧新花》、《朝云瑞日》等一批大型画作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第四、六届全国体育美展、中国美协新人新作展、中国美协会员精品展、全国重彩画大展等国家级展览获多项奖。在泰、美、新西兰、香港等十多地区举...

    371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赵伯驹对元明画家的影响[图文]
    赵伯驹对元明画家的影响[图文]

    在当代,赵伯驹是个比较“抽象”的画家,因为他的作品流传到现在已经所剩无几,人们很难从他作品里对他有感性认识。没有确定可靠的作品以供后人品鉴、传习和研摹,后人对赵伯驹的评价就可能失真,赵伯驹对后代画家有哪些影响也可能比较模糊;在“北宗”身份的笼罩下,赵伯驹绘画的真实面貌也极少有人去澄清。而真实情况是什么呢?如何理解赵伯驹与王诜具有近似的笔意和气格?为什么崇尚复古的赵孟頫在学习青绿山水的画法时与钱选一...

    68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图解:谁在掌控疯狂的金价[图文]
    图解:谁在掌控疯狂的金价[图文]

    作者:陈臣2015年末至今,黄金价格一路飙涨。金价的涨跌到底谁说了算?其背后又有着多少千丝万缕的逻辑关系?...

    161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启功曾炮轰书法界乱象:文化底子差还到处卖弄[图文]
    启功曾炮轰书法界乱象:文化底子差还到处卖弄[图文]

    启功先生是著名学者,是文物鉴定家、古代文学研究家、古文字学和音韵学家,更是名满天下的书法家。然而,有意思的是,在这许多头衔中,他最不以“书法家”为然。这和他对“书法”的看法有关。他认为:书(法)是“技”,不是“道”;“技”虽可以是“艺”,并且也可以传道,如曲艺既能娱人,也能教人以真以善以美,但终究还只能算是一种工具。在过去,字写得好坏被看作一个人(当然是“读书人”、“知识分子”)文化教养的标志,...

    45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折纸的艺术天堂[图文]
    折纸的艺术天堂[图文]

    折纸的艺术天堂一张简简单单的白纸,经过纸艺作者的用心诠释,竟化身为亦真亦幻的艺术精品。那似在水中欢快嬉戏的鱼群,那娇艳欲滴的玫瑰,还有展翅欲飞的天鹅、精致的棋盘,是否唤醒了你童年的记忆,又是否带给你叹为观止的感触?想不想立刻捡起手边的废纸,加入这神秘而富有魅力的“纸艺族”呢?(纸艺网、百度贴吧供图)折纸的艺术天堂折纸的艺术天堂折纸的艺术天堂折纸的艺术天堂折纸的艺术天堂...

    1156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浅谈30米巨幅明代绢本《丝绸之路大地图》[图文]
    浅谈30米巨幅明代绢本《丝绸之路大地图》[图文]

    为助力此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描绘了古代丝绸之路全貌的30米巨幅绢本青绿山水地图手卷明代《丝绸之路大地图》于5月13日起亮相于新保利大厦一层大堂。此地图一经展出,便引起巨大轰动。《收藏》杂志早在2013年4月刊(总第259期)便发表赵榆先生撰写的《明帛上的“丝绸之路”——中国古代文物的重大新发现〈蒙古山水地图手卷〉》一文,报道了这幅巨制不为人知的故事,感人至深。现将文章重作编辑,以飨读...

    362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蓝瑛作品及其师承影响:先交游后创作[图文]
    蓝瑛作品及其师承影响:先交游后创作[图文]

    元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卷 (局部)纸本墨笔 纵31.8厘米 横51.4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渊源有自杭州画坛素有南宋院画与浙派遗风,蓝瑛资质聪慧,从小喜爱绘事,得民间画师指点,训练有素,善山水,又擅人物、花鸟。蓝瑛成长的年代,杭州画坛原占有统治地位的南宋院体与浙派已经趋于没落,而曾经活跃于苏州地区的吴门画派,也逐渐被松江地区的文人画风所取代。青年蓝瑛怀抱学习文人画理想情怀,离开家乡钱...

    1408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高岭:表现的意义[图文]
    高岭:表现的意义[图文]

    油画 2015 210x170cm表现主义绘画在世界范围内现在主义艺术运动中,曾经是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与人性的精神皈依之间日益严重尖锐的矛盾冲突进行鞭挞的一种深有力的艺术形式。而它一经出现,便被恪守精神至上。不甘被剥去神圣光环的拜金主义经济扩张和维度单向化的享乐主义意识诱惑所征服的无数艺术家,视为完成个人生命之旅并发出不妥协呐喊的必不可少的手段。自八十年代以来,这种不记空间的透视关系和构图的完...

    363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春秋:你将要面对怎样的文化选择[图文]
    春秋:你将要面对怎样的文化选择[图文]

    ——艺术家梅一随笔(上)《春江弄晴》通常接受人类市俗艺术情趣的人,比较喜欢春天,春光明媚,桃红柳绿、身心愉悦。而比较喜欢严肃文化的人则比较喜欢秋天,湛蓝的天空,满眼的金黄色落叶,让人体会到一种伟大的庄严肃穆的情感力量。记得年少时接受苏俄绘画影响,看惯了列宾、列维坦等等,后来改开以后,看到了许多法国的绘画作品,坦率地说,开始並不是太喜欢法国绘画特别是古典部分,时间长了才慢慢的明白,除了秋天气质很...

    31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看齐白石的绘画艺术 勿以画价论短长[图文]
    看齐白石的绘画艺术 勿以画价论短长[图文]

    齐白石 石门二十四景之棣楼吹笛图 34×45.5cm 册页 纸本设色 1910年 辽宁省博物馆藏齐白石与吴昌硕、潘天寿、黄宾虹并称为中国近代画坛四大家。近期,美术报刊发了一组评论——《吴昌硕的画价为什么高不过齐白石》一石激起千层浪,该文在许多媒体广为传播。为此,笔者也颇有感触,谈谈自己的观点。湖南人齐白石,14岁做木匠,雕花为生;32岁开始学刻印;53岁迁居北京。人生地不熟,他操着一口湖南话独...

    160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绘画死了 绘画活着[图文]
    绘画死了 绘画活着[图文]

    丁亚雷南京艺术学院教师,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照相机发明之后,绘画该向哪里去,一直是困扰画家和理论家的一个课题。有人说,有了照相机,绘画就死了。有人说,绘画永远不会消亡。到底该怎么看这个问题呢?一、绘画死了首先,我们不可否认,在照相术出现之后,绘画的很多功能确实被取代了。比如,从西方绘画的角度看,绘画曾经留像的功能,今天几乎已经完全被剥离掉了。在过去,我们只能靠绘画留下我们自己的形象。写实性绘...

    737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