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收藏的魅力[图文]

时间 : 04-04 投稿人 : 荸荠 点击 :

收藏的魅力 | 美术教学

明代黄花梨四面平带翘头条桌

古玩收藏业界,俨然就是一个王国,汇聚了千百万各行各业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男女老少,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携带着美好的发财梦而踏足的。

当然,货真价实的古玩,确凿是可以变出钱来的。因此,在这个鱼龙混杂的王国混上二三十个春秋,既无镇宅之宝可以让蓬筚生辉,亦无最起码的数十万存款能够聊以自慰,甚而至于,竟然越收藏越穷困,自然便不能算是一个好的收藏家了。

毋庸讳言,奔发财而来的收藏爱好者,真正发了点财的,只有万分之二三。大明大清去之远矣,我们不去说他。如今偌大的个长沙市,古玩收藏界我熟悉的雷鸣、段勇、张新生、周徐洲等二三十位,算是收藏业界发了财的这个万分之二三了。单说这个雷鸣,他为江西萍乡人,经营的竹制品厂陷入困境后,1994年在长沙闲逛,偶然逛进了古玩市场。他发现山野乡村随处可见的“旧东西”,竟然如此受欢迎,从此醉心收藏,凭着他的天资聪颖和勤奋好学,凭着他的极高敏锐悟性,一发不可收。10年后,不单收藏颇丰,而且家资殷实,成为长沙收藏界依靠古玩发家致富者中数一数二的年轻人。

而中国古玩收藏界褒贬不一的,大名鼎鼎的马未都,算是国内收藏王国中,凭着聪慧头脑发家致富者中首屈一指的大家。

其实,万千众收藏爱好者,并非个个都是奔钱而入行的,收藏可以一举而四得。

首先,可以依凭收藏而跻身儒雅之列。大庭广众之中,高朋满座之时,言必先秦两汉、唐宋明清;独处书斋堂馆,玩必书画玉器、青铜陶瓷。这样的收藏家,收藏以陶冶性情,不仅世人侧目,自身更是不亦乐乎,何其风雅?这一类儒雅收藏家,情趣高雅,大都很受世人敬慕,从来都是收藏王国中的闲云野鹤。已故大收藏家王世襄老先生,前清官宦人家子弟,一生酷爱收藏,而且杂收博收,是马未都最敬重的老师和忘年交。王老有句名言,他说:“一个人连玩都玩不好,还可能把工作干好吗?”闲适若此,儒雅若此,如今能有几人敢与之比肩?

当然亦有许多所谓收藏家,仅仅只是附庸风雅而已。他们走近历史长河却分不清唐宋元明清,“古玩”满箱墙架却评点不出个所以然,这种人唯一有的是钱。用明末清初文坛领袖钱谦益讽刺陈继儒的话说,这叫“装点山林,附庸风雅”。乾隆年间的蒋士铨将钱谦益的话扩为一首诗,说是“装点山林大架子,附庸风雅小名家。终南捷径无心走,处士虚声尽力夸。獭祭诗书称著作,蝇营钟鼎润烟霞。翩然一只云中鹤,飞去飞来宰相衙”,画活了附庸风雅者的滑稽肖像。

其二,可以增长学识。历史文化遗存即便历史的纪录,凭以考证其源流而后知历史,剖析其形制而后懂造艺,精究其图饰而后知探文化。这一类收藏家精于研究考证,别人家眼中的大俗,他一深研细究,几千上万文字一发表,玩出来的便是高山仰止的大雅,福被后来者。

其三,能够为典籍馆藏和考古发现拾遗补缺。国有馆藏再丰富多彩,历史教科书再完备充裕,必有挂万漏一之处。民间收藏爱好者花大气力寻觅民间深藏之宝,发掘漏落遗失偏远山村之物,是为拾穗添仓。捡拾寻觅历史这棵参天大树飘落的这些枝枝叶叶,功德虽不能说福寿无量,倒也为充实补正历史,为传统文化的完美,贡献了绵薄之力。

譬如,我收藏的李白烈士的家书,以及其妻裘慧英写给李白烈士两个弟弟的信,便是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在敌人的枪口下视死如归的铁的见证。中国无线电博物馆征集为馆藏文物,我不敢说贡献,因为我收了征集费,但我敢说,当年倘然不是我发现并果断买了回来,极有可能便湮灭无闻了,“且听下回分解”自然便不会发生了。

其四是可以积累财富,古人说“识古不穷,贪古不富”,名实相符的收藏家,没有一个穷困潦倒的。除却那些家资丰殷,尽可以广罗博揽者,发财至富者,无一不是以少量“捡漏”藏品转让获得厚资,再收再让,再让再收,家资渐次积累,乃至跃居于有钱人行列。

譬如段勇的第一桶金,是他1997年仅花18000元买下的“刘画家”所藏画缸,我曾为其撰《江南第一缸》发表于四家报刊。此缸后来的转让费,是买进时的许多倍。

“收藏王国”有这四种前途,魅力如此之大,加入收藏队伍的人,如何不会趋之若鹜?

这便突出来一个严肃的问题,“收藏王国”很大一部分人一知半解,如何入门成了一个绕不过去的门坎。怎么办?如是不详察不细审,碰到个徒有虚名的便称老师,遇见个夸夸其谈的即拜师父,只求尽快得道成仙。长沙曾经有位先生,酒宴上行叩拜之礼认了个徒有虚名的师父,曾几何时,师徒二人几乎大动干戈,不欢而散。胡乱入门认师的,没有一个成就了春秋大梦。

相关文章

  • 文玩核桃身价大跳水 市民赌青皮核桃比往年理性[图文]
    文玩核桃身价大跳水 市民赌青皮核桃比往年理性[图文]

    立秋之后,又到了文玩核桃上市的季节,朝天宫和夫子庙等古玩市场已热闹地摆起了“赌核桃”的摊位,和人们熟知的赌石一样,“赌青皮核桃”充满了刺激与风险,剥开一个青皮核桃,由核桃本身的大小、纹理、质感、颜色等判断价值。不过,记者注意到,受文玩核桃价格一落千丈的影响,今年市民“赌青皮”更带着“娱乐一下”的态度,并且变得理性很多。“赌青皮”玩的就是心跳热闹的现场核桃赌什么?隔皮买瓤玩儿的是心跳“开吧...

    1799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现代文创从汉画像砖学到什么[图文]
    现代文创从汉画像砖学到什么[图文]

    河南郑州汉画像砖拓片朱文谦汉画像砖是一种表面有模印、彩绘或雕刻图像的建筑用砖,它形制多样、图案精彩、主题丰富,深刻反映了汉代的社会风情和审美风格,是中国美术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若干年来,汉画像砖一直为学界、艺界、藏界所珍视,许多硕儒名士收罗品题。历史地看,一个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必然烙上其特有的文明印记,一个产业门类或具体产品往往体现出物质和文化的多重特征。而汉代流行的画像砖艺术曾经出现了产业...

    1042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张雪瑞:找寻情感记忆的现实出处[图文]
    张雪瑞:找寻情感记忆的现实出处[图文]

    找寻情感记忆的现实出处张雪瑞对旧的衣物有着特殊的情结,对于每件带有自己情感记忆的衣服,她都会保留下来。家人和身边朋友的衣物在张雪瑞的作品中以一种非常带有女性特点的表述方式出现:从衣服上剪下来的图案在讲述着一封情书、对丈夫缠绵的情感、与母亲和姐姐们齐心协力共渡难关的一段记忆,而与这些图案并置出现的衣物则是这些情感记忆的现实出处。相比生活中不时出现的新变化,张雪瑞更关注过往的经历与自己现在的关联,...

    132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同舟共济、众志成城||著名军旅画家马国旗作品欣赏[图文]
    同舟共济、众志成城||著名军旅画家马国旗作品欣赏[图文]

    马国旗,陕西绥德人,1961年11月6日出生于吉林长春,原某军分区副政委,大校军衔,著名军旅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国礼授权书画家,武汉天下和平美术馆执行馆长。从15岁开始就得到刘柏荣、程宝泓、谢珍珠、谢源璜等大师指导,在油画、中国画、水彩画等创作上均得到可喜成果。画作参展经历:马国旗美术作品参大展频率高、军事特色突出、正能量主体鲜明。1979年中国画《向我开炮》、版画《甭客气》入选...

    989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孟云飞:八大山人的艺术与人生[图文]
    孟云飞:八大山人的艺术与人生[图文]

    历史更替时,皇室后裔依然能较为体面地生活的,可谓寥若晨星;这些前“金枝玉叶”们往往遗世独立,隐姓埋名。在新的社会环境里,或哭之,或笑之,朱耷是个典型。一、人物生平朱耷(1626—1705),字雪个,又字个山、道朗、个山驴、朗月、破云樵者、八大山人等,江西南昌人,明朱元璋之子宁献王朱权的后裔。工书,善画山水、花鸟、竹木,笔墨大气,别具一格。朱耷从小就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史书记载,他8岁能作诗,1...

    1771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杰夫·昆斯:杜尚的继承者?[图文]
    杰夫·昆斯:杜尚的继承者?[图文]

    “我一直认为昆斯的橱窗以另类的方式兑现了杜尚的预言” ——Massimiliano Gioni1913年,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开始构思一件大作——《新娘甚至被光棍们扒光了衣服(大玻璃)》(1925-23)。这件作品由独立的玻璃板组成,在概述创作思路的笔记中,杜尚写道“藏在一层玻璃展示橱窗后面交媾”。这句扼要的描述凝聚了杜尚挑战商品文化的意图,并讽喻其施加于社会风气之上的...

    816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宝石中的秘密[图文]
    宝石中的秘密[图文]

    大多数消费者并不知道宝石通常是经过技术处理的,它们或许被玻璃填补或是射线照射过,但零售商们大都选择缄口不言。“在美国,如果好看,就能卖得动,”国际彩色宝石协会(ICA)执行董事Gary Roskin说。像加热宝石这样的加工宝石的过程是很常见的,“没有人真的关心”,他补充道。但是还有其他处理方法,例如用铅玻璃填补裂缝来掩盖宝石不佳的情况也很常见,“但这些情况消费者需要知情”。美国宝石研究院每年...

    104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草书大家于右任作品欣赏[图文]
    草书大家于右任作品欣赏[图文]

    于右任(1879年4月11日-1964年11月10日),是近现代书法大家、政治家、教育家,尤以草书闻名天下。于右任是陕西三原人,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他早年是同盟会成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上世纪中国书坛达力可扛鼎境界者,要数康有为、于右任、李志敏、沙孟海等几人。他是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

    297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巡回画派与庸俗艺术[图文]
    巡回画派与庸俗艺术[图文]

    列宾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巡回画派精品展是今年艺术界的盛事,那变幻莫测的风景、刻画入微的人像,都在炫示“现实主义艺术”的魔力。关于它的光辉历史,已经有很多学者为大家做了充分的介绍,无需再述。于是本文意欲挖掘一段奇特的历史——19世纪的这些美轮美奂、意味深长的作品,如何在20世纪的艺术批评中,竟成了典型的“庸俗艺术”?令人膜拜的特列恰科夫美术馆,曾是如何成了“一座专门收藏和展出苏联...

    35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绵绵行笔 徐徐疾疾 刘顺平讲述艺术馆里的书法故事[图文]
    绵绵行笔 徐徐疾疾 刘顺平讲述艺术馆里的书法故事[图文]

    草书苏渊雷先生赠联:蕉天墨海寒川子;栁市虹桥再到人。7月5日晚,书法家刘顺平作客“柳川读书会”,给书友们做题为《书法纵横谈——艺术馆里的书法故事》的讲座,本期文化周刊选取几则感人的故事,让读者朋友先睹为快。与钵翁的墨缘人的一生总会遇到贵人的,我在年轻的时候遇到了苏渊雷、陈铁生、陈云谷、林剑丹、施正等老先生。1989年秋,当代大学者、书画大家苏渊雷(号钵翁)先生游雁荡,于柳市期间,见我草书...

    1158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高科技制造对艺术毕业生来说是坏消息?[图文]
    高科技制造对艺术毕业生来说是坏消息?[图文]

    杰夫-昆斯在工作室。图片:Andrew H。 Walker/Getty Images本周,是三个关于横扫全球的产业趋势的故事……重金属周二,我们得知杰夫-昆斯在一周前对自己的绘画部进行了大裁员。这最新的一轮裁员让2017年绘画部门的职员大概减少了一半——据我artnet同事Julia Halperin与Brian Boucher报道,这相比于2015年昆斯雇佣“100多位”画工的巅峰时期还不...

    1910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让一切都黯然失色的油画人体艺术[图文]
    让一切都黯然失色的油画人体艺术[图文]

    资料图片通俗的讲,人体艺术就是一种以人体为媒介,以认识美、探索美、和谐美为宗旨的一个自我发现和愉悦的过程和行为。日常为我们熟知的如舞蹈、绘画人体、艺术体操、健美操等都是人体艺术的范畴。中西方对人体艺术认识的差异源于古希腊文明的西方人体艺术已有2000多年的发展史了,西方人视人体为纯洁、真诚,美的化身;同样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国,古代文化涉及人体方面则是春宫图、性文化,把人体当做情欲的表现...

    1111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传统绘画理念取得突破  王一凡首次提出“以构图分类中国画”[图文]
    传统绘画理念取得突破 王一凡首次提出“以构图分类中国画”[图文]

    中国的绘画历史距今已有七千与年的历史,自宋代以来,中国画,也称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主要分为山水、花鸟、人物三大类。时代更替,岁月变迁,中国画也得到了创新与发展。著名绘画家王一凡先生经过多年实践打破了传统绘画形式与绘画理论,革新传统绘画理念,将绘画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更好的运用到现代社会艺术之中,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中国民主促进会艺术委员会委员王一凡)区别于中国传统绘画形式的简单分类,王一凡认为绘画形...

    1596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艺术史的“局限”和“终点”[图文]
    艺术史的“局限”和“终点”[图文]

    艺术史是一门不断发展中的学科,再权威的观点也可能过时。尽管(西方)艺术史可以完全基于视觉上的形式分析,循着风格的演进加以讲述,但最近几十年来的新趋势,是将其跟相关的社会与文化背景有机结合,从而加深读者对艺术史的理解。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多种西方艺术史书籍,除了贡布里希的名著《艺术的故事》,实际上都是美国大学的艺术史导论教材。《艺术的故事》是一本适于入门的好书,我却更青睐那些教材。说起来,导论教材的...

    1303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风水轮流转:文学手稿走红拍场的秘密[图文]
    风水轮流转:文学手稿走红拍场的秘密[图文]

    图注:陈垣先生著作和稿本几乎每隔几年,中国艺术品市场都有一两种艺术品成为新宠,一方面是拍卖公司、古玩界、收藏经纪人“事先看好”了某些类别的藏品有潜力,就先期大量“囤货”,通过人脉之口口相传,专场拍卖的推动,更多以众媒体及舆论之“概念引导”炒作这类拍品;另一方面,在此类古董或名家书画被炒热、追捧,此后的一年半载或较长的时间里,这些艺术品被一般收藏者因从众心理驱使而“争购”,使其逐渐“干涸”。而由于...

    134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