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孟云飞:八大山人的艺术与人生[图文]

时间 : 04-04 投稿人 : 舟舟 点击 :

历史更替时,皇室后裔依然能较为体面地生活的,可谓寥若晨星;这些前“金枝玉叶”们往往遗世独立,隐姓埋名。在新的社会环境里,或哭之,或笑之,朱耷是个典型。

一、人物生平

朱耷(1626—1705),字雪个,又字个山、道朗、个山驴、朗月、破云樵者、八大山人等,江西南昌人,明朱元璋之子宁献王朱权的后裔。工书,善画山水、花鸟、竹木,笔墨大气,别具一格。

孟云飞:八大山人的艺术与人生 | 美术教学

朱耷从小就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史书记载,他8岁能作诗,11岁能画青绿山水。20岁时“遭变,弃家后避贤山中”;23岁削发为僧,释名传綮,号刃庵;31岁时“竖拂称宗师,从学者常百余人”;康熙十七年(1678)夏秋之交,病癫;康熙十九年(1680)还俗。之后,住江西南昌,以诗文书画为乐,直至去世。朱耷擅长诗文、书画,清朝统治者想千方百计笼络他。而他却装哑作狂,他一生对明王朝忠心不二,始终以明朝遗民自居。晚年取“八大山人”号并一直用到去世,他在画作上署名时,常常把“八大”和“山人”连写,取哭之笑之,即哭笑不得之意。

二、艺术成就

八大山人在艺术上成就卓著,书法、绘画、诗跋、篆刻无所不通。朱耷在形成自己风格的发展过程中,既继承了前代的优良传统,又敢于自辟蹊径。

其绘画作品以象征手法抒写情怀,如画鱼、鸭、鸟等,常常以白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态。他以水墨大写意著称,擅长泼墨,笔法苍劲圆秀,墨趣清逸。不论其大幅或者小品,风格明朗俊秀。其章法不落俗套,在对立中追求统一。他的作品取法自然,笔墨简练,气势磅礴。八大山人作画提倡“省”,常常满幅大纸只画一鸟或一石,寥寥数笔,神情活灵活现。300年来,凡大写意画派或多或少受到他的影响。清代张庚评价他的画达到了“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的境界。

孟云飞:八大山人的艺术与人生 | 美术教学

他的花鸟画,远宗五代徐熙的野逸画风和宋代文人画家的兰竹墨梅,也受明林良、吕纪、陆治、陈淳的技法影响,尤其倾心青藤白阳的粗放画风。他将花鸟画进一步发展为阔笔大写意画法,通过象征的手法,对笔下的花鸟、鱼虫进行夸张,彰显简练的造型和独特的形象,主题鲜明。他常常将鸟、鱼的眼睛画成“白眼向人”,从而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花鸟造型,以此来表达自己愤世嫉俗的思想个性。其独特的花鸟画风格,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是50岁以前的早期作品,署款“传綮”、“个山”、“驴”、“人屋”,多绘蔬果、花卉、松梅之类的题材。该时期画面较为精细工整。二是50岁至65岁为中期,该时期的画风发生了变化,喜绘鱼、鸟、草虫、动物,形象有所夸张,用笔挺劲。三是65岁以后为晚期,该时期,他的艺术日趋成熟。笔势朴茂雄伟,造型极为夸张,与众不同。他所画的鸟个性倔强,有一种触之即飞的感觉;有些鸟却蜷足缩颈,一副既受欺但不屈服的神态。此时他在构图和笔墨上更加简略,可谓惜墨如金。这些形象塑造,无疑是画家自己的真实写照。

孟云飞:八大山人的艺术与人生 | 美术教学

他的山水画,远尚南朝宗炳,师法董源、米芾及董其昌等人的江南山水。其作品多为水墨,常常用董其昌的笔法描绘山水,但又不同于董其昌,董其昌的画面滋润明洁,他却不以明洁幽雅的格调示人,品读其作品,画面满目凄凉,于荒寂的境界中充满着雄健简朴之气,反映出他孤愤的心境和刚毅的性格。八大山人的画在当时影响并不大,传其法者仅牛石慧和万个等人,但对后世的绘画影响是深远的。如清代中期的“扬州八怪”、晚期的“海派”以及现代的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李苦禅等,皆受其熏陶。

孟云飞:八大山人的艺术与人生 | 美术教学

八大山人的绘画艺术特点是以形取神;用笔豪放,惜墨如金;布局疏朗,意境空旷;他的真情实感借笔墨形式得以淋漓尽致地抒发。八大山人的艺术修养丰厚,艺术上孜孜以求,诚如他自己所说:“读书至万卷,此心乃无惑;如行路万里,转见大手笔。”

《时惕乾称》草书横幅 江西省博物馆藏

书法方面,他精研石鼓文,师法汉、魏、晋、唐以来的诸家法帖,擅长行、草书,宗法二王、颜真卿、董其昌等,喜欢以秃笔作书,风格流畅。八大山人的书法成就很高,其书法和绘画一样,删繁就简,惜墨如金,以最为简单的形式表达最为丰富的内涵。但是长期以来他的书名被画名所掩,黄宾虹称其“书一画二”。近人研究八大书法,究其师承渊源则众说纷纭。或曰宗二王、宗董其昌、宗王宠等,至今无一定论。据王方宇考证,最初,八大山人受欧阳询的影响很深,之后学董其昌的行草,后转入黄庭坚的夸张开阔,多方探索,再追寻魏晋气质,终于掺用篆书笔法,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八大的书体,以篆书的圆润掺以行草,自然果断,省去藏头护尾之态,能够以一种简洁而高超的手法把笔画的落、起、走、住、叠、围、回、藏等蕴含其中而不露痕迹,所谓藏巧于拙。八大山人在许多绘画作品上的款跋,相当精彩。有的绘画作品布局上如果发现有不足之处,他有时采用款书弥补。尤其是他的画作,常常加上自己随兴挥就的小诗,意境更显得充足了。最能代表八大山人各体书风全貌的,莫过于《个山小像》中的自题了。他用篆、隶、章草、行、真六体书写,可谓集书法之大成。他80岁写的《行书四箴》、《般若波罗蜜心经》、《仕宦而至帖》,平淡天成,不加修饰,静穆单纯,了无一丝人间烟尘气。高僧书法大抵如是,近人得其精髓者唯弘一法师一人。八大山人亦善于篆刻,其印文往往别出心裁。他注重印章的艺术效果,印面简洁却能表达出完整的内涵。

请欣赏两幅作品。

1、行书五言联

孟云飞:八大山人的艺术与人生 | 美术教学

此联作于1702年前后。纵长161厘米,横30.8厘米, 钤印:遥属、八人山人、何 园。

释文:

图书自仙室,

山斗望南都。

八大山人所书对联并不多见,这幅对联字少而大,又有一定的格式。字形笔画要求很高。不仅要注意到上下字的联结处,还要注意另—联相对字的结构和本字的关系。

比如“图书”二字笔画多,相对而言,“山斗”二字的笔画少。“山斗”二字写的较小,并且把 “斗”字竖笔拖长。“斗”下边的“望”字与上面的字形大小相匹配。八大山人作书时,写到最后,往往心境更加开放,下面所留空地较多,于是“南部”二字得以放开手脚书写, “都”字竖画拖长,和上联取的相配的效果。这样处理,使得“都”字左下留有空间,落款自然章法巧妙。

孟云飞:八大山人的艺术与人生 | 美术教学

2、行草孙逖奉和李右相中书山水轴(局部)

此作书写于1698年左右,全篇纵80.5厘米,横28.3厘米。钤印:遥属,可得神仙,八大山人。

此作书写的是孙逖之诗,其内容是描写李思训的一幅壁画,以己所想,揣摩画家之心境。

八大山人曾多次书写此诗,字体不同。这幅作品结字删繁就简,有章草之意韵。字与字之间,字与行之间布置得当,气息上下贯通, 是八大代表作之一。

中西传统文化的差异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西方人喜欢假借于物实现目标,比如乐器(钢琴)、医疗器械和餐具(刀叉)等,器物构造比较复杂;中国古代偏重于个人内在修养的提高,比如“格物致知”、腾云驾雾、针灸、餐具(筷子)、乐器(二胡)。其实书画亦是如此。无论从工具还是的画面,中国画大多以简约取胜,所谓“计白当黑”。书法当同此理。朱耷将其发挥到极致,他的书法毫无缭绕之势,以最少量的笔墨表现了最为丰富的内容。这位出身非凡,经历坎坷、天资高迈的八大山人,已经悟透了人生真谛,宇宙法则,那就是“大美至简”。

孟云飞:八大山人的艺术与人生 | 美术教学

朱耷或许怅然若失过,然而,历史留给他一支神笔。冥冥之中,这位搭错了时间班车的贵族,以最简约、恬静的线条,在17世纪晚期写出了最为深刻也最为美丽的历史记忆。

相关文章

  • 冬莹君的人艺一席谈[图文]
    冬莹君的人艺一席谈[图文]

    花开苍石屏 白牡丹石·White peony stone 宓冬莹 68cm×65cm 2016年文/韩墨(清华美院韩墨现代彩墨工作室导师 美国国际现代彩墨研究总会执行会长)对于众多侨居海外的华人艺术家来说,如何在国际艺术视野下发展中国绘画,是一直需要面对的核心课题。旅居日本十七年的女性华人艺术家宓冬莹博士以其“彩墨物语”系列佳作,建构起了鲜明的艺术风格。观磊听涛 波と石·Wave...

    617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陈丹青:扯淡,你们是艺术家吗[图文]
    陈丹青:扯淡,你们是艺术家吗[图文]

    “意识形态化主流艺术”是指体制内吗?你能告诉我如今中央电视台节目或者全国美协的展览,是什么意识形态吗?以我观察,体制内各种艺术竭尽全力试图多样,适应变化的社会,但它的问题正好是缺乏货真价实的意识形态,缺乏激励艺术家的完整价值观。一个真挚而充沛的意识形态是创作动力之一。革命年代的艺术家绝对相信自己的理想激情,宗教时代的艺术之所以伟大,更是如此。至于所谓西方中心主义,是指我们自己认同人家为中心,还...

    625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用一汪清水述说奥菲利亚的悲伤[图文]
    用一汪清水述说奥菲利亚的悲伤[图文]

    堕落“我和东方人一样,做的不是雕塑造型本身,我做的是‘精神’”。来自罗马的艺术家奥利维艾罗(Oliviero Rainaldi)的表述,与走入上海当代艺术馆的观众的感受有相当大程度的契合。在那里,人们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身处庄重仪式中的肃穆感。奥利维艾罗的雕 塑、素描、油画等作品,引导着人们在平面与立体之间穿梭,展厅成为一个对宗教、神学和哲学的思辨之地。 奥菲利亚奥利维艾罗的作品广泛使用...

    433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康熙心爱之物:九龙公道杯[图文]
    康熙心爱之物:九龙公道杯[图文]

    相传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定都南京,建立了大明王朝,有一天特宴请他的开国功臣们。席间,朱元璋拿出只瓷质酒杯对大家说:“卿等与朕南征北战,纵横沙场。功绩大小,尔等自知。朕今日亲自斟酒赐饮,尔等可视自己功劳多寡定斟酒长短。”说完,令徐达第一个上前领赏。徐达一来好贪杯,一来日恃功高,竟让朱元璋把杯中酒斟得满溢,谁知他刚端起酒杯,这酒竞泄漏光了。而其他人喝这杯中酒,只要不斟满酒尽得甘醇。众人百思不得其解。朱元...

    274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刘双舟谈艺术品网络拍卖的发展趋势[图文]
    刘双舟谈艺术品网络拍卖的发展趋势[图文]

    今年艺术电商被炒得很火,然而它适不适合互联网生态?能不能走远?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其实一直在困扰着许多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日前,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刘双舟教授做客“中经微课堂”(公众号:ceweclass)谈了他对目前艺术品网络拍卖的一些看法。刘双舟指出,2014年我国艺术品交易市场总额是2137亿元,相比较2013年来讲增长了6.6%,其中网络交易额是45亿,占整个市场份额的2...

    419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青年书法家杨吉兵[图文]
    青年书法家杨吉兵[图文]

    艺术简历杨吉兵。字一壑,号一木、一鹤、晚拾,抱琴斎主人,贵州人氏。自幼习书,三十余年不辍,得世外名宿饶毓黔点拨,获益良多。后潜心笔墨、略悟书技,遍习诸家,各体皆能,楷宗颜鲁公、行出米南宫、草习黄鲁直、隶溯乙瑛碑、魏摩张猛龙,能为几十余种书体。爱米颠之奇逸、尚涪翁之豪放、喜待诏之书卷、崇鲁公之隽永。交游不多,岌岌无名,有零星拙作散存于各地机场、展览、博物馆。尝以为,古以书为六...

    930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大愚书画」多维度解析《万壑奇峰图》的艺术内美线条[图文]
    「大愚书画」多维度解析《万壑奇峰图》的艺术内美线条[图文]

    艺术赏析内美线条之“折钗股”屋漏痕”、“折钗股”、“印印泥”、“万岁枯藤”等等这些流传千年的书法术语,是古人对书法线条至高形态与意境的一种借喻,并且每种借喻都有着不尽相同的特指,比如“屋漏痕”更多的是指线条凝重自然的体态,“印印泥”则指沉着朴茂的笔痕等等。而“折钗股”被奉为其中,特质便是那圆润饱满且自然斑驳的线条与人文痕迹的结合。大愚《万壑奇峰》未装裱截取曲中有直直中有曲圆润而饱满书法是来...

    303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刘玉来:书法与国画的关系简述[图文]
    刘玉来:书法与国画的关系简述[图文]

    刘玉来作品将书法与国画放在同一个平台上比较,是因为二者有一定的关系。那就是二者都使用的是同一个工具——毛笔。那么它们在运用同一个工具的情况下产生的作品有什么联系呢?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从使用功能角度看,毛笔字属于表述类工具,国画属于视觉艺术。从美术角度看,毛笔字与国画同属于视觉艺术。毛笔字艺术即书法的表现形式被限制在汉字范围内,它是通过字形展现点划构成的字,故属于书法美。可见如果脱离了字形的任...

    118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刻图化民”,看陕地明清石刻线画中的信仰世界[图文]
    “刻图化民”,看陕地明清石刻线画中的信仰世界[图文]

    明、清两代是石刻线画发展历程中的变革时期,体现出将正统思想中儒、道、释与民间信仰相结合的鲜明特征,出现了刻图画、宗教画、寓意画和风俗画等多种类型。明代,石刻线画在延续宋代济世刻图传统的基础上,兴起了借用图像传播教化思想的寓意画、名人圣像等新类型。清代又塑造出多种神道鬼怪、降魔捉妖、祈福延寿的人物形象,借景抒怀的独幅山水画、花鸟画盛隆一时。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的众多石刻收藏品中,石刻线画独具特色,在艺...

    1714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郭波洲书法的艺术魅力[图文]
    郭波洲书法的艺术魅力[图文]

    书法家郭波洲郭波洲,1958年10月生于陕西渭南,生活在新疆石河子。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会长、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西安曲江书苑理事、中国将军部长书法协会会员、陕西毛泽东书法研究会会员。郭波洲先生自幼喜爱书画,精研书法数年,尤其是在部队生活中,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使自己的坚韧心智在书法中得以体现,具有独特的人格艺术美。他的书法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专业书法比赛,并多次获奖。作品被全国众多战友和朋...

    114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涂鸦艺术是开启不同文化对话的一把钥匙[图文]
    涂鸦艺术是开启不同文化对话的一把钥匙[图文]

    涂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美国,随后凭借其形式的不断创新和特有的社会吸引力,逐渐演变成一种艺术行为,迅速扩展至世界各地。从最初涂鸦者的表达自我,到现今成为一项塑造城市形象的艺术行为,涂鸦构建了一个以特殊方式展示城市特色的视觉艺术体系。近年来,印度德里的城市管理者站在改善城市面貌、展示多元文化和拉动旅游业发展的角度,在推广涂鸦艺术方面做了许多有益实践,逐步探索出发展涂鸦艺术的“最大公约数”...

    1572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翰墨写文心 ——申英民书法艺术美学赏析[图文]
    翰墨写文心 ——申英民书法艺术美学赏析[图文]

    胸蟠千古气凌云,书贵瘦硬方通神。在中国书法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柳公权书法是晋唐书法集大成者,其以“心正则笔正”的哲学思考,与颜体书法并立形成“颜筋柳骨”的盛唐气象。当代著名书法家申英民先生,正是立足盛唐书法文化之源,追风魏晋,上下求索,遍临诸帖,荟萃菁华,以清风雅正的气象,赢得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与高端收藏界的青睐。申英民,当代著名书法家,1945年生于河北滦县,1968年毕业于国际关系学院,1987...

    1171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朱浩云:想象才是绘画的最高境界[图文]
    朱浩云:想象才是绘画的最高境界[图文]

    众所周知,西方评论家往往将绘画艺术分为三类,即具象、印象、抽象。具象通俗地讲就是写实主义,它忠实于外在的物质世界,作品即指有具体的形象。或男或女,或贵妇或纤夫,或微笑或沉思。西方写实代表如达芬奇的油画《蒙娜丽莎》、拉斐尔的油画《圣母》、列宾的油画《伏尔加纤夫》等,中国的具象绘画在唐宋就是个高峰,如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张萱和周昉的《唐宫仕女图》、韩滉的《五牛图》,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等。...

    113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低调而自由|走进范泰炯的艺术世界[图文]
    低调而自由|走进范泰炯的艺术世界[图文]

    艺术家 范泰炯【湖畔系列】纸本油画38-27(2015年)导读:江南富庶地,人文气息自古浓厚,范泰炯先生生于斯长于斯,故土对他的滋养自是厚重。先生人如微风和熙,亲切而富有涵养。而于艺术的坚定执着,又让我们感受到他那锐意进取、温和笃行的人格魅力。黄宾虹先生曾言:“艺术感化于人,其上者言内美不事外美,外美之金碧丹青徒启人骄奢淫逸之思,内美则平时修养于身心,而无一毫之私欲”。此语喻以范泰炯先生的油画...

    179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汪家芳|《上海》巨幅作品创作解读与感想[图文]
    汪家芳|《上海》巨幅作品创作解读与感想[图文]

    上海(国画)汪家芳时代造就了当今的社会,也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画家。对于艺术家及其创作而言,笔墨技艺应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据此创作出体现一个时代风貌的精品力作。所谓“笔墨当随时代”。2018年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40年的发展给上海这座被称为“魔都”之城灌注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40年间,我们戮力同心,又砥砺前行;40年间,我们与大时代相随相携。改革开放,春盈四海,潮涌东方。奋进中的上海,已...

    1225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