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是《行草创作经验谈》,行与草是各自独立的书体,“行草”虽有其名,但内含不清,不是独立书体,故只讲草书创作问题。
一、草书历史悠久,名家辈出,成就辉煌。
最早的草书可称潦草之书,如草隶(刑徒葬砖),由草隶演变为“章草”,开始形成定型的独立面目。随后去掉了章草残留的隶意,形成了字形简约行笔流畅独立面目。章草和今草都出现于汉代。张芝《冠军帖》是今草最古老的影子,到东晋王羲之的《十七帖》,今草在法度上、技法上和审美上达到了成熟的地步,成为后世学习的法帖。
唐代书法,楷书极盛,但今草也有突出成就,先有孙过庭《书谱》,后有张旭怀素的癫狂草书,较王羲之今草有很大突破,被称为大草或狂草,王字则称为小草。
宋元明朝草书,继承唐代出现的两个草书脉络,有精于小草的赵孟坚、文徵明等大家,也有精于大草的黄庭坚、祝允明等大家,使草书面貌丰富多彩,至明代中后期又出现了徐渭、倪元璐、黄道周、张瑞图、王铎、傅山等以竖式大条幅草书见长的大家,被称为“连绵草”。使草书面貌更加多样。唐宋时期章草失传,元赵孟坚、明崇志等人重续章草香火,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清代盛行金石考证之学,篆、隶、魏碑得到复兴,草书则衰微不振,未有大家出现。至民国时期,有王世镗重续章草烟火,于右任创造了“标准草书”,草书又出现转机。当代毛泽东主席酷爱草书,尤爱怀素狂草,对于复兴草书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些专业的老书法家,也着力于草书创作,如林散之、沙孟海、启功等,对当代书坛影响很大。可以说,近二三十年,草书重新走上繁荣发展的道路。
二、学习草书应以王羲之《十七帖》为范本,认真临摹,逐步提高。
有些学草书的人不注意打好基础,而是东摘西凑,见一字学一字,因而很不系统,只能写写“行草”。真存志于草书,应从系统临帖入手,以《十七帖》为范本,花费较长的时间,打好基础,才有利于走向草书创作。
《十七帖》的历史成就如下:
1、奠定了今草结字的法度
2、奠定了今草用笔的规则
3、奠定了今草审美的取向
除《十七帖》,还可临写《智永真草千字文》,《书谱》等小草法帖,对拓展草字空间很有好处。以上书是小草法帖,随缘可向大草迈进,临写怀素《自叙帖》,黄庭坚《李白忆旧游诗卷》、祝允明《前后赤壁赋》等。这些既是代表作,又有印刷品可买,学来没有困难。
三、草书创作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
所谓从大处着眼,就是要着眼大局,包括神采格调等等。王僧虔曰:“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可绍于古人。”神采和形质,一个是精神,一个是物质。从唯物论的观点看,物质是第一的,精神是第二的,没有物质便没有精神。对于书法作品来说,没有形质也就没有神采。换句话说,有什么样的形质就有什么样的神采,这就有了高低优劣之分。“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身体不好,精神也不会好。但是,草书创作的追求却要首先致虑神采、格调,追求动人的神采和高雅的格调,这就要求作品有好的形质。形质包括字形、线条、笔墨布局等等。这也可以说从小处入手的“小处”,或曰“实处”。
下面讲讲如何从小处入手。
1、讲求法度,使练字准确完善。
2、中锋行笔,保持线条饱满。
3、提按适当,使转折处自然流畅。
4、湿枯相间,由墨色变化表现节奏疾缓。
5、行气连贯,字字牵连或笔断意连。
6、篇章完满,各式作品均布置得体。
以上由结字、线条、墨色、行气到篇章,处处用心,尽量做好,则作品形质便过得去,作品神采格调也会趋于高雅。《菜根谭》曰“能脱俗便是奇”。所追求的神采与格调能达到“不俗”,就很了不起了。
刘艺先生(1931-2016),出生于艺术世家,其父刘锦堂(又名王悦之)先生为著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与徐悲鸿、林风眠等同为中国新美术运动先驱者之一。刘艺先生书法诸体皆善,尤以“章草”最负盛名,雄长坫坛。所书皆高古淳朴,“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而又清新刚健,“似建安风骨,秋水为神”。为我国当代书坛泰斗级人物,中国书协顾问、原副主席,被誉为中国当代书法展览和评审的奠基人,中国书协“特别贡献奖”及“兰亭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选自孟云飞主编《翰墨人生——刘艺书法著述及同行评论选集》(大众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