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郝青松:为什么艺术转折还未到来[图文]

时间 : 04-13 投稿人 : 小变 点击 :

一定意义上,艺术史也是艺术转折史。艺术转折的时候,往往众家争鸣,开启新风。当艺术长久陷入沉闷,人们通常会有一种盼望,艺术转折什么时候到来?或者问自己,我是否能够预知和把握这个转折?

回看中国当代艺术的几十年,有两个重要的转折点。其一,20世纪70年代末;其二,90年代初。从伤痕美术和星星画会开始,中国艺术重新打开了面向西方的启蒙与审美视野,进而出现了“85美术新潮”和中国现代艺术大展。而玩世现实主义和政治波普艺术又开始了中国当代艺术的世界之门,艺术市场化也随之而来。这两个艺术转折几乎都突如其来,本质上被突然的社会转折所影响。艺术独立的幻想在无情的社会现实面前,显得多么天真可笑。在这个意义上艺术史从来就不是艺术本身的历史,而是一部艺术社会史。

艺术当随时代,一般理解为艺术应顺应时代。因此,在一个重新开放的社会里,会出现罗中立的《父亲》和陈丹青的《西藏组画》,人性的启蒙价值被重新彰显。而在后现代的消费社会,玩世现实主义以讽喻入手,最终却以不是为是。貌似都在自由的道路上,却几乎完全相反的价值取向,80年代和90年代如此不同。从理想主义到实用主义,社会和艺术都突然转折。拍出天价的曾梵志作品《最后的晚餐》意在描述90年代之后的变化,但在革命和消费之间缺失了更为重要的80年代的启蒙,同时又调侃了原作在启示维度的神学意义。艺术是为叙事、镜像、仿像,后现代语境下,艺术在解构主义、多元主义、相对主义、虚无主义中离真理越来越远,也几乎背离事实。原本当代艺术的复制、粘贴之后必有观念的再生,小便池因此成了杜尚的《泉》。但在一个调侃真相和真理的时代,观念只剩下实用主义的灰烬。

难道不是吗?当代艺术在耗尽冲动的血气之后,今天似乎进入了假死状态。不作为,不仅是社会常态,而且成了艺术常态。鲍德里亚的《娱乐至死》,原来是玩真的。

可是有多少艺术家看到了这个艺术废墟的真实状态?大多数人只是看到了艺术市场的停摆,却不明白自90年代以来的艺术娱乐方法论早已注定了今天的结局。一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都在追求消极自由。而近30年的当代艺术史,虽然有不同于消费文化的文化政治,有新媒体艺术的异军突起,有艺术市场的熙熙攘攘,但是独立艺术家的创作能否不被干扰,艺术区的拆迁为何此起彼伏,大众艺术市场为何几乎从未启动?艺术进入了资本生活和权力生活,却并未真正进入心灵生活和公共生活。

如果大多数艺术家以艺术当随时代的名义还在沉睡或装睡,艺术假死的状态还会一如既往,艺术转折的时刻依然遥遥无期。即便在艺术社会学的意义上,艺术转折通常会被社会转折决定和影响,也不能以此作为艺术不作为的理由。守株待兔,期望艺术转折之后就必然拯救了现在的假死状态,更是异想天开。或许那时候是真死呢?并不是所有的艺术转折都带来光明。

真正的艺术转折一定是不期而至、猝不及防,完全打乱我们的预想。黑暗与光明的界限时刻,不在我们的把握,但黑暗之后一定是光明,毋庸置疑。因此,不必寄望于空想的艺术转折,艺术转折首先在于相信未来,以及此刻以艺术劳动作为天职。

艺术当随时代,却不当随废墟,而是要回应时代问题,追问为什么艺术成为废墟?

只有废墟艺术能够改变艺术废墟,就像二战之后基弗所做的那样。真正的艺术转折一定是废墟艺术的到来,如同伤痕美术揭开那个伤疤的时候。

相关文章

  • 新中国的艺术家自画像[图文]
    新中国的艺术家自画像[图文]

    张晓刚黄色肖像刘野快乐家庭艺术家的自画像成了大时代的缩影及理解时代变化的代表,更可以直接联系到“新中国”时代的表征及刻画在每位艺术家的个人生活历练。艺术家们把个体放在历史背景之中加以审视,个体肖像与自画像投射为一代人日常生活底下、面对中国急速转型的精神状态,是中国在特定历史时空的时代特征,是时代的脸谱;肖像画也是艺术家们对中国美学形式的探寻,他们承传、发展传统肖像的表现...

    183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爆款游戏里的中国元素[图文]
    爆款游戏里的中国元素[图文]

    近日,在广州举行的2021中国游戏产业年会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工委与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发布《2021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中的数字背后勾勒出游戏产业一年的发展,也透露出游戏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游戏+”将成为游戏企业的下一个“风口”。游戏用户数量渐趋饱和《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965.13亿元,较去年增收178.26亿元...

    36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砗磲收藏成新宠价格几十倍翻升[图文]
    砗磲收藏成新宠价格几十倍翻升[图文]

    砗磲藏品相关专家分析,砗磲是“佛教七宝”之一,属于小众藏品,价格上涨太快,收藏者须谨慎长沙晚报记者 张辉东 实习生 王海歌砗磲,与金、银、 玛瑙、琉璃、琥珀、珊瑚一起被称为“佛教七宝”。颜色漂亮的砗磲手珠,除了可做装饰外,配戴在身上也可辟邪保平安。一直以来,砗磲都作为小众化的藏品,大部分收藏爱好者都没有接触过这个领域。但近年来,它却成为炙手可热的藏品,这也导致其价格暴涨了几十倍。什么原因使...

    1985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红色收藏红得发紫 一封烈士家书卖了4万元[图文]
    红色收藏红得发紫 一封烈士家书卖了4万元[图文]

    省收藏协会红色收藏专家廖文伟介绍,很多藏家一度没发现红色收藏这片“蓝海”。“1996年,我在市场上看到有人在兜售李白烈士的家书,叫价才15元,就买了。2004年,中国无线电博物馆征集李白烈士的遗物,我以4万元出手了。”但现在,很多人都发现了红色收藏的光芒。“前两年的时候,平江的一位古玩商卖给我一枚印章,是毛主席领导红军时的一枚苏维埃印章,卖主叫价1万元,我花8000元买下来了。”虽然花了800...

    27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王永春国画欣赏[图文]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王永春国画欣赏[图文]

    国家高级美术师人物简介:王永春,字湘鲁,号竹青。1957年生于竹海之乡,湖南省耒阳县上堡。现为一级美术师,山东画院画师,国际美术家联合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新文艺群体书画家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企业报道艺术资本第二届理事会副主席。人们常说儿时的记忆最为深刻,学童时期,满目所见皆为竹,毛竹,斑竹,罗汉竹,龙孙……使他自幼对竹...

    966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隔离的城市 艺术家式的“隔离”[图文]
    隔离的城市 艺术家式的“隔离”[图文]

    因为新冠病毒的肆虐,海外一些城市陷入了封锁和隔离,非日常所需的场所关闭、每一个人都尽量宅在家中,每一个人都成为了孤岛,唯有网络维持着人与人的虚拟链接。而翻看艺术作品,这种孤独的状态,像极了爱德华·霍普(Edward Hopper)作品:或独自站在窗前,眺望空空如也的城市;或在清晨的阳光下,孤独地坐在床上。爱德华·霍普,《科德角早晨》,1950在隔离的时期,国外的社交网络出现了“我们在爱德华·霍普...

    641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民国扬州画坛的缩影[图文]
    民国扬州画坛的缩影[图文]

    旧扇片看到朋友买的一幅旧扇片,成扇使用后的斑驳与岁月的久远,仍难掩画面绚丽丰满的色彩,不大的尺幅挤满盛开的各种鲜花,却疏密有致,宛若天然。有题款曰:久荣先生属画。吉菴写兰、锡蕃作迎春柳、研香绘长春、光甫为蝴蝶花写照、桂岩补梨花、石如衬以桃花、剑吾画绣毬、镜如之春梅、文杰之玉兰。蕊仙为月季添桩,共成春色。聚于这一尺扇面,整整10人。这阵势,这水准,可见民国时没落的扬州,书画一门尚存清代繁荣的余绪...

    596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从4件破亿拍品中窥探2020常玉拍卖趋势[图文]
    从4件破亿拍品中窥探2020常玉拍卖趋势[图文]

    在老一辈旅法画家中,常玉、赵无极、朱德群、潘玉良无疑是最为耀眼的华裔画家,其中,常玉的作品在生前几乎没有受到画坛的重视,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着悲剧。然而,在2020年春季,尽管新冠疫情在世界各地流行,但常玉的作品可谓光芒四射,其中常玉1950年代作《绿色背景四裸女》油画在苏富比以2.58亿港元成交,为常玉作品历史第二高价;常玉1940-1950年代作《青花盆中盛开的菊花》油彩纤维板在佳士得以1...

    277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潘德选:勇于攀登艺术高峰[图文]
    潘德选:勇于攀登艺术高峰[图文]

    提起中国画在当下的发展问题,其实质就是承继与创新的问题。创新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在前代艺术家创造的成果基础之上,才能创造出更好的符合时代的优秀艺术作品。在四十多年的国画艺术创作道路上,潘德选将自己对于艺术、对于人生的深厚体悟与思想情感铺展在画作中,勇于创新,不断探索,从而走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潘德选,字田原,号任之。祖籍河南,现居北京。北京翰林书画院院长,中国国家画院龙瑞山水创作室...

    144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张海:艺术苦行僧[图文]
    张海:艺术苦行僧[图文]

    文人张海 集腋成裘书史宬《论语·述而》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项穆《书法雅言》云:“夫人灵于万物,心生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张海别有一颗文心,迎来送往之余,笔走龙蛇之隙,亦能“诗意栖居”:青灯黄纸,博览群籍,晤对群贤,俯仰古今。腹有诗书气自华,腹笥广湛笔有神,早年作《首阳山记》,流传甚广;近又作《首阳山...

    81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2020年贵金属币市场传递出哪些信号?[图文]
    2020年贵金属币市场传递出哪些信号?[图文]

    由于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成为非常特殊的一个年份,疫情对贵金属币市场行情的演变,产生了长短不一的影响。而新冠疫情在我国大陆地区得到基本控制后,贵金属币的市场行情也随之恢复了相对正常。2020年的贵金属币市场行情在演变中,有些比较明显的特点呈现:弱势运行的一贯格局没有改变虽然2020年的金银纪念币市场行情演变中,出现了一些亮点,但是总体上弱势运行的格局没有改变,行情比较低迷,主要体现在:⒈市场...

    21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当代著名画家、书法家陈鹤良的艺术之路[图文]
    当代著名画家、书法家陈鹤良的艺术之路[图文]

    一身别致盘扣的灰色中式立领棉麻质地套装,一副金丝边框大眼镜,一头健康浓厚的黑发中夹杂了几缕银发,话里行间总是面露笑容。这是鹤良老师给我的首次印象,颇有大家风范又不失亲切。其工作室内的物品陈设也散发着厚重的中式气息,门头上分别挂了两幅书法题扁,旁边墙上还有几幅鹤良老师与著名友人的珍贵合影,中间有一张巨大的创作书桌,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老师挥毫泼墨、自由创作的场景,甚是欢喜!当代著名画家、书法家陈鹤良陈...

    409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英国脱欧对艺术市场是好消息吗[图文]
    英国脱欧对艺术市场是好消息吗[图文]

    达明·赫斯特《IN》系列作品,表明支持留在欧盟。全球瞩目的“英国脱欧公投”在6月23日出结果,最终以51.9%投票率“支持脱离欧盟”而告终。这个结果对政治、经济带来了巨大震荡,文化艺术领域是否会受其波及呢?苏富比亚洲区行政总裁程寿康向京华时报记者表示,“脱欧当然带来了不明朗因素,但亦有两年时间才完成,其间定会推出不少正面措施,甚至有新的商机。正如英镑贬值,应该对我们下周伦敦当代夜拍更加有利”。安...

    877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观庞莱臣藏画展梳理山水画发展脉络[图文]
    观庞莱臣藏画展梳理山水画发展脉络[图文]

    王蒙《丹山瀛海图》28.5×80cm文/孔祥东南京博物院正在进行的庞莱臣虚斋名画合璧展,调集了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少量虚斋藏画,主要还是南博自己的古画家底。这些藏品虽然不止一次向公众展示,但随着艺术品市场一次次升温,它所包含的货币价值愈发令人咋舌,所以希望一睹宝物的就愈发增多。还有真正搞书画收藏的,去看难得一见的古画名迹,有意感受一下前代收藏大家的成就。其中有反复去看无数次的,这类人包括:画...

    935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李熙斌:情真唤啼鸠声住——读刘德本工笔花鸟画
    李熙斌:情真唤啼鸠声住——读刘德本工笔花鸟画

    观刘德本(笔名治宏)的工笔花鸟画,如聆听丝竹,清雅之气扑面而来。他笔下的林深枝茂,鸠啾雀唧,或恬淡到极致,或于朴拙中见奇崛,枝桠纵横并不芜杂;春日雪融,夏日绿荫,秋林萧索,暖冬暮色,大自然的季节轮回气象,正是画家精神气质的心象,也是一种艺术的真诚。刘德本从事美术较其它画家有其独特的坎坷经历。我相识他是在2005年初我由郴州市北湖区农业部门调入北湖区文联工作期间。在区文联工作一项重要内容,必须广泛结...

    589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