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岁已然成名
一箱方便面,一百美金
孤身成为时代的逆行者
一只绿狗,一片桃花
他是周春芽
这个时代最有才情的大艺术家大艺术家•背后的故事因画绿狗和桃花成名
1994年,一只名叫黑根的德国牧羊犬进入了周春芽的生活,那是一位朋友送他的礼物。在那之前周春芽从没养过宠物,但他很喜欢这只小狗,从小狗到家的第一天起就与其同床共卧。
周春芽,无题,94cm×77cm,60/99,2009
周春芽将所有大胆离奇的想像赋予了这只狗,尝试着把黑根画成各种各样的颜色。一次他忽然发现,狗有任何颜色,唯独没有绿色。
《绿狗与红人》,2007年,布面油画,200x250cm
周春芽十余年间创作了几十幅《绿狗》系列作品。被刻画的狗拥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和姿势。“绿狗”成了一个符号,一种象征,模糊、暧昧的场景是这种象征不确定的延伸,暗示了现代人的孤独和人与人之间的危险。画家将所有大胆离奇的想象赋予了这条狼狗。直到1999年,“绿狗”病逝。2005年,长居成都多年的周春芽将目光转向了桃花。
周春芽,轻薄桃花逐水流,2010年,布面油画,254x360cm
“我喜欢生命旺盛的东西。春天在成都附近的桃花山看桃花时,那满山遍野的粉红色,流淌着让人血脉贲张的妖冶,让我感到原始生命力量的律动。”之后,周春芽展开了他最近几年来持续工作的主题,《桃花风景》系列。
周春芽,桃花风景系列2006——花香袭人,2006年,布面油画, 200x250cm
绚烂的桃花与野合的红色男女人物,消融了人与自然的阻隔,也模糊了罪恶与道德的边界,流动的色彩温和而暴力!周春芽曾直言:“我描绘的就是‘色和情’。人类与生俱来的欲望,也是旺盛生命的表现,正如同春天绽放的桃花一般,我没有必要去回避。”“对我最重要的一张作品”时光倒转回1955年,重庆一个政府官员家庭诞生了一个男孩,因为出生春天,因此得名“春芽”。十几岁时,春芽的父亲在“文革”中病逝,他成了家里唯一的男人,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他考入成都管吃管住的五七艺校,开始走上专业艺术道路。中国当代艺术界从此多了一位极具才情的大艺术家:周春芽。
1982年,张晓刚(左)与周春芽(右)于成都
1977年,在五七文艺班的周春芽考进四川美术学院,与张晓刚同居过一室,为节约每次洗脚共用一盆水……“77级”是不可复制的一代。那一年周春芽由于色彩没有考好被分配到版画班。《藏族新一代》是当代艺术家周春芽的早期代表作,在1981年的“第二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上获得了油画二等奖。《藏族新一代》是艺术家个人的里程碑,也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它是周春芽艺术生涯的开创之作,被周春芽称为“对我最重要的一张作品”。
周春芽,冬房,1985年,纸面油画,55×60cm
1982年大学毕业,进入成都画院,拥有工资、家庭和女儿。一方面他持续回到藏区写生,另一方面他热切地关注着风起云涌的“八五新潮”。虽然他完全不打算加入这个集体性的运动,但他对于新知识、新的艺术观念,仍然充满了渴望。逆行世界:一百美元,一箱方便面这种焦虑促使周春芽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抉择——1986年10月,31岁,在中国已经是知名艺术家的周春芽,把所有抛在身后,只带着一百美元跟一箱速食方便面,启程十天火车抵达德国。“我当时买了火车票,六百块,从北京到莫斯科,经过东柏林,当时身上只有一百美元,一箱方便面,搞不清楚,感觉去了国外就不要钱一样。现在想都不敢想,在火车上被警察收了二十美元走,我急得都要哭了。”
1986年10月21日在北京栗宪庭家,第二天老栗送周春芽去德国
周春芽先是进入比利菲尔德大学(University of Bielefeld)从语言开始学习。一个朋友把他安顿下来,“我的财经担保人也傻了,就说我来干什么,我估计他是担心我的经济压力。他当时给我三个月的生活费,三个月过后,我自己打工,又挣了几个月的生活费。”
周春芽的桃花
1989年一别,老先生后来完全不知道周春芽后来的情况。30年后,周春芽已经成为大艺术家,一幅画作在拍卖场拍出近亿元人民币,他与佳士取得联系,为30年前那批见证了一段恩情与友谊的画作,举办了一场专场拍卖。在中国最著名的艺术家里,周春芽是唯一一个,可以将自己的生活画到每一件重要作品中的大艺术家。文字/赵成帅,图片由周春芽工作室提供
大艺术家•成长与探索时间
Q:你生活中获取灵感的方式是什么?
A:我寻求灵感的方式就是去经历这个事情。
Q:艺术之外什么占据你时间最多?
A:我现在生活特别简单,上午打高尔夫,然后下午画画,晚上陪家人、陪儿子。
Q:艺术对大众的意义是什么?
A:我觉得艺术对大众的意义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Q:一句话定义伟大的艺术家。
A:伟大的艺术家应该是有他独特的艺术语言,给人提供一种想象和思考。
Q:你的人生信条是什么?
A:活得自然。
Q:你的一面是艺术,另一面是什么?
A:就是一个人,一个普通的人。
1986年周春芽在柏林墙附近
那段时期,周春芽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我做了一生可能唯一一次靠体力打工赚钱,在火车站把邮包运下来,别人把邮包甩给你,你放上去,做了差不多一个半月,每天早晨四点到六点,一个月挣了差不多两千多马克,断断续续,后来又卖了一点画。”一年之后进入卡塞尔美术学院(Kunsthochschule Kassel)。
1988年周春芽在德国留学时生活过的地方
1988年底周春芽拿到卡塞尔美术学院的毕业证书,毫不稍待,1989年1月34岁的他回到中国。1990年东西德统一。事事跟他切身相关的,如此晦暗而混乱的一年,几乎没有办法画一张画。
1988年2月周春芽在东柏林
火车从北京开往成都时,一大批四川艺术家正在另一趟火车上,他们在秦岭附近交错而过。等周春芽到达成都,只剩下大他七岁的何多苓给他接风。他们在饭桌上吃着家乡菜的时候,张晓刚、叶永青等昔日的画友正在北京,热火朝天地准备着栗宪庭策划的中国现代艺术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