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青绿浓丽的《千里江山图》并非宋代文人审美的高格[图文]

时间 : 04-29 投稿人 : 策策 点击 :

央视虎年春节晚会上,源自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选段“青绿”一度成为热点话题,有观点称之为“一场中式审美的盛宴”。

《千里江山图卷》的艺术特点与艺术价值当下学者论之极详,溢美之词也颇多。

然而,如果回溯历史,其实此图在历史上的鉴藏体系中很长一段时间多处于一种寂寞的状态,从北宋到文人鉴赏审美体系而言,在肯定《千里江山图》这样青绿浓艳之作艺术价值的前提下,也应该看到,这样的作品并非宋代以来中国文人画审美的高格,与宋徽宗的审美标准仍有差距。

中国画之所以从设色浓丽到推崇洗尽铅华的本色之作并不是偶然的,《千里江山图》本质上还是为皇权服务的产物,其创作更多还是服务与工具性的,甚至可以说,这是“为物所役”的艺术,这与王希孟的早逝或不无关系。

本文系作者参加北京大学人文论坛“《千里江山图》研讨会”的文章,“澎湃新闻·古代艺术”(www.thepaper.cn)特选摘刊发。

青绿浓丽的《千里江山图》并非宋代文人审美的高格 | 艺术知识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青绿浓丽的《千里江山图》并非宋代文人审美的高格 | 艺术知识

《千里江山图》2017年在故宫展出时排队极多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直面过两次:一次是2013年的“故宫历代书画展”(第六期),在故宫武英殿读画整整一天,几算寂寥无人,乐在其中,那一次同时展出的还有宋徽宗的《雪江归棹图》,现场对比这两幅师生山水画,可玩味处颇多;有意思的还在于,仿佛与这一中国画史刻写精细、法度严谨的丹青巨制形成对比一般,《千里江山图》长卷尽头,赫然陈列的竟是传为诗仙李白纵逸天外的惟一传世名迹《上阳台帖》。

与《千里江山图》刻画谨严细腻相比,那样一样写意艺术的苍劲雄豪,逸兴遄飞,才真正让人心醉神移。

王希孟或可算是中国美术史上的神话之一,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仅18岁的王希孟用了半年时间绘成这一名作,用力极深,旋即早逝。这一名作多年前似乎仅公开展示过一次,因长近12米,从未公开呈现全貌,而2013年则是首次全卷展出。

当时从头到尾来来回回细细读画,泛黄的画卷上,气象万千,画面布局交替采用深远、高远、平远法,确实是咫尺而有千里之势:千峰万壑,绵延不绝,江河浩渺,烟波无尽,散落其间的则有野渡渔村,汀渚茅屋,桥亭舟楫,无论是万顷碧波,或是如豆人物,皆一笔一笔画出。

品此画,或可悟得“丹青”的原义所在——且不得不叹画作保存的精良,石青石绿,层层渲染山头,山底则多用赭石相接,苍翠富丽,点景多以白粉、粉黄等色,轻重浓淡,历经900年岁月,几乎鲜丽如昨。

第二次是2017年故宫博物院的“千里江山大展”,看了只有十分钟左右,因为名声突躁,排队者太多。

《千里江山图》2017年展出的时候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第一次看作品多是直觉,结构的大气,色彩的浓丽,细节的呈现,印象深刻;但第二次细读,一些山石、点景的细节,如山体的部分皴线较弱,生活细节如载重船吃水浅等错误,像是一个小的作品被放大了,问题就越来越多。

——当然,如果把这一作品放在这只是一位18岁画家所作的背景下,一切自然可以理解。

事实上,此图在历史上的鉴藏体系中很长一段时间多处在一种寂寂无名的状态。对比宋代提出“能品、妙品、神品、逸品”的品评,此作列入“能品”或者最多是“妙品”,或许更合适一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书画鉴定前辈鉴定此作时的那几句简短评语,主要也是讲对色彩精丽的肯定。

青绿浓丽的《千里江山图》并非宋代文人审美的高格 | 艺术知识

央视虎年春节晚会上,源自《千里江山图》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

青绿浓丽的《千里江山图》并非宋代文人审美的高格 | 艺术知识

2018年北京大学人文论坛《千里江山图》研讨会现场,桌上为《千里江山图》高仿品

对于《千里江山图卷》,从蔡京的题跋中看,宋徽宗也只是“上嘉之”,如果不考虑此作的真赝争议,或可说明此画只是部分符合了宋徽宗对绘画的要求,距离北宋绘画的高格或曰最高标准仍有不小的差距。

何以有这样的差距,这既涉及到宋徽宗创立“画学”,追求绘画审美标准的话题,也涉及北宋绘画审美品格的建立与标准的确立,包括宋代士夫画勃兴的一个大背景。或者说,这涉及到中国绘画史上的最高标准何以确立,以及中国绘画追求的核心问题到底是什么?理清这些问题,对于《千里江山图卷》在历史上相当长时间的寂寂无名,或许也就不足为奇了。

北宋绘画的一个大的背景是文人的深度介入,无论是徽宗创立“画学”,以“诗意”追求“画外之意”的美学用心,抑或苏轼提出的“论画求形似,见与儿童邻”观点,其要点则在于将绘画从技术层面升华为一种游心畅神之作,而“逸格”在宋代的真正提出,也正在于看到绘画可以超越于技能之外的心灵自由处。

(一)

《千里江山图卷》的艺术特点与艺术价值当下学者论之极详,褒扬极多,其中也颇有过于溢美处。

青绿浓丽的《千里江山图》并非宋代文人审美的高格 | 艺术知识

《千里江山图》局部比较

《千里江山图》的结构呈现有着强烈的韵律感,且大气磅礴与清秀典雅兼而有之,除了浓丽的色彩与结构的大气,个人感觉水波的描绘尤其精细出色。

这一作品或许也体现了徽宗对重振青绿山水的重视,对于徽宗的画作,无疑是花鸟最为知名,而山水画并不多,目前仅有水墨的《雪江归棹图》存世,当然也存在争议,而作为青绿山水的《千里江山图》作为徽宗亲自教导下的作品,其母本与唐宋水墨或青绿山水画作无疑是有关系的,以徽宗的作品而言,比如著名的《雪江归棹图》(水墨),还有《画继》中记载的徽宗的《奇峰散绮图》,看记录或许是青绿山水风格,不知与之是否有渊源关系,《画继》中对此作记有“(徽宗)其已而又制《奇峰散绮图》,意匠天成,工夺造化,妙外之趣,咫尺千里。其晴峦叠秀,则阆风群玉也;明霞纾彩,则天汉银潢也;飞观倚空,则仙人楼居也。至于祥光瑞气,浮动于缥缈之间,使览之者欲跨汗漫,登蓬瀛,飘飘焉……”这些修饰之句用于《千里江山图》上还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我想这幅图可能是《千里江山图》的母本或借鉴之作,是青绿山水之作的可能更大。徽宗对绘画风格中的喜爱是多方面的,既喜欢色彩写真之作,但他更崇尚水墨,也就是道家的恬淡和朴素,“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这与道家相关,也有北宋文人审美影响的原因。

从审美追求而言,《千里江山图》一方面表达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追求与宋代皇权的秩序,见出院体画的工整与严谨,除了雄阔的山体外,即便河中舟船、水波均细腻而具动感,体现了宋徽宗的江山观与的审美观,以绵延的江山表现天下一统与皇权的浩荡,为皇权服务,以此迎合皇家好大喜功的心态,故此山水画一片浓艳,追求鲜艳富丽、雅致华贵。

但就画作的主题而言,更有着皇帝审视自家江山与受文人影响的隐逸情怀,当然其中也可以解释出与道家思想相通的修仙与养生观念,已有不少学者对此论述。

青绿浓丽的《千里江山图》并非宋代文人审美的高格 | 艺术知识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青绿浓丽的《千里江山图》并非宋代文人审美的高格 | 艺术知识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青绿浓丽的《千里江山图》并非宋代文人审美的高格 | 艺术知识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笃信道教的徽宗素来迷信天人感应之说,喜欢向群臣展示他表现祥瑞之兆的花鸟画,他借画作传递治国理念、震慑群臣的意图也不难理解。

南宋邓椿在《画继》中就记录了这样一件事。政和五年(1115),宋徽宗向赴宴群臣展示自己绘制的《龙翔池鸂鶒图》,群臣“皆起立环视,无不仰圣文,睹奎画,赞叹乎天下之至神至精也”。

青绿浓丽的《千里江山图》并非宋代文人审美的高格 | 艺术知识

宋徽宗

但宋徽宗没有想到,在《雪江归棹图》创作仅17年后,他自己以及大宋的半壁江山便全部陷落在金人手中。也正因此,后人在看此画时不免感慨。明代文坛领袖王世贞便在题跋中写道:“而帝以雪时避狄幸江南,虽黄麾紫仗斐亹于璚浪瑶岛中,而白羽旁舞,更有羡于一披蓑之渔翁,而不可得。又二年而北窜五国,大雪没驰足,缩身穹庐,与食毡子卿伍。”

此作既然是徽宗教导下所作,与他的审美追求必然有着巨大的联系,徽宗作为历史上有着极高造诣的文人画家,也崇信道教, 他通过王诜等受到此前北宋文人圈对书画创作的影响,以及“诗画同体”、 “无心” 的审美态度以及 “淡而无为” 的文艺观等, 也反映在他的作品中。

宋徽宗对欲进入翰林图画院的应试者有命题作画的习惯,尤其是爱出隐逸风格的诗句考学生的画意,如《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等,反映了他对文人隐逸生活的向往。

故宫博物院余辉先生曾称《千里江山图》或是描绘庐山大境,还包括长江口和部分鄱阳湖,与《千里江山图》卷画意最接近的是唐代孟浩然的五言山水诗《彭蠡湖中望庐山》,所谓“大湖中见高山,真成活画”,而诗中的“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正表现的是一种隐逸与漫游的矛盾,“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则说出了归隐到底是最终目的所在。

作为帝王,徽宗又认为艺术的最终价值是为了弘道、育人,他对此有过不少论述,曾说: “ 道虽不可以言传 , 然道非音声可求, 得之不离音声, 圣人不得已而 言者 , 以物固有所然 , 非言无自而显 , 必因言以 求理, 则各然于然矣。”而在《千里江山图》蔡京的一段题跋也验证了这样的观点。

蔡京题有:“政和三年闰四月八日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 由画及人,通过对王希孟的培养成功,感慨天下之士也在于培养而方可作事成事,并未涉及此画的评价。

青绿浓丽的《千里江山图》并非宋代文人审美的高格 | 艺术知识

《千里江山图》卷末蔡京跋文

虽然此作符合徽宗的部分审美理念,但就宋代以来对于中国文人画的赏鉴最高标准而言,仍有不少差距。可以说,与徽宗的审美与艺术标准也是有较大差距的。

就文献而言,对于《千里江山图卷》,不仅蔡京主编、收录画作六千多轴的《宣和画谱》中未有记载,甚至连邓椿的《画继》中也未见相关记载,从蔡京的跋中也只是“上嘉之”,“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蔡京对这一画作自己未加评语,宋徽宗对此作也未像对于少年新进的画月季者“喜赐绯,褒锡甚宠”,蔡京所记的意思很清楚,徽宗虽然“嘉之”,但并未真正重视,既未题签,亦未命名,更未收藏宫中,而是顺手把此画赐于宠臣。

除了元代溥光在题跋中有赞语,从宋到清代之前,并无其他人加以夸赞。如果不考虑此作的真赝争议,或可说明此画只是部分符合了宋徽宗对绘画的要求,距离北宋绘画的高格或曰最高标准仍有较大差距。

同样是画作长卷,宋徽宗对于其后创作的《清明上河图》的满意显然溢于言表,定为“神品”,以瘦金书题签“清明上河图”并钤“双龙”藏印。相比《千里江山图》的待遇——只是“嘉之”,几乎是象征性的鼓励一下而已。

《清明上河图》与《千里江山图》,对这两幅宋代长卷画,宋徽宗的态度可谓天壤之别。

青绿浓丽的《千里江山图》并非宋代文人审美的高格 | 艺术知识

《清明上河图》局部

青绿浓丽的《千里江山图》并非宋代文人审美的高格 | 艺术知识

《清明上河图》局部

清初梁清标入藏后,将此画命名为《千里江山图》,乾隆后于画上题诗一首,称其“江山千里望无垠,元气淋漓运以神”,——用“元气淋漓”这四字评此画,简直是胡说八道。

实在而言,若以技术而言,当然此作是有着极多可圈可点之处的,比如山水总的结构与层次,但问题也有不少。

青绿浓丽的《千里江山图》并非宋代文人审美的高格 | 艺术知识

清代宫廷画家王炳临摹《千里江山图卷》局部

青绿浓丽的《千里江山图》并非宋代文人审美的高格 | 艺术知识

故宫2017年展出时对清代王炳临摹《千里江山图》不久后逝世的说明

实事求是说,18岁的王希孟画作设色之精丽与西方任何绘画相比,并无多少逊色处,从另一角度而言,青绿山水之格在中国的发展其实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曾提及:“然而中国画趋向抽象的笔墨,轻烟淡彩,虚灵如梦,洗尽铅华,超脱暄丽耀彩的色相,‘色彩的音乐’在中国画久已衰落。(近见唐代式壁画,敷色浓丽,线条劲秀,使人联想文艺复兴初期画家波提切利的油画。)幸宋、元大画家皆时时不忘以‘自然’为师,于造化絪缊的气韵中求笔墨的真实基础。近代画家如石涛,亦游遍山川奇境,运奇姿纵横的笔墨,写神会目睹的妙景,真气远出,妙造自然……艺术本当与文化生命同向前进;中国画此后的道路不但须恢复我国传统运笔线纹之美及其伟大的表现力,尤当倾心注目于彩色流韵的真景,创造浓丽清新的色相世界。”

然而这句话或许只是宗白华先生的一厢情愿,观当下青绿山水与彩绘之作,大多流于俗格,其中原因,或许是令人深思的。

这对比当下一些画家为权力或资本奔走,也是有着巨大的反思意义的。

元代溥光对《千里江山图卷》所誉的“独步千载”是有其限定语的——“古今丹青小景中”,然而如果置于纯粹个人审美的角度而言,要说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赞叹之余,仍得说一句“此作名则名矣,长则长矣,鲜丽则鲜丽矣,却非真正喜欢的作品”。

自我追问,恐怕因此作多少缺少一种逸兴,缺少一种笔墨间自由活泼心灵的呈现,而刻写得越精细、越富丽堂皇,免不了总有匠气与刻意之态——当然,对一位18岁的画院学生来说,这样的要求似乎也太苛刻了一些,倘若王希孟再多活几十年,并融入北宋文人圈,接受真正的北宋人文与审美熏染,他的山水画又会是怎样的结果呢?

2018年4月于云间

青绿浓丽的《千里江山图》并非宋代文人审美的高格 | 艺术知识

宋代米友仁《潇湘奇观图》局部

青绿浓丽的《千里江山图》并非宋代文人审美的高格 | 艺术知识

比如,一些山体的线条勾皴柔弱处较多,甚至有凌乱之处,房屋与山体有的尚有生硬处,而且其中如货船等的画法可以看出一些常识性问题,一些树山的线条用笔也非常之弱,有的树形如果放大,不仅生硬,而且粗糙,还有色彩的铺排渲染,不考虑细节与真实,问题很多,但如果把语境限定在这毕竟是一个十七八岁少年的初啼之作,一切也都是可以理解的。尤其过人处是王希孟对色彩的运用,大胆奔放而浓丽无比,具有创新性,仅此一点,此作留名画史也算是名至实归。

青绿浓丽的《千里江山图》并非宋代文人审美的高格 | 艺术知识

《千里江山图卷》树形局部(左) 据北大人文论坛现场图

(二)

《千里江山图》的艺术价值当然是较大的,尤其是青绿山水画史上而言。但从历史上看,过分甚至无限拔高此画的艺术造诣或许并不符合宋徽宗的初衷,也不符合北宋以来的中国绘画形成的品鉴高格。

不妨对比徽宗惟一留世的山水画《雪江归棹图》——虽然此作是否徽宗所绘尚有争议,但毕竟有赵佶瘦金书自题:“雪江归棹图。宣和御制。”和草字押书“天下一人”,而蔡京题跋则有:“伏观御制《雪江归棹》,水远无波,天长一色,群山皎洁,行客萧条,鼓棹中流,片帆天际,雪江归棹之意尽矣。”可以说,此作至少体现了赵佶对中国山水画的一种理想与追求。

青绿浓丽的《千里江山图》并非宋代文人审美的高格 | 艺术知识

北宋宋徽宗《雪江归棹图》故宫博物院藏

青绿浓丽的《千里江山图》并非宋代文人审美的高格 | 艺术知识

北宋宋徽宗《雪江归棹图》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青绿浓丽的《千里江山图》并非宋代文人审美的高格 | 艺术知识

《雪江归棹图》全卷中央独行的渔父

青绿浓丽的《千里江山图》并非宋代文人审美的高格 | 艺术知识

《雪江归棹图》卷末所描绘行船归来的“归棹”之意

从《雪江归棹图》的形制看,恰恰隐去了青绿,而突出水墨的渲染,很明显受到王诜的一些影响,也是他所追慕的王维风格。所以后来的董其昌索性则认为这一画作原本就是王维所作。

或许可以这样说,《千里江山图》的人文隐逸情怀只是表面式的,绘画本体上尚未真正隐逸,因为隐逸的核心是精神的真正自由,《千里江山图》气势磅礴的画面与金碧辉煌更多传递出的皇权与天人秩序之感,而《雪江归棹图》营造的更多却是画家萧条淡泊的情感,或许可以说,而到了《雪江归棹图》,从绘画文本与作品的精神内核都归入隐逸一脉——这其实也是徽宗念兹在兹的清简淡远一脉,而并非只是浓艳富贵,这与道家的影响也极有关系。

这样的风格之所以诞生尤其不能忽视的是北宋文人圈审美追求对徽宗的巨大影响,比如王诜与其朋友圈。

《宣和画谱》对王诜记有:“既长声誉日益籍甚,所从游者,皆一时之老师宿儒。”王诜的朋友圈在北宋是当时第一流的文人,包括苏轼、黄庭坚、米芾、苏辙、文同、秦观、李公麟等,尤其与苏轼,交往极多,甚至贵为驸马,也受到苏轼乌台诗案的牵连而遭贬官,苏轼的士夫画理论与畅神自在的为文与书画实践对于王诜的创作也影响颇大。

相关文章

  • 石涛山水手卷《奇峰怪石图》赏析(组图)
    石涛山水手卷《奇峰怪石图》赏析(组图)

    石涛(1630一1724)清初四僧之一。法名原济,一作元济、道济。本姓朱,名若极。字石涛,又号苦瓜和尚、大涤子、清湘陈人等,汉族,广西全州人,晚年定居扬州。明靖江王之后,出家为僧。半世云游,饱览名山大川,是以所画山水,笔法恣肆,离奇苍古而又能细秀妥帖,为清初山水画大家,画花卉也别有生趣。著有《画语录》。石涛《奇峰怪石图》吴昌硕在《奇峰怪石图》的引首题写的“生龙活虎”四个大...

    64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钱松喦 一位老画师所经历的思想与笔墨改造[图文]
    钱松喦 一位老画师所经历的思想与笔墨改造[图文]

    原标题:钱松喦的1950年代,一位老画师所经历的思想与笔墨改造钱松嵒是20世纪新金陵画派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对江苏画坛乃至全国画坛的影响至今依旧持续着。近日,武汉美术馆举行“江南春:钱松喦50年代作品展”,共展出钱松喦作品60余件,以及他所著的山水画理论《砚边点滴》手稿和其它珍贵文献,从中足以窥见在时代变革中钱松喦的探索创新历程,也以个案反映了老画师在当时时代背景下所经历的思想和笔墨改造的过程。钱...

    781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陈之佛绘画收藏流散及研究[图文]
    陈之佛绘画收藏流散及研究[图文]

    陈之佛鸣喜图陈之佛致力于工笔花鸟创作主要集中在他生命后期的20余年间,自上世纪30年代末到去世,他先后创作了500余幅工笔花鸟画精品。这批作品究竟散佚何处,有些可能已成为永远的秘密。陈之佛大部分工笔花鸟画作品的收藏信息不明确,使我们今天对陈之佛的绘画艺术很难有全面、整体的认识,令人惋惜。即使如此,陈之佛仍然有100余幅工笔花鸟画精品被收藏在公私收藏机构,为人们所熟悉,用于展览和研究,从中可以了...

    584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浑厚苍润 虚实相生 ——李冠德山水画艺术[图文]
    浑厚苍润 虚实相生 ——李冠德山水画艺术[图文]

    刘祥亮中国山水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画家通过对自然山水景观的细致描绘,赋予大自然以文化的内涵和诗歌的意境。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没有那一个画科能像山水画那样给人以更多的情感。从山水画中,我们可以集中品味中国画的意境和气韵。欣赏李冠德先生的山水画不难发现,所描绘对象的丰富性和生动性都流露着他对大自然以及人生情怀的感情表达。这种感情表达不仅仅体现了个人的艺术价值观和审美观,同时也符合中国画讲的...

    190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剧本游 博物馆的新玩法[图文]
    剧本游 博物馆的新玩法[图文]

    博物馆展厅为场景玩家换装抽取阵营和任务《金沙之夜·回望长安》剧本游以博物馆为场景,特别设置在临展“回望长安——陕西唐代文物精华展”展厅内。该展以唐代首都长安人的生活为主题,集结陕西省7家博物馆及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的120余件(套)唐代珍藏,从饮食、起居、服饰、装饰、娱乐活动、宗教、丝路交流等角度,再现大唐盛世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灿烂文化,展现了唐都长安的繁盛气象以及丝绸之路沿线的文化交流与互鉴。...

    141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吴云华:现实主义油画创作的坚守者[图文]
    吴云华:现实主义油画创作的坚守者[图文]

    吴云华,1944年生于黑龙江。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油画学会理事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辽宁省政协委员。曾三十余次参加全国及国家级美术展览,作品曾获得第九届全国美展银牌、第八届全国美展大奖、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等多种奖项。曾获2006、2008两届中国金陵百家油画展金奖。有八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奥委会收藏。著名油画家吴云华先生是中国新写实主义油画的代表人物...

    307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卫报:变化的艺术——来自中国的新方向(1)[图文]
    卫报:变化的艺术——来自中国的新方向(1)[图文]

    你需要弯下腰通过一间小门,门的另一边充满了神秘的朦胧光线;一片树林在其中投下了毫无修饰的阴影,一个中国女子在这片阴影中安静地低声吟唱——看起来像是她在等待你的到来一样。渐渐地这个女子朝你走来,干枯的叶子在她的赤脚下窸窣作响。她的眼睛吸引了你的目光,让你无法移走视线。整个效果是让人束手无策的——入口,嗡嗡的旋律以及逐渐增加的悬念—&mda...

    731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乌菲兹美术馆 在文艺复兴的中心等着你[图文]
    乌菲兹美术馆 在文艺复兴的中心等着你[图文]

    佛罗伦萨城市来到佛罗伦萨,才真正感觉到是在意大利,在这里很容易看到文艺复兴作品中的人物遗貌。以大教堂为中心坐标,在各个街道观赏游览了一整个下午,发现处处都有宏伟的建筑,漂亮的时装饰品,以及美丽的行人们络绎不绝。从大教堂往古桥处走,遇见了一个60岁左右的老艺人,在给予欧洲工作的一对中国情侣画双人简笔肖像,手法极其娴熟,也特别仔细认真,画完后,特别潇洒的签了自己的名字,意大利工匠技艺追求完美的精...

    1131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赵世雄:寓情山水潜心研学 十年一日感恩常在[图文]
    赵世雄:寓情山水潜心研学 十年一日感恩常在[图文]

    书画家赵世雄江城武汉,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承东启西、接南转北的国家地理中心,历来有“九省通衢”之称。这样一座有故事的城市,必然需要诸多有故事的人,将城市的文化加以继承和发展。今日,壹号收藏网记者带您走进坐落于江汉区三眼桥的楚艺书画研习中心,带您走近书画家赵世雄。少年从师进修军校 太行写生逆转风格正值文革后期,念初中的赵世雄,在著名画家、建筑师李全武的影响下,开始接触素描、水粉。“李全武是我的...

    1835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艺术品市场热度升温[图文]
    艺术品市场热度升温[图文]

    即使是从来没接触过艺术品和拍卖交易的人,也都或多或少的对佳士得和苏富比这两家拍卖行巨头有所耳闻。这两家拍卖行一直是拍卖界的标杆企业,2018年佳士得年成交总额高达70亿美元,苏富比总成交53亿美元,每一次成交都是对艺术藏品的市场价值和收藏价值的认可。这些拍卖公司不断刷新着藏品成交记录,2018年赵无极先生的油画《1985年6月至10月》更是在香港苏富比拍出了5.1亿港元的天价,创造了香港拍卖历史上...

    114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高士奇行书七律诗轴赏析[图文]
    高士奇行书七律诗轴赏析[图文]

    高士奇行书七律诗轴,山东省博物馆藏□李佳清初,为了稳定政局、拉拢文人,同时也由于传统汉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深厚积淀和巨大吸引力,清统治者对汉文化,尤其是书画、诗词等艺术表现形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这一时期,被尊为“千古一帝”的康熙皇帝,其一言一行对整个社会的艺术风尚自然有着难以估量的影响力。由于受其师沈荃的影响,康熙帝对董其昌的书法几乎达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并身体力行地进行...

    160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论著名书法家、京麓书院院长段俊平先生书法的书卷气[图文]
    论著名书法家、京麓书院院长段俊平先生书法的书卷气[图文]

    段俊平先生不仅是书法大家,更是国学大家,先生自幼受家学熏陶,多年研习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学领域颇有建树,由段俊平先生创立的中国化管理把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及西方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出版了多部论述及文章,深受大众喜爱,几本书都是当年的畅销书,段俊平先生为了更好的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不辞劳苦,多年奔波,用全部积蓄及精力成立了京麓书院。京麓书院座落于北京风景秀丽的八大处,香山公园和玉泉山所在的西山风景区南麓...

    562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2023年特别推荐著名油画家:韦竞明[图文]
    2023年特别推荐著名油画家:韦竞明[图文]

    韦竞明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89年 水彩画《坐在楼梯上的小男孩》入选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1993年 油画《春》、《冬》、《古寨》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九次新人新作展1994年 油画《冬》入选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1997年 水彩画《男生》入选第四届全国水彩·粉画展2005年 出版《韦竞明北大荒油画写生集》2008年 写生组画《兵团日记》、油画《秋日·黄昏》参加在上海美术馆举办的《青春...

    178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罗工柳:一生致力油画的民族精神[图文]
    罗工柳:一生致力油画的民族精神[图文]

    罗工柳在1951年完成了名作《地道战》,虽然技法上没有太多西洋油画的经验,但极具“本土气息”。罗工柳是我国老一辈威望很高,成就很大的油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我都曾在北京的美术馆见过他。当他知道我也是广东人之后,他会特别问起广东的情况,让我倍感亲切。在多次交流中,他都强调,虽然他们那一辈在艺术创作上取得一定成就,但更寄希望于青年一代。他有一句让我尤为深刻:“我一生就是...

    1265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从旧衣服、水泥到瓷器 她的艺术始终承载女人记忆[图文]
    从旧衣服、水泥到瓷器 她的艺术始终承载女人记忆[图文]

    艺术家尹秀珍一直都是个害羞的人钱梦妮高中毕业,尹秀珍成了待业青年。爸爸介绍她去做油漆工,每个月挣60块钱。在1981年的北京,这算不错的收入。每天手里会有分配来的任务,今天几扇门、明天几扇窗。中午去大工棚把从家里带来的午饭热热吃了,还能跟工友们挤在一起休息会儿。18岁少女干得很愉悦。她喜欢看那刷头吸饱了油漆,一笔落下去、匀速果断拉开,再一笔顺着刷。通常第一遍的油漆会故意调得比较稀,刷完还...

    184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