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版画家张广慧:一个生命体与自然形态的对话[图文]

时间 : 03-07 投稿人 : 涛涛 点击 :

版画家张广慧:一个生命体与自然形态的对话 | 美术科普

创作中的张广慧

中国版画虽有上千年的历史,但在20世纪30年代前都是复制版画。自1931年起,鲁迅大力倡导新兴木刻,才开始有了我国创作的版画,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版画在我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湖北著名版画家张广慧便是将刀味、木味与自己的创作精髓融为一体的人。

版画家张广慧:一个生命体与自然形态的对话 | 美术科普

《北渚·自省的鱼》 套色木刻 56x59cm 1994年

版画家张广慧:一个生命体与自然形态的对话 | 美术科普

《洗发的人之四》60×61㎝ 1999年

从“北渚”出发 开启艺术求索之路

张广慧走上版画这条道路,完全是机缘巧合。1980年张广慧考入湖北美院,那一年只有版画和雕塑招生,他不会做雕塑,因为之前画过油画和国画,所以选择了版画。但是一旦进入这个领域,张广慧就出不来了,里面有很多东西吸引着他不断去发现,不断去往前推进。“这就是缘分,运用这个媒介我感到更能实现自己的想法与情感的抒发。”

1994年创作的《北渚》系列是张广慧艺术道路的一个重要转折,作品远离意识形态的喧嚣,大多充满神秘而隽永的意境。《自省的鱼》是《北渚》系列的代表作,意在传统楚文化精神与当代艺术精神的比照与结合,在楚文化和当代生活中找到交合点。以其《北渚》系列典型的交叠手势为背景,平置的鱼定格的画面,体现出一个当代人对文化的深层思考。这一系列的出现使张广慧备受美术界认可,同时他独创的“无主版套色”的语言表达方式突破了传统木版画以“黑白”为正宗,以“主版”为基础的创作模式,引起业内的广泛关注。张广慧就这样作为一个“新星”逐渐被大家所熟知。

张广慧用木版制画,重视用版画语言去激活版画元素。创作一件作品的表现形式有很多,但张广慧更愿意通过自己的表现去激活这些自然元素,“当我把自然形态的景观转变为绘画元素的时候,这些点线面应该是通过心、手、眼的感悟来协调完成的。”

90年代中期,由于生活和情感发生了很大变化,张广慧结束了北渚系列版画,开始做《洗发的人》系列,主要描绘的是进城的农民的一种生活。在那个年代,洗发是理发美容店的一种商业服务,但却暗含了一种暧昧的商业行为。“洗发的人很多是城市的迁移者,是社会底层的一群,而且这种现象是中国特有的,许多外国人不能理解,所以我就通过作品向他们解释。”

版画家张广慧:一个生命体与自然形态的对话 | 美术科普

《情人节之二》 套色木刻77x48cm2004年 (2)

版画家张广慧:一个生命体与自然形态的对话 | 美术科普

《北渚·湘夫人》

创作的可变性 正是版画最大的魅力

版画不同于油画与水墨画,由于需要通过木刻刀、油墨、版画纸等媒介,直接呈现会显得很生硬,艺术家需要把感觉的东西经过理性的操作再呈现出来,这是一个只可意会的过程,而其中会出现一些偶然的东西,这正是张广慧最感兴趣的。

可以说是版画创作的可变性深深吸引着张广慧,让他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正如张广慧所说,“作为一种创作的生态,表现的过程会有很多可变的因素在其中,是不可控的,同时这也是艺术创作中最有魅力的一个环节,在这个过程当中总会有所发现,有所体验,也有想象不到的惊喜会出现。”

在创作中,张广慧会以不同手法表现同样的事物,如他作品中的鱼、洗发的人、情人节、湘夫人等,他会通过这样的形式去强化观者的瞬间视觉效果。与此同时,张广慧特别注意创作的辩证关系,“版画创作就像科学家的创作,是需要理性作支撑的。像我们看埃及艺术、印度艺术,如果很多东西没有理性作支撑,那么金字塔也做不起来。”

版画家张广慧:一个生命体与自然形态的对话 | 美术科普

《四季佳兴之十二 暮冬·亥时》绝版 套版木刻 60x80cm 2013年

版画家张广慧:一个生命体与自然形态的对话 | 美术科普

《 四季佳兴之九 咏月·戌时》绝版 套版木刻 60x80cm 2013年

回归自然 内心与自然碰撞契合

艺术源于生活,艺术创作更离不开大自然的启发。张广慧早期的作品中有着非常丰富的楚文化元素,也许是心境越来越平静,张广慧近年创作的《玄关》、《山地》系列及《四季佳兴》则是回归到自然,向内心与自然的碰撞和契合过渡。

张广慧有相当一部分时间是在户外写生,就是为了将自然景观转化为视觉语言。在他看来,写生的时候,你所观看到的画面和所感受的情境都将成为一种储存,哪怕是瞬间的,比如说雨季,天刚放晴,太阳从云层中出现的那一瞬间,很短暂,但在你的记忆里它会定格并反复出现,可以成为作者常规的联想状态。“主题仅仅是一个个载体,而不是空洞的东西,最主要的还是执行他的人,一个生命体与自然形态的对话。”

《四季佳兴》系列是张广慧2013年的作品,与之前所创作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时间性”。作者以春、夏、秋、冬四季交迭视象为缘由,取一年中季节原色和由此变幻出的种种景色,按节气呈列在作品里,主要描绘运动着的生命形态,更加重视对自然“生命性”的强调。另一方面,《四季佳兴》对色彩也有一些新的探索与研究,给观者带来了版画不同以往的魅力。

版画家张广慧:一个生命体与自然形态的对话 | 美术科普

《楚国游记之一·鱼变凤》 52×39cm 1991年

版画家张广慧:一个生命体与自然形态的对话 | 美术科普

《山地之三》  绝版木刻  95×150cm 2010 年

版画家张广慧:一个生命体与自然形态的对话 | 美术科普

《无量山》  套色木刻  77×66cm  2009 年

潜心创作与教学 为中国版画事业献力

张广慧不仅是画家,同时也是湖北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有繁重的教学任务。他潜心创作,敬心执教,凭着自己对版画的热爱与执着,在这条道路上一坚持就是20多年。

像许多艺术家一样,张广慧更情愿称自己为“版画工作者”,他只想在自由的环境下,为中国版画事业献上自己的一份力。每逢学生办展,张广慧都会尽力帮助,可见他对学生们的热爱,对版画事业的支持。张广慧经常告诫学生,“对于真想以后做艺术创作的,要注意从知识结构完备的基础出发,甘于寂寞与艰辛,才能真正走进艺术的殿堂。”

版画犹如足球,它是个国际画种,张广慧参加过很多国际展览,做过很多对外课程交流。令他感触最深的是有一次去华盛顿学习,当时路过东亚博物馆,拾步入内,中国宋代的绢画、明林良的鹰,画意用笔以及质地品相都极好,令人震撼。他在其它博物馆和美术馆也看到了西方大师的作品,感到中国画一点也不输给人家。

生活情境中的张广慧,有着直率的真性情,就像他的木版刀法,绵密或疏朗,流畅或凝滞,别无他念。用湖北美术学院院长徐勇民的话说,“他所用功力,无非是将热爱与专注做成了平静常态,未必非要以悬梁刺股的惊悚示人,勤勉是用不着刻写脸上的。我待过他的作室,阅读,吃茶,呆想,兼赏玩随缘收藏心仪之物,一切井然有序。”

版画家张广慧:一个生命体与自然形态的对话 | 美术科普

《凤复来》套色木刻64 x 58 cm 1992年

相关文章

  • 伪钞制造者:手绘纸币是艺术还是犯罪[图文]
    伪钞制造者:手绘纸币是艺术还是犯罪[图文]

    以手绘钞票闻名于世的美国艺术家博格斯(J.S.G. Boggs),在今年年初走完了62岁的人生。博格斯以玩世不恭的姿态拷问“钱的本质”和“艺术之价值”,并将自己徒手绘制的纸币称为“博格斯币”(Boggs bills),这些“钱”被许多博物馆收藏,在艺术市场的价格也远超其票面价值。博格斯的作品并非完全复制真正的纸币,而是故意留下痕迹以显示它们并非法定货币——比如有一张博格斯币的背面写着“博格斯,...

    161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画布上的江南心境:读李正明油画《江南水乡系列》[图文]
    画布上的江南心境:读李正明油画《江南水乡系列》[图文]

    【艺术简介】李正明,陕西安康人,1975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198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美术学院)师从于张仃、吴冠中、阿老、袁运甫及陈汉民等老师。1982年至今在中国日报美术部任美术编辑工作,曾任中国日报美术部主任、高级编辑及报社美术总监。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从1988年起,作品多次入选《中国画展》,并在《中国油画精品大赛》、《全国好新闻美术作品评选》、《中国...

    1099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传神写照顾恺之[图文]
    传神写照顾恺之[图文]

    女史箴图顾恺之(346-407),一作(348-409),东晋画家,字长康,小名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曾为恒温及殷仲堪参军,义熙中为散骑常侍。博学有才气,工诗赋,尤善丹青、书法。绘事师于卫协,擅肖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曾为金陵(今江苏南京)瓦官寺画《维摩诘》壁画,“光照一寺,施者填咽”,即享盛名。在中国绘...

    73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亚洲藏家口味图鉴[图文]
    亚洲藏家口味图鉴[图文]

    因果效应 徐道获 2007随着11月的终结,各大秋拍也陆续落幕。11月24日晚,香港佳士得“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取得4.24亿港元的总成交额,成交率为73%。11月20日至24日在嘉德艺术中心举行2018年秋季拍卖会,40个专场总成交额24.75亿元。国内拍场呈现出丰富细腻的市场走暖态势。回顾国际拍卖市场,11月的纽约也注定是一个不寻常的月份。爱德华·霍普、大卫·霍克尼、雷内·玛格利特及...

    1402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民间收藏的新格局[图文]
    民间收藏的新格局[图文]

    钱币是一个有着深厚民间基础的收藏类别,即使不做收藏的人也会经常接触到。近期,有法院在网上拍卖一批银元和铜元,引发了“围观热潮”:拍卖中的两枚民国银元,起拍价73.5元,经过1136次的竞买,907次的延时成交价格高达30549.5元;另一批拍卖的89枚铜元,更是引得近10万人围观,起拍价345.1元,成交价31020.1元。可以说,成交价和估价是云泥之别了,而以当仁不让的气势拍下这些银元和铜元的...

    166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淮阴高庄战国墓车舆铜饰赏析[图文]
    淮阴高庄战国墓车舆铜饰赏析[图文]

    图1,前轸铜饰文/江苏王厚宇赵海涛考古出土的车舆铜饰,一直是重要出土文物,是研究古代车制和礼制的重要实物资料之一。1978年,江苏省淮阴高庄战国墓一次出土了车舆铜饰十八件[1],其形制奇特,造型优美,纹饰繁褥,数量众多,实属先秦考古的重大发现,在考古学和历史学的研究中具重要价值。这些车舆铜饰,有较饰、轸饰、、輢饰、軨饰、轼饰五种。此外,还有车载建鼓鼓座铜饰。但由于这些器物器体宏大,况长期埋藏...

    79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岳阳楼经营权被转让 文物安全怎么保障[图文]
    岳阳楼经营权被转让 文物安全怎么保障[图文]

    近来,“岳阳楼将‘承包’给企业经营”的消息在岳阳炸开了锅。多个当地自媒体公号发文,称当地政府已与某企业签订协议,转让岳阳楼景区经营权,也就是说,岳阳楼将被“托管”。岳阳市政府网相关文件显示,去年11月当地发布公告,对岳阳市辖区内2个重点旅游景区经营权面向社会公开招商,而岳阳楼景区并不在招商景区之列。发文单位当地旅游主管部门回应称,并不清楚具体情况,“可能是谣传。”而岳阳楼景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1622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董智敏(组图)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董智敏(组图)

    【艺术简历】董智敏(志敏、纪德),编审、国家一级美术师。曾任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太原画院院长。现为山西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壁画学会理事、中国大城市专业画院学术年会副主席、山西省美术家协会顾问,山西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山西大学美术学院校外研究生导师,太原市文联副主席。出版发表各类美术评论80余万字,著有《山西古代寺观、墓室壁画精品集萃》、《彩壁千秋》。《少年中国》2...

    910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达明·赫斯特的新作是否真的很烂[图文]
    达明·赫斯特的新作是否真的很烂[图文]

    作品图片伦敦报道——谁说达明·赫斯特是画家,就得被批评家们的口水淹死——这哥们不过拿些死动物和柜子来混事——当然喽,他画那些小圆点儿,那还被公认是英国当代艺术的重要转折点。不管怎么说,如今绝对是“赫斯特一画画,媒体就开骂”。这事儿可以回看08年的老黄历,这哥们在华莱士藏馆(Walla...

    631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浅谈艺术市场中的冯超然[图文]
    浅谈艺术市场中的冯超然[图文]

    早在民国时期,在海派领袖吴昌硕去世后,冯超然就异军突起,不仅成为那时海上画坛的风云人物,而且与吴湖帆、吴华源、吴待秋合称之为“三吴一冯”。尤其是在市场上,冯超然画价位居“三吴一冯”之首,不仅价格高,而且销路好,真可谓出尽风头、占尽风光。不过,由于各种原因,冯超然在1949年后渐渐淡出人们视线。为此,笔者常常扪心自问,难道民国藏家眼光有问题?对此,笔者作如下分析:工整严谨功力深厚冯超然(188...

    113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碑帖拓片逆势上涨:纯干货的春天来了[图文]
    碑帖拓片逆势上涨:纯干货的春天来了[图文]

    2015嘉德秋拍唐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局部)顾景舟制松鼠葡萄壶局部甲骨文汉袁安碑拟山园帖□记者王惟一它,曾一纸千金,也曾无人问津;它,被称为收藏界最纯的干货,最深的洼地;近两年,在日渐高涨的成交记录中,在藏家们的议论与惊叹中,它正一步步重回属于它的巅峰。它,就是历代文人雅士收藏之最高境界——碑帖拓片。不久前刚落槌的中国嘉德顶级专场“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首次开辟了碑帖专题。“常州王有...

    23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被拍卖的 “虎蓥”到底是啥?为何受到格外关注[图文]
    被拍卖的 “虎蓥”到底是啥?为何受到格外关注[图文]

    被拍卖的“虎蓥”鋬与盖之间缺少链子虎蓥上的铭文原标题:“虎蓥”到底是什么东西一件叫“虎蓥”的西周青铜器,近来成为一个新闻热词。这件据称是一名英国上校当年从圆明园抢掠去的青铜器在英国一家拍卖行公开拍卖,拍出了41万英镑。何为“蓥”?其实就是商周青铜器中常见的盉。但同一类器物为什么有的叫“蓥”有的叫“盉”呢?在迄今已经出土的青铜器中,为什么叫“蓥”的极为稀少?“虎蓥”的“鋬与盖”之间是否应该有一条...

    106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乾隆粉彩花卉凸三婴戏瓶鉴赏[图文]
    乾隆粉彩花卉凸三婴戏瓶鉴赏[图文]

    图片资料江西九江李训刚这只清乾隆粉彩花卉凸三婴戏瓶,高21厘米,口径5.8厘米,足径7.6厘米,原为清宫御用瓷器,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瓶呈三瓣花式,长颈,圆腹,圈足。内壁施松石绿釉。口、足沿饰红釉边,外体施白釉上绘粉彩花卉纹。紧贴外壁以堆塑法塑出三婴嬉戏。三婴或攀爬,或站立,玩耍着同样以堆塑法塑在瓶颈上的红丝带。瓶足底施松石绿釉,留白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1243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浅聊新时代语境下主题性美术创作[图文]
    浅聊新时代语境下主题性美术创作[图文]

    主题性美术创作从广义的角度看,原是指有情节的历史题材绘画和风俗画,包括大部分的宗教绘画。我国主题性美术叙事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从原始人留下记录狩猎、征战场面的岩画,可以看到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滥觞。春秋战国时期,主题性美术创作以壁画的形式悄然兴起。秦汉时期,在陶俑、宫殿寺观壁画、墓室壁画、帛画、画像石、画像砖等不同门类的造型艺术中,都呈现出浓烈的叙述表达欲望,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故事传说、宗教...

    22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如何欣赏一幅中国画[图文]
    如何欣赏一幅中国画[图文]

    达芬奇《蒙娜丽莎》这个话题非常简单,但往往最简单的话题却最有探讨价值。原本在中国语境下根本不应该谈中国画怎么看的问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习惯了中国的方式,不需要再谈。但问题恰恰在于我们今天所处的环境和每个人存在的方式、生活经历和视觉体验都与印象中如何看中国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乡愁消失 中国传统的文人环境没有了今天在中国有一种情绪已经消逝了——乡愁。民国时期的齐白石等一大批民国画家,在落款上经...

    69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