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罗贵荣:回归与启程[图文]

时间 : 05-20 投稿人 : 包包 点击 :

罗贵荣:回归与启程 | 美术常识

沙漠之子——王有德(版画)罗贵荣

罗贵荣:回归与启程 | 美术常识

时间·时间(版画)罗贵荣

罗贵荣:回归与启程 | 美术常识

我和我的土地之七(版画)罗贵荣

【艺术手札】

艺术是生存也是想象,是劳作也是创造,是孤单也是慰藉,是美学也是哲学。我的版画创作建立在点、线、面绘画三要素的基础之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我的创作之路上,每一个思考“点”的连接所形成的创作时间“线”,体现出具有自我特性的版画语言和美学“面”貌。

有梦想的画家往往是执拗的,我的执拗来自我对版画材质、工具的理解与创造性价值的体认。如何在普遍的审美经验中找到富有个性并能延展版画本体语言内涵的表达方式,是我从未停止过的思考。

在现实世界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线条及由线条构成的网格。地球因经纬线的划分形成时区,万事万物找到了自己的坐标方位;我们居住的房屋因线条的分割形成布局,使得生活空间的划分更具合理性;人们从容穿梭行走于大街小巷,是因为道路的合理编排;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更是在线条的交错与铺排中伸展出历史文化的风貌……我的“方格技法”在版画创作中形成,希望营造出区别于传统版画的全新视觉效果。画面因线条的组织形成造型的变化,形成格子编排和布局中的数字化信息,形成刻刀痕迹纵横交错的韵律感,也最终抵达了思想的某种境界。

在《白盖头》《阳光·阳光》《山地风》《风和日丽》等一系列获奖作品的创作中,我执着于线条和格子的精微组合,改变了版画的常规印制程序,不再采用传统套色版画由浅向深逐版刻印的方式,而是在一块独版上由深向浅套印,这使得每一版之间的衔接与过渡都有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因而也更具挑战。我在控制刻刀、控制色彩、控制套印和控制自己之间斗争,每一个环节的失控都可能使完美的预设化为泡影,让所有的辛劳付之东流。由此我想,艺术家终其一生都要面对美与丑、果断与犹疑、非凡与平庸、智慧与愚钝之间的博弈,幸运的是,这些突破传统的版画语言表达和艺术实践得到了积极回应。

时间从不停顿,人们的审美体验也在不断变化。如果习惯于在创作中依赖持续性的记忆,那么创造的价值就固化了,创新的可能性也会逐渐消失。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革命性创新覆盖了越来越多的领域,艺术领域亦面临着思维、语言、范式、审美等维度的创新挑战。伴随着自己对生存环境和生命体验的再认识,我尝试在原有的艺术表达中实现创造性转化。近几年来,我在版画创作中力求让题材维度更加多向化,以“时间”和“人”为轴,将现实世界中的人物、动物、植物、环境等通过“圆点”这一元素指向对更广阔、更幽微的“宇宙”“时间”“生命”的探索,连点成线,由线拓面。观念和技巧隐藏在画面的深处,形状、虚实、大小、位置、色彩、肌理等呈现为画面叙事中的重要细节,在极致刻画中熔铸成有灵魂的作品。

如《沙漠之子——王有德》中,无数圆点错落、叠加、回旋,虚实相生,将人与沙漠、绿洲的关系雕刻出来,肌理、印痕、色彩所传递的情绪和思想冲向画面之外。画中人沉静如其怀中的生命之水,坚韧如种子深深扎根于大漠,终与万顷绿野共生共荣。

画家的创作需要想象力,绝不是对一景一物、一人一事的重复叙述,也不是对时髦观念的机械描摹,更不是不附着情感的冰冷炫技。如《我和我的土地》《时间》系列作品,不管是具象写实还是超现实主义表达,都是我在安静地凝视内心、对望世界时产生的创作灵感。那些司空见惯的事物通过点线面的排列组合丰富了人们关于生活的想象,透过持久的思考,透过刀、木、色的浑融,透过画面情绪的呼吸,最终凝结成蓬勃的精神力量。

30多年来,我的版画创作一直注视着浩渺世界和置身其中的人,经历了对线条的精细雕刻,对方格的精微运用,再到如今对圆点的自由布局,努力以个体版画语言的系统性建设镌刻我心中的时代嬗递、命运兜转和艺术流变。点、线、面原本寻常,但如果把朴实的东西用到极致,也许就会抵达“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境界,这也是我一生坚持探索的艺术之路。点可以是圆点,也可以理解为原点,它预示着最初的启程,也预示着一路的连点成线,而每一次创作又都是一种重新开始,从一个原点开始构建我心中的万事万物,并一点一点走近自己的精神家园。

(作者:罗贵荣,系中国国家画院版画专业委员会研究员)

相关文章

  • 熊子恒眼中的山水世界[图文]
    熊子恒眼中的山水世界[图文]

    熊子恒艺术简历熊子恒,一九五四年生于西安,祖籍湖北,中国山水画家。现为陕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西安市美术家协会理事、西安国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自幼爱画,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临摹宋元山水精品入手,后经专业培训和刘文西、赵振川、赵文发等名师指点,在不断深入生活的同时,绘画技艺与个人风格日臻成熟。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和地区的美术作品展览及海外美术交流活动,屡获不同奖项;作品先后在《美...

    29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三彩女立俑彰显唐朝贵妇的雍容气度[图文]
    三彩女立俑彰显唐朝贵妇的雍容气度[图文]

    三彩女立俑彰文/记者金叶图片及资料提供/董理唐三彩女立俑,通高44厘米,1959年于陕西省西安市西郊中堡村唐墓出土,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民富国强的唐代,厚葬之风兴盛。唐人对丧葬破产倾资,随葬品无不穷妍极丽。以俑随葬的习俗由来已久,它是人殉制度演变的产物,最早的俑用芦草扎成,到了秦、汉两代,以陶俑陪葬习俗十分普遍,且规模浩大。隋唐时,俑的制作工艺更加精致,装饰更为华美。在塑造唐三彩女俑时...

    1813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张汝财:稍有不满洗掉重来 不让一件瑕疵品存世[图文]
    张汝财:稍有不满洗掉重来 不让一件瑕疵品存世[图文]

    《佛祖·十八罗汉图》系列之一文/江粤军2010年10月30日,在上海世博会的河北馆中,来自衡水的“冀派”内画鼻烟壶可谓风头无两:绘制了所有参展国元首肖像的鼻烟壶,被当场赠送给58个国家馆的馆长。日前,正在广州市二沙岛岭南会展览馆热展的“燕赵瑰宝——河北省工艺美术精品展”,自然少不了内画鼻烟壶这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尤其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汝财的仕女、婴戏鼻烟壶,繁而不杂、栩栩如生,置于高倍放大...

    28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王小松:有这样一种色彩 它的力量震慑灵魂[图文]
    王小松:有这样一种色彩 它的力量震慑灵魂[图文]

    2019年12月7日,“新浪漫波普-多维度绘画”王小松个展在上海宝吉祥艺术中心正式对外展出。本次展览作为其台北个展在上海的延续和高潮,主要呈现了艺术家近三年的新作,亦精选了王小松近二十年来涉及“空层”、“失控”和“多维度”三个时期的作品。以期重新梳理作品的脉络,作为一种概念的记忆被留存。上海宝吉祥艺术中心王小松教授在思潮云涌的80年代,曾跟随吴冠中、刘巨德等知名艺术家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

    180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寒切帖》中的简约笔墨非王羲之真迹[图文]
    《寒切帖》中的简约笔墨非王羲之真迹[图文]

    图1(原标题:略论王羲之《寒切帖》)“书圣”王羲之墨宝真迹,一直都是历代学者研究和讨论的重要话题。说到“研究”二字,当然是质疑右军书法“真迹”是否真的存传于世?大家知道,传世“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就是供奉内廷的冯承素,奉勅唐王的诏书而精心钩摹的。唐王由于十分痴迷右军书法,不惜发动左右重臣,广为天下四处搜罗右军真迹。据闻其手中多藏有右军书法真迹数千通,然府中独缺右军“帖王”《兰亭》,悬重...

    77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浅聊当代版画的缺失[图文]
    浅聊当代版画的缺失[图文]

    数字复制时代的来临使得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版画家,这一切一如当初摄影技术带给绘画的困境一般。本期关注在数字图像技术广泛应用的当下,版画遭遇的概念危机及发展困境,并通过重温“黑白木刻”,总结其经典形式语言的艺术价值和精神内核,以及长久不衰的真正原因。从“刻本记事”到“雕版术”,再到现代多样化的印刷手段,无论艺术如何革命,其范围的限定始终离不开物质实体,而艺术家的精神性和技术性介入则是必要的前提。吕良 物...

    1443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老树:喜欢时就画上几笔[图文]
    老树:喜欢时就画上几笔[图文]

    “我第一次看他的文人画,一看便喜上眉梢……幅幅闲得不同,愁得也不同。”钟鸣给老树的新书《在江湖》写下了这句推荐语。在这本极具标志性的老树式长衫人物画集中,一图、一文,即可窥见老树完整的画中世界和画外行藏。书中除汇集近两年来小画之略精者约200幅外,还辑录了自2008年以来撰写的“答客问”凡十万余字。“我只是写心中一点小小的趣味儿,一点儿小意思小空间,好玩儿。”老树,本名刘树勇,1962年生于山东...

    483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都是海派绘画 吴昌硕与王一亭有什么不同[图文]
    都是海派绘画 吴昌硕与王一亭有什么不同[图文]

    “吴昌硕、王一亭作品展”正在刘海粟美术馆举行,艺术史学者郎绍君认为:“一是以金石入写意画的大师,一为海派艺术的著名画家和有力推手,分别代表了海派绘画崛起的不同方面。”吴昌硕 破荷亭记 水墨纸本 24cm×64cm海派近现代的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与文化中心,被称为“中国的大门,中国的钥匙,中国的熔炉,中国通往世界的桥梁”。从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前期,上海始终拥有最多的美术社团、学校和美术家...

    120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风骨与身高无关
    风骨与身高无关

    富春江上渔船1963年作吴冠中作品瘦小的吴冠中,说过一句振聋发聩的话:“300个齐白石比不上一个鲁迅。”这在当时,曾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不小的争端。其实吴冠中并没有抬高鲁迅而贬低白石之意。他旨在强调,艺术的民族性和画家的社会责任担当的问题。吴冠中看到了当时艺术领域泡沫泛起,画家自我标榜,轻义重利,相互攻讦,良知丧失的现实。乞力马扎罗雪山1975100_180cm吴冠中...

    437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傅文俊:同一个世界,同一场游戏[图文]
    傅文俊:同一个世界,同一场游戏[图文]

    观念摄影《游戏》系列作品创作谈1、以骰子隐喻文明博弈《游戏》系列作品中骰子是主要形象,其背景是以水造就的各国地图。骰子成为主要形象有着一个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我对历史、当下问题的思考展开。现实中骰子兼具娱乐和博弈两种功用,而世界的关系,我认为恰恰也对应了这种关系,即有序的博弈。骰子的形象最早出现在我的油画作品《信手拈来第18号》中,这件作品中我将思考点放在东西方艺术的对比(一个写实,一...

    563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苏金成:动静如一 有空无二[图文]
    苏金成:动静如一 有空无二[图文]

    张德林作品一禅者,可以使自身精神与心灵达到自由的状态。“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这是自古以来中国文人与艺术家所追求的至高境界。“禅定者,外在无住无染的活用是禅,心内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所谓外禅内定,就是禅定一如。对外,面对五欲六尘、世间生死诸相能不动心,就是禅;对内,心里面了无贪爱染著,就是定。参究禅定,那就如暗室放光了!&rdquo...

    1529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直播能否让艺术品成为新网红[图文]
    直播能否让艺术品成为新网红[图文]

    北京商报记者 马嘉会 实习记者 宗泳杉/文 贾丛丛/漫画2016年被称为“移动视频直播元年”,文玩艺术品交易在经历了实体店、淘宝店、微商后,也搭上了视频直播的快车。越来越多的文玩、艺术品商家开始通过视频直播平台进行销售推广。此外,专业的收藏类网站也开始投身到艺术品交易视频直播的平台建设中。这种以视频直播作为载体的交易模式可以全方位地展示拍品,有助于吸引粉丝,增加销售。但是,在点燃艺术品消费热情...

    168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水法流诗彩 山光发墨风——谈尚水法老师彩墨画意境之美[图文]
    水法流诗彩 山光发墨风——谈尚水法老师彩墨画意境之美[图文]

    尚水法尚水法,1945年生。1969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美术学院),受教于张仃、俞致贞、常沙娜、袁运甫、朱军山等诸多大师名家,绘画功底深厚扎实。毕业后在河南大学艺术系从事教育工作为教授、硕士生导师,导师组负责人,河南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三十余年来,他为人师表,敬业尽职,为国家培育了大批艺术人才可谓桃李芬芳满天下。尚水法先生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河南省美协会员,河南中国书画家协会...

    1797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博物馆[图文]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博物馆[图文]

    6月9日是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此前,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5月19日“中国旅游日”,多地文化旅游部门相继推出了博物馆等景区门票半价、打折甚至免费等福利,并提供了公开课、互动体验、公益鉴定、专题展演等数千项活动。唐代僧人送庞蕴居士到山门时,天正下雪。庞蕴说:“好雪片片,不落别处。”这是禅宗中最美妙的故事之一。博物馆、美术馆乃至艺术和书籍,从王公贵族的特权私有走向公共开放。春秋战国以后,...

    116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三问2018中国书画拍卖市场[图文]
    三问2018中国书画拍卖市场[图文]

    整体而言,中国书画在2017年的市场表现较2016年明显好转,随着调整的不断深入,市场的成熟度也在逐渐提升。其中,在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中占比已达七成的近现代书画不仅保持其良好的增长态势,而且以高价拍品的频出让其风头更劲,远胜古代书画;但古代书画也在螺旋式增长,亿元拍品春秋未断;而当代书画也表现出逐渐回归理性后的市场企稳。但关于未来市场的发展,人们还是心存诸多疑问。李可染《井岗山主峰图》124...

    857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