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新穗,中国书法家协会六届理事、中国书协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原江西省文联副主席、江西省书法家协会原主席。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类展览及活动,并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单位收藏,主编并出版了多部论著。
(文/韩顺任)祝新穗之于江西书坛,具有双重的角色与意义。
一是2002年至2011年间,以江西省文联副主席的身份兼任省书协主席,以其的人格眼光、胸怀、信念与策略,为书法艺术赣军把脉、导航,以团结为主诣,通过调整管理岗位,理顺关系与制度,激励中青年书法主创队伍,积极申办全国比赛,狠抓交流与培训等一系列措施,推动盘活全省书法的主流格局。使沉寂已久的江西书坛,走出困顿,出现从未有过的团结、奋斗的新局面,为之后江西书法崛起奠定了好的基础。对他来说,这意味着把握大局的以公心对事业的责任与使命。
二是其作为中国书协理事,贯穿人生的书法艺术实践。祝先生示人以文人儒士面貌,性格温文和悦,宽容而不乏原则,简言而充满睿智,稳健而不乏变通。故而,始终坚持中国传统文人的艺术精神,一袭清雅劲逸的文艺格调成其一生为文、为书的必然选择。
考察祝新穗书法的风骨渊源,正如其所言,与其青年时期的崇尚与诗文气格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尤其是唐宋八大家文风的薰陶,其喜欢苏东坡的文章气节并重,乐观豁达,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 发乎自然,抒发真性情的艺术情怀;崇尚韩愈文艺创作理论上,道为目的与内容,文是手段与形式的认识,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的观念;倾心柳宗元诗词“贵乎枯淡”,“外枯中膏”,“似淡实美”的风格淡雅而意味深长,与现实主义文人社会责任感及忧患意识同在的追求。这铸就塑造出其勇于担当,却又立身中和,宽容为人、为政、为文的大风格:深入自身内心,却又不以奇诡为善;强健有力之笔触,纵横磅礴之气势,却又以儒者情怀来驾驭。低调稳重,厚积薄发的姿态与取位。在现实社会喧闹、浮躁、俗滑的世风中,显得反差与悦目。
这一青年始就亲和儒雅士者的文学理念与为吏风骨清廉的人生取向,也必然成为了祝新穗审美情感兴发之路的方向,使其在书艺中,取径传统的宋明以来帖学“歩唐入晋”之路,青睐于王羲之、苏轼与黄山谷。为求线条的质地坚韧、清癯与机变,其融入米芾、张旭、怀素与王铎,经数十年的融和,形成了今天祝新穗书法的面貌:一种在兼具宽容与激越,不涉奇诡的意识特征下,形神淳和冲淡的形态构成关系———大风格的遒劲、疏朗与通变。
具体于书法形式,其在用笔的线质轨迹为中侧交织并用,二王用线为主,张旭的提按动荡,怀素的纯正中锋,黄山谷、王铎的折荡环转伺机荡漾其间,依据书字的自然用笔的俯仰顿挫,平缓起伏,且在掌控中杜绝夸张;在线速的幅阈选择中,祝新穗取疾畅之间而拒乱狂的理念。虽也动静兼取,满润俱呈,但大多匀衡一致,疾而不乱,畅而不滑,这在其行草书颠张醉素之线速引介中皆能感受到此内在的把握;而在线幅上,其振颤昂扬,线性抑伏、端截长短与横纵开合均力行高下间取的原则,拒绝失度。动感中不忘进退有据,暗合中行之有理。
祝新穗用笔规范,起始切入为多,折角犀利,弧弯周满,牵带合度,线性平静,少提按,王体主旨,融孙过庭的犀利与庄稳;结构方置,横向略张,字内空间的点画切割以均分为主,字间多承接显王铎意向。通常情形下,书字保持大致规格,幅差不大,行距均衡。大草书架构中,书者显示出字行间突出的用线掌控能力,力度表达精确,线质以中锋等宽呈示,有怀素瘦劲风骨。而一线到底,稍加提按变化莫测的表达则在书东坡诗《望湖楼醉书》与书释处默诗《圣果寺》的一气呵成中,品味出张旭四时诗书的风采。在全局安排中,祝新穗善用某些引领用字与悬针竖笔的拉抻,活化氛围节奏,此尤以书李白《咏庐山诗》中的“壮观”、“还”、“动”、“紫烟”、“瀑布”等字为突出。构成了我们印象深刻的书法形式判断。
那是一份优越清澈的感觉。
做人与为书,叠而为一。
(本文作者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南昌大学教授,江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或许今天许多人也青睐这样的选择,但其中有些人却做不到不求反差极值,不入诡异之门,不下直倨刚亢极端的形质要求。而在祝新穗的执着与变通融合之下,使得他同样是道遒劲与疏朗,却多了份祝氏点画合位与飞锋激越的相互楺合,端稳停均与神意彰然的形意协调。
阅读祝新穗,其意在取法乎上,在传统古人悦心处味象,庄正字架,活乎其笔,均乎其线,合乎韵规,依宋人所奠定,走步唐入晋之道路,正是其人其文其书,立位取势,获意的正脉所在。大知含于中庸,骨气融于温婉,在冲融中现激越,游于澎湃与宁和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