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何桂彦:“日常”之上——谭勋与沈烈毅近期的创作[图文]

时间 : 04-09 投稿人 : 国国 点击 :

何桂彦:“日常”之上——谭勋与沈烈毅近期的创作 | 艺术美文

何桂彦:“日常”之上——谭勋与沈烈毅近期的创作 | 艺术美文

何桂彦:“日常”之上——谭勋与沈烈毅近期的创作 | 艺术美文沈烈毅 《天空-6》纸、金属架,尺寸可变,2017

何桂彦:“日常”之上——谭勋与沈烈毅近期的创作 | 艺术美文谭勋 《飞机餐盒》一次性锡纸盒、航空登机牌,11×16cm尺寸不等,2009年至今

现代主义雕塑在美学上有两个重要的维度,一是从“有意味的形式”向内部结构的转移,即“作为形状的雕塑”向“作为结构的雕塑”的发展,核心的美学诉求是“形式自律”;另一个意义维度,在于从材料的“物性”出发,挖掘其负载的美学、文化、社会意义。在对待“物性”方面,实质有两条重要的创作路径,一个是随着晚期现代主义雕塑向1960年代极少主义的嬗变,使得现代主义意义上的媒介逐渐被物的客体性(objecthood)所替代;另一个则是杜尚的“达达”,虽然其目的是“反艺术”,但客观上赋予了现成品以合法性。这两条路径,在1960年代后期殊途同归,其最大的价值,在于填平了现代主义艺术与生活之间的鸿沟。换言之,“日常之物”成为了打通艺术与现实之间的通道。而“日常”的价值的显现,也预示着现代主义创作与审美范式的式微。

谭勋与沈烈毅是当代雕塑领域有代表性的中青代雕塑家。他们的作品都涉及到媒介与物性、形式与观念的转换问题,其作品观念的生效,大多得益于对“日常之物”的挖掘。

何桂彦:“日常”之上——谭勋与沈烈毅近期的创作 | 艺术美文

何桂彦:“日常”之上——谭勋与沈烈毅近期的创作 | 艺术美文谭勋 《一次性纸杯》 一次性纸杯、茶、水,尺寸可变,2010-至今

《一次性纸杯》来源于被遗弃的一次性纸杯,不过,时间才是这些痕迹的缔造者,残茶的褪色,茶汁的融汇、渗透、交织,因偶然与不确定性让浸润后的纸杯具有了审美意义。谭勋的创作不仅改变了纸杯的日常之态,而且将其置入一种新的视觉机制之下,让这些原本是污秽、残存的痕迹,在观众的“凝视”之中弥散出审美的意味。

何桂彦:“日常”之上——谭勋与沈烈毅近期的创作 | 艺术美文谭勋 《李明庄计划-柱头之四》 铜镀银,37cm,2010

何桂彦:“日常”之上——谭勋与沈烈毅近期的创作 | 艺术美文谭勋 《李明庄计划8#》铝盆镀金,67×62×20cm,2008

在《李明庄计划》系列作品中,艺术家一方面去挖掘这些日常之物背后隐藏的“中国经验”,另一方面,则对它们进行改造,借助各种“小景观”的塑造,赋予它们以艺术品的身份。谭勋对“物”与现成品的改造,不限囿于形式、审美、修辞的范畴,而是涉及到对历史、现实、文化身份等诸多问题的思考。譬如,《24.2平方米》中弥散出的凝重、悠远的历史气息,以及青砖与破损的痕迹所唤起的东方审美意象。

何桂彦:“日常”之上——谭勋与沈烈毅近期的创作 | 艺术美文谭勋 《彩虹1#》彩钢板,34×38×34cm,2017

何桂彦:“日常”之上——谭勋与沈烈毅近期的创作 | 艺术美文谭勋 《一把扫帚》2 装置,铁、芜湖铁艺,尺寸可变,2017

虽然《彩虹》系列具有典型的现代主义雕塑的形式与外观,但艺术家创作的初衷,源于对华北平原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的焦虑。《一把扫帚》从图像、绘画、雕塑、装置等多个不同的视觉机制与认知方式出发,讨论了“一把扫帚”作为日常之物、审美之物、观念之物的多重属性。与《彩虹》比较,这件作品少了对现实境遇的考量,多了哲学化的思辨色彩。

何桂彦:“日常”之上——谭勋与沈烈毅近期的创作 | 艺术美文《天空第二回》 现成品,尺寸可变,2015-2017

何桂彦:“日常”之上——谭勋与沈烈毅近期的创作 | 艺术美文沈烈毅 《天空_铁锹》 铁、木,24×146cm,2017

何桂彦:“日常”之上——谭勋与沈烈毅近期的创作 | 艺术美文沈烈毅 《天空》 彩钢瓦,220×120cm,2017

在沈烈毅的《天空》系列作品中,观众可以看到许多日常之物,如笔记本、便签、奖牌、铁锹、餐巾纸、电脑、包装盒等。在创作的过程中,艺术家尽可能地保留这些物品的日常印记,但与此同时,也将一些符号性的因素如“天安门”、“国会大厦”、“自由女神像”、“基督像”等融入作品。符号的介入虽然会削弱作品个人化的叙事,却为作品注入了意义。事实上,沈烈毅是一位善于在日常的视觉习惯中制造惊颤效果的艺术家。所谓的“惊颤”,就是使其在视觉接受的过程中产生一种“意外”,亦即是说,除了虚与实、正性与负性的转换,熟悉与陌生、日常与异常、理性与感性会在视觉心理上产生一种内在的张力。

何桂彦:“日常”之上——谭勋与沈烈毅近期的创作 | 艺术美文沈烈毅《囿》 混凝土、植物,3500×1600×1200cm,2017

《囿》系列来源于艺术家儿时对于假山石、假盆景的体验和记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盆景是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也是常见的审美对象。然而,《囿》系列制造了一种日常奇观,流露出既熟悉又陌生的审美经验。不仅如此,束缚与挣扎、禁锢与冲破、驯化与抗争,因作品所形成的视觉张力,淋漓尽致地揭示这是一种病态的、扭曲的美。《囿》似乎也是在提示人们,去审视、发现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日常话语背后的权力,抑或是伤害。

何桂彦:“日常”之上——谭勋与沈烈毅近期的创作 | 艺术美文沈烈毅 《囿 Ⅱ》 树木、铁,60×30×30 cm,2011

何桂彦:“日常”之上——谭勋与沈烈毅近期的创作 | 艺术美文沈烈毅 《雨》 山西黑花岗岩,50×140×110cm,2017

不难发现,谭勋与沈烈毅的作品有许多共同点,强调形式、语言的观念转换,既源于“日常”,又超越“日常”。在众多的共同点之中,还有一个特点是需要着重强调的,那就是两位艺术家对传统的、东方文化审美经验的挖掘。譬如,《李明庄计划》中的一件作品,是在三根废弃的檐柱的上端雕刻中国山水的纹样,而《24.2平方米》中弥散出的也是东方化的、意象化的美学意味。沈烈毅的《囿》实质是对中国人集体无意识的某种审美习惯的反思。虽然《雨》系列是用具象雕塑的语言完成的,但作品所追求的却是“大音希声”的审美境界。对本土的、东方化的文化与视觉审美经验的再挖掘,也反映出,中国这一代雕塑家在语言、修辞、文化身份上的自觉与自信。

2018年4月于四川美院虎溪校区

何桂彦:“日常”之上——谭勋与沈烈毅近期的创作 | 艺术美文沈烈毅 《雨》 山西黑花岗岩,120×110×70cm,2017

与《天空》《囿》注重观念的转换有所不同,《雨》更专注于语言,以及更质朴、纯粹的情感表达。雨滴、涟漪、水流,时间在那一刻停止,凝神关照,观众仿佛能感受到春风拂面,听到轻柔、均匀的雨滴声。

何桂彦:“日常”之上——谭勋与沈烈毅近期的创作 | 艺术美文谭勋 《24.2㎡》 青砖,5x4.8m,2012

相关文章

  •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李庆祥书法欣赏[图文]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李庆祥书法欣赏[图文]

    人物简介:李庆祥,男,1954年6月16日出生,是广东省东莞市人,于1972年7月在东莞市华侨中学高中毕业,中共党员、企业厂长、一贯从事文职工作,于2014年7月退休。热爱书法,勤学苦练、自学成才。近几年来参加全国书法比赛荣获三十几次金奖。在二0一五年被评为全国百强、百杰书画名家。现为曲阜鸿儒书画院理事。中国民政部老龄事业基金会慈善艺术家。作品欣赏:李庆祥老师的的作品,其结构,笔画十分严谨,雍...

    47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齐白石早年画的螃蟹什么样?[图文]
    齐白石早年画的螃蟹什么样?[图文]

    蟹 齐白石 北京画院藏纸本墨笔 轴 134cm ×33cm 无年款题款:几时休息。白石山翁并题四字。钤印:木人(朱文)白石翁(白文)我们都已熟知齐白石画蟹一绝,可与他的虾相媲美,他三笔画出一个蟹壳的方法,在现在的儿童国画班中,依然在使用。这样活灵活现的螃蟹画法,是在他五十多岁“衰年变法”之后才开始的,此时的他已经对笔墨的掌握极为精准,加之经过了一遍遍的实验,把儿时在乡野池塘边看到的螃蟹行...

    1220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阙长山访谈录:近水居人淡字美[图文]
    阙长山访谈录:近水居人淡字美[图文]

    江苏省书协顾问、江苏省书法协会原副主席阙长山书画圈网记者 李秋霞导言:正值春光明媚,百花争妍的季节,书画圈网记者来到江苏常州,专程采访江苏省书协顾问、江苏省书法协会原副主席阙长山先生。按响“近水居”朱红大门的门铃,迎接我的是一位精神矍烁的长者,不用问,他就是德高望重的阙长山先生。先生将我迎进三楼,淡雅而又宁静的工作室里,挂满了各式的书法作品,有巨幅八屏条的,有六尺整张一个字的,也有小幅作品,洋溢着...

    202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过节看展要打卡更要走心[图文]
    过节看展要打卡更要走心[图文]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各种展览备受关注,“观展宝典”“全球春节看展指南”在微信刷屏,连朋友圈晒的也是各种观展照片,回老家的、外地游的、留守的、出国的,似乎都在看展。其实,这一现象并非春节独有。最近几年,看展成了国民新时尚。去博物馆、美术馆看展览,也正在成为许多人假期活动的“标配”。与此同时,看展排队也成为一种“常态”,某个展览排长队的“火爆”场面屡见报道。“故宫跑”这一形容“井喷式”热情的专用名...

    372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孟云飞:书法的千年温情[图文]
    孟云飞:书法的千年温情[图文]

    著名书法理论家熊秉明说:“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中华民族这片广袤的土地,孕育出了无比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如果说,华夏文明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那么,书法无疑就是这棵树上绚烂的花朵。从殷商时期的含苞待放到两汉、两晋的璀璨绽放,从大唐的严谨浑穆到两宋的意趣横生,从元明清的各有千秋到现当代的再多娇艳……书法,的确是不会凋零的花朵。其花期之久,将伴随汉字到无尽远处;其形态之多,将和日益丰富的中华...

    124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传统装裱师:书画艺术生命的延伸者[图文]
    传统装裱师:书画艺术生命的延伸者[图文]

    师徒交流古法技艺。张文军右精心装裱一幅清代书法作品。被采访者提供有人说“三分画,七分裱”,装裱的质量关系着作品整体的品相和存续时间。若装裱考究精当, 可使书画作品增辉添色,否则,会减弱作品的艺术气息。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书画装裱师在承继这一古老技艺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含量,甚至开始尝试开启更多的传承模式,给手下的每一幅作品留下更多艺术的韵味和生命尊严。文化修为8月初的西北师范大学...

    180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以《人民的名义》 来谈一谈书法的魅力[图文]
    以《人民的名义》 来谈一谈书法的魅力[图文]

    近期,一部反腐题材电视剧火了,红遍大江南北。跌宕起伏的剧情每天把大家带入了这个反腐倡廉的时代!作为爱好书法的你,是否也关注过每天都要出现的、令人震撼的五个红色大字“人民的名义”呢?此时此刻,你是否觉得,这个五个大字分明有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有一种苍茫厚重的历史感和正义感?这其实就是书法的魅力!《人民的名义》海报画面中,剧组人员头顶“人民的名义”五个红色大字,无论是剧中剧外都心系人民。书体...

    154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粤北试金石角力墨玉市场[图文]
    粤北试金石角力墨玉市场[图文]

    鱼跃。乐昌观赏石协会坪石办事处藏品。南方收藏眼“由于信息落后,大量优质的试金石,长期都只是被本地农民当成一般的建筑材料来使用。”8月21日,10年前已闻 名全国的奇石玩家、广东省观赏石协会副会长梁奕淦带着南方日报记者拐进乐昌市三溪镇流溪坪村一处由石头铺就的老路上,一边走,一边感叹道,“有些质地温润 细腻、水洗度好的大块头,若以现在的行情卖给外地来的那些石友,一块少说也能挣卖个几万元。”这条...

    128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音乐Indie 10大文艺唱片封面赏析[图文]
    音乐Indie 10大文艺唱片封面赏析[图文]

    2011华语音乐传媒大奖秋季十大唱片排名,内地歌手尚雯婕的新专辑《In》获得半数评委青睐荣登榜首,成为首位于季选登顶的内地选秀歌手。1、尚雯婕《In》2、MyLittleAirport《香港是个大商场》3、左小诅咒《庙会之旅II》4、卢广仲《慢灵魂》5、马木尔&IZ乐队《影子》6、佛跳墙《佛跳墙同名专辑》7、王啸坤《唱片》8、钟氏兄弟《齐唱·吴秉坚之歌》9、陈奂仁《...

    105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洪洞县博物馆用文物串起洪赵历史脉络[图文]
    洪洞县博物馆用文物串起洪赵历史脉络[图文]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这首流传甚广的民谣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史最大的一次人口迁徙,即明朝初年的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事件。数百年来,洪洞大槐树被当作“家”,被称作“祖”,被看作“根”,成为亿万华人心目中的故乡。提起洪洞,大部分人最先想到的就是大槐树,根祖文化也成为洪洞最具代表性的标志。其实洪洞并不只有这些,这里还有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的大型元代戏剧壁画水神庙壁...

    175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王雷:穿越现实图景的迷雾[图文]
    王雷:穿越现实图景的迷雾[图文]

    2011 路 画布丙烯 160cmx60cm作者:王静海德格尔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宣布:“世界图像时代”已经来临。愈演愈烈的机械复制乃至电子信息时代里,形形色色的图文、影像轰炸着大众的视网膜,当下的社会图景几乎侵占了公众所有思考空间和辨识余地。从那时起,世界艺术的潮流也发生了后现代主义的变革:绘画虽未随着画架的倒下而完全死去,但超越绘画的理念似乎注定了艺术消失于生活的“宿命”,“画”的艺...

    186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雍容华贵与淡泊宁静之美:陈和莲中国画作品赏析[图文]
    雍容华贵与淡泊宁静之美:陈和莲中国画作品赏析[图文]

    【艺术简介】陈和莲,重庆江津人,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现为西南大学)美术系,西汉陈平79世孙,南朝(陈)武帝陈霸先49代孙,原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历任直辖后的重庆市高校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一、二届评委,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艺术家协会副会长,重庆三峡学院教授,川外南方翻译学院教授,长江三峡书画院艺术顾问。陈和莲早年主要从事连环画创作,曾出版《图绘史记全集》、《说唐》、《聊斋》、《中国...

    179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马高骧国画欣赏[图文]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马高骧国画欣赏[图文]

    人物简介:马高骧 中国云南省石林县人,1939年生,笔名凌云, 著名书画艺术家、美术教育家、教授、国家级一级美术师。1960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先后任四川美术学院和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传统艺术鉴定评估委员会艺术家学部理事委员、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委员、广东省收藏家协会书画艺术委员会名誉顾问;跨世纪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政协画院副院长;世界教科文卫专家...

    24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浅析谭昌镕花鸟画的情感表达[图文]
    浅析谭昌镕花鸟画的情感表达[图文]

    艺术简介:谭昌镕,1933年生于四川成都,斋号:没名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艺术家协会四川分会理事、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中国画研究会会长。谭昌镕是中国现当代杰出的画家,其绘画作品立足于传统,又展现了独特的个人风格。特别是花鸟画作品,善于抓住主体特征,画面生动,体现出万物有灵之美,从其作品中能够感受到画家内心对于花鸟独特的情感表达和对于自然的欣赏喜爱。谭...

    157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顶级藏家对于艺术市场的影响力[图文]
    顶级藏家对于艺术市场的影响力[图文]

    近日,一条刷新拍卖纪录的新闻登上了许多网站头条:让·米歇尔·巴斯奎特《无题》(1982)被日本藏家前泽友作以1.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6亿元)的价格在纽约苏富比买下,刷新了美国艺术家的拍卖纪录!新闻还提到,当年的买家仅仅以1.9万美元在佳士得买下这幅画。看到这条新闻之初,总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搜索一番之后,才发现就在去年同一时间段,前泽友作还以5728.5万美元在纽约佳士得拍得巴斯奎特创作于1...

    84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