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1963年出生,辽宁营口人。1989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国画专业,获学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研究生课程班。
现任沈阳书画院创研部主任、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沈阳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1990年开始致力于主旋律人物画创作。作品《黎明的山花》获九·一八全国美展金奖;《长城勇士》获全国美展铜奖;《恋》入选全国第八届美展;《沂蒙曙光》获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胜利五十周年优秀作品奖;《深秋时节》入选全国第二届花鸟画大展获佳作奖;《血肉长城》入选关东画展;《鱼水情深》入选心系汶川全国美术作品特展;《神通兄弟》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为农民工造像》邀请展;该作品入选由中国美协举办的“首届朝圣敦煌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秋天的歌》入选建军七十五周年全军美展。 作品在《美术》、《美术大观》、《美苑》、《美术观察》、《美术之友》、《中国文化报》、《中国书画报》等国家级重点刊物上发表。
2006年受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邀请,创作党史主体画《长征组画系列——过草地,血溅湘江,飞夺泸定桥》,三幅作品被国家级博物馆收藏。
2006年,被沈阳市市委宣传部授予德艺双馨文艺家。
2008年,被沈阳市市委宣传部授予沈阳市优秀文艺家。
2010年加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田黎明工作室成为导师助教至今。
在传统中国绘画中,“笔墨”不仅是中国画形式语言美感与中国画所具有的人文精神的载体,也是表现中国画文化精神的支点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笔墨在中国绘画中具有两种基本含义:一是狭义的,专指用用线和用墨的技术性方法;一是广义的,指中国画的形式技巧与精神表现的统一。从近现代艺术史的角度看,一方面是20世纪初所带来的文化观念的变革导致近现代以来的笔墨语言基本上都是沿着“狭义”的路线发展,即在单纯的笔墨形式语言上追求“传统”的“笔精墨妙”。这是一个不可掉以轻心的隐忧。另一方面,20世纪初带来的社会文化观念的变革,使得“传统的笔墨”形式成为“科学造型”的俘虏,因此而具有使“传统的笔墨”语言成为“科学造型”傀儡的危险。传统笔墨语言自身处于失语,其特有的美学力量无法显现,这同样是一个不可掉以轻心的隐忧。
绘画艺术的永恒价值是通过视觉语言使崇高的人文精神得以体现,是以表达人对自由的无限向往而得以实践的。
在近几年来的传统文化热潮中,我们看到,新古典对传统文化精神的优秀品质,传统不再是一张皮,不再是博物馆中的历史遗存,而是成就当代中国画优雅、高贵审美品质的精神之源。或许当代中国画将会在新古典对传统文化精神的研究延续中确立起自己的时代风貌。什么是中国画的时代风貌,或者说什么样的中国画形态能够代表当代中国的文化精神品格,这是当代中国画进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看一下中国古代绘画,每一个时期都有其典型的审美特征。汉代的雄强劲健、唐代的典雅华贵、宋代的壮阔沉厚、明清的优雅隽永。这种由绘画涵载时代精神特质是绘画作为精神载体而具有的突出文化意义,也是当代中国画在整体呈现价值多元、形式多样的形态特征所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环顾当代中国画人物画,我们有科学的造型,娴熟的创作技巧,有色彩斑斓的艺术样式,高超的形式把握能力,然而能够代表时代精神特质的整体风貌却尚未形成。传统绘画中所体现的优秀精神品质,也许正是依然能够作用于当代绘画的精神之源,因此,新古典画风,在对传统文化精神和传统绘画语言的认真研究和延续中,也使我们懂得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把握是当代中国画人物创作应有的精神追求,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基质和鲜活的时代精神特质的当代中国画形象,也许正可以在新古典画风所倡导的“正本清源,贴近文脉”的严谨学风中逐步建立对黄宾虹的深厚研究,为人们重新认识传统,认识笔墨打开了一扇门。
新古典画风的历史性贡献毋庸置疑,然而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首先,在传统的深度亲和中,探索品质显略不足,对传统精神的弘扬应是基于对传统精神、时代精神整体把握上的更高层次上的探索与发展,而不应该是对传统绘画样式的复制。新古典中的部分画家的作品仅在样式上复制古人的笔墨,作品精神苍白,意趣乏味。
其次,新古典画风颇受市场青睐,受利益驱使,有大量貌似古典的作品充斥市场,影响了新古典水墨画的艺术形象,削弱了新古典水墨画的学术品质。所以“笔墨”语言方式叙述心声的显现——正是这种“显现”,后世之人可以此为契机,欣赏各家笔墨中所蕴涵的人格精神以及从笔墨中引发出的崇高美学境界。
中国画中的人物画,显然是论意上述“气本体”干预下的如是“笔墨精神”。因为有了这样的笔墨精神,艺术家在社会中作为个体存在的价值——社会价值,才能够最终通过具有人文主义色彩的题材而以“回归艺术本体”的方式显现。这就是说,在传统中国画中,正是“回归艺术本体”的显现,使画家特别注重以直觉的感性想象托物言志,并使欣赏者在接触到绘画的那一刹那,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
中国绘画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历史上的优秀画家不断调整自己的绘画语言,以适应本民族的审美需要,创作出反映时代精神风貌的作品。无论是从反映时代精神风貌的作品,无论是从反映远古时期信仰和情感愿望的岩石、彩陶纹饰,还是到现代绘画中的大量优秀作品,大都浸润着炽热的民族请改,携带着每个时代所赋予的烙印,无一不是对现实关注的结果。所以,作为当代人物画家,更应该将这条绘画之路坚守下去,积极的关注社会、关注当代,并把这种发自内心的真诚感受注入到时代绘画中区,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有震撼力和时代价值。